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人物  拼音:rén wù
1.人和物。《汉书。卷一一。匡衡传》:「能尽人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会城却也人物富庶,房舍稠密。」
2.人。《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远则袭阴阳之自然,近则本人物之至情。」《醒世恒言。卷六。小水湾天狐贻书》:「主人家道:『长官语音,不像江南人物。』王臣道:『实不相瞒,在下原是京师人氏。』」
3.人的仪表、气度。《三国演义》第六○回:「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儒林外史》第二○回:「见那新娘子辛小姐,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人物又标致,嫁装又齐整。」
4.有品格、才干的杰出人才。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舅氏多人物,无惭困翮垂。」《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顾盐商道:『不但东西出的好,就是人物也出在我们徽州。』」
《國語辭典》:形骸  拼音:xíng hái
身体。唐。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儒林外史》第三○回:「这事要相遇于心腹之间,相感于形骸之外,方是天下第一等人。」
《國語辭典》:形容  拼音:xíng róng
1.容颜、容貌。《管子。内业》:「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和于形容,见于肤色。」《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头戴孝巾,身穿白布衣服,脚下芒鞋,形容悲戚,眼下许多泪痕。」
2.事物呈现出的形式、状态。《诗经。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晋书。卷七七。蔡谟传》:「而此堂块然独存,斯诚神灵保祚之徵,然未是大晋盛德之形容,歌颂之所先也。」
3.描述、描写。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诗七首之七:「文章气象难形容,腾龙翥凤游秋空。」
4.装饰、描绘。唐。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以丹素金碧形容之,以香火花果供养之。」
《國語辭典》:形状(形狀)  拼音:xíng zhuàng
1.外貌、模样。《荀子。非相》:「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豫让传》:「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
2.状况、情形。《东观汉记。卷一二。马严传》:「建初中病,遣功曹史李龚奉章诣阙,帝亲召见龚,问疾病形状。」《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府尹见这般形状,心下愈加狐疑,却是免不得体面,喝叫打著。」
3.形容、描述。明。李贽〈解经文〉:「其为昏扰扰相,殆不容以言语形状之矣。」
《國語辭典》:头目(頭目)  拼音:tóu mù
1.头部与眼睛。《荀子。议兵》:「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捍头目而覆胸腹也。」
2.人头数目。《西游记》第四四回:「我两个且坐下,即烦你去沙滩上替我一查。只点头目有五百名数目便罢,看内中那个是你令叔。」
3.一群人中的领导人。《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纯专一凶暴,士卒心变,帐下头目刺杀张纯,将头纳献,率众来降。」《红楼梦》第八回:「可巧银库房的总领名唤吴新登与仓上的头目名戴良,还有几个管事的头目,共有七个人,从帐房里出来。」也称为「头领」。
4.元朝时对领军官吏的称号。《通俗编。身体》:「元号领军官为头目。中统元年,诏军人阵亡者家属,仰各头目用心照管。见元典章。」
《國語辭典》:状貌(狀貌)  拼音:zhuàng mào
容态、面貌。《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
《漢語大詞典》:姿容
外貌;仪容。三国志·吴志·刘繇传:“姿容美好, 孙权 爱敬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潘岳 妙有姿容,好神情。” 唐 欧阳詹 《有所恨二章序》:“自别来,无忆不至於襟怀,无想不至於姿容,愿一促膝,惄如也。” 清 李渔 《玉搔头·缔盟》:“此人姿容俊伟,器宇轩昂,毕竟是个大富大贵之人。” 徐迟 《牡丹》四:“她光洁的肤色,美丽的姿容,哀愁的眼睛,多么动人。”
《漢語大詞典》:神貌
(1).外貌;容貌。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王神貌伟然,雄姿罕儔。”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八:“ 希白 召之, 冀公 单微远人,神貌竦瘦,復赘於颈,举止山野。”
(2).神情状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咭咯菩萨:“ 江西 五月初旬,省城迎咭咯菩萨,木偶百千,舁舆者颠倒倾仄,杠戛作声,故名;神貌率狞恶可怖。”
(3).借指书法的笔意和字形。 潘伯鹰 《中国书法简论》卷下一:“ 薛稷 是 魏徵 的外孙,他专学 魏 家所藏的 虞 褚 真迹,尤其努力学 褚 ,得其神貌。”
(4).外貌;容貌。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王神貌伟然,雄姿罕儔。”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八:“ 希白 召之, 冀公 单微远人,神貌竦瘦,復赘於颈,举止山野。”
(5).神情状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咭咯菩萨:“ 江西 五月初旬,省城迎咭咯菩萨,木偶百千,舁舆者颠倒倾仄,杠戛作声,故名;神貌率狞恶可怖。”
(6).借指书法的笔意和字形。 潘伯鹰 《中国书法简论》卷下一:“ 薛稷 是 魏徵 的外孙,他专学 魏 家所藏的 虞 褚 真迹,尤其努力学 褚 ,得其神貌。”
《漢語大詞典》:仪貌(儀貌)
形容;外貌。 汉 刘向 列女传·齐女傅母:“仪貌壮丽,不可不自脩整,衣锦絅裳,饰在舆马,是不贵德也。”新唐书·文艺传中·宋之问:“ 之问 伟仪貌,雄於辩。”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任子为郎署:“ 瞿 与先人厚善,予亦识其仪貌。”
分類:形容外貌
《國語辭典》:表相  拼音:biǎo xiàng
1.表彰而佐助之。汉。班固 典引:「故先命玄圣,使缀学立制,宏亮洪业,表相祖宗,赞扬迪哲。」
2.外貌。《后汉书。卷四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翟酺》:「图书有汉贼孙登,将以才智为中官所害。观君表相,似当应之。」
《漢語大詞典》:貌状(貌狀)
外貌;形象。后汉书·李固传:“ 固 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表里回游,离合山川”注:“表里、离合,是其貌状也。”《诗·大雅·烝民》“四牡彭彭,八鸞鏘鏘。王命 仲山甫 ,城彼东方” 唐 孔颖达 疏:“既言车马,乃云王命,明王以此车马命 山甫 使行,以王命所赐而作者,言其貌状如是。”
分類:外貌形象
《國語辭典》:外才  拼音:wài cái
一个人外在的仪态跟相貌,相对于内才而言。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姐姐,那王生端的内才、外才相称也。」《官场现形记》第四四回:「这是三小儿,今年已经十五岁了。不肯读书,外才倒还有点。」
分類:外貌
《漢語大詞典》:躯貌(軀貌)
(1).犹外貌。北齐书·循吏传·孟业:“﹝ 高岳 ﹞后寻 业 断决处,乃谓 业 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唐 白居易 《驯犀》诗:“驯犀驯犀通天犀,躯貌骇人角骇鸡。”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福至心随躯貌改,憎夫人反啟争夫隙。”
(2).犹外貌。北齐书·循吏传·孟业:“﹝ 高岳 ﹞后寻 业 断决处,乃谓 业 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唐 白居易 《驯犀》诗:“驯犀驯犀通天犀,躯貌骇人角骇鸡。”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福至心随躯貌改,憎夫人反啟争夫隙。”
分類:外貌
《漢語大詞典》:躯颜(軀顔)
外貌。 明 汤显祖 《惠州府兴宁县重建尊经阁碑》:“天下珠碧孔翠、香泽奇诡之玩……务取多而争美,以耀其躯颜,充其室御。”
分類:外貌
《漢語大詞典》:貌望
犹外貌。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夫貌望丰伟者不必贤,而形器尪瘁者不必愚。”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貌望朴悴,容观矬陋,声气雌弱,进止质涩,然而含英怀宝,经明行高。”
分類: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