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文藻  拼音:wén zǎo
文采、词藻。《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唐。蒋防《霍小玉传》:「虽乏文藻,心尝乐贤。」
《国语辞典》:藻荇  拼音:zǎo xìng
水草。金。刘瞻〈所见〉诗:「藻荇半浮苔半湿,浣纱人去不多时。」
分类:水草所见
《漢語大詞典》:菅蒲
水草。尚书大传卷三:“譬之圩邪,水潦集焉,菅蒲生焉。” 汉 刘向 说苑·建本:“譬之如污池,水潦注焉,菅蒲生之。”
分類:水草
《國語辭典》:蒹葭  拼音:jiān jiā
1.荻草与芦苇。《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近蓼洼,望平花,有折蒲衰柳老蒹葭。」
2.比喻卑微鄙陋。《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彼出身寒门,得公收拔,如蒹葭倚玉树,何幸如之,岂以入赘为嫌乎?」
3.《诗经。秦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蒹葭,刺襄公也。」或以为有所爱慕而不得近之之诗,似是情歌,或访贤之作。首章二句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漢語大詞典》:蒹葭玉树(蒹葭玉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魏明帝 使后弟 毛曾 与 夏侯玄 共坐,时人谓‘蒹葭依玉树’。”蒹葭,指 毛曾 ;玉树,指 夏侯玄 。谓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树”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云屏初列,彩丝新恋,袖映屏山云艷,蒹葭玉树,低回笑揽芳年。”
《国语辞典》:白蘋  拼音:bái pín
植物名。蘋科蘋属,多年生水草。根茎横生泥中,由节生根。裸叶浮于水面,分裂为田字状,小叶四枚,扇形,长一至三公分。夏秋之交,叶柄基部侧生一小枝,结有褐色球形的子囊果二至三枚。多生于池沼、水田等水湿地。也称为「蘋」、「田字草」。
《漢語大詞典》:莼菜(蓴菜)
即莼菜。又名凫葵。多年生水草。叶片椭圆形,浮水面。茎上和叶的背面有粘液。花暗红色,嫩叶可做汤菜。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薄采其茆:“茆与荇叶相似,南人谓之蓴菜。” 唐 刘长卿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诗:“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蓴菜。” 清 冯延年 《秋月庵春暮》诗:“时光忽忆蓴菜滑,采摘不厌轻舟劳。”
《漢語大詞典》:溪毛(谿毛)
溪边野菜。语出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杜预 注:“溪,亦涧也。毛,草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睡起即事》词:“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 明 刘基 《次韵和王文明雨中杂兴》之一:“农人愁饿莩,採擷到溪毛。” 清 吴伟业 《麦蚕》诗:“三眼收滞穗,五色荐溪毛。”
谿毛:溪涧中的水草。语本左传·隐公三年:“涧谿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 杜预 注:“毛,草也。” 孔颖达 疏:“即下文苹蘩蕰藻是也。” 清 许迎年 《莱阳二姜先生祠》诗:“ 海涌 峰头祠庙在,谿毛特为荐馨香。”
《國語辭典》:薮泽(藪澤)  拼音:sǒu zé
水流汇聚的地方。比喻人物荟聚之处。《开元天宝遗事。卷上。风流薮泽》:「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
《國語辭典》:沛泽(沛澤)  拼音:pèi zé
1.草木丛生的水泽,常为禽兽栖隐的地方。《公羊传。僖公四年》:「于是还师滨海而东,大陷于沛泽之中。」《孟子。滕文公下》:「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2.指古代的沛邑大泽。相传是汉高祖斩白蛇的地方。汉。班彪 王命论:「始起沛泽,则神母夜号,以彰赤帝之符。」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蛇分沛泽,翌唐运以开基。」
《漢語大詞典》:水荭(水葒)
见“ 水葓 ”。
《漢語大詞典》:水荇
荇菜。多年生水草,浮在水面,嫩时可食。 唐 杜甫 《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之二:“嫋嫋风蒲乱,猗猗水荇长。”
《漢語大詞典》:蕴藻
(1).水草名。文选·左思〈蜀都赋〉:“杂以藴藻,糅以苹蘩。” 刘逵 注:“藴藻、苹蘩皆水草也。” 鲁迅 《呐喊·社戏》:“那声音大概是横笛……﹝我﹞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许杰 《白雪的消融》:“我又在小缸里……散放着许多翠绿的蕴藻。”
(2).辞藻。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 陆士龙 辈以……文章为锦绣,藴藻为繒帛。”
《漢語大詞典》:水莲(水蓮)
一种形状似莲的水草。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水莲:“花之美者有水莲,如莲而茎紫,柔而无刺。” 巴金 《点滴·月夜》:“船停在水莲丛中,被密集丛生的水莲包围着。”
分類:水草
《國語辭典》:沮泽(沮澤)  拼音:jù zé
水草丛生的地方。《礼记。王制》:「山川沮泽,时四时。」《文选。左思。蜀都赋》:「潜龙蟠于沮泽,应鸣鼓而兴雨。」
《漢語大詞典》:茭葑
菰根。泛指水草。 唐 元稹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柳条黄大带,茭葑緑文茵。” 宋 杨万里 《湖天暮景》诗:“湖面黏天不见堤,湖心茭葑水周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此间小院,僻在荒滨,人跡不到,茭葑为邻,鸥鷺为友,最是个幽静之处。”
分類: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