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春社  拼音:chūn shè
古时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于此日祭祀土神,以祈农事丰收。《礼记。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宋。陆游 游山西村诗:「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國語辭典》:五道  拼音:wǔ dào
1.五路,五个方面。《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万里剋期,五道并入。」唐。王昌龄 塞上曲:「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2.佛教用语。称天、人、地狱、畜生、饿鬼为「五道」。南朝宋。鲍照〈佛影颂〉:「六尘烦苦,五道绵剧。」
3.五道将军。参见「五道将军」条。《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转头逢五道,开眼见阎王。」
《國語辭典》:六道  拼音:liù dào
佛教认为众生由于过去世所作的业,造成每个生命不同的存在状态。存在的状态可分成六类,即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称为「六道」,众生未解脱前,始终在其中辗转生死。《起世经》卷九:「一切众生于人间生,悉皆成就无觉无观,快乐證知身坏即生光音天处,一切六道皆悉断绝,此即名为『世间转尽』。」《西游记》第八回:「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也称为「六趣」。
《國語辭典》:五道将军(五道將軍)  拼音:wǔ dào jiāng jūn
旧时迷信传说五道将军是东岳部下的神将,掌管世人的生死。《醒世恒言。卷一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奴阳寿未绝。今被五道将军收用。」也作「五道」。
《漢語大詞典》:五都
(1). 战国 齐 所设的五个行政区划。约当于其他各国的郡。战国策·燕策一:“王( 齐宣王 )因令 章子 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 燕 。”史记·燕召公世家:“五都之兵。” 司马贞 索隐:“五都即 齐 也。按,临 淄 是五都之一也。”
(2).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1) 汉 以 洛阳 、 邯郸 、 临菑 、 宛 、 成都 为五都。汉书·食货志下:“遂於 长安 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 长安 东西市令及 洛阳 、 邯郸 、 临甾 、 宛 、 成都 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2) 三国 魏 以 长安 、 谯 、 许昌 、 邺 、 洛阳 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 许县 为 许昌县 ” 裴松之 注引《魏略》:“改 长安 、 譙 、 许昌 、 鄴 、 洛阳 为五都。”
(3).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歷五都。” 李善 注:“五都,五方之都。” 唐 韩愈 《赠张童子序》:“自朝之闻人,以及五都之伯长群吏,皆厚其餼赂。”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十:“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
《漢語大詞典》:五穷(五窮)
唐 韩愈 作《送穷文》,谓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是使人困厄不达的五个穷鬼,遂三揖而送之。后常以“五穷”喻厄运。 宋 陆游 《闲中乐事》诗之二:“五穷虽偃蹇,二竖已奔亡。” 金 边元勋 《七夕》诗:“高楼人散酒罇空,漫拟新文送五穷。”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一出:“廿载磨礱,薄命 刘蕡 心自懂;五穷搬弄,无缘 李广 数难封。” 清 张令仪 《不寐》诗:“一岁又将除,五穷復难送。”
《國語辭典》:初更  拼音:chū gēng
称晚上七时至九时。宋。范成大〈烧火盆行〉:「春前五日初更后,排门然火如晴昼。」也作「初夜」。
《國語辭典》:手指  拼音:shǒu zhǐ
手掌末端的部分,左、右手各五根。《三国演义》第三○回:「淳于琼被擒见操,操命割去其耳鼻手指,縳于马上。」《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他那般轻倩的装饰,虽则觉得柔媚,只一双手指却像讲究勾、搬、冲的。」也称为「手指头」。
《漢語大詞典》:五时(五時)
(1).谓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泛指一年四季。吕氏春秋·任地:“五时见生而树生,见死而穫死。” 高诱 注:“五时,五行生杀之时也。” 陈奇猷 校释:“五时者,春、夏、秋、冬、季夏也。本书《十二纪》,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而於《季夏》之末别出中央土一节,是以木、火、金、水、土五行配属春、夏、秋、冬四季,即所谓五时也。”《隋书·王劭传》:“伏愿远遵先圣,於五时取五木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
(2).佛教语。天台宗谓佛陀从成道至涅槃所说之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槃时。 南朝 梁 刘孝标 《〈昭明太子集〉序》:“五时密教,月犹镜象;一乘妙旨,观若掌珠。” 清 龚自珍 《总正历代所译一切经》:“ 释迦 既没, 阿难 结集 释迦 一代五时之教。”
《漢語大詞典》:五位
(1).谓天数五和地数五。前者为奇数,一、三、五、七、九;后者为偶数,二、四、六、八、十。《易·繫辞上》:“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韩康伯 注:“天地之数各五,五数相配,以合成金、木、水、火、土。” 高亨 注:“天数一、三、五、七、九,五位奇数相加,其和数为二十五。地数二、四、六、八、十,五位偶数相加,其和数为三十。”
(2).指岁、月、日、星、辰。国语·周语下:“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 韦昭 注:“五位,岁、月、日、星、辰也。”
(3).谓五行。尚书大传卷二:“维五位復建,辟厥沴。” 郑玄 注:“君失五事,则五行相沴,违其位。復立之者,当明其吉凶变异。”汉书·五行志上:“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位皆以五而合。”云笈七籤卷七:“三元既立,五行咸具,以五行为五位,三五和合,谓之八会。”参见“ 五行 ”。
(4).犹言五方。《素问·天元纪大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主运歌》:“五运五行御五位,五气相生顺令行。”注:“五位者,东、南、中、西、北也。”
(5).指五方之神。汉书·扬雄传上:“灵祇既乡,五位时叙。”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五位,五方之神。”《文选·班固〈东都赋〉》:“上帝宴饗,五位时序。” 李善 注:“汉书曰:‘天神之贵者 太一 ,其佐曰五帝。’河图曰:‘ 苍帝 神名 灵威仰 , 赤帝 神名 赤熛怒 , 黄帝 神名 含枢纽 , 白帝 神名 白招拒 , 黑帝 神名 汁光纪 。’”
(6).九五之位,指帝位。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陛下乘五位而出震,迎五帝以郊天。”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一》:“立天地人之极,而垂衣五位。”参见“ 九五 ”。
(7).土层较深的优质土壤。
(8).指侯、大夫、卿、公、辟五种等级。《后汉书·朱穆传》:“天气鬱冒,五位四候连失正气,此互相明也。”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五位,谓侯、大夫、卿、公、辟。”
(9).指 宋 时 童贯 等五人为皇帝分工修建的宫室。《宣和遗事》前集:“ 蔡京 欲以宫室媚上,一日,召内侍 童贯 、 杨戬 、 曹详 、 何訢 、 蓝从熙 ,讽以禁中逼窄之状。五人听命……既有分地,因各出新意,故号‘五位’。五位既成,楼阁相望。”
(10).算术上的第五个数位。即个十百千万之万位。
《國語辭典》:五行  拼音:wǔ xíng
1.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视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五者相生相剋,使宇宙万物运行变化,形成各种现象。《礼记。礼运》:「播五行于四时。」唐。孔颖达。正义:「播谓播散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气于春夏秋冬之时也。」《孔子家语。卷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2.旧时以人的八字配合五行生剋推算命运。后借指命运。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也是我五行注定,八字安排。」《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谁不愿黄金屋?谁不愿千钟粟?算五行不是这般题目。」
3.仁、义、礼、智、信。《荀子。非十二子》:「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唐。杨倞。注:「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
《國語辭典》:九五  拼音:jiǔ wǔ
九,阳数,《易经》中以⚊表示。五为卦中自下而上的第五个爻位。《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句下唐。孔颖达。正义:「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因以比喻君位。《旧唐书。卷一九四。突厥传上》:「应是闻我国家初有内难,朕又新登九五,将谓不敢拒之。」《三国演义》第六回:「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
《國語辭典》:五指  拼音:wǔ zhǐ
手上的五根指头。即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水浒传》第三二回:「武行者听了,跳起身来,叉开五指望店主人脸上只一掌。」
《國語辭典》:五阴(五陰)  拼音:wǔ yīn
佛教用语。阴是堆、积聚的意思。佛教称构成人或其他众生的五堆成分为「五阴」。分别为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其中除色阴外,其馀皆属精神层面。色指组成身体的物质,受指感觉,想指意象、概念,行指意志,识指认识分别作用。由于每一种阴,都是由许多分子积聚而成,故称为「阴」。《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乐观五阴如怨贼。」也称为「五蕴」。
《國語辭典》:五蕴(五蘊)  拼音:wǔ yùn
佛教用语。梵语pañca-skandha的意译。蕴为堆、积聚的意思。佛教称构成人或其他众生的五堆成分为「五蕴」。分别为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其中除色蕴之外,其馀皆属精神层面。色指组成身体的物质,受指感觉,想指意象、概念,行指意志,识指认识分别作用。由于每一种蕴,都是由许多分子积聚而成,故称为「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也译作「五阴」。
《漢語大詞典》:五公
(1).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 西汉 张汤 、 杜周 、 萧望之 、 冯奉世 、 史丹 。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李善 注:“公,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也。《汉书》曰:‘ 张汤 为御史大夫,徙 杜陵 ; 杜周 为御史大夫,徙 茂陵 ; 萧望之 为前将军,徙 杜陵 ; 冯奉世 为右将军,徙 杜陵 ; 史丹 为大将军,徙 杜陵 。’”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一说指 田蚡 、 张安世 、 朱博 、 平晏 、 韦赏 。见《后汉书·班固传》“七相五公” 李贤 注。
(2).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 东汉 袁安 、子 敞 、孙 汤 、 汤 子 逢 、 逢 弟 隗 。 唐 刘禹锡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之三:“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归。”
(3).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 晋 葛旟 、 路秀 、 卫毅 、 刘真 、 韩泰 。晋书·齐王冏传:“封 葛旟 为 牟平公 , 路秀 小黄公 , 卫毅 阴平公 , 刘真 安乡公 , 韩泰 封丘公 ,号曰‘五公’,委以心膂。”
(4).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 晋 王导 、 谢安 、 温峤 、 陶侃 、 谢玄 。见南史·宋武帝纪、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五公
《漢語大詞典》:五伯
(1).同“ 五百 ”。新唐书·苏世长传:“初在 陕 ,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挞于廛,五伯疾其诡,鞭之流血, 世长 不胜痛,呼而走,人笑其不情。” 宋 岳柯 桯史·蠲毒图:“﹝ 王涇 ﹞减死黥流,杖脊朝天门,中使涖焉,方覬其速毙, 涇 货五伯下其手,卒得活。”
(2).指 东汉 邓彪 等五人,因字号中皆带“伯”字,故称。后汉书·邓彪传“ 邓彪 字 智伯 ……后仕郡,辟公府” 唐 李贤 注引《东观记》:“ 彪 与同郡 宗武伯 、 翟敬伯 、 陈绥伯 、 张弟伯 ,同志好,齐名, 南阳 号曰‘五伯’。”
分類:字号
《國語辭典》:五臣  拼音:wǔ chén
1.禹、稷、契、皋陶、伯益为舜之五臣。
2.虢叔、闳夭、泰颠、散宜生、南宫括为周文王之五臣。
3.晋文公之五臣有二说,李善谓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为五臣;刘良谓赵衰、先轸、魏武子、贾佗、狐偃为五臣。
4.令尹子文、叶公子高、莫敖大心、棼冒勃苏、蒙谷为楚威王之五臣。
5.谢弘微、王华、王昙首、殷景仁、刘湛等为南朝宋文帝之五臣。
6.唐开元时吕延祚集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注《文选》以进于朝,称「五臣注文选」。
《國語辭典》:五鬼  拼音:wǔ guǐ
1.知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鬼。见唐。韩愈〈送穷文〉。
2.南唐李璟所用的冯延巳、冯延鲁、陈觉、魏岑、查文徽等五位奸邪的臣子。
3.宋代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圭,奸邪险伪,时称为「五鬼」。见《宋史。卷二八三。王钦若传》。
《漢語大詞典》:五穷(五窮)
唐 韩愈 作《送穷文》,谓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是使人困厄不达的五个穷鬼,遂三揖而送之。后常以“五穷”喻厄运。 宋 陆游 《闲中乐事》诗之二:“五穷虽偃蹇,二竖已奔亡。” 金 边元勋 《七夕》诗:“高楼人散酒罇空,漫拟新文送五穷。” 明 卓人月 《花舫缘》第一出:“廿载磨礱,薄命 刘蕡 心自懂;五穷搬弄,无缘 李广 数难封。” 清 张令仪 《不寐》诗:“一岁又将除,五穷復难送。”
《國語辭典》:社会(社會)  拼音:shè huì
1.由人及其互动所形成的集合体,通常具有特定的文化与制度。
2.某一阶级或某些范围的人所形成的群体。其组合分子具有一定关系,依此关系,彼此合作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如:「上流社会」。《醒世恒言。卷三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一个小节级同个茶酒保,把著团书来请张员外团社。原来大张员外在日,起这个社会,朋友十人,近来死了一两人,不成社会。」
3.旧时里社逢节日的酬神庆祝活动。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三月》:「诸军寨及殿司衙奉侍香火者,皆安排社会,结缚台阁,迎列于道,观睹者纷纷。」六十种曲本。明。无名氏。《白兔记》第三出:「今年社会,可胜似上年么?(净)今年齐整,跳鬼判的,踹跷的,做百戏的,不能尽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