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为楚
为玉泣
杀鸡为黍
怒为涛
万人为鱼
蛙声为鼓乐
腹为筐笥(又作:腹为箧笥)
为龙信息(又作:一旦为龙)
为梗
白首为郎
采蕨为粮
白璧为谁连(又作:白玉为山联翩秀)
为鲈鱼(又作:为莼 ...)
别魂为君销
相关人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观鱼:咏山水之乐。唐孟浩然《寻梅道士》:“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
南华在濠上,谁辩魏王瓠。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但乐濠梁鱼,岂怨钟山鹄。 吴融 绵竹山西四十韵
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 奚贾 严陵滩下寄常建
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张文琮 咏水
投汨笑古人,临濠得天和。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 李群玉 昼寐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杜甫 白露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一
鹿鸣验食野,鱼乐知观濠。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入鸟不乱行,观鱼还自乐。 权德舆 奉和李大夫题郑评事江楼
归时自负花前醉,笑向鲦鱼问乐无。 独孤及 垂花坞醉后戏题
濠梁庄惠谩相争,未必人情知物情。 白居易 池上寓兴二绝之一
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 皇甫冉 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
不无濠上思,唯食圃中蔬。 贾岛 寄令狐绹相公
濠梁时一访,庄叟亦吾徒。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肯想观鱼处,寒泉照发斑。 钱起 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 韩翃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应劭曰:「楚歌者,谓鸡鸣歌也。汉已略得其地,故楚歌者多鸡鸣时歌也。」
楚歌:喻孤军被围或处境窘迫。唐李商隐《泪》:“人去紫台秋人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相关人物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卞和:指知音。唐李涉《送颜觉赴举》:“居然一片荆山工,可怕无人是卞和。”
卞泣:指怀才不遇,或指蒙冤。唐杜甫《舟中出江陵南浦寄郑少尹》:“滥窃商歌听,时忧卞泣诛。”
和氏玉:咏玉。唐钱起《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独收和氏玉,还采旧山薇。”
其兄因献璞,再刖不履地。卞和名永永,与宝不相坠。劝尔出门行,行难莫行易。 元稹 出门行
圭璧无卞和,甘与顽石列。 元稹 谕宝二首
坚贞与和璧,利用归干将。 刘商 哭韩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连城犹隐石,唯有卞和知。 刘商 殷秀才求诗
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 刘得仁 送友人下第归觐
泣连三献玉,疮惧再伤弓。 刘长卿 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阳
顷游灵台下,频弃荆山玉。 刘长卿 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刖足岂一生,良工隔千里。 刘驾 下第后屏居长安书怀寄太原从事
越欧百炼时,楚卞三泣地。二宝无人识,千齿皆弃置。 吕温 古兴
再刖未甘何处说,但垂双泪出咸秦。 姚鹄 随州献李侍御二首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 孟郊 古兴
哲人卧病日,贱子泣玉年。 孟郊 哭秘书包大监
行吟楚山玉,义泪沾衣巾。 孟郊 答姚怤见寄
因悲楚左右,谤玉不知珉。 孟郊 答卢虔故园见寄
况当圣明主,岂乏證玉臣。 孟郊 送孟寂赴举
应怜泣楚玉,弃置如尘泥。 孟郊 鸦路溪行呈陆中丞
定知和氏璧,遥掩玉轮辉。 宋之问 送赵司马赴蜀州
忽对荆山璧,委照越吟人。 庾抱 卧痾喜霁开扉望月简宫
只应抱璞非良玉,岂得年年不至公。 张乔 自诮
似璧悲三献,疑珠怯再投。 张子容 璧池望秋月
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 张惟俭 赋得西戎献白玉环
和玉悲无已,长沙宦不成。 张说 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
贞坚自有分,不乱和氏璧。 戴叔伦 孤石
所痛无罪者,明时屡遭刖。 曹邺 下第寄知己
荆璞且深藏,珉石方如雪。 李咸用 览友生古风
既同和氏璧,终有玉人知。 李咸用 赠来鹏
荆山有玉犹在璞,未遇良工虚掷鹊。 李咸用 送人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李商隐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
徒为卞和识,不遇楚王珍。 李峤 玉
知君分如此,赠逾荆山璧。 李德裕 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
居然一片荆山玉,可怕无人是卞和。 李涉 送颜觉赴举
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李白 古风之三十六
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 李白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 李白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抱石耻献玉,沈泉笑探珠。 李白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徒有献芹心,终流泣玉啼。 李白 赠范金卿二首
大国本多士,荆岑无遗璧。 李益 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
刖足岂一生,良工隔千里。 李频 下第后屏居长安书怀寄张侍御
晓涧青青桂色孤,楚人随玉上天衢。 杜牧 押兵甲发谷口寄诸公
但寻陶令集,休献楚王珍。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
子既屈一鸣,余固宜三刖。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滥窃商歌听,时忧卞泣诛。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
此时泣玉情虽异,他日衔环事亦同。 杨知至 复落后呈同年
荆玉收难尽,齐竽喜暂闲。 权德舆 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
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 殷遥 送友人下第归省
山中荆璞谁知玉,海底骊龙不见珠。 牟融 寄周韶州
结绿处燕石,卞和不必知。 独孤及 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
哀哀献玉人,楚国同悲辛。泣尽继以血,何由辨其真。 王昌龄 为张僓赠阎使臣
三献寝不报,迟迟空手回。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 卢僎 途中口号
荆山璞在终应识,楚国人知不是狂。 窦庠 酬谢韦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
价轻犹有二,足刖已过三。 罗隐 寄洪正师
顾我昔年悲玉石,怜君今日蕴风雷。 罗隐 送章碣赴举
荆璞献多还得售,桂堂恩在敢轻回。 翁承赞 喜弟承检登科
荆山产美玉,石石皆坚贞。未必尽有玉,玉且问石生。 聂夷中 客有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
荆人献始遇,良匠琢初成。 叶季良 赋得琢玉成器
投珠恐见疑,抱玉但垂泣。 薛据 古兴
芸香误比荆山玉,那似登科甲乙年。 薛涛 赠韦校书
明年徵拜入,荆玉不藏诸。 苏颋 钱荆州崔司马
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门依旧是龙门。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东归万里惭张翰,西上四年羞卞和。 许浑 长安岁暮
知将刖足恨,去击李膺门。 贯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
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 贾岛 古意
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 郑愔 同韦舍人早朝
荆玉终无玷,随珠忽已弹。 郑愔 贬降至汝州广城驿
独收和氏玉,还采旧山薇。 钱起 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
不嗟荆宝退,能喜彩衣还。 钱起 送安都秀才北还
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陈子昂 观荆玉篇
白璧疑冤楚,乌裘似入秦。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献玉频年命未通,穷秋成病悟真空。 陆畅 下第后病中
穷通应计一时间,今日甘从刖足还。 雍陶 再下第将归荆楚上白舍人
众宝归和氏,吹嘘多俊人。 韦应物 寄令狐侍郎
卞和试三献,期子在秋砧。 韩愈 孟生诗
譬如黄金盘,照耀荆璞真。 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涂中见寄
衣挥京洛尘,完璞伴归人。 顾况 送友失意南归
穷途行泣玉,愤路未藏金。 骆宾王 畴昔篇
相关人物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氾。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式仕为郡功曹。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徵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许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脩坟树,然后乃去。
具鸡黍:喻招待客人。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系舟偏忆戴,炊黍愿期张。 李端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
巨卿哭处云空断,阿骛归来月正明。 杜牧 池州李使君没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
素车犹恸哭,宝剑欲高悬。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
蹉跎江浦生华发,牢落寒原会素车。 权德舆 哭张十八校书
元伯归全去,无由白马来。 权德舆 工部发引日属伤足卧疾不遂执绋
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 王昌龄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尚忆青骡去,宁知白马来。 王维 哭褚司马
诘朝始趋凤阙去,此日遂愁鸡黍违。 王起 和李校书雨中自秘省见访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不遇诗
张范唯通梦,求羊永绝踪。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
风期嵇吕好,存殁范张亲。 褚亮 伤始平李少府正己
白马宾徒散,青乌陇隧开。 郑愔 哭郎著作
青乌新兆去,白马故人来。 骆宾王 乐大夫挽词五首
雁鱼空有信,鸡黍恨无期。 鱼玄机 期友人阻雨不至
相关人物
吴王置酒文台之上,群臣悉在,太宰嚭执政,越王侍坐,子胥在焉。王曰:「寡人闻之,君不贱有功之臣,父不憎有力之子。今太宰嚭为寡人有功,吾将爵之上赏。越王慈仁忠信,以孝事于寡人,吾将复增其国,以还助伐之功。于众大夫如何?」群臣贺曰:「大王躬行至德,虚心养士,群臣并进,见难争死;名号显著,威震四海;有功蒙赏,亡国复存;霸功王事,咸被群臣。」于是子胥据地垂涕,曰:「于乎,哀哉!遭此默默,忠臣掩口,谗夫在侧;政败道坏,谄谀无极;邪说伪辞,以曲为直,舍谗攻忠,将灭吴国:宗庙既夷,社稷不食,城郭丘墟,殿生荆棘。」吴王大怒,曰:「老臣多诈,为吴妖孽。乃欲专权擅威,独倾吾国。寡人以前王之故,未忍行法,今退自计,无沮吴谋。」子胥曰:「今臣不忠不信,不得为前王之臣。臣不敢爱身,恐吾国之亡矣。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今大王诛臣,参于桀纣。大王勉之,臣请辞矣。」子胥归,谓被离曰:「吾贯弓接矢于郑楚之界,越渡江淮自致于斯。前王听从吾计,破楚见凌之雠。欲报前王之恩而至于此。吾非自惜,祸将及汝。」被离曰:「未谏不听,自杀何益?何如亡乎?」子胥曰:「亡,臣安往?」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受剑,徒跣褰裳,下堂中庭,仰天呼怨曰:「吾始为汝父忠臣立吴,设谋破楚,南服劲越,威加诸侯,有霸王之功。今汝不用吾言,反赐我剑。吾今日死,吴宫为墟,庭生蔓草,越人掘汝社稷。安忘我乎?昔前王不欲立汝,我以死争之,卒得汝之愿,公子多怨于我。我徒有功于吴。今乃忘我定国之恩。反赐我死,岂不谬哉!」吴王闻之,大怒,曰:「汝不忠信,为寡人使齐,托汝子于齐鲍氏,有我外之心。」急令自裁:「孤不使汝得有所见。」子胥把剑仰天叹曰:「自我死后,后世必以我为忠,上配夏殷之世,亦得与龙逄、比干为友。」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断其头,置高楼上,谓之曰:「日月炙汝肉,飘风飘汝眼,炎光烧汝骨,鱼鳖食汝肉。汝骨变形灰,有何所见?」乃弃其躯,投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伍子胥累谏吴王,赐属镂剑而死。临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以鲽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高数百尺,越钱塘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走百馀里。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庐州城内淝河岸上,亦有子胥庙。每朝暮潮时,淝河之水,亦鼓怒而起,至其庙前。高一二尺,广十馀丈,食顷乃定。俗云:与钱塘江水相应焉!
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断其头,置高楼上,谓之曰:「日月炙汝肉,飘风飘汝眼,炎光烧汝骨,鱼鳖食汝肉。汝骨变形灰,有何所见?」乃弃其躯,投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灵胥:指河神。来陆游《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千年未息灵胥怒,卷地潮声到枕边。”
行叹鸱夷没,遽惜湛卢飞。 骆宾王 夕次旧吴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 姚合 杭州观潮
山藏伯禹穴,城压伍胥涛。 孟浩然 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山围伯禹庙,江落伍胥潮。 孙逖 立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
伍生传或谬,枚叟说难穷。 宋昱 樟亭观涛
冤深陆机雾,愤积伍员涛。 张祜 哭汴州(一作夷门)陆大夫
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 张祜 送庐弘本浙东觐省
浙波只有灵涛在,拜奠青山人不休。 徐凝 题伍员庙
地接三茅岭,川迎伍子涛。 李德裕 述梦诗四十韵(有序)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李白 行路难三首
回潮迎伍相,骤雨送湘君。 李端 幽居作
相关人物
进至邯郸,故赵缪王子林说光武曰:「赤眉今在河东,但决水灌之,百万之众可使为鱼。」
相关人物
圭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情趣相得,又与琅邪王思远、庐江何点、点弟胤并款交,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凭几独酌,傍无杂事。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圭笑答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效蕃。」王晏尝鸣鼓吹候之,闻群蛙鸣,曰:「此殊聒人耳。」圭曰:「我听鼓吹,殆不及此。」晏甚有惭色。
两部蛙:咏环境清悠。唐戴复古《豫章巨浸呈陈幼度提干》:“自成鼓吹喧朝夕,输与东湖两部蛙。”
相关人物
边韶字孝先,陈留浚仪人也。以文章知名,教授数百人。诏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嘲者大惭。韶之才捷皆此类也。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五经笥:喻指文人学识丰富。唐钱起《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
姚馥清时醉,边韶白日眠。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尔腹为箧笥,应对如转丸。 杜甫 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
书此更何问,边韶唯昼眠。 卢纶 秋幕中夜(一作幕中秋月)独坐迟明因陪陈翃郎中晨谒上公因(一作聊)书即事兼呈同院诸公
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 钱起 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道术者皆以吴方强盛,未可图也,惟华以为不然。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曰:「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因登楼仰观。焕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间颇有异气。」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华曰:「君言得之。吾少时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当得宝剑佩之。斯言岂效与!」因问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曰:「欲屈君为宰,密共寻之,可乎?」焕许之。华大喜,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焕以南昌西山北岩下土以拭剑,光芒艳发。大盆盛水,置剑其上,视之者精芒炫目。遣使送一剑并土与华,留一自佩。或谓焕曰:「得两送一,张公岂可欺乎?」焕曰:「本朝将乱,张公当受其祸。此剑当系徐君墓树耳。灵异之物,终当化去,不永为人服也。」华得剑,宝爱之,常置坐侧。华以南昌土不如华阴赤土,报焕书曰:「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耳。」因以华阴土一斤致焕。焕更以拭剑,倍益精明。华诛,失剑所在。焕卒,子华为州从事,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没者惧而反。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华叹曰:「先君化去之言,张公终合之论,此其验乎!」华之博物多此类,不可详载焉。
《豫章记》曰:吴未亡。恒有紫气见牛斗之间。张华闻雷孔章妙达纬象。乃要宿。问天文。孔章曰。惟牛斗之间有异气。是宝物也。精在豫章丰城。张华遂以孔章为丰城令。至县。掘深二丈。得玉匣。长八尺。开之。得二剑。其夕斗牛气不复见。孔章乃留其一匣。而进之。剑至。光曜炜晔。焕若电发。后张华遇害。此剑飞入襄城水中。孔章临亡。戒其子。恒以剑自随。后其子为建安从事。经浅濑。剑忽于腰閒跃出。遂视。见二龙相随焉。
丰城气:喻有声誉。才华。唐杨炯《和刘长庄答十九兄》:“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
丰城龙剑:指宝剑,或喻出类拔革之人及华美宝贵之物。金元好问《赠答平阳仇舜臣》:“沧海骊珠能几见,丰城龙剑不终藏。”
剑化:喻人去世。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二:“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负户愁读书,剑光忿冲斗。 储光羲 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
牛斗之气,蓄于昆溪。 元希声 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
幽匣狱底埋,神人水心守。本是稽泥淬,果非雷焕有。 元稹 说剑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 刘希夷 将军行
怪君近日文锋利,新向延平看剑来。 刘禹锡 洛中酬福建陈判官见赠
二星来不返,双剑没相随。 刘长卿 哭张员外继
竹在晓烟孤凤去,剑荒秋水一龙沉。 周朴 哭李端
双魂终会合,两剑遂蜿蜒。 孟简 咏欧阳行周事
泉下双龙无再期,金蚕玉燕空销化。 孟郊 悼亡
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 孟郊 赠李观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宋之问 送杜审言
气有冲天剑,星无犯斗槎。 宋之问 鲁忠王挽词三首
蒿里埋双剑,松门闭万春。 岑参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 岑参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之二
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 崔融 咏宝剑
尚如匣中剑,分形会同处。 张潮 襄阳行
自于南国同埋剑,谁向东门便挂冠。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干星。 李峤 剑
蜀郡灵槎转,丰城宝剑新。 李峤 屋
雷焕张华久已无,沉冤知向何人说。 李涉 与弟渤新罗剑歌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李白 古风之十六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李白 梁甫吟
自从星坼中台后,化作双龙去不归。 李群玉 宝剑
雷焕丰城掘剑池,年深事远迹依稀。 李群玉 宝剑
薛公龙泉姿,其气在斗牛。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
半夜剑吹牛斗动,二年门掩雀罗愁。 李群玉 献王中丞(时有除拜)
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杜牧 怀钟陵旧游四首
斗间紫气龙埋狱,天上洪炉帝铸颜。 杜牧 道一大尹存之庭美二学士简于圣明致霄汉皆与舍弟昔年还往牧支离穷悴窃于一麾书美歌诗兼自言志因成长句四韵呈上三君子
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杜甫 可叹
蛟龙缠倚剑,鸾凤夹吹箫。 杜甫 哭王彭州抡
把臂开尊饮我酒,酒酣击剑蛟龙吼。 杜甫 相逢歌赠严二别驾
掘剑知埋狱,提刀见发硎。 杜甫 秦川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夜看丰城气,回首蛟龙池。 杜甫 咏怀二首
经过辨丰剑,意气逐吴钩。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
斗间收紫气,台上挂清光。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翠帷双卷出倾城,龙剑破匣霜月明。 柳宗元 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
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行看转牛斗,持此报张华。 杨炯 送丰城王少府
分鸾岂遐阻,别剑念相寻。 杨衡 夷陵郡内叙别
向非张茂先,孰辨斗牛光。 权德舆 丰城剑池驿感题
延平一旦为龙处,看取风云布九州。 汪遵 延平津
孤负平生剑,空怜射斗光。 沈亚之 答殷尧藩赠罢泾源记室
剑埋狱底谁深掘,松偃霜中尽冷看。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杜陵书积蠹,丰狱剑生苔。 白居易 酬卢秘书二十韵
萧散弓惊雁,分飞剑化龙。 白居易 重寄
淬之几堕前池水,焉知不是蛟龙子。 卢纶 难绾刀子歌
不知雷氏剑,何处更冲天。 卢骈 题青龙精舍
双剑曾埋狱,司空问斗牛。 窦常 求自试
埋没剑中生紫气,尘埃瑟上动清商。 窦庠 酬谢幸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
双剑变成龙化去,两溪相并水归南。 窦巩 题剑津
恩重匣中孤剑在,梦余江畔数峰青。 罗隐 春日忆湖南旧游寄卢校书
延平有风雨,从此是腾骧。 罗隐 送沈光侍御赴职闽中
发硎思剸玉,投水化为龙。 裴夷直 观淬龙泉剑
三尺握中铁,气冲星斗牛。 贾岛 代边将
良乐知骐骥,张雷验镆铘。 贾岛 寄令狐绹相公
自怜非剑气,空向斗牛星。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
剑埋龙守壤,石卧虎司碑。 陈元光 太母魏氏半径题石
宝剑终应出,骊珠会见珍。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但埋酆狱气,未发爨桐音。 韦庄 同旧韵
不应双剑气,长在斗牛傍。 韦庄 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
成丹始见金无滓,冲斗方知剑有神。 韦庄 题安定张使君
直应宣室还三接,未必丰城便陆沉。 韩偓 奉和峡州孙舍人肇荆南重围中寄诸朝士二篇时李常侍洵严谏议龟李起居殷衡李郎中冉皆有继和馀久有是债今至湖南方暇牵课
斗间紫气分明后,擘地成川看化龙。 韩偓 宝剑
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雷焕掘宝剑,冤氛消斗牛。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双剑来时合,孤桐去日凋。 顾况 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挽歌
讵怜冲斗气,犹向匣中鸣。 骆宾王 和李明府
有气还冲斗,无时会凿坏。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雷令剑龙知去未,虎夷云鹤亦来无。 鲍溶 寄福州从事殷尧藩
苏秦说李兑曰:「雒阳乘轩车苏秦,家贫亲老,无罢车驽马,桑轮蓬箧羸,负书担橐,触尘埃,蒙霜露,越漳、河,足重茧,日百而舍,造外阙,愿见于前,口道天下之事。」李兑曰:「先生以鬼之言见我则可,若以人之事,兑尽知之矣。」苏秦对曰:「臣固以鬼之言见君,非以人之言也。」李兑见之。苏秦曰:「今日臣之来也暮,后郭门,藉席无所得,寄宿人田中,傍有大丛。夜半,土梗与木梗曰:『汝不如我,我者乃土也。使我逢疾风淋雨,坏沮,乃复归土。今汝非木之根,则木之枝耳。汝逢疾风淋雨,漂入漳、河,东流至海,汜滥无所止。』臣窃以为土梗胜也。今君杀主父而族之,君之立于天下,危于累卵。君听臣计则生,不听臣计则死。」李兑曰:「先生就舍,明日复来见兑也。」苏秦出。
孟尝君见之。(苏秦)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梗泛:喻指漂泊无定所。唐骆宾王《浮搓》:“似舟漂不定,如梗泛何从?”
旧业丛台废苑东,几年为梗复为蓬。 刘言史 泊花石浦
旅食伤飘梗,岩栖忆采薇。 刘长卿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身随远道徒悲梗,诗卖明时不直钱。 崔橹 过蛮溪渡
暮年伤泛梗,累日慰寒灰。 张说 石门别杨六钦望
生事同漂梗,机心在野船。 徐凝 问渔叟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李商隐 蝉
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移。 李德裕 秋日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 杜甫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生类梗萍泛,悲无金石坚。 贾岛 洛阳道中寄弟
如何游宦客,江海随泛梗。 钱起 苦雨忆皇甫冉
漂梗飞蓬不自安,扪藤引葛度危峦。 骆宾王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 骆宾王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旅行悲泛梗,离赠折疏麻。 骆宾王 晚憩田家
恓惶劳梗泛,凄断倦蓬飘。 骆宾王 晚泊河曲
似舟飘不定,如梗泛何从。 骆宾王 浮槎
旅魂劳泛梗,离恨断征蓬。 骆宾王 边夜有怀
相关人物
「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唐·李善注引《汉武故事》曰:「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辇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上问曰:叟何时为郎?何其老也?答曰:臣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
「尉尨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唐·李贤注:「尉谓都尉颜驷也。尨,苍杂色也。遘,遇也。」《汉武故事》曰:「上至郎署,见一老郎,鬓眉皓白,问:『何时为郎?何其老也?』对曰:『臣姓颜,名驷,以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叶不遇也。』上感其言,擢为会稽都尉。」
白发郎潜:指年老而怀才不遇。宋苏轼《次天字韵答岑岩起》:“莫叹郎潜生白发,圣朝求旧鄙鸢肩。”
相关人物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薇,蕨也。」
夷叔毙淑媛之言,子舆困臧仓之诉。唐·李善注引《古史考》曰:「伯夷、叔齐者,殷之末世,孤竹君之二子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野有妇人谓之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于是饿死。」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曾闵之孝,夷齐之廉,岂畏死而为之哉?教化之所至也。
夷齐:喻指有气节,不接受敌人施舍。唐李白《梁园吟》:“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于濆 古征战
采薇易为山,何必登首阳。 于濆 感怀
以我采薇意,传之天姥岑。 储光羲 酬綦母校书梦耶溪见赠之作
耕凿时未至,还山聊采薇。 储光羲 杂诗二首
憀然歌采薇,曲尽心悠悠。 元季川 登云中
可惜官仓无限粟,伯夷饿死黄口肥。 元稹 有鸟二十章
奸声入耳佞入心,侏儒饱饭夷齐饿。 元稹 立部伎
公方伯夷操,事殷不事周。 元稹 阳城驿
武王亦至明,宁哀首阳饥。请君勿执古,执古徒自隳。 刘叉 勿执古寄韩潮州
不食黄精不采薇,葛苗为带草为衣。 刘商 移居深山谢别亲故
旅食伤飘梗,岩栖忆采薇。 刘长卿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采薇留客饮,折竹扫仙坛。 厉玄 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
好移钟阜蓼,莫种首阳薇。 吴融 和睦州卢中丞题茅堂十韵
无才敢更期连茹,有意兼思学采薇。 吴融 得京中亲友书讶久无音耗以诗代谢
唯忆首阳路,永谢当时人。 孟郊 感怀
举才天道亲,首阳谁采薇。 孟郊 感怀
伊吕代封爵,夷齐终身饥。 孟郊 罪松
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岑参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白水可洗心,采薇可为肴。 常建 空灵山应田叟
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岑。 张九龄 在郡秋怀二首
首阳山翠千年在,好奠冰壶吊伯夷。 徐夤 逐臭苍蝇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阳蕨。 李德裕 忆药苗
濩落久无用,隐身甘采薇。 李欣 东京寄万楚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李白 少年子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李白 梁园吟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李白 笑歌行(以下二首。苏轼云是伪作。)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李白 行路难三首
饮水箕山上,食雪首阳颠。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周粟犹不顾,齐圭安肯分。 李白 送张秀才从军
举族共资随月俸,一身惟忆故山薇。 李谅 苏州元日郡斋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
颍水有许由,西山有伯夷。 李邕 铜雀妓
家住嵩山下,好采旧山薇。 李频 嵩山夜还
何日一名随事了,与君同采碧溪薇。 杜牧 中途寄友人
薇蕨饿首阳,粟马资历聘。 杜甫 早发
空里愁书字,山中疾采薇。 杜甫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
留连树蕙辞,婉娩采薇歌。 柳宗元 种术
复笑采薇人,胡为乃长往。 王维 偶然作六首
立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 白居易 访陶公旧宅(并序)
心同合浦叶,命寄首阳薇。 皇甫冉 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因叙其事
吾爱元紫芝,清介如伯夷。 皮日休 元鲁山
夷齐饿死日,武王称圣明。节义士枉死,何异鸿毛轻。 卢仝 扬州送伯龄过江
自惟负贞意,何岁当食薇。 卢象 家叔徵君东溪草堂二首
由来那敢议轻肥,散发行歌自采薇。 秦系 献薛仆射
流水知行药,孤云伴采薇。 耿湋 赠韦山人
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 薛稷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伯夷位事愚臣忝,喜奏声成凤鸟来。 苏颋 奉和圣制春台望应制
孤竹人藏处,无因认本峰。 许棠 过中条山
如何归故山,相携采薇蕨。 邵谒 下第有感
采薇秦山镇,养亲湘水源。 邵谒 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诗人公署如山舍,只向阶前便采薇。 郑谷 题汝州从事厅
入山非买山,采竹异采蕨。 钱起 奉使采箭簳竹谷中晨兴赴岭
数岁白云里,与君同采薇。 钱起 忆山中寄旧友
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薇。 钱起 晚归蓝田酬王维给事赠别
野老采薇暇,蜗庐招客幽。 钱起 玉山东溪题李叟屋壁
独收和氏玉,还采旧山薇。 钱起 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
去俗因解绶,忆山得采薇。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
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四
故山可往薇可采,一自人间星岁改。 韦应物 送褚校书归旧山歌
枕流方采北山薇,驿骑交迎市道儿。 韩偓 余卧疾深村闻一二郎官今称继使闽越笑余迂古潜于异乡闻之因成此篇
首阳及汨罗,无乃褊其衷。 顾况 从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齐相公
心期共贺太平世,去去故乡亲食薇。 鲍溶 寄宋申锡评事时从李少师移军回归
东岩采薇人,岩际朝见月。 鲍溶 庐山石镜
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
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也。祖威,魏兖州刺史。父庄,淮南太守。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连璧」。
慕友惭连璧,言姻喜附葭。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 柳宗元 答刘连州邦字
连璧座中斜日满,贯珠歌里落花频。 段成式 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
璧连标格惊分散,雪课篇章互唱酬。 黄滔 南海幕和段先辈送韦侍御赴阙
相关人物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谭,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齐王囧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囧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著首丘赋,文多不载。俄而囧败,人皆谓之见机。然府以其辄去,除吏名。
忆鲈鱼:咏思乡之情、归隐之志。唐杜甫《洗兵马》:“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扁舟恋南越,岂独为鲈鱼。 储嗣宗 得越中书
木叶萧萧动归思,西风画角汉东城。 刘沧 雨后游南门寺
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莼菜。 刘长卿 早春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槐暗公庭趋小吏,荷香陂水脍鲈鱼。 刘长卿 颍川留别司仓李万
暂容乘驷马,谁许恋鲈鱼。 刘长卿 送许拾遗还京
何须一箸鲈鱼脍,始挂孤帆问钓矶。 吴融 即事
如何不及前贤事,却谢鲈鱼在洛川。 吴融 晚泊松江
啸父知机先忆鱼,季鹰无事已思鲈。 吴融 渡汉江初尝鳊鱼有作
托兴非耽酒,思家岂为莼。 唐彦谦 客中感怀
西风张翰苦思鲈,如斯丰味能知否。 唐彦谦 蟹
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 孟浩然 岘潭作
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 孟浩然 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孟浩然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宿莽非中土,鲈鱼岂我乡。 孙逖 淮阴夜宿二首
鲈鲙剩堪忆,莼羹殊可餐。 岑参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
六月槐花飞,忽思莼菜羹。 岑参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 崔颢 维扬送友还苏州
已被秋风教忆鲙,更闻寒雨劝飞觞。 张南史 陆胜宅秋暮雨中探韵同作
张翰思归何太切,扁舟不住又东归。 张祜 汴上送客
澧水鲈鱼贱,荆门杨柳细。 曹邺 送厉图南下第归澧州
和羹使用非胥靡,忆鲙言词小季鹰。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 李商隐 赠郑谠处士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李白 秋下荆门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士,秋风忽忆江东行。 李白 行路难三首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李白 送张舍人之江东
非思鲈鱼脍,且弄五湖船。 李群玉 将之吴越留别坐中文酒诸侣
一点灯前独坐身,西风初动帝城砧。 李群玉 请告南归留别同馆(中元作)
莼菜动归兴,忽然闻会吟。 李群玉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李郢 立秋后自京归家
莫为莼鲈美,天涯滞尔才。 李频 明州江亭夜别段秀才
交游话我凭君道,除却鲈鱼更不闻。 杜牧 卢秀才将出王屋高名场江南相逢赠别
冻醪元亮秫,寒鲙季鹰鱼。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
彩服鲜华觐渚宫,鲈鱼新熟别江东。 杜牧 送刘秀才归江陵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杜甫 洗兵马
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
绿塘漾漾烟濛濛,张翰此来情不穷。 温庭筠 溪上行
东门烟水梦,非独为鲈鱼。 温庭筠 赠卢长史
江雨潇潇帆一片,此行谁道为鲈鱼。 温庭筠 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
若教烟水无鸥鸟,张翰何由到五湖。 温庭筠 题友人居
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牟融 山中有怀李十二
往来未若奇张翰,欲鲙霜鲸碧海东。 王初 书秋
嵇康殊寡识,张翰独知终。 王昌龄 赵十四兄见访
忽思鲈鱼鲙,复有沧洲心。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
逢秋不拟同张翰,为忆鲈鱼却叹嗟。 罗邺 趁职单于留别阙下知己
鱼惭张翰辞东府,鹤怨周颙负北山。 罗隐 寄右省王谏议
长剑一寻歌一奏,此心争肯为鲈鱼。 罗隐 新安投所知
只闻斥逐张公子,不觉悲同楚大夫。 罗隐 杜陵秋思
名惭桂苑一枝绿,鲙忆松江两箸红。 罗隐 东归别常修
高道乍为张翰侣,使君兼是世龙孙。 罗隐 送程尊师之晋陵
留取馀杯待张翰,明年归棹一从容。 罗隐 送舒州宿松县傅少府
曾作江南步从事,秋来还复忆鲈鱼。 羊士谔 忆江南旧游二首
有莼有鱼,君子居焉。 萧颖士 江有枫一篇十章
鲈鱼非不恋,共有客程催。 许棠 江上遇友人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许浑 再游姑苏玉芝观
青桂一枝年少事,莫因鲈鲙涉穷秋。 许浑 别张秀才
早炊香稻待鲈鲙,南渚未明寻钓翁。 许浑 夜归驿楼
东归万里惭张翰,西上四年羞卞和。 许浑 张安岁暮
楚客病时无鵩鸟,越乡归处有鲈鱼。 许浑 赠萧兵曹先辈
碧水鲈鱼思,青山鵩鸟悲。 许浑 途经李翰林墓
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 赵嘏 江亭晚望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 长安晚秋
莼羹若可忆,惭出掩柴扉。 郎士元 赠万生下第还吴
秋来多见长安客,解爱鲈鱼能几人。 郎士元 送张光归吴
乡连南渡思菰米,泪滴东风避杏花。 郑谷 同志顾云下第出京偶有寄勉
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 郑谷 漂泊
季鹰可是思鲈鲙,引退知时自古难。 郑谷 舟行
唯有明公赏新句,秋风不敢忆鲈鱼。 郑谷 送大京兆薛常侍能
芦笋鲈鱼抛不得,五陵珍重五湖春。 郑谷 送张逸人
橘花低客舍,莼菜绕归舟。 钱起 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
谢庄千里思,张翰五湖心。 韦庄 同旧韵
欲将张翰秋江雨,画作屏风寄鲍昭。 韦庄 江行西望
陶潜政事千杯酒,张翰生涯一叶舟。 韦庄 江边吟
白羽鸟飞严子濑,绿蓑人钓季鹰鱼。 韦庄 桐庐县作
刀尺不亏绳墨在,莫疑张翰恋鲈鱼。 韩偓 闲居
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 韩翃 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
从来此地誇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 韩翃 送客之江宁
加餐共爱鲈鱼肥,醒酒仍怜甘蔗熟。 韩翃 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山阴苏少府
镜水君所忆,莼羹余旧便。 高适 秦中送李九赴越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悽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恍若有亡。日下壁而沈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曾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唐·李善注:「黯,失色将败之貌。言黯然魂将离散者,唯别而然也。夫人魂以守形,魂散则形毙。今别而散,明恨深也。」说文曰:「黯,深黑也。」楚辞曰:「魂魄离散。」家语,孔子曰:「黯然而黑。」贾逵曰:「唯,独也。」
2.战国齐宣王欲任用颜斶,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见《战国策。齐策四》。后比喻保持本有质朴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禄诱惑。汉。蔡邕 〈释诲〉:「仆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璞而优游。」
2.战国齐宣王欲任用颜斶,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见《战国策。齐策四》。后比喻保持本有质朴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禄诱惑。汉。蔡邕 〈释诲〉:「仆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璞而优游。」
(2).指和氏璧。《楚辞·刘向〈九叹·怨思〉》:“筐泽泻以豹鞹兮,破 荆和 以继筑。” 王逸 注:“破 和氏 之璧以继筑杵而舂,败玉宝而失其好也。”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玉异色而均美,是以 晋棘 、 荆和 ,等价连城。”
(2).借指波浪,浪涛。《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 灵胥 。” 刘逵 注:“ 灵胥 , 伍子胥 神也。” 宋 陆游 《感昔》诗之五:“云生 神禹 千年穴,雪卷 灵胥 八月涛。” 清 曹溶 《满江红·钱塘观潮》词:“谁盪激, 灵胥 一怒,惹冠衝髮。”
(2).称誉同时著名的两个人,多指兄弟。著名的有 东汉 许虔 、 许邵 , 南朝 梁 谢举 、 谢览 , 柳惔 、 柳悦 , 唐 乌承玼 、 乌承恩 等。《晋书·陆云传》:“矫翮南辞,翻栖火树;飞鳞北逝,卒委汤池。遂使穴碎双龙,巢倾两凤。”按,此指 陆机 、 陆云 。
(3).相传 晋 代 张华 见斗、牛二星之间常有紫气,推知 豫章 丰城 有宝剑。 张华 派 雷焕 到 丰城 ,掘狱屋基,得宝剑二把。 张华 和 雷焕 各得其一。后 张华 被诛,其剑顿失。 雷焕 卒, 雷焕 之子持剑行经 延平津 ,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下水取剑,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后以“双龙”用为宝剑之典。 唐 杜牧 《怀锺陵旧游》诗之二:“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宋 司马光 《华星篇时视役河上寄郡中诸同舍》诗:“匣中夜半双龙吼,乃知神物不自藏。” 清 孙枝蔚 《遇张容庵话旧》诗:“匣里双龙在,人间猛虎愁。” 梁启超 《侠情记传奇·纬忧》:“昨夜双龙匣剑鸣,负汝汝难忍。”参阅《晋书·张华传》。
2.人名:(1)舜的臣子,生卒年不详。《书经。舜典》:「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2)孤竹君的长子,生卒年不详。参见「伯夷叔齐」条。《孟子。公孙丑上》:「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