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呵祝
犹念咒。祝,通“ 咒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猪嘴道人:“﹝道人﹞明日招往城外社坛,四顾无人,拈一片瓦,呵祝移时,以付 巘 曰:‘吾去矣。’”
分類:念咒
《漢語大詞典》:真诀(真訣)
(1).妙法;秘诀。 唐 李白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诗:“真诀自从 茅氏 得,恩波寧阻 洞庭 归。”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序丹灶:“如 东坡 先生、 杨元素 内相,皆密受真诀,知而不为者。” 明 屠隆 《綵毫记·归隐林泉》:“夫人, 天台 司马真人 ,同 华山 元丹丘 道者,在 金陵 相候,下官归见夫人,便欲一往叩求真诀。”
(2).指道士作法念咒时所捏的诀。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 吴君 乃上了一座九星的法坛……念了几句‘乾罗恒那九龙破秽真君’的神咒,捏了一个三台的真诀,步了一个八卦的神罡。”
《漢語大詞典》:画水(畫水)
(1).划水。晋书·艺术传·吴猛:“因还 豫章 , 江 波甚急, 猛 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画水而渡,观者异之。” 宋 苏轼 《画鱼歌》:“天寒水落鱼在泥,短鉤画水如耕犂。”
(2).以水为题材作画。 唐 方干 《卓山人画水》诗:“常闻画石不画水,画水至难君得名。”
(3).指以水为题材的图画。 宋 苏轼 《画水记》:“近日 常州 戚氏 画水,世或传寳之。”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余观 高邮寺 壁 曹仁熙 画水,感事伤时,呈 以道 舍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赵州画水:“ 赵州 画水,世传是 吴道子 笔。”
(4).民间的一种迷信活动。迷信职业者口念咒语,手指画碗里的水,画后,水给病家饮服治病。 沙汀 《还乡记》二:“这是个险恶的征兆,丈夫已经动手准备后事,但 冯大妈 不甘心,摸黑跑 白沟口 ,求卦婆 张姨娘 画水去了。”
《漢語大詞典》:伏阴(伏陰)
(1).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 杜预 注:“伏阴,谓夏寒。”国语·周语下:“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沉气,火无灾燀。”
(2).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其时道士手举法器,朗诵灵章,虔心禳解,伏阴而去,亲奏星官,要保护 薛少府 重还魂魄,再转阳间。”
《國語辭典》:咒诅(咒詛)  拼音:zhòu zǔ
用恶毒的言语诅骂祈求鬼神降祸他人。如:「对于别人的咒诅,只要你行得正,做得直,有什么好怕的呢?」也作「诅咒」。
《漢語大詞典》:诵咒(誦咒)
亦作“ 诵呪 ”。
(1).念咒语。《关尹子·七釜》:“有诵咒者,有事神者。”宋史·礼志五:“人持柳枝霑水散洒,昼夜环绕,诵呪曰:‘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雨令滂沱,令汝归去!’雨足。”
(2).诵经,念经。 唐 李白 《僧伽歌》:“问言诵咒几千徧,口道 恒河 沙復沙。” 清 沈曰霖 《晋人麈·刻阴骘文得中式》:“﹝ 金见星 ﹞生平崇奉阴隲文,晨起盥漱毕即庄诵一过,如释氏诵咒者然。”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密教修行,自诵咒以至供养、设坛等种种仪式都有一定规范,不得任意妄为。”
《漢語大詞典》:咒枣(呪棗)
旧时道士、方士等对枣念咒,谓能用以祛邪治病。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明真王真人:“﹝ 王妙坚 ﹞居常以符水呪枣等术行乞村落。”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三折:“遇一道人,乃 虚靖天师 ,覰贫道有仙风道骨,传授呪枣之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枣﹝附方﹞引《岣嵝神书》:“呪枣治疟:执枣一枚,呪曰:‘吾有枣一枚,一心归大道……’念七遍,吹枣上,与病人食之,即愈。”
《漢語大詞典》:咒厌(呪厭)
古代僧、道、方士以念咒语制服人或物的法术。南史·僧昭传:“ 梁 武陵王 纪 为 会稽 太守,宴坐池亭,蛙鸣聒耳。 王 曰:‘殊废丝竹之听。’ 僧昭 呪厌十许口便息。”
《漢語大詞典》:画符念咒(畫符念咒)
道士画符箓、念咒语。比喻写字、念书令人难以索解。 瞿秋白 《乱弹·哑巴文学》:“两千多年 中国 绅士的画符念咒,保持象形文字,垄断着知识,这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绝妙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