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689,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保社
画水
民疾
俗书
偏方
小词
求瘼
小令
草菅
俗传
和市
星期
两马
俚语
俗语
《漢語大詞典》:保社
旧时乡村的一种民间组织,因依保而立,故称。 宋 刘克庄 《贺新郎·癸亥九日》词:“留得 香山 病居士,却入渔翁保社。悵谁伴、先生情话。” 金 元好问 《刘光甫内卿新居》诗:“父老渐来同保社,儿童久已爱文章。”
《漢語大詞典》:画水(畫水)
(1).划水。晋书·艺术传·吴猛:“因还 豫章 , 江 波甚急, 猛 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画水而渡,观者异之。” 宋 苏轼 《画鱼歌》:“天寒水落鱼在泥,短鉤画水如耕犂。”
(2).以水为题材作画。 唐 方干 《卓山人画水》诗:“常闻画石不画水,画水至难君得名。”
(3).指以水为题材的图画。 宋 苏轼 《画水记》:“近日 常州 戚氏 画水,世或传寳之。”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余观 高邮寺 壁 曹仁熙 画水,感事伤时,呈 以道 舍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赵州画水:“ 赵州 画水,世传是 吴道子 笔。”
(4).民间的一种迷信活动。迷信职业者口念咒语,手指画碗里的水,画后,水给病家饮服治病。 沙汀 《还乡记》二:“这是个险恶的征兆,丈夫已经动手准备后事,但 冯大妈 不甘心,摸黑跑 白沟口 ,求卦婆 张姨娘 画水去了。”
《漢語大詞典》:民疾
(1).民众的疾苦。汉书·沟洫志:“可以上继 禹 功,下除民疾。”
(2).民间疫病。新唐书·百官志三:“医师、医正、医工疗病,书其全之多少为考课,岁给药以防民疾。”
《漢語大詞典》:俗书(俗書)
(1).通俗流行的书体。 唐 韩愈 《石鼓歌》:“ 羲之 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沈德潜 注:“隶书风俗通行,别于古篆,故云俗书,无贬 右军 意。” 清 顾炎武 《赠张力臣》诗:“削柎追 宜官 ,俗书嗤 逸少 。”
(2).品格不高的书法。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一:“ 元章 论 唐 人书,最不喜 柳 ,云 柳 出 欧阳 ,而为怪丑恶札之祖。自此世人始有俗书。”
(3).通俗流行而有别于正体的字。 宋 黄庭坚 《山谷题跋·辨菴字》:“今俗书‘庵’字,既於篆文无有,又菴非屋,不当从广。”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十:“俗书不可从者,谓古无此字,近人譌用者耳。”
(4).民间流行的通俗读物。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今《百中经》前所绘小儿树,想沿於此。乃知俗书,亦有所本。”
(5).佛门指佛教经典以外的书籍,如老子庄子等具有哲理性的书籍。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九章:“ 远 引庄子为连类,乃似格义之拟配外书。 安公 听 远 不废俗书,则其通常令弟子废俗书可知。”
《國語辭典》:偏方  拼音:piān fāng
1.流传于民间,不见于正式医药书籍记载的药方,多用于疑难杂症。《三侠五义》第一二回:「这先生名唤臧能,乃是个落第的穷儒,半路儿看了些医书,记了些偏方,投在安乐侯处作帮衬。」也称为「秘方」。
2.偏僻的地方。《新唐书。卷九五。列传。高俭》:「齐据河北,梁、陈在江南,虽有人物,偏方下国,无可贵者。」
《漢語大詞典》:小词(小詞)
(1).按谱填写的短篇歌词。 前蜀 牛峤 《女冠子》词:“浅笑含双靨,低声唱小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艳词不可填:“昔僧 秀关西 与 黄山谷 曰:‘作诗无害,惟艳歌小词可罢之。’” 清 侯方域 《绝句》:“容华博得春风歇,不羡《清平》赋小词。”
(2).民间歌谣或曲艺。犹小调。《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引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都门盛唱小词曰:‘喜则喜,得入手;愁则愁,不长久;忻则忻,我两个廝守;怕则怕,人来破鬭。’虽三尺之童皆歌之,不知何谓之。”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嘌唱,谓上鼓面唱令曲、小词。” 明 张岱 陶庵梦忆·二十四桥风月:“或发娇声唱《劈破玉》等小词。”
《漢語大詞典》:求瘼
谓访求民间疾苦。 唐 陆贽 《请依京兆所请折纳事状》:“求瘼救灾,国之令典。”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蠲赋频求瘼,祥刑念好生。”
《國語辭典》:小令  拼音:xiǎo lìng
1.一种词的体制。本为唐时文人宴饮中为助酒兴,即席填写以供演唱的歌词,故形式多短小紧凑。至宋演变成固定体制,字数在五十八字以内,为词中较短小者。
2.一种散曲的体制。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以别于套曲;偶而也有增长为带过曲、重头者。
《漢語大詞典》:草菅
(1).草茅。比喻微贱。 汉 贾谊 《新书·保傅》:“故今日即位,明日射人,忠諫者谓之诽谤,深为之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唐 皇甫湜 《狠石铭》:“穷珍总奇,力瘁财殫,驱逐而前,而刈草菅。” 清 唐孙华 《厮养儿》诗:“自悲生死草菅轻,不如作君堂下犬。”
(2).犹草野。指民间。 宋 陆游 《薏苡》诗:“呜呼奇材从古弃草菅,君试求之篱落间。”
《漢語大詞典》:俗传(俗傳)
民间传说。李卫公问对卷中:“牝牡之法,出於俗传,其实阴阳二义而已。” 郭沫若 《月蚀》:“击钟鸣鼓便是想骇去那条天狗,把日月救出。这是我们 四川 乡下的俗传,也怕是我们 中国 自古以来的传说。”
分類:俗传民间
《漢語大詞典》:和市
(1).古代指官府按价向民间购买实物。至 唐 宋 以后,实际成为强行摊派、掠夺民财民物的制度。宋书·武帝纪下:“臺府所须,皆别遣主帅与民和市,即时禆直,不復责租民求办。”新唐书·韩琬传:“今和市顓刻剥,名为和而实夺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且言 江 南和市紬绢,豫给緡钱。郡县或以私惠人,而不及农者。”元史·何荣祖传:“ 阿合马 方用事,置总库于其家,以收四方之利,号曰和市。”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唐 时﹞强令民众服役叫做召雇,摊派物品叫做和市,表示官出钱雇役买物。”
(2).指与少数民族交易。旧唐书·回纥传:“自 乾元 之后,﹝ 回紇 ﹞屡遣使以马和市繒帛……以马一匹易绢四十匹。”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 夏 人竟大入 河 东,朝廷乃议絶岁赐,禁和市。”
《國語辭典》:星期  拼音:xīng qí
1.我国古代历法与西洋历法,皆以七天为一周,故以连续的七天做为计日名称,称为「星期」。如:「星期六」、「星期天」。
2.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七天为一星期。如:「他花了好几个星期,才完成这份读书报告。」
3.七夕。唐。王勃〈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
4.婚期。明。汪廷讷《种玉记》第四出:「年少,梦中恍惚相逢,想是星期将到,若果应梦中所遇,不但你遂终身之托。得才郎我也白头相靠。」《幼学琼林。卷二。婚姻类》:「成婚之日,曰星期。」
《漢語大詞典》:两马(兩馬)
指国马与公马。国马,民间所出之马,供往来之用;公马,官家所给之马,供公家运输和军队使用。孟子·尽心下:“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 赵岐 注:“两马者,《春秋外传》曰:‘国马足以行关,公马足以称赋。’” 朱熹 集注:“此章文义本不可晓,旧説相承如此。”参阅 清 焦循 孟子正义卷十四。
《國語辭典》:俚语(俚語)  拼音:lǐ yǔ
民间粗俗的语言。《新五代史。卷三二。死节传。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也作「里语」、「俚言」。
《國語辭典》:俗语(俗語)  拼音:sú yǔ
通俗流行的话语。《红楼梦》第五七回:「岂不闻俗语说的『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原来劳航芥自到了香港,在港督那里挂了号,管理诉讼等事,俗语就叫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