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2,分4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北人
九夷
羌戎
鬼方
远夷
南夷
南徼
辫发
番人
番部
下番
番夷
远戎
鞮译
鸟章
《國語辭典》:北人  拼音:běi rén
1.北方人。如:「北人乘马,南人乘舟」。《汉书。卷三三。儒林传。戚衮传》:「就国子博士宋怀方质仪礼义,怀方北人。」
2.复姓。如舜时有北人无择。
《漢語大詞典》:九夷
(1).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东方之夷有九种。”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明 袁衮 《远游赋》:“昔 孔 圣之周流兮,居九夷而弗陋。”一说指玄菟、乐浪、高骊、满饰、凫更、索家、东屠、倭人、天鄙。见《尔雅·释地》“九夷”疏。
(2).泛称少数民族。书·旅獒:“遂通道於九夷八蛮。” 孔 传:“九、八,言非一。”文子·精诚:“故 秦 楚 燕 魏 之歌,异声而皆乐,九夷八狄之哭,异声而皆哀。” 唐 李白 《明堂赋》:“九夷五狄顺方向而来奔。” 明 陆深 《传疑录》:“诸侯述职,於是乎布政。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
《國語辭典》:羌戎  拼音:qiāng róng
羌与戎均是古时分布于西方的少数民族。泛指边疆蛮夷之邦。汉。扬雄〈长杨赋〉:「羌戎睚眦,闽越相乱。」三国魏。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羌戎东驰,回道内向。」
《國語辭典》:鬼方  拼音:guǐ fāng
古称荒远的国家。文献上所指不一,有:(1)西戎。见《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2)周荆、楚之地。见惠栋《九经古义》。(3)今贵州之地。见清《一统志》。(4)今陕西省西北一带。春秋时狄人居此,姓隗,隗即鬼也。见王国维《观堂集林》。
《漢語大詞典》:远夷(遠夷)
指远方的少数民族。汉书·五行志下之上:“象 陈 眊乱,不服事 周 ,而行贪暴,将致远夷之祸。”三国志·吴志·陆瑁传:“ 瑁 上疏諫曰:‘臣闻圣主之御远夷,羈縻而已,不常保有。’” 宋 田锡 《论军国机要朝廷大体》:“皇风日远,远夷自然入贡。” 明 焦竑 玉堂丛语·筹策:“远夷为强国所侵,其来愬者,恃我能为之主也。”
《國語辭典》:南夷  拼音:nán yí
古代称南方未开化的民族。《诗经。鲁颂。閟宫》:「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漢語大詞典》:南徼
(1).南方边陲;南部边界。 唐 宋之问 《入泷江》诗:“海穷南徼尽,乡远北魂惊。”新唐书·天文志一:“ 江 源自南纪之首,循 梁州 南徼达 华阳 ,而与地络相会。”
(2).指代南部边境的少数民族或附属国。 汉 马融 《广成颂》:“南徼因九译而致贡,朔狄属象胥而来同。”
《國語辭典》:辫发(辮髮)  拼音:biàn fǎ
1.编发为辫。《晋书。卷九七。四夷列传。西戎。吐谷浑》:「妇人以金花为首饰,辫发萦后,缀以珠贝。」
2.古时夷狄的代称。《宋书。卷七五。列传。王僧达》:「今四夷犹警,国未忘战,辫发凶诡,尤宜裁防。」
《國語辭典》:辫子(辮子)  拼音:biàn zi
1.用线状物或头发编成的长条。《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头上戴了一顶新褐色毡帽,一个大辫子,漆黑漆黑拖在后边。」《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他回称割掉辫子,将来革命容易些。」也称为「辫儿」。
2.把柄。如:「他虽然小心翼翼,但终让我抓到他的小辫子。」
《漢語大詞典》:番人
(1).指少数民族或外国人。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番人重土殯,脱殁,君能终始之否?” 元 周达观 真腊风土记·正朔时事:“番人既无姓名,亦不记生日。”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与番人并雄之法,如开店二间,我无租值,彼有租值……我价平卖,彼价桂卖,是我受益而彼受亏。”
(2).即番当。明史·刑法志三:“有四人夜饮密室,一人酒酣,谩駡 魏忠贤 ,有三人噤不敢出声。駡未讫,番人摄四人至 忠贤 所,即磔駡者,而劳三人金。三人者魄丧不敢动。”参见“ 番当 ”。
《漢語大詞典》:番当(番當)
明 清 时官府当值的捕役。《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我们两个正是 淮安 军捕衙门的番当,缉了你这两个多月,你却逃在这里!”参见“ 番子 ”。
《漢語大詞典》:番部
指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亦指外国。宣和画谱·胡瓌载 五代 胡瓌 有《番部牧马图》《番部射雕图》等。 清 嵇璜 皇朝通志·凡例:“至于番部舆图,释家梵典,一经繙译,并得準声,洵足正千秋之谬误,而表天地之元音,今并详列于篇。”
《國語辭典》:下番  拼音:xià fān
1.下班。《警世通言。卷二○。计押番金鳗产祸》:「偶一日,下番在家,天色却热,无可消遣。」
2.工役。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九。顾觅人力》:「上门下番当直安童,俱各有行老引领。」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酒楼》:「每库有祗直者数人,名曰『下番』。」
3.到国外去。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七。金甲》:「嘉定州大场沈氏,因下番买卖致巨富。」
《國語辭典》:番夷  拼音:fān yí
古时指边境的少数民族。清。顾炎武〈军制论〉:「边徼设宣慰安抚长官司九十五,番夷都司卫所百有七。」
《漢語大詞典》:远戎(遠戎)
指远方的少数民族。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彰天瑞之休显,照远戎之来庭。” 唐 张九龄 《酬赵二侍御史西军赠两省旧寮之作》诗:“顾已尘华省,欣君震远戎。”
《國語辭典》:鞮译(鞮譯)  拼音:dī yì
传译。《新唐书。卷一八一。列传。李蔚》:「鞮译差殊,不可研诘。」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匦牍相寻,鞮译无旷。」
《漢語大詞典》:鞮译象寄(鞮譯象寄)
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后因以“鞮译象寄”借指四方少数民族。 明 唐顺之 《重修宜兴县学记》:“其业之精也,则自 虞 、 夏 、 商 、 周 之典章,鞮译象寄之语言,至于射御摽縵襍服之枝,凡可以为国家天下之用者,能贯而通之。”
《漢語大詞典》:鸟章(鳥章)
(1).鸟形图饰。《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斾央央。” 郑玄 笺:“鸟章,鸟隼之文章,将帅以下衣皆著焉。”文选·左思〈吴都赋〉:“贝胄象弭,织文鸟章。” 刘逵 注:“鸟章,染丝织鸟,画为文章,置於旌旗也。”说郛卷三引 唐 胡璩 谭宾录:“ 东蛮王 入朝, 颜师古 奏:昔 武王 时远国归款, 周 史集为《王会篇》,今卉服鸟章,备集蛮邸,请图其事,以貽於后。”
(2).借指少数民族。 唐 吕温 《皇帝亲庶政颂》:“鸟章之长,帷髻之君。会朝明廷,其从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