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15,分81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潘岳双毛
让双璧
无双国士
水剪双眸
剑合双龙(又作:剑跃双龙 ...)
镜舞双鸾
双黄鹤
双麋不返
红堕双桔
双鱼
双璧
琴高双鲤
寄双飞燕(又作:书系双飞翼 裂帛附双燕)
双鹅出(又作:双鹅飞洛阳)
一双童子
典故 
二毛潘岳
 
叹二毛
 
安仁头白早
 
安仁鬓
 
安仁鬓早秋
 
愁染潘郎
 
河阳镜里丝
 
河阳鬓
 
潘令老
 
潘令鬓
 
潘岳二毛
 
潘岳白头
 
潘岳白发
 
潘岳老
 
潘岳双毛
  
潘毛
 
潘生白发
 
潘郎白发
 
潘郎秋发
  
白发潘郎
 
白鬓潘岳
 
素发悲
 
骑省悲秋赋
 
骑省鬓边华
 
惊鬓发
 
鬓如潘骑省
 
鬓毛惊老
 
鬓难留黑

相关人物
潘岳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五〈僖公·传二十二年〉~248~
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晋·杜预注:「二毛,头白有二色。」
《昭明文选》卷十三〈赋庚·物色·秋兴赋〉~585~
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底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命篇。

简释

潘鬓:喻指年岁磋跎。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宁牛终夜永,潘鬓去年衰。”


例句

莫叹巴三峡,休惊鬓二毛。 元稹 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

三秀悲中散,二毛伤虎贲。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

潘郎悲白发,谢客爱清辉。 刘长卿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发。 刘驾 苦寒吟

期君自致青云上,不用伤心叹二毛。 吕温 道州敬酬何处士书情见赠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 孟浩然 晚春卧病寄张八

潘郎懊恼新秋发,拔却一茎生两茎。 徐凝 览镜词

烦君强著潘年比,骑省风流讵可齐。 房孺复 酬窦大闲居见寄

从诗得何报,惟感二毛催。 李商隐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

潘郎今发白,陶令本家贫。 李嘉祐 送崔侍御入朝

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 李山甫 蒲关西道中作

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 李廷璧 愁诗

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 李德裕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 李端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蹉跎潘鬓至,蹭蹬阮途穷。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

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 杜牧 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潘鬓年空长,齐竽艺本轻。 权德舆 奉酬张监阁老雪后过中书见赠加两韵简南省僚旧

欲知潘鬓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 王睿

欲知潘鬓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 王毂

三十生二毛,早衰为沈疴。 白居易 寄同病者

但喜暑随三伏去,不知秋送二毛来。 白居易 答苏六

潘岳叙年因鬓发,扬雄托谏在文章。 卢纶 和王员外冬夜寓直

潘岳衰将至,刘桢病未瘳。 卢纶 卧病寓居龙兴观枉冯十七著作书知罢摄洛阳赴缑氏因题十四韵寄冯生并赠乔尊师

潘岳方称老,嵇康本厌喧。 卢纶 落第后归山下旧居留别刘起居昆季

新年只可三十二,却笑潘郎白发生。 窦常 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

上客趋丹陛,游人叹二毛。 罗隐 寄制诰李舍人

分明有个长生路,休向红尘叹二毛。 许坚 题茅山观

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 许浑 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

二毛梳上雪,双泪枕前冰。 许浑 盈上人

谁怜愁苦多衰改,未到潘年有二毛。 韩偓 夏课成感怀

三十二馀罢,鬓是潘安仁。 骆宾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二毛雕一半,百岁去三分。 齐己 友人寒夜所寄

寒炉局促坐成劳,暗淡灯光照二毛。 齐己 楚寺寒夜作

典故
拔剑斩蛟
 
斩蛟破璧
 
水神夺
 
澹台璧
 
与蛟龙争
 
与阳侯争
 
让双璧


《山海经·海经》卷七〈海内北经·从极之渊冰夷〉~38~
《博物志·异闻》云:「澹台子羽渡河,赍千金之璧于河。河伯欲之,至阳侯波起,两鲛夹船。子羽左掺璧,右操剑,击鲛皆死。既渡,三投璧于河,河伯跃而归之,子羽毁而去。」
《太平御览》卷九百三十〈鳞介部二·蛟〉~4266~2~
《博物志》曰:「澹台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河伯欲之,阳候波起,两蛟夹船。子羽左操璧,右操剑,击蛟,皆死。既济,三投璧于河,河伯三跃而归之,子羽毁璧而去。」

简释

澹台璧:喻气概豪迈。南朝梁何逊《和刘咨议守风》:“本惭佽飞剑,宁慕澹台璧。”

典故
宁郁郁久居此
 
拜韩信
 
无双国士
   
萧何追韩信
  
韩侯将坛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萧何
 
韩信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26~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例句

公议今如此,登坛到即行。 姚合 赠卢大夫将军

儒有登坛贵,何人得此功。 姚合 送郑尚书赴兴元

塞北征儿谙用剑,关西宿将许登坛。 李端 题故将军庄

帝命诗书将,登坛礼乐卿。 杜牧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授钺筑坛闻意旨,颓纲漏网期弥纶。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 杜甫 有感五首之五

牢落新烧栈,苍茫旧筑坛。 杜甫 王命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十九

五载登坛真宰相,六重分阃正司徒。 杨巨源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之二

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 王涯 从军词三首

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

将礼登坛盛,军容出塞华。 苏颋 同钱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

不日即登坛,枪旗一万竿。 贾岛 寄长武朱尚书

遍命登坛将,巡封异姓王。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漫教韩信兵涂地,不及刘琨啸解围。 韦庄 睹军回戈

孙弘莫惜频开閤,韩信终期别筑坛。 韩偓 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

恨乏平戎策,惭登拜将坛。 高骈 言怀

典故
剥葱纤手
 
水剪双眸
 
眼裁秋水
 
秋波如剪

相关人物
李贺


《全唐诗》卷三百九十〈唐儿歌〉【案:杜豳公之子。】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案:音闪。】光踏半臂。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画空作唐字【浓笑书空作唐字】。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全唐诗》卷四百五十四〈筝〉
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猿苦啼嫌月,莺娇语䛏风【鸾娇语䛏风】【鸾娇语泥风】【莺娇语泥风】。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赵瑟清相似【赵瑟情相似】,胡琴闹不同【胡琴调不同】。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灯下青春夜【灯下清歌夜】,尊前白首翁。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典故
一旦为龙
 
两剑
 
两龙剑
   
剑合延津
 
剑合双龙
 
剑埋狱底
 
剑埋丰城
 
剑埋龙壤
  
剑气射天
 
剑水二龙
 
剑津宝气
 
剑虹浮
 
剑跃双龙
 
剑闲夜冲星
 
剑龙辞延津
 
化龙
 
匣中孤剑
 
匣剑同处
 
匣龙双起
 
南斗龙光
 
合剑龙津
  
报张华
 
宝剑出
 
宝剑沉埋
 
宝剑冲牛斗
 
宝剑丰城寒
 
射斗光芒
 
射斗牛
 
射牛斗
 
干将冲牛射斗
 
干牛斗
 
延平
 
延平剑
 
延平双剑
  
延津龙去
 
张公龙剑
  
张雷识剑
 
张雷辨气
 
掘狱张雷
 
掘预藏剑
 
斗气埋长剑
 
斗牛光
 
斗牛光焰
 
斗冲剑气
 
斗间紫气
  
星斗见光气
  
星辰占宝剑
 
望牛斗
 
冲天剑
  
冲斗剑
 
冲星剑
 
为龙信息
 
牛斗气
 
牛斗空
 
牛斗紫气
 
牛斗变化
 
牛斗龙泉气
 
碧潭双剑
 
神光上斗牛
 
神光埋泉壤
 
神剑跃平津
 
神物化延平
 
神龙双剑
 
紫气剑一双
 
紫气干星
 
紫气辨斗牛
 
紫气飞空
 
腰间剑去
 
蛟龙子
 
冲斗剑
   
丰城埋没
 
丰城气
 
丰城双剑
 
丰城龙剑
 
丰狱剑
 
丰狱埋剑
 
酆狱气
 
金剑沉埋
 
双剑
 
双剑埋狱
 
双飞归延津
  
双龙剑
 
双龙斗牛气
 
雷令剑龙
 
雷剑
  
雷焕张华
 
雷焕掘剑
  
龙剑合延津
 
龙归剑杳
 
龙泉动牛斗
 
龙渊触牛斗

相关人物
干将
 
张华
 
莫邪
 
雷焕

参考典故
干将


《晋书》卷三十六〈张华列传〉~075~
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道术者皆以吴方强盛,未可图也,惟华以为不然。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曰:「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因登楼仰观。焕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间颇有异气。」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华曰:「君言得之。吾少时有相者言,吾年出六十,位登三事,当得宝剑佩之。斯言岂效与!」因问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曰:「欲屈君为宰,密共寻之,可乎?」焕许之。华大喜,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焕以南昌西山北岩下土以拭剑,光芒艳发。大盆盛水,置剑其上,视之者精芒炫目。遣使送一剑并土与华,留一自佩。或谓焕曰:「得两送一,张公岂可欺乎?」焕曰:「本朝将乱,张公当受其祸。此剑当系徐君墓树耳。灵异之物,终当化去,不永为人服也。」华得剑,宝爱之,常置坐侧。华以南昌土不如华阴赤土,报焕书曰:「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耳。」因以华阴土一斤致焕。焕更以拭剑,倍益精明。华诛,失剑所在。焕卒,子华为州从事,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没者惧而反。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华叹曰:「先君化去之言,张公终合之论,此其验乎!」华之博物多此类,不可详载焉。
《艺文类聚》卷六十〈军器部·剑〉~08~
《豫章记》曰:吴未亡。恒有紫气见牛斗之间。张华闻雷孔章妙达纬象。乃要宿。问天文。孔章曰。惟牛斗之间有异气。是宝物也。精在豫章丰城。张华遂以孔章为丰城令。至县。掘深二丈。得玉匣。长八尺。开之。得二剑。其夕斗牛气不复见。孔章乃留其一匣。而进之。剑至。光曜炜晔。焕若电发。后张华遇害。此剑飞入襄城水中。孔章临亡。戒其子。恒以剑自随。后其子为建安从事。经浅濑。剑忽于腰閒跃出。遂视。见二龙相随焉。

简释

丰城气:喻有声誉。才华。唐杨炯《和刘长庄答十九兄》:“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

丰城龙剑:指宝剑,或喻出类拔革之人及华美宝贵之物。金元好问《赠答平阳仇舜臣》:“沧海骊珠能几见,丰城龙剑不终藏。”

剑化:喻人去世。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二:“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例句

负户愁读书,剑光忿冲斗。 储光羲 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

牛斗之气,蓄于昆溪。 元希声 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

幽匣狱底埋,神人水心守。本是稽泥淬,果非雷焕有。 元稹 说剑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 刘希夷 将军行

怪君近日文锋利,新向延平看剑来。 刘禹锡 洛中酬福建陈判官见赠

二星来不返,双剑没相随。 刘长卿 哭张员外继

竹在晓烟孤凤去,剑荒秋水一龙沉。 周朴 哭李端

双魂终会合,两剑遂蜿蜒。 孟简 咏欧阳行周事

泉下双龙无再期,金蚕玉燕空销化。 孟郊 悼亡

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 孟郊 赠李观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宋之问 送杜审言

气有冲天剑,星无犯斗槎。 宋之问 鲁忠王挽词三首

蒿里埋双剑,松门闭万春。 岑参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

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 岑参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二首之二

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 崔融 咏宝剑

尚如匣中剑,分形会同处。 张潮 襄阳行

自于南国同埋剑,谁向东门便挂冠。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干星。 李峤

蜀郡灵槎转,丰城宝剑新。 李峤

雷焕张华久已无,沉冤知向何人说。 李涉 与弟渤新罗剑歌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李白 古风之十六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李白 梁甫吟

自从星坼中台后,化作双龙去不归。 李群玉 宝剑

雷焕丰城掘剑池,年深事远迹依稀。 李群玉 宝剑

薛公龙泉姿,其气在斗牛。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

半夜剑吹牛斗动,二年门掩雀罗愁。 李群玉 献王中丞(时有除拜)

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杜牧 怀钟陵旧游四首

斗间紫气龙埋狱,天上洪炉帝铸颜。 杜牧 道一大尹存之庭美二学士简于圣明致霄汉皆与舍弟昔年还往牧支离穷悴窃于一麾书美歌诗兼自言志因成长句四韵呈上三君子

明月无瑕岂容易,紫气郁郁犹冲斗。 杜甫 可叹

蛟龙缠倚剑,鸾凤夹吹箫。 杜甫 哭王彭州抡

把臂开尊饮我酒,酒酣击剑蛟龙吼。 杜甫 相逢歌赠严二别驾

掘剑知埋狱,提刀见发硎。 杜甫 秦川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夜看丰城气,回首蛟龙池。 杜甫 咏怀二首

经过辨丰剑,意气逐吴钩。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

斗间收紫气,台上挂清光。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翠帷双卷出倾城,龙剑破匣霜月明。 柳宗元 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

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行看转牛斗,持此报张华。 杨炯 送丰城王少府

分鸾岂遐阻,别剑念相寻。 杨衡 夷陵郡内叙别

向非张茂先,孰辨斗牛光。 权德舆 丰城剑池驿感题

延平一旦为龙处,看取风云布九州。 汪遵 延平津

孤负平生剑,空怜射斗光。 沈亚之 答殷尧藩赠罢泾源记室

剑埋狱底谁深掘,松偃霜中尽冷看。 白居易 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杜陵书积蠹,丰狱剑生苔。 白居易 酬卢秘书二十韵

萧散弓惊雁,分飞剑化龙。 白居易 重寄

淬之几堕前池水,焉知不是蛟龙子。 卢纶 难绾刀子歌

不知雷氏剑,何处更冲天。 卢骈 题青龙精舍

双剑曾埋狱,司空问斗牛。 窦常 求自试

埋没剑中生紫气,尘埃瑟上动清商。 窦庠 酬谢幸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

双剑变成龙化去,两溪相并水归南。 窦巩 题剑津

恩重匣中孤剑在,梦余江畔数峰青。 罗隐 春日忆湖南旧游寄卢校书

延平有风雨,从此是腾骧。 罗隐 送沈光侍御赴职闽中

发硎思剸玉,投水化为龙。 裴夷直 观淬龙泉剑

三尺握中铁,气冲星斗牛。 贾岛 代边将

良乐知骐骥,张雷验镆铘。 贾岛 寄令狐绹相公

自怜非剑气,空向斗牛星。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

剑埋龙守壤,石卧虎司碑。 陈元光 太母魏氏半径题石

宝剑终应出,骊珠会见珍。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但埋酆狱气,未发爨桐音。 韦庄 同旧韵

不应双剑气,长在斗牛傍。 韦庄 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

成丹始见金无滓,冲斗方知剑有神。 韦庄 题安定张使君

直应宣室还三接,未必丰城便陆沉。 韩偓 奉和峡州孙舍人肇荆南重围中寄诸朝士二篇时李常侍洵严谏议龟李起居殷衡李郎中冉皆有继和馀久有是债今至湖南方暇牵课

斗间紫气分明后,擘地成川看化龙。 韩偓 宝剑

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雷焕掘宝剑,冤氛消斗牛。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双剑来时合,孤桐去日凋。 顾况 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挽歌

讵怜冲斗气,犹向匣中鸣。 骆宾王 和李明府

有气还冲斗,无时会凿坏。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雷令剑龙知去未,虎夷云鹤亦来无。 鲍溶 寄福州从事殷尧藩

典故
交翼鸾文
   
孤鸾向影
 
孤鸾对镜
 
孤鸾怯舞
 
孤鸾悲镜
 
孤鸾死镜前
 
孤鸾照
 
孤鸾舞镜
 
孤鸾鸟
 
宝鉴肠空断
 
断舞鸾肠
 
波鸾慵舞
 
紫鸾舞镜
 
绝孤鸾
 
羞对彩鸾舞
 
舞罢鸾羞
 
舞镜
 
舞镜鸾
 
舞鉴孤鸾
 
舞鸾翻镜
 
舞鸾镜
  
镜掩孤鸾
 
镜掩鸾
 
镜舞双鸾
 
镜里估鸾
  
镜鸾分影
 
镜鸾慵舞
  
雾鸾晓影
 
青鸾独绝
 
青鸾舞
 
青鸾舞镜
 
鸾分镜影
 
鸾回镜
   
鸾独舞
 
鸾空舞
 
鸾销珠镜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一〈范泰·鸾鸟诗〉
昔罽宾王结罝峻祁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睹形感契,慨然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嗟乎兹禽,何情之深。昔钟子破琴于伯牙,匠石韬斤于郢人,盖悲妙赏之不存,慨神质于当年耳。矧乃一举而殒其身者哉,悲夫。乃为诗曰:「神鸾栖高梧,爰翔霄汉际。轩翼飏轻风,清响中天厉。外患难预谋,高罗掩逸势。明镜悬高堂,顾影悲同契。一激九霄音,响流形已毙。」
《艺文类聚》卷九十
南朝宋·范泰《鸾鸟诗序》:昔罽宾王结罝峻卯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县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冲霄,一奋而绝。

简释

镜中鸾:喻夫妻生死离别、孤独悲哀。唐李商隐《无题四首》之三:“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例句

影中金鹊飞不灭,台下青鸾思独绝。 李白 代美人愁镜二首之二

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 李贺 贝宫夫人

分鸾岂遐阻,别剑念相寻。 杨衡 夷陵郡内叙别

泪湿孤鸾晓镜昏,近来方解惜青春。 郑谷 为人题

鱼轩海上遥,鸾影月中销。 顾况 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挽歌

龙飙去去无消息,鸾镜朝朝减容色。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侍儿不遣照,恐学孤鸾死。 鲍溶 旧镜

典故
两黄鹄
 
平陂往复
  
思两鹄
 
方进坏陂
 
羹芋魁
  
陂坏当复
 
双黄鹤


《汉书》卷八十四〈翟方进列传·(子)翟义〉~3440~
初,汝南旧有鸿隙大陂,郡以为饶,成帝时,关东数水,陂溢为害。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以为决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费而无水忧,遂奏罢之。及翟氏灭,乡里归恶,言方进请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罢陂云。王莽时常枯旱,郡中追怨方进,童谣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复。谁云者?两黄鹄。」唐·颜师古注曰:「托言有神来告之。」
典故
不事周
  
伯夷食菜
 
北山薇
 
叩马西山
 
周粟不顾
 
问首阳
   
夷齐采薇
 
夷齐饿
 
夷齐饿首阳
  
孤竹饿
 
耻周粟
  
故山薇
 
笑首阳
  
薇堪采
 
薇老首阳
 
西山羞
 
西山老
 
西山薇蕨
 
西山遗老
 
西山食粟
 
西山饿
  
采蕨为粮
  
采薇歌
 
采薇士
 
采薇翁
 
采薇蕨
 
双麋不返
 
食周薇
 
食薇
 
饿死西山
 
饿首阳
  
首阳二子
 
首阳人
 
首阳山
 
首阳薇
 
首阳饿
 
首阳魂

相关人物
伯夷
 
叔齐


《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222~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薇,蕨也。」
《昭明文选》卷五十四〈论四·辩命论〉~2348~
夷叔毙淑媛之言,子舆困臧仓之诉。唐·李善注引《古史考》曰:「伯夷、叔齐者,殷之末世,孤竹君之二子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野有妇人谓之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于是饿死。」
《孟子注疏》卷十上〈万章章句上〉~76~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汉·陆贾《新语·无为》
曾闵之孝,夷齐之廉,岂畏死而为之哉?教化之所至也。

简释

夷齐:喻指有气节,不接受敌人施舍。唐李白《梁园吟》:“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例句

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于濆 古征战

采薇易为山,何必登首阳。 于濆 感怀

以我采薇意,传之天姥岑。 储光羲 酬綦母校书梦耶溪见赠之作

耕凿时未至,还山聊采薇。 储光羲 杂诗二首

憀然歌采薇,曲尽心悠悠。 元季川 登云中

可惜官仓无限粟,伯夷饿死黄口肥。 元稹 有鸟二十章

奸声入耳佞入心,侏儒饱饭夷齐饿。 元稹 立部伎

公方伯夷操,事殷不事周。 元稹 阳城驿

武王亦至明,宁哀首阳饥。请君勿执古,执古徒自隳。 刘叉 勿执古寄韩潮州

不食黄精不采薇,葛苗为带草为衣。 刘商 移居深山谢别亲故

旅食伤飘梗,岩栖忆采薇。 刘长卿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采薇留客饮,折竹扫仙坛。 厉玄 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

好移钟阜蓼,莫种首阳薇。 吴融 和睦州卢中丞题茅堂十韵

无才敢更期连茹,有意兼思学采薇。 吴融 得京中亲友书讶久无音耗以诗代谢

唯忆首阳路,永谢当时人。 孟郊 感怀

举才天道亲,首阳谁采薇。 孟郊 感怀

伊吕代封爵,夷齐终身饥。 孟郊 罪松

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岑参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白水可洗心,采薇可为肴。 常建 空灵山应田叟

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岑。 张九龄 在郡秋怀二首

首阳山翠千年在,好奠冰壶吊伯夷。 徐夤 逐臭苍蝇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阳蕨。 李德裕 忆药苗

濩落久无用,隐身甘采薇。 李欣 东京寄万楚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李白 少年子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李白 梁园吟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李白 笑歌行(以下二首。苏轼云是伪作。)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李白 行路难三首

饮水箕山上,食雪首阳颠。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周粟犹不顾,齐圭安肯分。 李白 送张秀才从军

举族共资随月俸,一身惟忆故山薇。 李谅 苏州元日郡斋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

颍水有许由,西山有伯夷。 李邕 铜雀妓

家住嵩山下,好采旧山薇。 李频 嵩山夜还

何日一名随事了,与君同采碧溪薇。 杜牧 中途寄友人

薇蕨饿首阳,粟马资历聘。 杜甫 早发

空里愁书字,山中疾采薇。 杜甫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

留连树蕙辞,婉娩采薇歌。 柳宗元 种术

复笑采薇人,胡为乃长往。 王维 偶然作六首

立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 白居易 访陶公旧宅(并序)

心同合浦叶,命寄首阳薇。 皇甫冉 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因叙其事

吾爱元紫芝,清介如伯夷。 皮日休 元鲁山

夷齐饿死日,武王称圣明。节义士枉死,何异鸿毛轻。 卢仝 扬州送伯龄过江

自惟负贞意,何岁当食薇。 卢象 家叔徵君东溪草堂二首

由来那敢议轻肥,散发行歌自采薇。 秦系 献薛仆射

流水知行药,孤云伴采薇。 耿湋 赠韦山人

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 薛稷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伯夷位事愚臣忝,喜奏声成凤鸟来。 苏颋 奉和圣制春台望应制

孤竹人藏处,无因认本峰。 许棠 过中条山

如何归故山,相携采薇蕨。 邵谒 下第有感

采薇秦山镇,养亲湘水源。 邵谒 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诗人公署如山舍,只向阶前便采薇。 郑谷 题汝州从事厅

入山非买山,采竹异采蕨。 钱起 奉使采箭簳竹谷中晨兴赴岭

数岁白云里,与君同采薇。 钱起 忆山中寄旧友

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薇。 钱起 晚归蓝田酬王维给事赠别

野老采薇暇,蜗庐招客幽。 钱起 玉山东溪题李叟屋壁

独收和氏玉,还采旧山薇。 钱起 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

去俗因解绶,忆山得采薇。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

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四

故山可往薇可采,一自人间星岁改。 韦应物 送褚校书归旧山歌

枕流方采北山薇,驿骑交迎市道儿。 韩偓 余卧疾深村闻一二郎官今称继使闽越笑余迂古潜于异乡闻之因成此篇

首阳及汨罗,无乃褊其衷。 顾况 从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齐相公

心期共贺太平世,去去故乡亲食薇。 鲍溶 寄宋申锡评事时从李少师移军回归

东岩采薇人,岩际朝见月。 鲍溶 庐山石镜

典故
怀桔
  
比橘
 
红堕双桔
 
袖中香味
  
陆生言
 
陆绩孝
 
陆绩怀
   
陆与潘
 
陆郎承颜

相关人物
潘岳
 
陆绩

参考典故
板舆
 
潘舆


《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陆绩传〉~328~
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也。父康,汉末为庐江太守。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昭明文选》卷十六晋·潘安仁(岳)《闲居赋》
「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体以行和,药以劳宣。常膳载加,旧痾有痊。」唐·李善注:「版舆,车名。傅畅〈晋诸公赞〉曰:傅祗以足疾,版舆上殿。版舆,一名步舆。周迁〈舆服杂事记〉曰:步舆方四尺,素木为之,以皮为襻,之,自天子至庶人通得乘之。」

简释

陆绩橘:咏孝顺。唐张祜《送卢弘本浙东觐省》:“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


例句

献亲冬集书,比橘复何如。 姚合 送雍陶及第归觐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孟浩然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橘怀三个去,桂折一枝将。 岑参 送滕亢擢第归苏州拜亲

怀中江橘熟,倚处戟门秋。 岑参 送裴校书从大夫淄川觐亲

仍怀陆氏橘,归献老亲尝。 岑参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

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 张祜 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

既荣潘子赋,方重陆生言。 李峤

馀橘期相及,门生有陆郎。 李端 奉和元丞侍从游南城别业

转蓬犹邈尔,怀橘更潸然。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

笑语空怀橘,穷愁亦据梧。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薇。 王维 留别钱起

鞍马并汾地,争迎陆与潘。 卢纶 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

归时每爱怀朱橘,戏处常闻佩紫囊。 卢纶 酬赵少尹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

橘怀乡梦里,书去客愁中。 钱起 同邬戴关中旅寓

节下趋庭处,秋来怀橘情。 钱起 送田仓曹归觐

向家流水便,怀橘彩衣香。 钱起 送褚十一澡擢第归吴觐省

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 韩翃 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

茹荼空有叹,怀橘独伤心。 骆宾王 畸昔篇

洪崖遣后名何远,陆绩怀来事更长。 齐己 谢橘洲人寄橘

典故 

《尔雅注疏》卷七〈释地〉~2~
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西方有比肩兽焉。与邛邛岠虚比。为邛邛岠虚齧甘草。即有难。邛邛岠虚负而走。其名谓之蹶。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中有枳首蛇焉。此四方中国之异气也。五方。晋·郭璞注:「状似牛脾,鳞细,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乃得行,今水中所在有之,江东又呼为王馀鱼。」
《玉台新咏》卷一〈室思〉
沉阴结愁忧,愁忧为谁兴。念与君生别,各在天一方。良会未有期,中心摧且伤。不聊忧餐食,慊慊常饥空。端坐而无为,彷佛君容光。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飘飖不可寄,徙倚徒相思。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惨惨时节尽,兰叶凋复零。喟然长叹息,君期慰我情。展转不能寐,长夜何绵绵。蹑履起出户,仰观三星连。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诚心亮不遂,搔首立悁悁。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终之。别来历年岁,旧恩何可期。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讥。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既厚不为薄,想君时见思。
典故 
湛岳
 
潘夏
 
白璧为谁连
    
玉相连
 
白玉为山联翩秀
 
潘郎白璧连

相关人物
夏侯湛
 
潘岳


《世说新语》下卷上《容止》
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
《晋书》卷五十五《夏侯湛传》
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也。祖威,魏兖州刺史。父庄,淮南太守。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连璧」。

例句

慕友惭连璧,言姻喜附葭。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 柳宗元 答刘连州邦字

连璧座中斜日满,贯珠歌里落花频。 段成式 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

璧连标格惊分散,雪课篇章互唱酬。 黄滔 南海幕和段先辈送韦侍御赴阙

典故  
涌琴高
 
琴高乘
 
琴高双鲤
 
琴高骑鱼
 
琴高骑鲤
 
琴高鲤
 
琴鲤
 
赤鲤乘
 
跨赤鲤
 
踏神鲤
 
随琴高
 
鞭锦鳞
  
相关人物
琴高


《搜神记》卷一
琴高,赵人也。能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间二百馀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之。曰:「明日皆洁斋候。」于水旁设祠屋。果乘赤鲤鱼出,来坐祠中。且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乃复入水去。
《列仙传》卷上〈琴高〉
琴高,赵人。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至日,皆洁斋候于水旁,设祀。果承赤鲤,来坐祠中,且有万人观之。留一月,复入水去。
《太平广记》卷四〈神仙四·琴高〉~24~
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间,二百馀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之曰:「皆洁斋,候于水旁,设祠屋。」果乘赤鲤来,坐祠中,且(且原作旦,据明抄本改)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

简释

乘鲤:指成仙升天。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羽化如乘鲤,楼居旧冠鳖。”


例句

愿得随琴高,骑鱼向云烟。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

羽化思乘鲤,山漂欲抃鳌。 李群玉 洞庭风雨二首之二

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锦鳞。 李贺 兰香神女庙

他年控鲤升天去,庐岳逋民愿从行。 王贞白 送芮尊师

东游借得琴高鲤,骑人蓬莱清浅中。 陆龟蒙 高道士

轻如控鲤初离岸,远似乘槎欲上天。 韦庄 和侯秀才同友生泛舟溪中相招之作

典故
上林书
 
上林书绝
 
上林消息
 
上林过雁
 
上林雁
 
上林鸿雁
 
上苑传书
  
借片鸿
 
传帛
 
传书雁
 
传雁
 
传雁足
 
北海雁书
 
北雁连书
 
南雁传尺素
 
南雁惠佳音
 
吴鸿传信
 
塞雁音书
 
塞鸿传书
 
天涯芳信
 
子卿归信
 
寄南飞翼
 
寄南飞鸿
 
寄情无雁
 
寄书雁来时
 
寄书雁翼
 
寄书鸿雁
 
寄锦书
 
寄双飞燕
  
弋雁问消息
 
微辞寄归雁
 
愁怀逐归鸿
 
凭鸿
 
断鸿书
 
断鸿谁倩
 
断鸿难倩
 
书倩秋鸿
 
书到雁应还
 
书因北雁稀
 
书凭燕翼
 
书托过鸿
 
书归玉塞
 
书无去鸿
 
书无过雁
 
书系双飞翼
 
书雁
 
书鸿
 
朔燕传书
 
望飞燕
 
归鸿书
 
归鸿无信
 
归鸿谁寄
 
漫写羊裙
 
燕去鸿归
 
燕翎寄笺
 
独雁征书
 
秋鸿春燕
  
空回春雁
 
系帛
  
系书翠羽
 
系边书
 
系雁书
 
苏武逢雁
 
裂帛待燕鸿
 
裂帛附双燕
 
见雁思乡信
 
诗凭燕翼
 
认上林欲下
  
赤书凭雁
  
过鸿来燕
 
乡书雁少
 
衔来相思字
 
锦书寄飞翼
  
雁来音信
 
雁传书
      
雁足传书
 
雁鸿附书
 
难觅征鸿
 
云边翼
 
云间一纸书
 
音信绝南鸿
 
音书凭过雁
 
飞燕归信
 
鸿来雁度
 
鸿羽芳信
  
鸿雁北来
 
鸿雁书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苏武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苏武〉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传书燕〉
长安豪民郭行先,有女子绍兰,适巨商任宗,为贾于湘中,数年不归,复音信不达。绍兰目?堂中有双燕戏于梁间,兰长吁而语于燕曰:「我闻燕子自海东来,往复必经由于湘中。我婿离家不归数岁,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欲凭尔附书授于我婿。」言讫泪下,燕子飞鸣上下,似有所诺。兰复问曰:「尔若相允,当泊我怀中。」燕遂飞于膝上。兰遂吟诗一首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慇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兰遂小书其字,系于足上,燕遂飞鸣而去。任宗时在荆州,忽见一燕飞鸣于厅上,宗讶视之,燕遂泊于肩上,见有一小封书系在足上。宗解而视之,乃妻所寄之诗。宗感而泣下,燕后飞鸣而去。宗次年归,首出诗示兰。后文士张说传其事,而好事者写之。

简释

雁书:喻书信。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诗》:“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例句

当日苏武单于问,道是宾鸿解传信。 刘商 胡笳十八拍

家书欲寄雁飞远,客恨正深秋又来。 刘威 早秋归

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刘沧 留别崔浣秀才昆仲

系帛何须雁,金乌日日飞。 吴融 送僧归日本国

宛转结蚕书,寂寥无雁使。 乔知之 从军行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李商隐 离思

鸿雁向西北,飞书报天涯。 李白 千里思

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 李白 送友人游梅湖

经时停尺素,望尽云边翼。 李群玉 小弟艎南游近书来

芳草萋萋新燕飞,芷汀南望雁书稀。 李群玉 恼从兄

因书天末心,系此双飞翼。 李群玉 我思何所在

信已凭鸿去,归唯与燕期。 杜牧 偶题二首之二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 天末怀李白

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 杜甫 寄高三十五詹事

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杜甫 归雁二首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沈如筠 闺怨二首之一

鸿雁飞不到,音尘何由达。 独孤及 代书寄上李广州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王勃 采莲曲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 蜀中九日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王涯 秋思赠远二首

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董思恭 咏弓

归牛疑燧落,过雁误书迟。 韦蟾 上元三首之一

雁足应难达,狐踪浪得疑。 韩偓 春闷偶成十二韵

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 骆宾王 秋雁

莫劳雁足传书信,愿向凌烟阁上看。 鲍溶 赠远

典故
出地苍鹅
 
苍鹅出地
 
苍鹅起
 
锢苍鹅
 
双鹅出
 
双鹅飞洛阳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赏誉〉~44~
谢幼舆曰:「友人王眉子清通简畅,嵇延祖弘雅劭长,董仲道卓荦有致度。」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列传·董养〉~2435~
董养字仲道,陈留浚仪人也。泰始初,到洛下,不干禄求荣。及杨后废,养因游太学,升堂叹曰:「建斯堂也,将何为乎?每览国家赦书,谋反大逆皆赦,至于杀祖父母、父母不赦者,以为王法所不容也。奈何公卿处议,文饰礼典,以至此乎!天人之理既灭,大乱作矣。」因著无化论以非之。永嘉中,洛城东北步广里中地陷,有二鹅出焉,其苍者飞去,白者不能飞。养闻叹曰:「昔周时所盟会狄泉,即此地也。今有二鹅,苍者胡象,白者国家之象,其可尽言乎!」顾谓谢鲲、阮孚曰:「易称知机其神乎,君等可深藏矣。」乃与妻荷担入蜀,莫知所终。
典故
一双童子
 
秦鸡
 
陈仓鸡
 
陈宝雄

相关人物
陈宝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
「作鄜畤后九年,(秦)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鸡,其声殷云,野鸡夜雊。以一牢祠,命曰陈宝。」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列异传》云:「陈仓人得异物以献之,道遇二童子,云:『此名为媦,在地下食死人脑。』媦乃言云:『彼二童子名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伯。』乃逐童子,化为雉。秦穆公大猎,果获其雌,为立祠。」

简释

秦鸡:咏秦地。唐沈佳期《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秦鸡常下雍,周凤昔鸣歧。”


例句

楚郊疑凤出,陈宝若鸡鸣。 李峤

不重鸣岐凤,谁矜陈宝雄。 李隆基 幸凤泉汤

秦鸡常下雍,周凤昔鸣岐。 沈佺期 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

锦翼花冠安在哉,雄飞雌伏尽尘埃。一双童子应惆怅,不见真人更猎来。 褚载 陈仓驿

尚有灵蛇下鄜畤,还徵瑞宝入陈仓。 贺知章 奉和御制春台望

梁苑惊池鹜,陈仓拂野鸡。 郑繇 失白鹰

延烧魏阙非关燕,大狩陈仓不为鸡。 韦庄 闻再幸梁洋

《國語辭典》:二毛  拼音:èr máo
鬓发有黑白两种颜色。指年老的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礼记。檀弓下》:「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
《國語辭典》:二毛子  拼音:èr máo zi
1.黑龙江一带的土话。指两岁的羊。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八:「羊一岁谓之库尔布子,二岁谓之二毛子。」
2.清末义和团团员讥称信耶稣教或办理洋务的中国人。《恨海》第七回:「只见街上往来的,没有一个不是义和团,拥挤的不堪。口中乱嚷:『烧教堂!烧使馆!杀毛子!杀二毛子!』」
《漢語大詞典》:潘年
晋 潘岳 《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潘年”指三十二岁左右的年纪。 唐 房孺复 《酬窦大闲居见寄》诗:“烦君强著 潘 年比,骑省风流詎可齐。” 唐 李山甫 《蒲关西道中作》诗:“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 潘 年鬢已斑。”
分類:年纪
《國語辭典》:潘鬓(潘鬢)  拼音:pān bìn
比喻鬓发斑白,年华老去。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诗:「𡩋牛终夜永,潘鬓去年衰。」南唐。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词:「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分類:中年鬓发
《國語辭典》:登坛(登壇)  拼音:dēng tán
登上讲道的道场。《西游记》第一回:「童子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
《國語辭典》:筑坛(築壇)  拼音:zhú tán
筑设坛场。宋。陆游 感皇恩。小阁倚秋空词:「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来南屏山相度地势,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
《漢語大詞典》:追亡
(1).追赶逃亡者。南齐书·幸臣传论:“捕叛追亡,长戍远謫。”清史稿·王杲传:“ 万历 二年七月, 建州 奈儿秃 等四人款寨请降, 来力红 追亡至塞上。”
(2). 秦 末, 楚 汉 相争, 韩信 弃 楚 归 汉 ,未被重用而逃, 汉 相 萧何 赏识 韩 才,亲自把 韩 追回来,并劝说 刘邦 重用 韩信 ,拜为大将。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因以“追亡”为典。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元 黄庚 《题〈漂母饭信图〉》诗:“筑坛直待追亡后,不及溪边一妇人。” 康有为 《怀翁常熟去国》诗:“深惜追亡 萧相国 ,天心存 汉 果何如?”
(3).追念死者。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奉读手命,追亡虑存,恩哀之隆,形於文墨。”晋书·卞壸传:“於父无追亡之善,於母无孝敬之道。” 明 汪道昆 《洛水悲》:“你看 宓妃 容色分明与 甄后 一般,教我追亡拊存,好生伤感人也。”
《國語辭典》:韩信(韓信)  拼音:hán xìn
人名。(?~西元前196)淮阴人,年轻时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助汉高祖伐魏、举赵、降燕、破齐,封为齐王,后徙封楚王,高祖疑其背叛,伪作云梦之会,擒置咸阳,降封淮阴侯,终为吕后所杀。
《漢語大詞典》:别剑(别劍)
喻夫妻生离死别。语本 南朝 宋 鲍照 《赠故人马子乔》之六:“双剑将别离,先在匣中鸣。烟雨交将夕,从此遂分形。雌沉 吴 江里,雄飞入 楚 城。 吴 江深无底, 楚 闕有崇扃。一为天地别,岂直限幽明?”按,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谓, 楚 人 干将 、 莫邪 曾造雌雄之剑。 唐 岑参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之二:“遽闻伤别剑,忽復嘆藏舟。” 唐 杨衡 《夷陵郡内叙别》诗:“分鸞岂遐阻,别剑念相寻。”
分類:夫妇
《國語辭典》:剑化(劍化)  拼音:jiàn huà
晋时张华命雷焕于丰城掘得龙泉、太阿双剑,华与焕各佩一把,二人死后,剑堕入水中,化为二龙的故事。见《晋书。卷三六。张华传》。后比喻各从其类。唐。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二:「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國語辭典》:剑气(劍氣)  拼音:jiàn qì
1.宝剑的精光。如:「剑气冲霄」。《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女曰:『室有剑气畏人。向道途之不奉见者,良以此故。』」
2.比喻人的才华和才气。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剑气凌云,而屈迹万夫之下。」唐。钱起 江行无题诗一○○首之八三:「自怜非剑气,空向斗牛星。」
《漢語大詞典》:埋剑(埋劍)
晋书·张华传载, 张华 时见有紫气映射于斗牛二宿之间,邀 雷焕 共议,以为系宝剑之光上冲所致,当在 豫章 丰城 ,因命 雷 为 丰城 令访察其物。 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果得龙泉、太阿二宝剑。后以“埋剑”喻被埋没或不得彰显。 唐 沈佺期 《移禁司刑》诗:“埋剑谁当辨,偷金以自诬。”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除薛三璩毕四曜兼述索居》诗:“掘狱知埋剑,提刀见发硎。”分门集注引 梅尧臣 注:“喻 薛 毕 二子几年埋没,今始奋发。”
《漢語大詞典》:延津剑(延津劍)
亦称“ 延津宝剑 ”。 指 龙泉 、 太阿 两剑。 明 陈所闻 《金落索·代王皖城答》曲:“遭逢不让 延津 剑,弃掷休如緑綺絃。”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奇逢旧侣》:“ 延津 宝剑看重会, 合浦 明珠喜再逢。”参见“ 延平津 ”。
分類:龙泉太阿
《漢語大詞典》:延平津
古代津渡名。 晋 时属 延平县 (今 福建省 南平市 东南),故称。据《晋书·张华传》载, 丰城 令 雷焕 得 龙泉 、 太阿 两剑,以其一与 张华 。后 华 被诛,剑即失其所在。 雷焕 死,其子持剑行经 延平津 ,剑忽跃出堕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剑亦从此亡去。 唐 黄滔 《浙幕李端公泛建溪》诗:“更爱 延平津 上过,一双神剑是龙鳞。” 金 元好问 《换得云台帖喜而赋诗》:“世间曾有 华陀 帖,神物已化 延平津 。”参见“ 延津 ”。
《漢語大詞典》:张雷(張雷)
晋 张华 、 雷焕 的并称。传说二人据天象在 丰城 掘得宝剑龙泉、太阿。 唐 白居易 《闻李尚书拜相寄贺微之》诗:“ 夔 禼 定求才济世, 张 雷 应辩气衝天。” 唐 贾岛 《寄令狐綯相公》诗:“ 良 乐 知麒驥, 张 雷 验鏌鎁。”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便烦问讯 张雷 ,甚斗宿无光剑不回。”参见“ 丰城剑气 ”。
《國語辭典》:丰城剑气(豐城劍氣)  拼音:fēng chéng jiàn qì
比喻有宝物的地方,即有不平常的迹象。参见「丰城贯斗」条。
《漢語大詞典》:星剑(星劍)
宝剑。 唐 杜甫 《暝》诗:“正枕当星剑,收书动玉琴。” 唐 杜牧 《和宣州沉大夫登北楼书怀》:“兵符严重辞金马,星剑光芒射斗牛。”
分類:宝剑
《漢語大詞典》:星辰剑(星辰劍)
泛指宝剑。典出 晋 张华 望斗牛间紫气掘狱屋基得剑事。见晋书·张华传。 唐 杜甫 《偶题》诗:“鬱鬱星辰剑,苍苍雷雨池。”
《漢語大詞典》:冲斗(衝斗)
晋 司空 张华 ,望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问之道术家 雷焕 。 焕 谓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其地当在 豫章丰城 间。因补 焕 为 丰城 令,掘地果得龙泉、太阿两宝剑。见晋书·张华传。后因以“衝斗”比喻人的志气超迈或才华英发。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有气还衝斗,无时会凿坏。” 唐 刘禹锡 《望赋》:“谅衝斗兮谁见,伊戴盆兮何望。” 宋 王禹偁 《赋得南山行送冯中允之辛谷冶按狱》诗:“是何 屈子 不知己,衝斗太阿教补履。”
《漢語大詞典》:丰剑(豐劍)
见“ 丰城剑 ”。
《漢語大詞典》:丰城剑(豐城劍)
晋书·张华传谓 吴 灭 晋 兴之际,天空斗牛之间常有紫气。 张华 闻 雷焕 妙达纬象,乃邀与共观天文。 焕 曰:“斗牛之间颇有异气”,是“寳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并谓剑在 豫章 丰城 。 华 即补 焕 为 丰城 令,“ 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復见焉。”后世诗文用“丰城剑”赞美杰出人才,或谓杰出人才有待识者发现。 宋 叶适 《送孙伟夫》诗:“远寻 丰城 剑,虚负 歷山 月;发嫌梅柳催,到恨桃杏歇。” 元 柳贯 《送董侍御由江右赴南台》诗:“荧光下合 丰城 剑,紫气中悬执法星。” 清 孙枝蔚 《赠魏生》诗:“才华顺似 丰城 剑,和气当如春草轩。”亦省作“ 丰剑 ”。 唐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经过辨 丰 剑,意气逐 吴 鉤。”
《漢語大詞典》:丰城剑(豐城劍)
晋书·张华传谓 吴 灭 晋 兴之际,天空斗牛之间常有紫气。 张华 闻 雷焕 妙达纬象,乃邀与共观天文。 焕 曰:“斗牛之间颇有异气”,是“寳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并谓剑在 豫章 丰城 。 华 即补 焕 为 丰城 令,“ 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復见焉。”后世诗文用“丰城剑”赞美杰出人才,或谓杰出人才有待识者发现。 宋 叶适 《送孙伟夫》诗:“远寻 丰城 剑,虚负 歷山 月;发嫌梅柳催,到恨桃杏歇。” 元 柳贯 《送董侍御由江右赴南台》诗:“荧光下合 丰城 剑,紫气中悬执法星。” 清 孙枝蔚 《赠魏生》诗:“才华顺似 丰城 剑,和气当如春草轩。”亦省作“ 丰剑 ”。 唐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经过辨 丰 剑,意气逐 吴 鉤。”
《漢語大詞典》:双龙(雙龍)
(1).两条龙。 北周 庾信 《贺传位于皇太子表》:“自当八风通,庆云聚,五老同游,三星运曜,岂直双龙再赐,九雉重飞而已哉。” 唐 李白 《玉真仙人词》:“清晨鸣天鼓,飆歘腾双龙。” 唐 李商隐 《九成宫》诗:“云随 夏后 双龙尾,风逐 周王 八马蹄。”
(2).称誉同时著名的两个人,多指兄弟。著名的有 东汉 许虔 、 许邵 , 南朝 梁 谢举 、 谢览 , 柳惔 、 柳悦 , 唐 乌承玼 、 乌承恩 等。晋书·陆云传:“矫翮南辞,翻栖火树;飞鳞北逝,卒委汤池。遂使穴碎双龙,巢倾两凤。”按,此指 陆机 、 陆云 。
(3).相传 晋 代 张华 见斗、牛二星之间常有紫气,推知 豫章 丰城 有宝剑。 张华 派 雷焕 到 丰城 ,掘狱屋基,得宝剑二把。 张华 和 雷焕 各得其一。后 张华 被诛,其剑顿失。 雷焕 卒, 雷焕 之子持剑行经 延平津 ,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下水取剑,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后以“双龙”用为宝剑之典。 唐 杜牧 《怀锺陵旧游》诗之二:“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宋 司马光 《华星篇时视役河上寄郡中诸同舍》诗:“匣中夜半双龙吼,乃知神物不自藏。” 清 孙枝蔚 《遇张容庵话旧》诗:“匣里双龙在,人间猛虎愁。” 梁启超 《侠情记传奇·纬忧》:“昨夜双龙匣剑鸣,负汝汝难忍。”参阅晋书·张华传
《漢語大詞典》:雷氏剑(雷氏劍)
传说 三国 吴 未灭时,斗、牛二星之间常有紫气。及 吴 平,紫气愈明。 豫章 人 雷焕 妙达纬象,言紫气为 豫章 丰城 宝剑之精。尚书令 张华 即补 雷焕 为 丰城 令,密令寻之。 焕 至任,掘狱屋基,得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紫气不复见。及 张华 、 雷焕 死,两剑化龙飞去。见晋书·张华传。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韦思恭》:“昔 葛陂 之竹,渔父之梭, 雷氏 之剑,尚皆为龙,安知此名山大镇,岂非龙潜其身耶!”
《漢語大詞典》:龙剑(龍劍,龍劒)
亦作“ 龙劒 ”。古有宝剑名龙渊、龙泉。后因称宝剑为“龙剑”。 晋 郭璞 《蚍蜉赋》:“虎賁比而不慑,龙劒挥而不恐。”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 晋 库走龙劒, 吴 宫伤燕雏。” 明 傅新德 《送郭青字参藩巴蜀》诗:“万里江湖龙剑合,一尊风雨 蓟门 分。”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诗之五:“匣中龙剑光,一鸣四壁静。” 柳亚子 《题〈张苍水集〉》诗之四:“ 延津 龙剑沉渊久,出匣依然百炼钢。”
《漢語大詞典》:分鸾(分鸞)
喻指分离的夫妻。 南朝 梁 何逊 《为衡山侯与妇书》:“镜想分鸞,琴悲别鹤,心如膏火,独夜自煎。” 唐 杨衡 《夷陵郡内叙别》诗:“分鸞岂遐阻,别剑念相寻。”参见“ 离鸞 ”。
《漢語大詞典》:离鸾(離鸞)
(1).比喻分离的配偶。 唐 李商隐 《当句有对》诗:“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鸞。” 宋 洪瑹 《齐天乐》词:“断雁无情,离鸞有恨,空想 吴 山 越 水。”
(2).琴曲《双凤离鸾》的简称。《花月痕》第五回:“驥方展足,伤心赋鵩之词;凤不高翔,掣泪《离鸞》之曲。”
《國語辭典》:孤鸾(孤鸞)  拼音:gū luán
原指失偶的鸾鸟,而用来比喻孤独失偶的人。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生憎怅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唐。杨烱〈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鸾别鹤之哀。」
《漢語大詞典》:孤鸾照镜(孤鸞照鏡)
南朝 宋 范泰 《鸾鸟诗》序:“昔 罽宾 王结罝 峻祁之山 ,获一鸞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也。乃饰以金樊,饗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鸞睹形感契,慨然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絶。”后以“孤鸞照镜”比喻无偶或失偶者对命运的伤悼。 南朝 陈 徐陵 《鸳鸯赋》:“山鷄映水那自得,孤鸞照镜不成双。”
《漢語大詞典》:镜中鸾(鏡中鸞)
镜中之鸾鸟。 唐 李贺 《贝宫夫人》诗:“长眉凝緑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鸞。”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三:“多羞釵上燕,真愧镜中鸞。”参见“ 镜鸞 ”。
分類:镜中鸾鸟
《漢語大詞典》:镜鸾(鏡鸞)
(1). 南朝 宋 范泰 《鸾鸟》诗序:“昔 罽宾王 结罝 峻卯 之山,获一鸞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饗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鸞覩形悲鸣,哀响冲霄,一奋而絶。”后常以“镜鸞”比喻分离之夫妻。 宋 卢祖皋 《谒金门》词:“釵凤镜鸞谁问,想见粉香啼损。” 明 陆采 《千金记·佳音》:“一从那日镜鸞分,杳无音信。”
(2).指镜子。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二折:“到如今翠减双眉,羞见这鬢边霜将镜鸞对。”
《漢語大詞典》:镜鸾(鏡鸞)
(1). 南朝 宋 范泰 《鸾鸟》诗序:“昔 罽宾王 结罝 峻卯 之山,获一鸞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饗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鸞覩形悲鸣,哀响冲霄,一奋而絶。”后常以“镜鸞”比喻分离之夫妻。 宋 卢祖皋 《谒金门》词:“釵凤镜鸞谁问,想见粉香啼损。” 明 陆采 《千金记·佳音》:“一从那日镜鸞分,杳无音信。”
(2).指镜子。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二折:“到如今翠减双眉,羞见这鬢边霜将镜鸞对。”
《漢語大詞典》:鉴鸾(鑑鸞)
犹镜鸾。 唐 王涣 《惆怅》之四:“诀别 徐郎 泪如雨,鑑鸞分后属何人。”
《漢語大詞典》:鸾孤(鸞孤)
鸾镜照孤影;孤鸾。谓情人离去,孤单独处。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诗:“凤去楼扃夜,鸞孤匣掩辉。” 五代 刘兼 《春怨》诗:“锦书雁断应难记,菱镜鸞孤貌可怜。” 明 唐寅 《侥侥令·尾》曲:“寃家莫把人孤负,早会合共成一处,免教我凤隻鸞孤。”
《漢語大詞典》:鸾影(鸞影)
比喻女子身影。 唐 顾况 《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挽歌》:“鱼轩海上遥,鸞影月中销。” 元 戴表元 《浴蚕沙溪水为上饶陈烈妇作》诗:“烈妇何所言,絃中意缠緜。一説鸞影孤,二诉雏巢穿。” 明 程羽文 《鸳鸯牒》:“ 李弄玉 鸞影早孤,哀愤成响,藏名隐语,不减驛字鸡碑。”
分類:女子身影
《漢語大詞典》:鸾镜(鸞鏡)
太平御览卷九一六引 南朝 宋 范泰 《鸾鸟诗》序:“昔 罽宾 王结罝 峻祁之山 ,获一鸞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饗以珍羞。对之逾戚,三年不鸣。夫人曰:‘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县镜以映之!’王从言。鸞覩影感契,慨焉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絶。”后即以“鸞镜”指妆镜。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龙飆去去无消息,鸞镜朝朝减容色。” 明 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鸞镜时犹照,蛾眉岁不同。”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二十场:“许多年在战场不亲鸾镜,今日里回家来旧课重温。”
《國語辭典》:鸾鉴(鸞鑑)  拼音:luán jiàn
镜子。宋。张元干〈兰陵王。绮霞散〉词:「想娥绿轻晕,鸾鉴新怨。」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鸾鉴映娇鬟,则见它金凤钗头云半挽。」
分類:鸾镜
《漢語大詞典》:鸾镜(鸞鏡)
太平御览卷九一六引 南朝 宋 范泰 《鸾鸟诗》序:“昔 罽宾 王结罝 峻祁之山 ,获一鸞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饗以珍羞。对之逾戚,三年不鸣。夫人曰:‘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县镜以映之!’王从言。鸞覩影感契,慨焉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絶。”后即以“鸞镜”指妆镜。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龙飆去去无消息,鸞镜朝朝减容色。” 明 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鸞镜时犹照,蛾眉岁不同。”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二十场:“许多年在战场不亲鸾镜,今日里回家来旧课重温。”
《漢語大詞典》:复陂谣(復陂謡)
汉 代怨恨水利失修的童谣。事见汉书·翟方进传:“ 王莽 时,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进 ,童謡曰:‘坏陂谁?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当復。谁云者?两黄鵠。’” 宋 范成大 《围田叹》诗之四:“臺家水利有科条,膏润千年废一朝。安得能言两黄鵠,为君重唱《復陂謡》。” 清 查慎行 《新河》诗:“故道视同甌脱地,小儿争唱《復陂謡》。”
《漢語大詞典》:芋魁饭豆(芋魁飯豆)
见“ 芋魁豆饭 ”。
《漢語大詞典》:芋魁豆饭(芋魁豆飯)
喻食物粗劣。语本汉书·翟方进传:“ 王莽 时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进 ,童謡曰:‘坏陂谁? 翟子威 。饭我豆食羹芋魁。’” 颜师古 注:“羹芋魁者,以芋根为羹也。”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十:“苦草王瓜随地满,芋魁豆饭一生过。”亦作“ 芋魁饭豆 ”。 宋 苏轼 《庆源宣义王丈有书来求红带既已遗之且作诗为戏》:“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
分類:食物粗劣
《國語辭典》:伯夷  拼音:bó yí
1.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始生氐羌,氐羌乞姓。」晋。郭璞。注:「伯夷父颛顼师,今氐羌其苗裔也。」也称为「伯夷父」、「颛顼师」。
2.人名:(1)舜的臣子,生卒年不详。《书经。舜典》:「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2)孤竹君的长子,生卒年不详。参见「伯夷叔齐」条。《孟子。公孙丑上》:「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國語辭典》:伯夷叔齐(伯夷叔齊)  拼音:bó yí shú qí
殷末孤竹君的二个儿子。伯夷,名元,字公信。叔齐,名智,字公达。相传其父遗命要立叔齐为继承人。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及殷亡,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遂饿死。见《史记。卷六一。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漢語大詞典》:夷叔
伯夷 、 叔齐 的并称。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 伯楚 名 彭 ,清拟 夷 叔 ,政则 冉季 ,歷典三郡,致位上列。”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积善云有报, 夷 叔 在 西山 !”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五:“空谤 齐景 非,徒称 夷 叔 贤。”
分類:伯夷叔齐
《國語辭典》:夷齐(夷齊)  拼音:yí qí
伯夷与叔齐。《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一》:「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夷齐耻周而远饿,文武不以卑。」
分類:伯夷叔齐
《漢語大詞典》:夷叔
伯夷 、 叔齐 的并称。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 伯楚 名 彭 ,清拟 夷 叔 ,政则 冉季 ,歷典三郡,致位上列。”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积善云有报, 夷 叔 在 西山 !”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五:“空谤 齐景 非,徒称 夷 叔 贤。”
分類:伯夷叔齐
《國語辭典》:孤竹  拼音:gū zhú
1.孤生的竹。《周礼。春官。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宋。朱熹。注:「孤竹,竹特生者,孙竹竹枝根之末。」汉。张衡〈东京赋〉:「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
2.乐器名,吹管乐器。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常作定律或调律之用。晋。张协〈七命〉:「吹孤竹,拊云和。」
3.复姓。
《國語辭典》:采薇  拼音:cǎi wéi
1.相传殷商遗民伯夷、叔齐于武王克殷之后,义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临终作〈采薇歌〉以申其志。见《史记。卷六一。伯夷列传》。后借指隐居山林。三国魏。嵇康 幽愤诗:「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将人浪品题,惹得他长歌忆采薇。」也作「采薇」。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采薇,遣戍役也。」首章二句为:「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國語辭典》:采薇(採薇)  拼音:cǎi wéi
比喻隐居山林。参见「采薇」条。宋。王禹偁 贤人不家食赋:「当年汉殿,犹闻索米之言;今日商山,不见采薇之老。」
《漢語大詞典》:蕨薇
蕨与薇。均为山菜,每联用之以指代野蔬。《诗·小雅·四月》:“山有蕨薇,隰有杞桋。” 宋 苏辙 《上清辞》:“玉食有不享兮,会潢污蕨薇之不弃。” 明 何景明 《沅州道中》诗之四:“果熟收梨枣,蔬香煮蕨薇。” 陈樗 《甲寅十一月感事》诗:“薪胆初闻忘 越 耻,蕨薇竟见拜 周 封。”
分類:为山野蔬
《漢語大詞典》:采蕨
借指隐居不仕的生活。 唐 张九龄 《在郡秋怀》诗之二:“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岑。”
《漢語大詞典》:首阳(首陽)
山名。一称 雷首山 ,相传为 伯夷 、 叔齐 采薇隐居处。《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 首阳 之巔。” 毛 传:“ 首阳 ,山名也。”论语·季氏:“ 伯夷 、 叔齐 ,饿于 首阳 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史记·伯夷列传:“ 武王 已平 殷 乱,天下宗 周 ,而 伯夷 、 叔齐 耻之,义不食 周 粟,隐於 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按, 首阳山 在今何地,旧说不一。论语 何晏 集解引 汉 马融 曰:“ 首阳山 在 河东 蒲坂 , 华山 之北, 河曲 之中。” 蒲坂 故城,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
《國語辭典》:怀橘(懷橘)  拼音:huái jú
三国时吴人陆绩幼时拜见袁术,袁术以橘款待,陆绩怀藏三枚,欲归奉母。见《三国志。卷五七。吴书。陆绩传》。后比喻孝亲。唐。骆宾王〈畴昔篇〉:「茹荼空有叹,怀橘独伤心。」
分類:思亲孝亲
《漢語大詞典》:陆氏橘(陸氏橘)
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绩 年六岁,於 九江 见 袁术 。 术 出橘, 绩 怀三枚,去,拜辞堕地, 术 谓曰:‘ 陆郎 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 跪答曰:‘欲归遗母。’ 术 大奇之。”后因以“陆氏橘”为怀以遗母之物,作为孝亲之典。 唐 岑参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诗:“仍怀 陆氏 橘,归献老亲尝。”
分類:孝亲
《漢語大詞典》:陆绩怀橘(陸績懷橘)
元 郭居业 《二十四孝》所记孝子事迹之一。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陆绩 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参见“ 陆氏橘 ”。
分類:孝子事迹
《漢語大詞典》:陆氏橘(陸氏橘)
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绩 年六岁,於 九江 见 袁术 。 术 出橘, 绩 怀三枚,去,拜辞堕地, 术 谓曰:‘ 陆郎 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 跪答曰:‘欲归遗母。’ 术 大奇之。”后因以“陆氏橘”为怀以遗母之物,作为孝亲之典。 唐 岑参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诗:“仍怀 陆氏 橘,归献老亲尝。”
分類:孝亲
《漢語大詞典》:陆绩橘(陸績橘)
谓孝敬父母的礼物。 唐 欧阳行周 《送周孝廉擢第归觐序》:“已比 郄詵 之玉,思怀 陆绩 之橘。” 唐 张祜 《送卢弘本浙东觐省》诗:“怀中 陆绩 橘,江上 伍员 涛。”参见“ 陆氏橘 ”。
《漢語大詞典》:陆氏橘(陸氏橘)
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绩 年六岁,於 九江 见 袁术 。 术 出橘, 绩 怀三枚,去,拜辞堕地, 术 谓曰:‘ 陆郎 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 跪答曰:‘欲归遗母。’ 术 大奇之。”后因以“陆氏橘”为怀以遗母之物,作为孝亲之典。 唐 岑参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诗:“仍怀 陆氏 橘,归献老亲尝。”
分類:孝亲
《國語辭典》:比目  拼音:bǐ mù
一种鱼。即比目鱼。因两目比连于头部的一侧,故用以比喻恩爱夫妻。汉。班固〈西都赋〉:「招白鹇、下双鹄、揄文竿、出比目。」元。郝经〈巴陵女子韩希孟〉诗:「鸳鸯会双飞,比目愿长并。」
《國語辭典》:比目鱼(比目魚)  拼音:bǐ mù yú
1.动物名。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体扁平而阔,两目比连于头部的一侧,平卧在海底。《尔雅。释地》:「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晋。郭璞。注:「状似牛脾,鳞细,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乃得行。」也称为「板鱼」、「版鱼」、「扁鱼」、「偏口鱼」、「王馀鱼」。
2.比喻恩爱夫妻。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短桑科长不出连枝树,沤麻坑养活比目鱼。」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不肯开翠沼,甃瑶池,栽嫩芹,种新荷,引活水温存著比目鱼。」
《國語辭典》:双鱼(雙魚)  拼音:shuāng yú
1.二鱼。唐。白居易 家园三绝之二:「何如家酝双鱼榼,雪夜花时长在前。」
2.书信。唐。李白 赠汉阳辅录事诗二首之二:「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唐。杜甫〈送吴梓州李使君之任〉诗:「五马何时到,双鱼会早传。」
3.汉代有双鱼洗,上书大吉羊(祥)字,后人因以双鱼寓吉祥之意。宋。董逌《广川书跋。卷五。素洗双鱼洗列钱洗》:「政和元年,饶州得素洗二、双鱼洗六。」
分類:书信
《國語辭典》:双鲤(雙鯉)  拼音:shuāng lǐ
书信的代称。参见「双鲤鱼」条。唐。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诗:「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唐。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诗:「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漢語大詞典》:璧连(璧連)
见“ 璧联 ”。
《漢語大詞典》:璧联(璧聯)
亦作“ 璧连 ”。 日月合璧。比喻人才和美好的事物聚合在一起。 南朝 梁 王僧孺 《谢历表》:“璧联珠灿,轮映阶平。” 唐 黄滔 《南海幕和段先辈送韦侍御赴阙》:“璧连标格惊分散,雪课篇章互唱酬。”参见“ 璧合珠连 ”。
《國語辭典》:连璧(連璧)  拼音:lián bì
1.两玉并联。《庄子。列禦寇》:「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续汉书志。第二九。舆服志上》:「大行载车,其饰如金根车,加施组连璧交络四角。」
2.形容两件同样美好的事物或两位才华并美的人。《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连璧』。」
《漢語大詞典》:同舆(同輿)
亦作“ 同轝 ”。 同车。形容亲密无间。汉书·叙传上:“自大将军薨后, 富平 、 定陵侯 张放 、 淳于长 等始爱幸,出为微行,行则同舆执轡。”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南阳张伯大》:“凡兄弟相爱,尚同舆而出,同床而寝。”三国志·蜀志·姜维传:“ 会 与 维 出则同轝,坐则同席。”魏书·外戚传上·冯诞:“ 高祖 宠 诞 ,每与 诞 同 舆 而载,同案而食,同席坐卧。”
《漢語大詞典》:双璧(雙璧)
(1).两块璧玉。 晋 傅玄 《乘舆马赋》:“高颠悬日,双璧象月。” 唐 骆宾王 《海曲书情》诗:“江涛让双璧, 渭水 掷三钱。”
(2).喻指一对完美的人或物。北史·陆凯传:“子 暐 与弟 恭之 并有时誉, 洛阳 令 贾楨 见其兄弟,嘆曰:‘僕以年老,更覩双璧。’”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陈银儿》:“ 陈银儿 ……素服淡妆,亭亭玉立,与 緑筠 夹河而居,年并十九,固一时双璧也。”《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这件东西倒难得,和中丞旧藏的《张黑女誌》可称双璧了。”
《漢語大詞典》:乘鲤(乘鯉)
汉 刘向 列仙传·琴高:“ 琴高 , 赵 人,能鼓琴,为 宋康王 舍人。行 涓 彭 之术,浮游 冀州 涿郡 间二百餘年,后入 涿水 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某日当返。诸弟子日斋洁,待于水傍,设祠。 高 果乘鲤而来,观者万餘人,留一月,復入水去。”一本作“乘赤鲤”。另有 子英 乘赤鲤升天为神仙的传说,见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后因以“乘鲤”比喻登仙。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纻舞歌词》之四:“池中赤鲤庖所捐, 琴高 乘去腾上天。” 唐 刘禹锡 《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斐然继声》:“羽化如乘鲤,楼居旧冠鼇。”
《漢語大詞典》:控鲤(控鯉)
传说 战国 时 赵 人 琴高 ,入 涿水 取龙子,与诸弟子相约,当于某日返。至期果乘赤鲤而出。见 汉 刘向 列仙传·琴高。后因以“控鲤”指得道成仙。 唐 王贞白 《送芮尊师》诗:“他年控鲤昇天去, 庐岳 逋民愿从行。” 宋 苏轼 《醴泉观真靖崇敬大师真赞》:“眉间三出香而清,何必控鲤浮南溟。”
分類:琴高龙子
《漢語大詞典》:驾鲤(駕鯉)
亦作“ 骑赤鲤 ”。 南朝 梁 江淹 《采菱》诗:“乘黿非逐俗,驾鲤乃怀仙。”
《漢語大詞典》:骑赤鲤(騎赤鯉)
典出 汉 刘向 列仙传·琴高:“ 琴高 者, 赵 人也。以鼓琴为 宋康王 舍人,行 涓 彭 之术,浮游 冀州 涿郡 之间二百餘年。后辞入 涿水 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齎待于水傍,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且有万人观之,留一月餘,復入水去。”后因以“骑赤鲤”为咏仙术的典故。 宋 王安石 《小姑》诗:“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貍。” 元 萨都剌 《题李遵道画竹木图》诗:“应逐锦袍弄明月,倒骑赤鲤对吹笙。” 清 袁枚 《题蒋元葵进士藏书楼》诗:“我不愿骑赤鲤登天门,但愿化作白蟫游此处。”亦作“ 骑鱼 ”。 唐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愿得随 琴高 ,骑鱼向云烟。”
分類:仙术
《漢語大詞典》:信鸿(信鴻)
传送书信的鸿雁。 宋 李之仪 《采桑子》词:“明朝去路云霄外,欲见无从。满袂仙风,空託双鳧作信鸿。”
《國語辭典》:帛书(帛書)  拼音:bó shū
1.写在布帛上的书信。《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苏建》:「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2.写在缣帛上的书籍。如:「马王堆帛书内容丰富,包括《周易》、《老子》、《黄帝四经》、《战国纵横家书》等。」
《漢語大詞典》:空中书(空中書)
指从神仙界寄来的书信。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罢琴惆悵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漢語大詞典》:系书(繫書)
见“ 繫帛书 ”。
《漢語大詞典》:系帛书(繫帛書)
谓缚帛书于雁足以传音信。汉书·苏武传:“﹝ 常惠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繫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繫,一本作“ 係 ”。 唐 杨炯 《送东海孙尉诗序》:“但当晨看旅鴈,君逢繫帛之书;夕望牵牛,余候乘槎之客。”亦省作“ 繫书 ”。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裂帛繫书,誓还 汉 恩。”
《國語辭典》:宾鸿(賓鴻)  拼音:bīn hóng
鸿鸟。清。王夫之〈蝶恋花。渺渺扁州天一瞬〉词:「泪竹千竿垂紫晕,宾鸿不寄苍梧信。」《水浒传》第三五回:「行至寨前第三关上,只听得空中数行宾鸿嘹亮。」
分類:鸿雁信使
《漢語大詞典》:宾雁(賓雁)
鸿雁。语本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 唐 钱起 《见上林春雁翔青云寄杨起居李员外》诗:“ 上林 春更好,宾雁不知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繫》:“心惊宾雁双翰,目断孤云一带。” 郭沫若 《蝶恋花》词:“几见熏风摇碧草,南来宾雁知多少。”
分類:鸿雁
《漢語大詞典》:送书雁(送書雁)
汉武帝 时 苏武 出使 匈奴 被扣,徙 北海 牧羊十九年。 昭帝 时 汉 使求释 苏武 , 匈奴 谎称 苏武 已死。使者曰:“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 苏武 因此获释归 汉 ·事见汉书·苏武传。后因以称雁为“送书雁”。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瀨船。” 唐 李商隐 《雨》诗:“侵宵送书雁,应为稻粱恩。”
《漢語大詞典》:雁使
送信的使者。 唐 乔知之 《从军行》:“宛转结蚕书,寂寥无雁使。”参见“ 雁足书 ”。
分類:送信使者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字  拼音:yàn zì
雁群飞行天空时,排列如一或人等字形。宋。苏轼〈虚飘飘诗。序〉:「元祐间,山谷作虚飘飘,盖乐府之馀,当时诸公皆有和篇。黄鲁直原作诗云:『虚飘飘,花飞不到地,……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
《漢語大詞典》:雁封
犹雁书。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书籍·书柬:“ 王瑳 诗:‘雁封归飞断,鲤素还流絶。’按:谓书也。”
《國語辭典》:雁帛  拼音:yàn bó
系帛于雁足以传书。汉苏武等出使匈奴,为匈奴所羁留;其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夜见使者,教他对单于说道,天子射上林中,见帛系雁足,言武等在某泽中,苏武遂得救回国。见《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后以比喻书信。《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雁帛鸾笺通称简札。」也称为「雁书」。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书(雁書)  拼音:yàn shū
比喻书信。参见「雁帛」条。南朝梁。刘孝威〈怨诗〉:「雁书犹未返,角马无归年。」唐。李白 送友人游梅湖诗:「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雁足  拼音:yàn zú
比喻书信。参见「雁帛」条。南朝梁。王僧孺〈咏捣衣〉诗:「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唐。杜光廷〈纪道德赋〉:「雁足凄凉兮传恨绪,凤台寂寞兮有遗音。」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國語辭典》:鸿雁(鴻雁)  拼音:hóng yàn
动物名。一种群居水边的候鸟。羽毛呈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食植物种子、虫、鱼以维生。也称为「大雁」。
《國語辭典》:鸿雁(鴻鴈)  拼音:hóng yàn
1.即鸿雁,一种群居水边的候鸟。《孟子。梁惠王上》:「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南朝宋。颜延之〈归鸿〉诗:「万有皆同春,鸿雁独辞归。」俗称为「大雁」。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鸿雁,美宣王也。」或以为流民喜得安定之所而作之诗。首章二句为:「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因以为篇名。
《漢語大詞典》:雁足书(雁足書)
系于雁足的书信。语出汉书·苏武传:“ 昭帝 即位。数年, 匈奴 与 汉 和亲。 汉 求武等, 匈奴 诡言 武 死。后 汉 使復至 匈奴 , 常惠 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 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 惠 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 汉 使曰:‘ 武 等实在。’” 唐 权德舆 《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 衡阳 雁足书。”相传 元 郝经 亦有雁足传书事。 中统 年间, 郝经 以宣慰副使使 宋 ,被扣于 真州 ,十六年不还。 经 畜一雁,甚驯。一日 经 书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 上林 天子援弓缴,穷海纍臣有帛书。”系雁足而纵之。雁为猎者所获,献之 元 主, 元 主恻然,遂向南进军,越二年, 宋 亡。见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分類:书信有雁
《漢語大詞典》:鸿雁行(鴻雁行)
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鴈行,朋友不相踰。”言兄弟出行,弟在兄后。后因以“鸿雁行”为兄弟之称。 清 蒲松龄 《八月为李大厅复孙俊服启》:“鸿雁行中,伯仲一门皆秀;鸳鸯牒上, 朱 陈 两姓偏多。”
分類:兄弟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