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铜驼(銅駝)
亦作“ 铜駞 ”。
(1).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晋 陆翙 邺中记:“二铜駞如马形,长一丈,高一丈,足如牛,尾长三尺,脊如马鞍,在 中阳门 外,夹道相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 汉元帝 竟陵 元年, 长陵 铜驼生毛,毛端开花。” 元 萨都剌 《梅仙山行》:“ 咸阳 秋色压宫树,金人夜泣铜驼悲。” 清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六句之一》诗:“铜驼堙没宫门草,金狄摩挲海上尘。”
(2).即 铜驼街 。 南朝 陈 徐陵 《洛阳道》诗之一:“东门向 金马 ,南陌接 铜驼 。” 金 元好问 《送张君美往南中》诗:“ 阳平 城边握君手,不似 铜駞 洛阳 陌。” 清 顾炎武 《洛阳》诗:“ 金谷 荒烟合, 铜駞 蔓草縈。”参见“ 铜驼街 ”。
(3).借指京城,宫廷。 明 许潮 《龙山宴》:“ 洛阳 禾黍西风乱,铜驼王气朝云散。” 清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诗:“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漢語大詞典》:铜驼街(銅駝街)
地名。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故 洛阳城 中。以道旁曾有 汉 铸铜驼两枚相对而得名。为古代著名的繁华区域。太平御览卷一五八引 晋 陆机 《洛阳记》:“ 洛阳 有 铜驼街 , 汉 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相对。俗语曰:‘ 金马门 外集众贤, 铜驼陌 上集少年。’”
《漢語大詞典》:黄龙(黄龍)
(1).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名。谶讳家以为是帝王之瑞征。吕氏春秋·知分:“ 禹 南省,方济乎 江 ,黄龙负舟。”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赤雀翻然至,黄龙岂假媒。” 仇兆鳌 注:“《尚书中候》:‘ 舜 沉璧於河,荣光休至,黄龙负卷舒图,出入坛畔。’”
(2).指真命天子。 唐 吕岩 《参黄龙机悟后呈偈》诗:“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3).黄铜铸成的龙,以为盟约的信物。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板楯蛮夷:“ 秦昭襄王 时有一白虎,常从羣虎数游 秦 、 蜀 、 巴 、 汉 之境,伤害千餘人。 昭王 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赏邑万家,金百鎰。时有 巴郡 閬中 夷 人,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楼射杀白虎。 昭王 嘉之,而以其 夷 人,不欲加封,乃刻石盟要……盟曰:‘ 秦 犯 夷 ,输黄龙一双; 夷 犯 秦 ,输清酒一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及 秦昭 盟 夷 ,设黄龙之诅。”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於是广布朝恩,恭宣帝泽,申之以安抚,晓之以存亡。信重蛮陬,无负黄龙之约。”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南州旧俗,滛其白兽之祠;西棘餘甿,背我黄龙之约。”
(4).星座名。 唐 杨炯 《浑天赋》:“南宫则黄龙赋象,朱鸟成形。五帝之座,三光之庭。”
(5).指此星座所在之分野--南方。 清 谭莹 《重有感》诗之五:“青雀黄龙賸劫灰,拖罾应募却环来。”
(6).舰船名。隋书·杨素传:“ 素 居 永安 ,造大舰,名曰五牙……次曰黄龙,置兵百人。自餘平乘、舴艋等各有差。”
(7).指长枪。 明沈采《千金记·游说》:“白羽一挥同发矢,黄龙三转倒拖鎗。”
(8).古城名。即 龙城 。 唐 沈佺期 《杂诗》之三:“闻道 黄龙 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 汉 家营。” 明 谢榛 《中秋宴集》诗:“ 黄龙 塞上征夫泪, 丹凤 城中少妇愁。”
(9).府名。 契丹 天显 元年(公元926年)置。治所在今 吉林省 农安县 。 保宁 七年(公元975年)废, 开泰 九年(公元1020年)复置。 金 天眷 三年(公元1140年)改为 济州 。宋史·岳飞传:“ 飞 大喜,语其下曰:‘直抵 黄龙府 ,与诸君痛饮尔!’” 明 无名氏《精忠记·伏阙》:“约诸军痛饮在 黄龙 ,鑾舆指日当迎奉。” 清 赵翼 《岳忠武墓》诗:“生平誓踏 贺兰山 ,未饮 黄龙 一杯酒。”后借指敌方的都城、巢穴。 明 史可法 《请进取疏》:“始矜壮志於上马,谓 黄龙 之直抵有期;终耗雄心於跨驴,谓 西湖 之行乐可老。” 清 黄遵宪 《新嘉坡杂诗》之十一:“会饮 黄龙 去,驮经白马来。”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知君无限恨,未得饮 黄龙 。”
(10). 端溪 砚石品名。 宋 范纂 端溪砚谱:“石之病者……曰黄龙,灰黄色,如龙蛇横斜布石上。”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东洞西侧深处曰 飞鼠巖 ,其石有纹曰黄龙,斜亘石面,工指为瑕。”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汉 军 董元镜 在京师市上买端砚,中有黄气一缕,即砚谱中所谓‘黄龙’也。”
(11).借指 黄河 。 郭沫若 《豫秦晋纪游·访花园口》诗:“ 东风渠 上舒长望,已伏黄龙护我华。”《人民文学》1978年第5期:“惊看倒转乾坤手,腰斩黄龙利万年。”
(12).比喻成条成片的黄色烟尘或沙漠。《文汇报》1982.6.23:“从此, 吴淞 上空肆虐二十多年的七条黄龙被真正制服了。”《文汇报》1983.12.6:“ 辽宁省 西北部, 科尔沁 沙地东南端,有一个叫 章古台 的地方,原是黄沙漠漠八百里瀚海伸向 辽西 内陆的黄龙之首。”
《漢語大詞典》:金人
(1).铜铸的人像。《孔子家语·观周》:“ 孔子 观 周 ,遂入 太祖 后稷 之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 咸阳 ,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袁郊 《三辅旧事》:“聚天下兵器,铸铜人十二,各重二十四万斤。” 唐 卢照邻 《五悲·悲昔游》:“ 灞池 则金人列岸, 太华 则玉女临峰。” 罗惇曧 《文学源流》:“若夫金人垂铭,丹书著戒,词非甚质,恐未足徵。”
(2).指佛像。史记·匈奴列传:“ 汉 使驃骑将军 去病 将万骑出 陇西 ……破得 休屠王 祭天金人。” 张守节 正义:“金人即今佛像。” 唐 杨衡 《游峡山寺》诗:“照耀芙蓉壶,金人居上头。” 清 赵翼 《大石佛歌》:“粤稽象教本西来, 休屠 金人著史策。”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视此金人桃梗,以为有无上之灵……则其自诬实甚。”
(3).指以金箔或綵纸刻剪成的人。 宋 苏轼 《雅安人日次旧韵》之二:“屏间带日金人活,头上迎风綵胜翻。” 冯应榴 合注:“艺文类聚荆楚岁时记:人日剪綵为人,或缕金薄帖屏风上,或戴之,像人入新年,形容改新。”
(4).指 金国 。 宋 侯延庆 《退斋笔录·却扫编上》:“ 建炎 二年戊申, 杨渊 守 吉州 ,是年车驾驻蹕 维扬 , 江 南诸郡日虞 金 人深入。” 清 黄燮清 《黄天荡怀古》诗:“八千劲旅走熊羆,曾断 金 人十万师。”
《漢語大詞典》:铜马(銅馬)
(1).铜铸的马。后汉书·董卓传:“悉取 洛阳 及 长安 铜人、钟虡、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明帝 永平 五年, 长安 迎取飞廉并铜马,置 上西门 外 平乐观 。”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译宾》:“合有金鹅之献,以代铜马之图。”《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后来阿爸被捆在铜马上活活烧死了,阿妈也被迫跳进了 金沙江 。”参见“ 铜马法 ”。
(2).即铜马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又别号诸贼铜马、大肜……等,各领部曲,众合数百万人,所在寇掠。” 清 宋聚业 《题南阳旅壁》诗:“时来一夕收铜马,事去经年运木牛。”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节:“从 秦 朝的 陈胜 、 吴广 、 项羽 、 刘邦 起,中经 汉 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铜马和黄巾……都是农民的反抗运动,都是农民的革命战争。”参见“ 铜马军 ”。
分類:铜铸
《漢語大詞典》:铜马法(銅馬法)
按照马的骨法铸成的铜马模型。东观汉记·马援传:“ 孝武帝 时,善相马者 东门京 铸作铜马法献之,立马於 鲁班门 外,更名曰 金马门 ,臣既备数家骨法,以所得 骆越 铜铸以为马,高三尺五寸,围四尺五寸,詔置马 德阳殿 下。” 金 元好问 《杂诗》之一:“区区铜马法,徒识牝与驪。”
《漢語大詞典》:铜马军(銅馬軍)
新莽 末年 河北 的农民起义军。当时 河北 起义军有 铜马 、 大肜 、 高湖 、 重连 、 铁胫 、 大抢 、 尤来 、 上江 、 青犊 、 五校 、 檀乡 、 五幡 、 五楼 、 富平 、 获索 等,共数百万人,各自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其中以 铜马 军为最强大,领袖有 东山荒秃 、 上淮况 等。公元24年起义军被 刘秀 陆续击破, 铜马 部众多被收编。后来 铜马 、 青犊 、 尤来 馀众共立 孙登 为帝。不久失败。
《漢語大詞典》:铜人(銅人)
(1).铜铸的人像。汉书·郊祀志下:“ 建章 、 未央 、 长乐宫 钟虡铜人皆生毛,长一寸所,时以为美祥。” 唐 韩翃 《送王侍御赴江西兼寄李袁州》诗:“井上铜人行见无,湖中石燕飞应尽。” 郁达夫 《遇释无邻知旧友某尚客金陵作此寄之》诗:“食子只今迷日月,铜人应更泣觚棱。”
(2).指铜制人体针灸经络穴位模型。最早为 宋 王惟一 于 天圣 五年 公元1027年 创铸。 宋 李荐 《寒食》:“我亦茅簷自钻燧,煨针烧艾检铜人。” 清 黄宗羲 《王征南墓志铭》:“凡搏人皆以其穴。死穴、晕穴、哑穴,一切如铜人图法。”
《漢語大詞典》:古铜(古銅)
指古代铜铸器皿。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古钟鼎彝器辨》:“三代古铜竝腥气,惟新出土,尚带土气,久则否。”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古铜器:“然古铜声微而清,新铜声浓而鬨,不能逃识者之鉴。”
《漢語大詞典》:青铜钱(青銅錢)
用青铜铸的钱币,为铜钱中的上品。也泛指一般铜钱。 唐 杜甫 《偪侧行赠毕四曜》:“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南唐 沈汾 续仙传·马自然:“又於遍身及袜上摸钱,所出钱不知多少,掷之皆青铜钱。”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赶紧取了一个青铜钱,一把子麻秸,连刮带打,直弄的周身紫烂浑青。”
《漢語大詞典》:金狄
(1).金人。铜铸的人像。文选·张衡〈西京赋〉:“高门有閌,列坐金狄。” 李善 注:“金狄,金人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按 秦始皇 二十六年,长狄十二,见於 临洮 ,长五丈餘,以为善祥,铸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万斤,坐之宫门之前,谓之金狄。” 唐 李商隐 《石城》诗:“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 清 孙中岳 《大侄书金陵回即走西安怅然念之》诗:“故宫荒草埋金狄,客路秋风动石鲸。”
(2).借指佛或佛教。旧唐书·武宗纪:“一朝隳残金狄,燔弃胡书,结怨於膜拜之流,犯怒於鄙夫之口。” 宋 苏轼 《赠梁道人》诗:“採药 壶公 处处过,笑看金狄手摩挲。”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又 林灵素 詆佛教谓之金狄乱华,当时金狄之语,虽詔令及士大夫章奏碑版亦多用之。”
(3).指 南宋 时北方 女真 族建立的 金 王朝。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想肉:“自 靖康 丙午岁, 金 狄乱华,盗贼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
《漢語大詞典》:铜沟(銅溝)
(1).铜铸的沟渠。相传 吴王 夫差 曾在宫中铸造铜沟。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吴王 於宫中作 海灵馆 、 馆娃阁 ,铜沟玉槛,宫之楹槛珠玉饰之。”
(2).借指宫苑。 明 梁辰鱼 《浣纱记·伐越》:“看春生金屋,月满铜沟,不求欢乐,反招僝僽。” 明 屠隆 《綵毫记·长安豪饮》:“朝班初散,竝马出铜沟,过紫陌,醉红楼。” 清 黄景仁 《陌上行》:“ 建章门 外栖乌起,落花流出铜沟里。”
《漢語大詞典》:吉金
指鼎彝等古器物。古以祭祀为吉礼,故称铜铸之祭器为“吉金”。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韩城鼎铭》:“坚久吉金,用作寳尊鼎。”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吉金打本千行在,敬拓斯文冠所遭。” 姚华 《论文后编·源流》:“书契既兴,文字觕成,吉金贞卜,始见 殷 商 。”
《漢語大詞典》:铸铜(鑄銅)
(1).用铜铸造(器物)。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东门则鞭石成桥,南极则铸铜为柱。” 倪璠 注引《广州记》:“ 马援 到 交阯 ,立铜柱为 汉 之极界也。” 唐 韩愈 《钱重物轻状》:“禁人无得以铜为器皿,禁铸铜为浮屠佛像鐘磬者。”
(2).一种含锌的铜。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铜:“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倭铅和写(泻)为铸铜。”
《漢語大詞典》:铜像(銅像)
亦作“ 铜象 ”。
(1).铜铸的神像或人像。宋书·隐逸传·戴颙:“自 汉 世始有佛像…… 宋 世子铸丈六铜像於 瓦官寺 。”旧唐书·食货志上:“ 长安城 中竞为盗铸,寺观鐘及铜象,多坏为钱。”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 大慈寺 有 蜀后主 王衍 铜像, 程公堂 权帅,毁以铸鐘。” 郭孝成 《陕西光复记》:“此日金戈飞舞,他年铜像嵯峨。”
(2).比喻为人供奉而无发言权的偶像。 王蒙 《悠悠寸草心》:“ 唐夫人 忿忿地说:‘恁什么让一个地委书记去当铜像?’ 老唐 笑而不答,显然当‘铜像’也可以。”
《骈字类编》:铜铸(铜铸)
宋史舆服志南安国王李天祚乞印以南安国王之印六字为文方二寸给牌皆以铜铸金涂
又韩显符传贞观初淳风又言前代浑仪得失之差因令铜铸
分类:铜铸
《漢語大詞典》:马式(馬式)
铜铸而成的骏马的标准式样。后汉书·马援传:“ 援 好骑,善别名马,於 交阯 得 骆越 铜鼓,乃铸为马式……马高三尺五寸,围四尺五寸,有詔置於 宣德殿 下,以为名马式焉。” 元 马祖常 《萧姓渊善鼓琴予尝为之作〈我思操〉又求予诗遂为赋〈汉铜马式歌〉以送之》:“ 汉 家金铜铸马式,求马相比不失一。”
《漢語大詞典》:铁人(鐵人)
(1).铜铸的人像。明一统志·河南府·古迹:“铁人在 河南府 陕州 治南。史记 秦始皇 铸金人十二, 董卓 毁其九为钱,所存者三。 石勒 取置 鄴 , 苻坚 又徙之。”参见“ 金人 ”。
(2).形容坚毅勇武的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又有铁人万,披铁甲,绘朱碧彪文。”
(3).特指 大庆 油田工人的英雄代表 王进喜 (1923-1970)。 甘肃 玉门 人。1938年在 玉门 油矿当徒工。建国后任钻井队队长。1960年春,率领1205钻井队到 大庆 参加石油大会战,工作奋勇顽强,被群众誉为“铁人”。 李季 《周总理啊,大庆儿女想念你》诗:“ 大庆 儿女永远不忘记,你拉 铁人 的手去见 毛主席 。”
(4).泛指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劳动模范。 陈志民 《歌唱钢铁的鹰隼·祖国钢铁栋梁万千条》:“再唱冶金战线铁人千千万,唱祖国钢铁栋梁万万千。”
《漢語大詞典》:金人
(1).铜铸的人像。《孔子家语·观周》:“ 孔子 观 周 ,遂入 太祖 后稷 之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 咸阳 ,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袁郊 《三辅旧事》:“聚天下兵器,铸铜人十二,各重二十四万斤。” 唐 卢照邻 《五悲·悲昔游》:“ 灞池 则金人列岸, 太华 则玉女临峰。” 罗惇曧 《文学源流》:“若夫金人垂铭,丹书著戒,词非甚质,恐未足徵。”
(2).指佛像。史记·匈奴列传:“ 汉 使驃骑将军 去病 将万骑出 陇西 ……破得 休屠王 祭天金人。” 张守节 正义:“金人即今佛像。” 唐 杨衡 《游峡山寺》诗:“照耀芙蓉壶,金人居上头。” 清 赵翼 《大石佛歌》:“粤稽象教本西来, 休屠 金人著史策。”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视此金人桃梗,以为有无上之灵……则其自诬实甚。”
(3).指以金箔或綵纸刻剪成的人。 宋 苏轼 《雅安人日次旧韵》之二:“屏间带日金人活,头上迎风綵胜翻。” 冯应榴 合注:“艺文类聚荆楚岁时记:人日剪綵为人,或缕金薄帖屏风上,或戴之,像人入新年,形容改新。”
(4).指 金国 。 宋 侯延庆 《退斋笔录·却扫编上》:“ 建炎 二年戊申, 杨渊 守 吉州 ,是年车驾驻蹕 维扬 , 江 南诸郡日虞 金 人深入。” 清 黄燮清 《黄天荡怀古》诗:“八千劲旅走熊羆,曾断 金 人十万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