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草堂  拼音:cǎo táng
1.隐士自称其居住的地方。如唐代杜甫的浣花草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
2.草舍、草屋。《水浒传》第四回:「赵员外携住鲁达的手,直至草堂上,分宾而坐。」《儒林外史》第一回:「所以敬他,爱他,时时和他亲热,邀在草堂里坐著说话儿。」也称为「草庐」。
《漢語大詞典》:一篇
(1).古时文字皆著之于竹简,用牛皮编串如册,是为一篇。后因称首尾完整的文字为一篇。墨子·明鬼下:“圣人一尺之帛,一篇之书。” 汉 王充 论衡·本性:“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 世子 作养书一篇。” 唐 元稹 《酧白学士代书》诗:“一篇从日下,双鲤送天涯。” 金 元好问 《遣兴》诗:“一篇诗遣兴,三醆酒扶头。”
(2).全篇。 晋 陆机 《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朱子语类卷八四:“此是一篇纲领。”
《國語辭典》:磨勘  拼音:mó kān
1.推求学理。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二○。江右学王门案五。太常王塘南先生时槐》:「塘南之学,八十年磨勘至此,可谓洞彻心境者矣!」
2.古时勘察官吏的成绩。唐。德宗〈磨勘内侍官结阶敕〉:「并结阶累勋阶者,并且当司磨勘,具衔奏来。」
3.明、清科举时,对乡、会试卷,按例须进呈,派翰林院儒臣覆核,检查词句、书法是否符合规定,称为「磨勘」。见明。黄佐《翰林记。卷一一。评驳进呈试录》、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卷一七。礼部磨勘》。
《漢語大詞典》:移文
(1).旧时文体之一。指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亦泛指平行文书。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外国·外夷夸诞:“其移文乃称一千三百七十六年,但不著年号。”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今文书平行者号移文。” 清 赵翼 《赴天津》诗:“聘书却公卿,移文畏朋友。”
(2).发移文。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制置使移文宣抚司,当用申状。”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 高宗纯皇帝 命理藩院移文 俄罗斯 撒纳特 衙门使送贼。”
(3).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的省称。 宋 辛弃疾 《柳梢青·三山归途代白鸥见嘲》词:“好把《移文》,从今日日,读取千回。”
《漢語大詞典》:小儒
(1).指勉力矫性而有得的儒者。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脩,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公、脩而才,可谓小儒矣。” 杨倞 注:“皆矫其不及,故为小儒也。”
(2).浅陋的儒者。汉书·夏侯胜传:“ 建 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 宋 潘兴嗣 《师道》诗:“师道久不振,小儒咸自私。” 清 黄宗羲 《原君》:“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於天地之间,至 桀 紂 之暴,犹以为 汤 武 不当诛之。”
(3).旧时文人谦称自己。 宋 陆游 《凄凄行》:“小儒虽微陋,一饭亦忧国。”
《國語辭典》:琴剑(琴劍)  拼音:qín jiàn
琴与剑,为古代文人随身携带的物品,有才有艺。唐。薛能 送冯温往河外诗:「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
《漢語大詞典》:挟书(挾書)
(1).私藏书籍。《汉书·董仲舒传》:“ 秦 继其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原叙:“珍此享帚之藏,窃怀挟书之惧。” 明 汪道昆 《明故提督信阳何先生墓碑》:“ 汉 承挟书,而得 贾 董 。”参见“ 挟书律 ”。
(2).专指应科举考试时夹带时文书籍。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沉持要登科》:“时挟书假手之禁甚严。”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会场搜捡:“至乙丑南宫,上微闻挟书之弊,始命添设御史二员,专司搜捡。”
《國語辭典》:挟书律(挾書律)  拼音:xié shū lǜ
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禁止儒生以古非今,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而私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的法令。《汉书。卷二。惠帝纪》:「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唐。颜师古。注:「张晏曰:『秦律敢有挟书者族。』」也作「挟书令」。
《漢語大詞典》:挟册(挾册)
(1).携带书籍。谓勤奋读书。 宋 叶适 《汉阳军新修学记》:“今 吴 、 越 、 闽 、 蜀 ,家能著书,人知挟册,以辅人主取贵仕,而 江 汉 盖鲜称焉,岂其性与习俱失之哉?”
(2).谓应科举考试时夹带时文书籍。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会场搜检:“科场之禁,在 唐 宋 甚宽,如挟册者,亦止扶出,不錮其再试也。”
《國語辭典》:外史  拼音:wài shǐ
1.非正史,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2.文人常以此作为雅号。《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传一。赵埙传》:「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3.职官名。职掌记录王者下达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国志书,三皇五帝的典籍。
《國語辭典》:白事  拼音:bái shì
1.陈述事情。宋。范成大 题请息斋六言诗一○首之一○:「园丁以时白事,山客终日相陪。」
2.丧事。《程乙本红楼梦》第六四回:「那个青东西,除族中或亲友家夏天有白事才带著的。」
《國語辭典》:凤纸(鳳紙)  拼音:fèng zhǐ
用于宫廷诏书或道家青词的纸张,其上绘有金凤,故称。唐。李商隐 碧城诗三首之三:「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凤纸签名唤乐工,南朝天子春心动。」后也指宫廷诏书。《旧唐书。卷一七七。列传。崔慎由》:「睹纶言于凤纸,若面丹墀;认御札于龙衣,如亲翠盖。」
《國語辭典》:小令  拼音:xiǎo lìng
1.一种词的体制。本为唐时文人宴饮中为助酒兴,即席填写以供演唱的歌词,故形式多短小紧凑。至宋演变成固定体制,字数在五十八字以内,为词中较短小者。
2.一种散曲的体制。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以别于套曲;偶而也有增长为带过曲、重头者。
《漢語大詞典》:文穷(文窮)
旧时文人失意,自谓以能文而致穷。 唐 韩愈 《送穷文》:“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 宋 刘克庄 《一剪梅·中秋解宜春郡印》词:“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
《漢語大詞典》:应王(應王)
汉 末 建安 时文人 应瑒 、 王粲 的并称。《艺文类聚》卷六四引 南朝 梁 庾肩吾 《谢东宫赐宅启》:“才下 应王 ,礼加 温 阮 ,官成名立,无事非恩。”
《漢語大詞典》:应陈(應陳)
汉 末 建安 时文人 应瑒 、 陈琳 的并称。 唐 郑愔 《夜游曲》:“ 汉 室欢娱盛, 魏国 文雅遒。 许史 多暮宿, 应 陈 从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