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搜访(搜訪)
寻访;访求。晋书·山涛传:“ 涛 甄拔屈隐,搜访贤才,旌命三十餘人,皆显命当时。”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有詔:‘ 齐 氏故事,布在流俗,闻见既多,可自搜访也。’”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张宜刘升道:“余喜搜访乡里旧事,曩有《钓游丛话》之辑,因细碎不能成卷,置之篋中。” 徐迟 《火中的凤凰·劫馀一》:“﹝ 郑振铎 ﹞年将四十,别无嗜好,就好搜访书籍。”
分類:寻访访求
《漢語大詞典》:询求(詢求)
(1).访求。《晋书·王坦之传》:“又天听虽聪,不启不广;羣情虽忠,不引不尽。宜数引侍臣,询求讜言。” 宋 王安石 《酬淮南提刑邵不疑学士》:“询求故有风謡在,不独鑱诗尚未泯。”元史·岳柱传:“日接见儒生,询求民瘼。”
(2).请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张 ( 张华 )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於世,宜以经高名之士。’ 思 乃询求於 皇甫謐 。 謐 见之嗟叹,遂为作叙。”
分類:请教访求
《國語辭典》:搜讨(搜討)  拼音:sōu tǎo
1.精求义理,深入探讨。《魏书。卷八二。李琰之传》:「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
2.寻找。宋。韩琦〈答陈舜俞推官惠诗求全瓦古砚〉诗:「求者如麻几百年,宜乎今日难搜讨。」
《漢語大詞典》:询采(詢採)
见“ 询採 ”。
亦作“ 询采 ”。
(1).访求;采访。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史官编録,唯自询採,而左、右二史,闕注起居,衣冠百家,罕通行状。” 宋 叶适 《淮西论铁钱五事状》:“臣昨在 蘄州 目见利害,询採吏民,颇为亲切。”
(2).犹询纳。 宋 苏舜钦 《谘目六》:“况自古有贤智之才,而处重位者,必孜孜询采,不遗下议,然后能成就功业, 周公 即其人也。”
分類:访求采访
《漢語大詞典》:钻钻(鉆鑽)
方言。寻找;访求。《醒世姻缘传》第五回:“你两个可也能!那里钻钻的这门物儿来孝顺我哩?” 黄肃秋 校注:“踅磨、寻找、访求、讨访。”
以铁制刑具束颈、凿去髌骨的一种酷刑。《后汉书·章帝纪》:“自往者大狱已来,掠考多酷,鉆钻之属,惨苦无极。”后汉书·陈宠传:“帝敬纳 宠 言,每事务於宽厚。其后遂詔有司,絶鉆钻诸惨酷之科,解妖恶之禁。” 李贤 注:“説文曰:‘鉆,铁銸也。’其炎反。銸音陟叶反。钻,臏刑,谓钻去其髕骨也。钻音作唤反。”晋书·刑法志:“其后遂詔有司,禁絶鉆钻诸酷痛旧制。”
《漢語大詞典》:探抉
访求。 唐 柳宗元 《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为太常主簿,搜逖疑互,探抉遯隐,宿工老师,不得伏匿,皆来会堂下。”
分類:访求
《國語辭典》:访猎(訪獵)  拼音:fǎng liè
徵求。明。朱权《卓文君》第一折:「见今汉武皇帝即位,访猎贤士,想小生守著这断简残篇,短檠破砚,几时是了?」
分類:访求寻求
《漢語大詞典》:括访(括訪)
搜求;访求。新唐书·艺文志序:“ 安禄山 之乱,尺简不藏。 元载 为相,奏以千钱购书一卷,又命拾遗 苗发 等使 江 淮 括访。”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使以 唐太宗 、 宋高宗 为之君, 虞 、 褚 、 米 、 蔡 佐之,相与尽力括访,极意剖析……勒之贞珉,以布海寓,书学庶无遗憾乎?”
分類:搜求访求
《國語辭典》:物色  拼音:wù sè
1.动物的毛色。《礼记。月令》:「瞻肥瘠,察物色。」
2.形貌、外观轮廓。《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传中。颜杲卿传》:「尝送徒于州,亡其籍,至廷,口记物色,凡千人,无所差。」
3.景物、景色。《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南朝宋。鲍照〈秋日示休上人〉诗:「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荣。」
4.各种物品。《旧五代史。卷一一○。周书。太祖本纪一》:「旧来所进羡馀物色,今后一切停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房里多是要紧文书物色,你敢乱动么?」
5.寻找、访求。明。孙仁孺《东郭记》第二二出:「我想遍国之人俱利小人耳,焉能物色我于尘埃之内乎?」《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弟为兄物色,得一佳偶。」
《漢語大詞典》:畴咨(疇咨)
亦作“ 畴諮 ”。 书·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孔 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后以“畴咨”为访问、访求之意。汉书·武帝纪赞:“ 孝武 初立……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晋书·司马虓传》:“若朝之大事,废兴损益,每輒畴諮。” 唐 独孤及 《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诗:“天子方在宥,朝廷张四维。料君能献可,努力副畴咨。”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冲圣当阳,畴咨 方 召 ,东南再造,悉畀元臣。”
分類:访问访求
《漢語大詞典》:求仙
(1).谓以服药、辟谷、修炼等方法,求得长生不老。古代道家、方士多倡之。文选·张衡〈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李善 注引《三辅故事》:“ 武帝 作铜露盘,承天露,和玉屑饮之,欲以求仙。” 三国 魏 夏侯湛 《抵疑》:“ 接舆 佯狂以蔽身, 梅福 弃家以求仙。” 唐 李白 《题雍兵崔明府丹灶》诗:“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狐﹞先炼形为人,既得为人,然后讲内丹,是为由人而求仙。”
(2).访求仙人。《豆棚闲话·空青石蔚子开盲》:“那山上乃是仙家藏真修炼之处……那些求仙问福的,虽有许多,也俱在彼静心守候。”
《國語辭典》:搜罗(搜羅)  拼音:sōu luó
搜求罗致。唐。范传正 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代宗之初,搜罗俊逸,拜公左拾遗。」《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凡稍有名望,稍有学问的人,他都搜罗到他手下,出了钱养活。」
《國語辭典》:蒐罗(蒐羅)  拼音:sōu luó
蒐集网罗。如:「当年的文献都已是断简残编,蒐罗不易。」
《國語辭典》:寻访(尋訪)  拼音:xún fǎng
寻找探问。《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梁鸿传》:「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红楼梦》第九十八回:「且黛玉已归太虚幻境,汝若有心寻访,潜心修养,自然有时相见。」
《漢語大詞典》:博访(博訪)
广泛地寻查访求。晋书·儒林传序:“傍求蠹简,博访遗书,创甲乙之科,擢贤良之举。”南齐书·文学传·祖冲之:“臣博访前坟,远稽昔典。”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经》:“初建议者何人,后废格不行者又何人,当建与否,博访民间之论,一一修入。”
《漢語大詞典》:徵求
1.征收;求索。《穀梁传·桓公十五年》:“古者诸侯时献于天子,以其国之所有,故有辞让而无徵求。” 唐 杜甫 《又呈吴郎》诗:“已诉徵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宋 秦观 《进策·论议上》:“故 杨炎 变之以为两税之法,已而盗起兵兴,征求无节,法又大弊。” 明 何景明 《冬雨率然有二十韵》:“徵求皮肉尽,枯骨待削剥。”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入相奇缘:“性贪黷无厌,徵求财货,皇皇如不及。”
2.征召访求;征询。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夷:“先以詔书告示三郡,密徵求武士。”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圣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宋氏 徵求,力倍功半。”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六·杼山集牒:“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徵求焉。” 巴金 《家》三十:“ 觉新 也奉了祖父的命令来征求 觉民 的意见。”
3.犹征逐。谓交往过从。 明 陈子龙 《分咏西京杂记得新丰》:“忆昔初从 丰 沛 游,少年屠狗相徵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