驭风仙(又作:仙寇)
缑山仙子(又作:吹笙仙子)
仙史(又作:仙人凤 ...)
鹊误仙盟
留仙裙(又作:持履恐仙飞)
仙人拥石(又作:鞭石仙人)
叱起仙羊石
凫仙(又作:仙人履 ...)
失却老仙期
铜仙泪(又作:铜仙铅泪 ...)
催唤谪仙(又作:酒楼谪仙醉)
通仙籍(又作:书仙籍)
仙风道骨(又作:道骨仙风)
神仙侣(又作:李仙 ...)
世传神仙吕洞宾名岩,洞宾其字也。……余记童子时,见大父魏公自湖外罢官还,道岳州客有言洞宾事者云:「近岁常过城南一古寺,题二诗壁间而去。……其二云:「独自行时独自坐,无限时人不识我。惟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说者云:「寺有一大古松。吕始至时,无能知者。有老人自松颠徐下致恭。故诗云然。」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唐·成玄英疏:「姓列,名禦寇,郑人也。与郑繻公同时,师于壶丘子林,著书八卷。得风仙之道,乘风游行,泠然轻举,所以称善也。」《庄列子·黄帝》:「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尽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尹生闻之,从列子居,数月不省舍。因间请蕲其术者,十反而十不告。尹生怼而请辞,列子又不命。尹生退。数月,意不已,又往从之。列子曰:「汝何去来之频?」尹生曰:「曩章戴有请于子,子不我告,固有憾于子。今复脱然,是以又来。」列子曰:「曩吾以汝为达,今汝之鄙至此乎?姬!将告汝所学于夫子者矣。自吾之事夫子友若人也,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而已。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夫子之为我师,若人之为我友:内外进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今女居先生之门,曾未浃时,而怼憾者再三。女之片体将气所不受,汝之一节将地所不载。履虚乘风,其可几乎?」尹生甚怍,屏息良久,不敢复言。
泠然御风客,与道自浮沉。 储嗣宗 送道士
云是淮王宅,风为列子车。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车斜四韵)
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 刘禹锡 寻汪道士不遇
回首望重重,无期挹风驭。 李涉 题清溪鬼谷先生旧居
相看话离合,风驭忽泠然。 权德舆 送王炼师赴王屋洞
我无缩地术,君非驭风仙。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并序)之七
何当列御寇,去问仙人请。 聂夷中 访嵩阳道士不遇
方从列子御,更逐浮云归。 董思恭 咏风
长吟想风驭,恍若升蓬瀛。 钱起 卧疾答刘道士
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 韩愈 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以同寻三字为韵。愈分得寻字)
采药三山罢,乘风五日归。 韩翃 赠张道者
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 韩翃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
谅无驭风术,中路愁虚归。 鲍溶 感兴(第十五句缺一字)
萧飒御风君,魂梦愿相逐。 鲍溶 秋思三首
胡为少君别,风驭峨眉阳。 鲍溶 与峨眉山道士期尽日不至
相关人物
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閒,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十馀年后,来于山上,告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颠,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而去。
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岭,望之不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立祠于缑氏及嵩山。
王乔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蹑虚。骋神变之挥霍,忽出有而入无。」唐·李善注引《列仙传》:「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閒。道士浮邱公接以上嵩高山。」
王乔鹤:喻洒脱不凡之人,或指鹤。唐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之二:“范蠡舟扁小,王乔鹤不群。”
王子乔:喻指仙人。《古诗十九首》之十五:“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鹤驾:喻仙人或太子的车骑。唐杜甫《洗兵马》:“鹤驾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年年望灵鹤,常在此山头。 于鹄 寄续尊师
安得如子晋,与之游太清。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琐窗朱槛同仙界,半夜缑山有鹤声。 刘沧 登龙门敬善寺阁
玉笙无遗音,怅望缑岭云。 刘驾 别道者
前堂吹参差,不作缑山声。 刘驾 励志
因思往事成惆怅,不得缑山和一声。 卓英英 理笙
缑山之鹤,华顶之云。 司空图 诗品飘逸
愿随执轻策,往结周太子。 司马扎 赠王道士
吹笙今一去,千古在逡巡。 姚合 庄恪太子挽词二首之二
缑山遗响昔所闻,庙庭进旅今攸设。 孟简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
何年缑岭上,一谢洛阳城。 崔湜 寄天台司马先生
朝朝缑氏鹤,长向洛城飞。 崔融 和梁王众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后身
西归公子何时降,南岳先生早晚来。 施肩吾 候仙词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李商隐 人日即事
椅梧连鹤禁,埤堄接龙韬。 李德裕 述梦四十韵
幸遇王子晋,结交青云端。 李白 古风
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 李白 感遇四首
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客遇王子乔,口传不死方。 李白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李白 凤吹笙曲
早晚还乘鹤,悲歌向故园。 李端 送荀道士归庐山
复闻周太子,亦遇浮丘公。 李群玉 升仙操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李贺 天上谣
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
山路远怀王子晋,诗家长忆谢玄晖。 杜牧 怀紫阁山
人传有笙鹤,时过此山头。 杜甫 玉台观
令威子晋皆俦侣,东岳同寻太真女。 杨嗣复 赠毛仙翁
空嗟凤吹去,无复鸡鸣朝。 权德舆 惠昭皇太子挽歌词二首
还似缑山驾,飘飘向碧虚。 权德舆 赠文敬太子挽歌词二首之二
玉笙王子驾,辽鹤令威身。 武元衡 和杨三舍人晚秋与崔二舍人因以继和
王子白云仙去久,洛滨行路夜吹笙。 武元衡 缑山道中口号
忆昔王子晋,凤笙游云空。怜寿不贵色,身世两无穷。 沈佺期 凤笙曲
五岁过人智,三天使鹤催。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苍舒留帝宠,子晋有仙才。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子晋少姨闻定怪,人间亦便有霓裳。 白居易 嵩阳观夜奏霓裳
未许子晋乘,难教道林放。 皮日休 鹤屏
君以为真,相期缑岭。 卢纶 和马郎中画鹤赞
他日丹霄骖白凤,何愁子晋不闻声。 眉娘 和卓英英理笙
昨日围棋未终局,多乘白鹤下山来。 秦系 期王鍊师不至
缑岭独能徵妙曲,嬴台相共吹清音。 罗邺 题笙
礼成神既醉,髣髴缑山鹤。 裴度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
王子求仙月满台,玉笙清转鹤裴回。曲终飞去不知处,山下碧桃春自开。 许浑 缑山庙
海中紫雾蓬莱岛,安期子乔去何早。 贯休 了仙谣
归来不骑鹤,身自有羽翼。 贾岛 游仙
子乔来魏阙,明主赐衣簪。 钱起 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
葛水雾中龙乍变,缑山烟外鹤初飞。 韦庄 放榜日作
子乔翔邓林,王母游层城。 顾况 谢王郎中见赠琴鹤
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 高骈 闻河中王铎加都统
好见吹笙伊洛上,紫烟丹凤亦相随。 鲍容 和王璠侍御酬友人赠白角冠
曾见周灵王太子,碧桃花下自吹笙。 鲍溶 怀仙二首
心期周太子,下马拜虚碧。 鲍溶 途中旅思二首
鹤驾如可从,他年执烟策。 鲍溶 途中旅思二首之一
人传访道沧海上,丁令王乔每往还。 任华 寄李白
一随王乔去,长年玉天宾。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怀
王乔在何处,清汉正骖鸾。 杜牧 早春阁下寓直萧九舍人亦直内署因寄书怀四韵
王乔下天坛,微月映皓鹤。 杜甫 昔游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
王乔一去空仙观,白云至今凝不散。 护国 题醴陵玉仙观歌
一自王乔放自由,俗人行处懒回头。 郑谷 鹤
闻有冲天客,披云下帝畿。 崔融 和梁王众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后身
莫便冲天去,云雷不可攀。 杨于陵 赠毛仙翁
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相关人物
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数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偕随凤凰飞去。故秦人留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凤台无还驾,箫管有遗声。」唐·李善注引《列仙传》曰:「箫史者,秦缪公时人也,善吹箫。缪公有女号弄玉,好之,公遂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十年,吹似凤声,凤皇来止其屋,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皇飞去。故秦氏作凤女词,有箫声。」
萧史不知得道年代,貌如二十许人,善吹箫作鸾凤之响,而琼姿炜烁,风神超迈,真天人也。混迹于世,时莫能知之。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箫,公以弄玉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吹箫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饮不食,不下数年,一旦,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秦为作凤女祠,时闻箫声。
弄玉秦家女。箫史仙处童。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密笑开还歛。浮声咽更通。相期红粉色。飞向紫烟中。(据《乐府诗集》卷五十一引)
乘鸾:喻求得佳偶,或谓女子升仙。唐李群玉《玉真观》:“高情帝王慕乘驾,绀发初簪玉叶冠。”唐赵嘏《代人赠别》:“会须携手乘鸾去,萧史楼台在王京。”
凤箫:泛指箫,或喻箫声优美。宋苏轼《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
弄玉:喻指美女或仙女。宋苏轼《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不惭弄玉骑丹凤,应逐顿娥驾老蜡。”
丹凤城:京城的别称。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为丹凤城。其后乃泛指京城曰丹凤城。
萧郎不顾凤楼人,云涩回车泪脸新。 上元夫人 留别
弄玉有夫皆得道,刘纲兼室尽登仙。 上元夫人 再赠
中有学仙侣,吹箫弄山月。 丘丹 和韦使君秋夜见寄
若非载笔登麟阁,定是吹箫伴凤台。 于季子 早春洛阳答杜审言
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元稹 会真诗三十韵
舆辇乘人日,登临上凤京。 刘宪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刘长卿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遗殿空长闭,乘鸾自不回。 司空曙 唐昌公主院看花
上上开鹑野,师师出凤城。 司空曙 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
镜掩鸾空在,霞消凤不回。 司空曙 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
无复秦楼上,吹箫下凤皇。 吴兢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旁沾画眉府,斜入教箫楼。 吴融 御沟十六韵
粉貌早闻残洛市,箫声犹自傍秦宫。 吴融 无题
若遇仙丹偕羽化,便随萧史亦何伤。 周繇 和段成式
吹罢玉箫春似海,一双彩凤忽飞来。 唐彦谦 无题十首之三
人间有此郡,况在凤城边。 姚合 送裴中丞赴华州
心在林泉身在城,凤凰楼下得閒名。 姚合 题崔驸马宅
寂寞空馀歌舞地,玉箫声绝凤归天。 姚合 题梁国公主池亭
箫奏秦台里,书开鲁壁中。 宋之问 宴安乐公主宅得空字
马向铺钱埒,箫闻弄玉台。 宗楚客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
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 岑参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不逢秦女在,何处听吹箫。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
昔来唯有秦王女,独自吹箫乘白云。 岑参 感遇
凤皇城头日欲斜,门前高树鸣春鸦。 岑参 感遇
爵位题龙旐,威仪出凤城。 张说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
花源药屿凤城西,翠幕纱窗莺乱啼。 张谔 延平门高斋亭子应歧王教
学凤年犹小,乘龙日尚赊。 张谓 玉清公主挽歌
凤凰楼上伴吹箫,鹦鹉杯中醉留客。 戎昱 赠别张驸马
回首吹箫天上伴,上阳花落共谁言。 戴叔伦 汉宫人入道
昔岁曾为萧史伴,今朝应作宋家邻。 方干 赠美人四首之四
不似秦楼上,吹箫空学仙。 李世民 三层阁上置音声
牵牛南渡象昭回,学凤楼成帝女来。 李乂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贵游鳣序集,仙女凤楼期。 李乂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制跸乘骊阜,回舆指凤京。 李乂 幸白鹿观应制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李商隐 无题二首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李商隐 碧城三首之二
会与秦楼凤,俱听汉苑莺。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凤城景色已含韶,人日风光倍觉饶。 李峤 人日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独下仙人凤,群惊御史乌。 李峤 城
龙舟下瞰鲛人室,羽节高临凤女台。 李峤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
鸾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皇台。 李峤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传书青鸟迎箫凤,巫岭荆台数通梦。 李峤 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
笛怨绿珠去,箫随弄玉来。 李峤 楼
屡向秦楼侧,频过洛水阳。 李峤 凤
朝游茂陵道,夜宿凤凰城。 李嶷 少年行三首
舞曲依鸾殿,箫声下凤楼。 李怀远 凝碧池侍宴看竞渡应制
以欢秦娥意,复得王母心。 李白 寓言三首
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李百药 少年行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李端 赠郭驸马
嬴女去秦宫,琼笙飞碧空。 李群玉 升仙操
丽质仙姿烟逐风,凤皇声断吹台空。 李群玉 和吴中丞悼笙妓
飘如出尘笼,想望吹箫客。 李群玉 将游罗浮登广陵楞伽台别羽客
一自箫声飞去后,洞宫深掩碧瑶坛。 李群玉 玉真观
高情帝女慕乘鸾,绀发初簪玉叶冠。 李群玉 玉真观
嬴女停吹降浦箫,嫦娥净掩空波瑟。 李群玉 王内人琵琶引
昔时秦王女,羽化年代久,日暮松风来,箫声生左右。 李华 仙游寺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李贺 天上谣
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皇飞。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重上凤楼追故事,几多愁思向青春。 李频 太和公主还宫
艳质已随云雨散,凤楼空锁月明天。 杜牧 伤友人悼吹箫妓
卧归渔浦月连海,行望凤城花隔云。 杜牧 出关
斧钺旧威龙塞北,池台新赐凤城西。 杜牧 贵游
翠屏山对凤城开,碧落摇光霁后来。 杜牧 长安晴望
蛟龙缠倚剑,鸾凤夹吹箫。 杜甫 哭王彭州抡
萧史幽栖地,林间蹋凤毛。 杜甫 崔驸马山亭宴集
由来貔虎士,不满凤皇城。 杜甫 复愁十二首
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 杜甫 玉台观
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 杜甫 玉台观
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
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 杜甫 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东方虬 昭君怨三首
黄鸟远啼鳷鹊观,春风流出凤皇城。 杨凌 春霁花萼楼南闻宫莺
瑶华琼蕊种何年,萧史秦嬴向紫烟。 杨凝 唐昌观玉蕊花
瑞光麟阁上,喜气凤城端。 杨巨源 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韵
南山同圣寿,长对凤皇城。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
凤城初日照红楼,禁寺公卿识惠休。 杨巨源 送定法师归蜀法师即红楼院供奉广宣上人兄弟
瑶草秋残仙圃在,彩云天远凤楼空。 杨巨源 酬于驸马二首
凤城春报曲江头,上客年年是胜游。 杨巨源 长安春游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权德舆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楼上吹箫罢,闺中刺绣阑。 权德舆 玉台体十二首之五
凤楼人已去,鸾镜月空悬。 权德舆 赠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秦楼晓月残,卤簿列材官。 权德舆 赠魏国宪穆公主挽歌词二首
婉彼嬴氏女,吹箫偶萧史。 权德舆 杂诗五首之一
曲沼天波接,层台凤舞馀。 武元衡 题故蔡国公主九华观上池院
秦楼今寂寞,真界竟何如。 武元衡 题故蔡国公主九华观上池院
紫汉秦楼敞,黄山鲁馆开。 武平一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 武平一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若为萧史通家客,情愿扛壶入醉乡。 段成式 牛尊师宅看杜丹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沈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清晨朝凤京,静夜思鸿宝。 沈佺期 同工部李侍郎适访司马子微
濯龙门外主家亲,鸣凤楼中天上人。 沈佺期 夜宴安乐公主宅
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 沈佺期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春仗过鲸沼,云旗出凤城。 沈佺期 昆明池侍宴应制
那堪将凤女,还以嫁乌孙。 沈佺期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到君仙洞不相见,谓已吹箫乘早霞。 独孤及 和虞部韦郎中寻杨驸马不遇
金屋琼台萧史家,暮春三月渭州花。 独孤及 和虞部韦郎中寻杨驸马不遇
山朝豫章馆,树转凤凰城。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闻诗鸾渚客,献赋凤楼人。 王维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 白居易 雨朱阁
凤城春欲晚,郎吏忆同游。 卢纶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
岂独座中堪仰望,孤高应到凤凰城。 秦韬玉 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
閒寻香陌凤城东,时暂开襟向远风。 章碣 城东即事
依稀有似红儿貌,方得吹箫引上天。 罗虬 比红儿诗之五十二
缑岭独能徵妙曲,嬴台相共吹清音。 罗邺 题笙
鹊飞应织素,凤起独吹箫。 羊士谔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之一
凤去空遗箫管音,星翻寥落银河水。 萧祜 游石堂观
行望凤京旋凯捷,重来麟阁画丹青。 贺朝 从军行
弄玉已归萧史去,碧楼红树倚斜阳。 赵嘏 经王先生故居
弄玉已归萧史去,碧楼红树倚斜阳。 赵嘏 经王先生故居
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 赵彦昭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公门袭汉环,主第称秦玉。 郑愔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不及随萧史,高飞向紫烟。 郑愔 春怨
笳声出虏塞,箫曲背秦楼。 郑愔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 钱起 送崔十三东游
彩凤翻箫曲,祥鳣入馆名。 钱起 过杨驸马亭子
还追大隐迹,寄此凤城阴。 钱起 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粉面仙郎选圣朝,偶逢秦女学吹箫。 陆畅 解内人嘲
共寻萧史江亭去,一望终南紫阁峰。 陆畅 游城东王驸马亭
莫道人生难际会,秦楼鸾凤有神仙。 韩偓 偶见背面是夕兼梦
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秦地吹箫女,湘波鼓瑟妃。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之二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韩愈 谁氏子
兰若初开凤城里,不出嚣尘见远公。 韩翃 题玉山观禅师兰若
弄玉吹箫后,湘灵鼓瑟时。 顾况 义川公主挽词
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丹凤朱城白日暮,青牛绀幰红尘度。 骆宾王 帝京篇
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皇台。 骆宾王 帝京篇
五月清凉萧史家,瑶池分水种菱花。 鲍溶 夏日怀杜悰驸马
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凤台。 黄滔 催妆
相关人物
南斗为庙,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织女,天孙也。案:荆州占云『织女,一名天女,天子女也。』」
河鼓三星,在牵牛北,主军鼓。盖天子三将军也,中央大将军也,其南左星,左将军也,其北右星右将军也,所以备关梁而拒难也,昔传牵牛织女七月七日相见者,则此是也,故《尔雅》云:河鼓谓之牵牛。
梁·吴均《齐谐记》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暂停,与尔别矣,后三千年当复还。』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兄何当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一去后三千年当还。』明旦,果失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犹云『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又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世谓织女牵牛聚会之日,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玉匣卷悬衣,针楼开夜扉。姮娥随月落,织女逐星移。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唐·李善注引三国魏·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有饛簋飧,有救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言顾之,?焉出涕。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有洌氿泉,无浸穫薪。契契寤叹,哀我惮人。薪是穫薪,尚可载也。哀我惮人,亦可息也。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救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七夕:咏七夕,或喻指夫妇聚会。唐杜甫《牵牛织女》:“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刘威 七夕
鹊桥初就咽银河,今夜仙郎自姓和。 和凝 杨柳枝
酒醒推篷坐,凄凉望女牛。 唐彦谦 夜泊东溪有怀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孟郊 古意
桥成乌鹊助,盖转凤皇飞。 张光朝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
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 戴叔伦 织女词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 施肩吾 古别离二首
心如七夕女,生死难再匹。 曹邺 古相送
乌鹊填应满,黄公去不归。 李峤 桥
喜逐行人至,愁随织女归。 李峤 鹊
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 李群玉 秋登涔阳城二首
西风未起悲龙梭,年年织素攒双蛾。 李贺 有所思
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皇飞。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李郢 七夕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李郢 七夕寄张氏兄弟
相如才调逸,银汉会双星。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鹊飞应织素,凤起独吹箫。 羊士谔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之一
主第岩扃架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 赵彦昭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河鹊填桥至,山熊避槛来。 郑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四首之四
桥成鹊已去,机罢女应过。 陈润 赋得秋河曙耿耿
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 陆畅 解内人嘲
天上琼花不避秋,今宵织女嫁牵牛。 陆畅 云安公主出降杂咏催妆二首
玉树杂金花,天河织女家。 韦渠牟 步虚词十九首
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 韩偓 鹊
霜刀剪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 韩愈 芍药歌
飘白霓,挂丹梯,应从织女机边落。 顾况 庐山瀑布歌送李顾
八十老婆拍手笑,妒他织女嫁牵牛。 顾况 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此夕河汉上,双星含凄然。 鲍溶 秋夜闻郑山人弹楚妃怨
人言天孙机上亲手迹,有时怨别无所惜。 鲍溶 霓裳羽衣歌
旧题汉·玄伶《赵飞燕外传》:「池中起为瀛洲榭,高四十尺。帝御流波文谷无缝衫,后衣南岳所贡云英紫裙,碧琼轻绡。广谢上,后歌舞〈归风送远之曲〉。帝以文犀簪?玉瓯,令后所爱侍郎冯无方吹笙以倚后歌。中流歌酣,风大起,后顺风扬音,无方长噏细袅与相蜀。后裙髀,曰:『顾我,顾我!』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宁忘怀乎!』帝曰:『无方,为我持后。』无方舍吹,持后履。久之,风霁。后泣曰:『帝恩我,使我仙去不得。』怅然曼啸,泣数行下。帝亦愧爱后。赐无方千万,入后房闼。他日宫姝幸者,或襞裙为除绉,号曰留仙裙。」
相关人物
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馀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初起曰:「弟独得仙道如此,吾可学乎?」初平曰:「唯好道,便可得之耳。」初起便弃妻子留住,就初平学。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终略尽,乃复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其后服此药得仙者数十人。
金华牧羊儿:指得道成仙,或喻有点石成金之神奇魔力。唐李白《古风》之十七:“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皇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馀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皇,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初起曰:「弟独得仙道如此,吾可学乎?」初平曰:「唯好道,便可得之耳。」初起便弃妻子留住,就初平学。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终略尽,乃复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其后服此药得仙者数十人。
高其佩,字韦之,号且园,奉天辽阳人,隶籍汉军。父殉耿藩之难,其佩以荫官至户部侍郎。画有奇致,人物山水,并苍浑沉厚,衣纹如草篆,一袖数折。尤善指画,尝画黄初平叱石成羊,或已成羊而起立,或将成而未起,或半成而未离为石,风趣横生。画龙、虎,皆极其态。世既重其指墨,晚年以便于挥洒,遂不复用笔。其笔画之佳,几无人知之。雍正十二年,卒。甥李世倬、朱伦瀚皆学于其佩。
相关人物
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乃诏尚方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每当朝时,叶门下鼓不击自鸣,闻于京师。后天下玉棺于堂前,吏人推排,终不摇动。乔曰:「天帝独召我邪?」乃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宿昔葬于城东,土自成坟。其夕,县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无知者。百姓乃为立庙,号叶君祠。牧守每班录,皆先谒拜之。吏人祈祷,无不如应。若有违犯,亦立能为祟。帝乃迎取其鼓,置都亭下,略无复声焉。或云此即古仙人王子乔也。
凫舄:喻指仙术。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三十韵》:“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几年乌府内,何处逐凫归。 刘商 送林衮侍御东阳秩满赴上都
市人委百货,邑令遗双凫。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
仙凫能作伴,罗袜共凌波。 孟浩然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翟回车少别,凫化舄遥驰。 宋之问 送合宫苏明府颋
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 岑参 寻少室张山人闻兴偃师周明府同入都
凤去妆楼闭,凫飞叶县遥。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得苗字)
凫舄旧称仙,鸿私降自天。 岑参 春日醴泉杜明府承恩五品宴席上赋诗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 岑参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
驷马归咸秦,双凫出海门。 徐凝 送李补阙归朝
金溪碧水玉潭沙,凫舄翩翩弄日华。 徐彦伯 饯唐永昌
今朝茂宰寻真处,暂驻双凫且莫归。 朱湾 同达奚宰游窦子明仙坛
叶令双凫至,梁王驷马来。 李元操 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
旧山闻鹿化,遗舄尚凫飞。 李德裕 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
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李白 赠王汉阳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 李白 赠王汉阳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李白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玉棺来九天,凫舄掩穷泉。 李群玉 伤友
闻道飞凫向洛阳,翩翩矫翮度文昌。 李适 唐永昌赴任东都(自尚书郎为令)
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 杜甫 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叶县郎官宰,周南太史公。 杜甫 敬简王明府(甫尝为唐兴县宰王潜作客馆记。疑即王明府)
太史侯凫影,王乔随鹤翎。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景仙)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
早凫江槛底,双影漫飘飖。 杜甫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计程航一苇,试吏佐双凫。 权德舆 送上虞丞
家风本钜儒,吏职化双凫。 权德舆 送从翁赴任长子县令
闻君墨绶出丹墀,双舄飞来伫有期。 武平一 饯唐永昌
应宰凫还集,辞郎雉少留。 沈佺期 饯唐郎中洛阳令
凫飞将去叶,剑气尚埋丰。 无可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寄言飞凫舄,岁晏同联翩。 卢照邻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河洛风烟壮市朝,送君飞凫去渐遥。 薛稷 饯唐永昌
出曳仙人履,还熏侍女衣。 苏颋 奉和崔尚书赠大理陆卿鸿胪刘卿见示之作
稍发仙人履,将题别驾舆。 苏颋 饯荆州崔司马
制锦蜀江静,飞凫汉阙遥。 钱起 和蜀县段明府秋城望归期
脱身凫舄里,载笔虎闱前。 钱起 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
万室遥方犬不鸣,双凫下处人皆静。 钱起 送马明府赴江陵
凫舄傍京辇,氓心悬灌坛。 钱起 长安客舍赠李行父明府
空羡双凫舄,俱飞向玉轮。 陈子昂 送梁李二明府
矫翰雷门鹤,飞来叶县凫。 陆敬 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都字
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 韩愈 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以同寻三字为韵。愈分得寻字)
别后相思在何处?祗应关下望仙凫。 马怀素 饯唐永昌
翔凫犹化履,狎雉尚驯童。 骆宾王 伤祝阿王明府(并序)
传闻叶县履,飞向洛阳城。 骆宾王 和李明府
唯有双凫舄,飞去复飞来。 骆宾王 饯郑安阳入蜀
诏宠金门策,官荣叶县凫。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
群羊化石尽,双凫与我违。 鲍溶 感兴
相关人物
良尝閒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取履:指尊老受教。宋陆游《霜天杂兴》:“毂城黄石今安在,取履犹思效子房。”
黄石履看堕,洪崖肩可拍。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兵符今奉黄公略,书殿曾随翠凤翔。 刘禹锡 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
已通戎略逢黄石,仍占星文耀碧虚。 刘禹锡 酬郓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怀见寄兼呈乐天
师事黄公千战后,身骑白马万人中。 刘长卿 观校猎上淮西相公
石过桥下书曾受,星降人间梦已传。 司空曙 秋日趋府上张大夫
终待此身无系累,武陵山下等黄公。 崔郾 赠毛仙翁
已授文成履,空题武骑书。 张文琮 赋桥
昴星人杰当王佐,黄石仙翁识帝师。 徐夤 尚书荣拜恩命夤疾中辄课恶诗二首以申攀赞之一
紫泥方受命,黄石乃推贤。 徐知仁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此时谁念孤吟客,唯有黄公一帙书。 李九龄 宿张正字别业
降宫韬将略,黄石寝兵符。 李峤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方知决胜策,黄石受兵书。 李峤 帷
乌鹊填应满,黄公去不归。 李峤 桥
取履桥边啼鸟换,钓璜溪畔落花初。 李德裕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
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 李白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李白 扶风豪士歌
愧非黄石老,安识子房贤。 李白 赠饶阳张司户燧
感激黄石老,经过沧海君。 李白 送张秀才诸高中丞
身为下邳客,家有圯桥书。 李白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 李贺 南园十三首
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
刘济愿跪履,田兴请建筹。 杜牧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 杜牧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
神农极阙漏,黄石愧师长。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兵法窥黄石,天官辨白榆。 权德舆 过隐者湖上所居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 聂夷中 胡无人行
对雪夜穷黄石略,望云秋计黑山程。 许浑 伤虞将军
更探黄石略,重振黑山功。 许浑 登蒜山观发军
归来长揖功成后,黄石当年故有期。 陈去疾 送韩将军之雁门
战士青丝络,将军黄石符。 骆宾王 久戌边城有怀京邑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相关人物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馀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人。
《真人周君传》:紫阳真人周义山,字委通,汝阴人也。闻有栾先生,得道在蒙山,能读龙峤经,乃追寻之。入蒙山,遇羡门子,乘白鹿,执羽盖,佩青毛之节,侍从十馀玉女。君乃再拜叩头,乞长生要诀。羡门子曰:「子名在丹台玉室之中,何忧不仙?远越江河来,登此何索?」
予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予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稀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腹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
相关人物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仙侣同舟:喻指知己,或指沽名人的光。唐杜甫《秋兴》之八:“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山宜姑射貌,江泛李膺舟。 于瑰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二首之一
物外须仙侣,人间要使君。 姚合 寄绛州李使君
华省思仙侣,疲民爱使君。 姚合 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韩卿宅
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 孟浩然 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江上舟中月,遥思李郭仙。 岑参 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
李郭应时望,王杨入幕频。 崔峒 书怀寄杨郭李王判官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 张继 重经巴丘
自怜如坠叶,泛泛侣仙舟。 张说 和朱使欣二首
敝邑连山远,仙舟数刻同。 戴叔伦 将赴东阳留上包谏议
登舟惭郭泰,解榻愧陈蕃。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潘游全璧散,郭去半舟闲。 李商隐 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 李峤 洛
敢献绕朝策,思同郭泰船。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登仙望绝李膺舟,从此青蝇点遂稠。 李群玉 献王中丞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 李群玉 重经巴丘追感
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 杜牧 洛阳长句二首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杜甫 秋兴八首之八
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 楼颖 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三首
神仙惭李郭,词赋谢曹刘。 武元衡 酬严维秋夜见寄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独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客是仙舟里,途从御苑西。 皇甫冉 河南郑少尹城南亭送郑判官还河东
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 卢照邻 咏史四首
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 羊士谔 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之二
宾馆尽开徐稚榻,客帆空恋李膺舟。 许浑 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
陪泛芳池醉北楼,水花繁艳照膺舟。 许浑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宴二首之一
仙舟不可见,摇思坐氛氲。 陈子昂 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
终愧神仙友,来接野人舟。 陈子昂 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
李仙非易托,苏鬼尚难因。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开筵枕德水,辍棹舣仙舟。 骆宾王 送郭少府探得忧字
每揖龚黄事,还陪李郭舟。 高适 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
(2).犹趁势。《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传赞》:“ 齐武 沉雄,义戈乘风。”《晋书·桓彝传》:“一举乘风,扫清氛秽。”
(3).海鸟名。古时悬钟的架子多作此鸟形,故亦借指悬钟的架子。《急就篇》卷二:“乘风县鐘华洞乐。” 颜师古 注:“乘风一名爰居,一名杂县,盖海鸟也。言为乘风之状,作簨簴以悬鐘。”《文选·潘岳〈西征赋〉》:“洪鐘顿於毁庙,乘风废而弗县。” 吕延济 注:“乘风,悬鐘格。”
(2).谓仙道御风而行。 唐 刘禹锡 《寻汪道士不遇》诗:“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 唐 卢鸿一 《倒景台》诗序:“可以邀驭风之客,会絶尘之子,超逸真,盪遐襟。”
(3).形容飘然自得。 清 戴名世 《梅文常稿序》:“吾读公诸子之文,凌云驭风,飘飘乎莫不瀟洒而自得也。”参见“ 御风 ”。
2.人名。生卒年不详,汉叶县人,曾为县令。相传其善于神术,曾把鞋子化成两只凫鸟乘坐,进见帝王。
(2).比喻求得佳偶。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还问取雨香云艷,燕语鶯啼,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有多少官媒押定在乌纱后,不到乘鸞也死不休。”
(3).犹言仙逝。死的婉词。 宋 曾巩 《郧口》诗:“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鸞独腾騫。”
(2).比喻求得佳偶。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还问取雨香云艷,燕语鶯啼,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有多少官媒押定在乌纱后,不到乘鸞也死不休。”
(3).犹言仙逝。死的婉词。 宋 曾巩 《郧口》诗:“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鸞独腾騫。”
2.战国时伍子胥吹箫乞食于吴市的事。见《史记。卷七九。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后世遂称乞食为「吹箫」。
3.相传春秋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后比喻缔结婚姻。唐。白居易 得景请预驸马所司纠云景庶子也且违格令欲科家长罪不伏:「选吹箫之匹,虽则未获贞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
(2).指 秦 地女子。 唐 李贺 《湘妃》诗:“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 秦 娥盖 湘水 。” 明 袁宏道 《采莲歌》:“一片青花古玉盘,持赠 秦 娥与 燕 妾。”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幸不到风尘,似 汉 皓能逃 汉 , 秦 娥解避 秦 。”
(2).借指朝廷。 清 沈树本 《大水叹》诗之二:“谁绘洚洞图,为民陈凤楼。”
(3).指妇女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征怨》诗:“荡子从征久,凤楼簫管閒。” 隋 江总 《箫史曲》诗:“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
(4).指 五凤楼 。 清 赵翼 《后园居诗》:“文章千古事,詎可以势争。何哉诸巨公,好以古学鸣。未便 凤楼 造,先长牛耳盟。”参见“ 五凤楼 ”。
(2).犹星命。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七:“ 婺州 一衙前 葛好问 者,精於星度,尝谓 子容 之命全似 杜祁公 。” 宋 林逋 《赠胡介》诗:“金方烧易得,星度算来玄。” 明 高攀龙 《与段幻然书》之三:“臺丈星度年来未佳,慎之!慎之!”
2.中国古代传说是天帝的女儿。汉代传说与牵牛郎为夫妇,婚后废织,被天帝分隔于银河两岸,遥遥相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方能相会。也称为「天女」。
3.星官名。由三颗星组成,属牛宿。《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织女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主果蓏丝帛珍宝也。王者至孝,神祇咸喜,则织女星俱明,天下和平。大星怒角,布帛贵。」文中所指大星,为织女三星中最亮的一颗星,即俗称的织女星。参见「织女星」条。
(2).指见识浅陋的人。《新五代史·唐太祖刘太妃传》:“ 晋 兵屡败, 太祖 忧窘,不知所为。大将 李存信 等劝 太祖 亡入北边,以图再举。 太祖 入以语夫人,夫人问谁为此谋者,曰:‘ 存信 也。’夫人駡曰:‘ 存信 , 代北 牧羊儿耳,安足与计成败邪!’”
(3).指 秦 末 项梁 所立之 楚怀王 孙 心 。因时在民间牧羊,故称。 宋 王安石 《范增》诗之一:“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参阅《史记·项羽本纪》。
(2).比喻足迹、行踪。 明 何景明 《送寇定州》诗:“霄汉仙鳧去,风尘老驥行。”
(3).鸭的美称。 唐 李邕 《斗鸭赋》:“徵羽毛之好鸟,得渤澥之仙鳧。”
(2).《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 东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唐 徐凝 《送李补阙归朝》诗:“駟马归 咸秦 。双鳧出 海门 。” 宋 苏轼 《次韵陈海州书怀》:“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鳧去莫攀。”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现如今拥双鳧做宰臣,许下我五花誥为县君。”
(2). 汉 代术士。《西京杂记》卷三:“有 东海 人 黄公 ,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復行其术。 秦 末,有白虎见於 东海 , 黄公 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 汉 张衡 《西京赋》:“ 东海 黄公 ,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当初 黄公 有道术,能以赤刀制虎,尚且终为虎害。”
(3).指 东汉 太尉 黄琼 。 明 何良俊 《世说新语补·德行》:“ 徐孺子 尝事 江夏 黄公 ,后 黄公 亡殁, 孺子 往会葬,无资以自致,齎磨镜具自随,所在取直,然后得前。”参阅《后汉书·徐稺传》。
(4).泛指卖酒者。 唐 白居易 《晚春沽酒》诗:“醉卧 黄公 肆,人知我是谁。” 宋 林逋 《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 黄公 酒舍归。”参见“ 黄公酒壚 ”。
(5).指 秦 末之 黄石公 。又称 圯上老人 。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 黄公 ,天人也,有以跪履而投帝师之道者,岂以孺子而捨诸?”
(6).指 夏黄公 。四皓之一。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诗:“ 苏武 元还 汉 , 黄公 岂事 秦 ?” 仇兆鳌 注:“ 黄公 ,四皓之一。避 秦 入 商山 。”参阅《史记·留侯世家》。
(7).鸟名。黄鹂。 宋 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诗:“久参白足知禪味,苦厌黄公聒昼眠。”自注:“鸟名。” 王文诰 辑注:“黄公,黄鸝也。”
(2).指 黄石公 授与 张良 的兵书《黄石公三略》。《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当断不断,《黄石》所戒。” 李贤 注:“《黄石公三略》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四年》:“夫臣与主同者亡,此《黄石》之所忌也。” 胡三省 注:“《黄石》,即 张良 於 下邳 圯上所得之书也。” 清 袁于令 《西楼记·卫行》:“论兵法《黄石》深筹,夸剑术 白猿 高手。”
(3).古代少数民族名。《后汉书·循吏传·任延》:“ 延 到,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令将杂种 胡 骑 休屠 、 黄石 ,屯据要害。”《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其西又有 三河 、 槃于 虏,北有 黄石 、 北地 、 卢水胡 ,其表乃为徼外。”
(4).方解石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二·方解石》。
(5).地名。 四川省 涪陵市 的 黄石滩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八月, 岑彭 破 公孙述 将 侯丹 於 黄石 。” 李贤 注:“即 黄石滩 也。《水经注》曰:‘ 江水 自 涪陵 东出百里而届于 黄石 。’在今 涪州 涪陵县 。”
(6).地名。 浙江省 临海市 的 黄石岭 。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一:“天际飞燕 黄石岭 ,云中犬吠 赤城楼 。”
(7).地名。 湖北省 黄石市 。
(2).指道教传说中仙人 李八百 。 宋 杨万里 《筠庵》诗:“故老谈 李仙 ,昔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隻鹤。”参见“ 李八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