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翻身  拼音:fān shēn
1.翻转身体。如:「他今晚睡得颇不安稳,不断地翻身。」《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韩擒虎话本》:「五十步翻身背射,箭既离弦,势同劈竹,不东不西,况前雕咽喉中箭,突然而过,况后雕劈心便著,双雕齐落马前。」《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再欲检看他书时,床上周瑜翻身,干急灭灯就寝。」
2.形容脱离困厄,时来运转。如:「经历过重大的打击后,他仍不放弃,努力寻找翻身的机会。」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虎著痛箭难舒爪,鱼遭密网怎翻身!」《儒林外史》第三回:「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
3.纵身、腾身而起。清。杜文澜《古谣谚。卷六五。仙桐道人歌》引《涌幢小品》:「翻身跨起云间鹤,朗吟飞过蓬莱侧。」
《漢語大詞典》:转轮(轉輪)
(1).旋转的轮子。 茅盾 《子夜》十三:“工作很紧张,全车间是一个飞快的转轮。”
(2).转动轮子,发轫。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转轮既始,烈栗遍于 欧洲 。”
(3).佛教语。转法轮,说教法。 南朝 梁 沈约 《佛记序》:“屈兹妙有,同此转轮。” 王闿运 《衡州西禅寺碑》:“有大法人,转轮弹指。”
《國語辭典》:流浪  拼音:liú làng
1.飘泊、没有固定的居所。宋。苏轼〈芙蓉城〉诗:「此生流浪随苍溟,偶然相值两浮萍。」
2.指放浪、放纵。唐。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嗟余流浪心最狂,十年学剑逢时康。」
《漢語大詞典》:沦洄(淪洄)
轮回。佛教指有生命的东西在天堂、地狱、人间等六个范围内流转不息。《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因何国主苦求哀,为徒长刼免沦洄。”
《國語辭典》:生死  拼音:shēng sǐ
1.生存或死亡。《文选。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结欢三十载,生死一交情。」《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治晚勿幸大病,生死难保,这事断不能了。」
2.坚持,不顾一切。《金瓶梅》第四一回:「于是生死把大妗子留下了,然后作辞上轿。」
《國語辭典》:三界  拼音:sān jiè
佛教谓生死往来之世界有三:一曰欲界,有淫欲、食欲,有情之所住,自六欲天,下至无间地狱,称为「欲界」。二曰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在欲界之上,离二欲有情之所住,四禅天,或立十六天、十八天。三曰无色界,无色、无物、无身,有四无色,称为「四无色天」或「四空处」。
《國語辭典》:偷生  拼音:tōu shēng
苟且求生。《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也作「偷活」。
《漢語大詞典》:媮生
苟且求活,无所作为地生活。《楚辞·卜居》:“寧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朱熹 集注:“媮,音偷,旧音俞,非是。” 唐 司空图 《乙丑人日》:“今朝人日逢人喜,不料媮生作老人。”
《國語辭典》:来世(來世)  拼音:lái shì
来生。佛教轮回的说法,认为人死后会再投生,故称转生之世为「来世」。《书经。仲虺之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三国演义》第八回:「妾今生不能与君为妻,愿相期于来世。」
《漢語大詞典》:生处(生處)
(1).生长的地方。 唐 李咸用 《苔》诗:“几年风雨跡,叠在石孱颜。生处景长静,看来情儘閒。” 金 元好问 《野谷道中怀昭禅师》诗:“説向阿师应被笑,人生生处果难忘。” 元 曹之谦 《送李郭二子还乡》诗:“丧乱身为客,淹流泪满衣。亦知生处乐,未卜有年归。”
(2).指聚集之处。 唐 杜牧 《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3).佛教谓转世轮回之处。魏书·释老志:“善恶生处凡有六道焉。”
(4).指转生之处。 元 觉岸 释氏稽古略卷二:“﹝ 道安法师 ﹞正月晦日命门徒具浴。忽有异僧出入隙中。 安 以生处问之,僧指西北,云即开,见楼阁如幻出,曰:‘彼兜率天也。’”
(5).产地。 清 翟灏 通俗编·货财:“生处不如聚处。”
《國語辭典》:九有  拼音:jiǔ yǒu
1.九州。借指全中国。《诗经。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济元功于九有,固举世之所推。」
2.佛教指轮回众生所处的九种境界。唐。王勃〈释迦佛赋〉:「恩沾九有,行洽三无。」
《國語辭典》:九州  拼音:jiǔ zhōu
1.中国古代分天下为九个行政区,称为「九州」。历来说法不一,有《禹贡》九州、《尔雅》九州、《周礼》九州等分别。一般乃指《周礼》九州,为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后用作中国的代称。宋。陆游 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岛名。日本四岛中最南的一岛。因封建时代全境分为九个州而得名。以热带植物和煤矿藏闻名。岛上有世界最大的活火山口阿苏山。行政上分为福冈、鹿儿岛、熊本、宫崎、长崎、大分、佐贺七个县;著名城市有北九州、福冈及长崎。
《國語辭典》:多生  拼音:duō shēng
1.佛教指众生受轮回之苦,生死相续,称为「多生」。唐。白居易 味道诗:「此日尽知前境妄,多生曾被外尘侵。」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一八。饶廷直》:「多生曾结香火缘,邂逅相逢竟相语。」
2.生,语助词。多生通常指多数、大概。宋。张元干 瑞鹧鸪。雏莺初啭斗尖新词:「总解满斟偏劝客,多生俱是绮罗人。」
《國語辭典》:因果  拼音:yīn guǒ
1.原因和结果。指事情演化的前后关连。如:「知道事情的始末因果,就容易下判断了。」
2.佛教基本理论之一,谓因和果。佛教认为一切的生命形态和生活遭遇,都是过去意志行为的果,而过去意志行为则是造成果的因。因和果之间是相对的关系。《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六:「果有为离系,无为无因果。」《南史。卷五七。范云传》:「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贵贫贱?」
3.缘由。《红楼梦》第六五回:「又还有一段因果,我们家的规矩,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伏侍的。」
《國語辭典》:因果报应(因果報應)  拼音:yīn guǒ bào yìng
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佛教谓生死轮回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因果关系。一切有意志的行为,不论善恶或中性,都必导致未来世的乐、苦或中性的生活经验和生命形态。换言之,一切众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命形态都是过去意志行为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在未解脱之前,永不休止。
《國語辭典》:九地  拼音:jiǔ dì
1.根据地质、地形,可将土地分为沙泥、泽池、沚崖、下田、中田、上田、下山、中山、上山等九种。见汉。扬雄《太玄经。卷八。太玄数》。
2.大地、遍地。《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重玄匪奥,九地匪沉。」宋。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词:「底事昆崙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3.地之最深处。《孙子。形》:「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聊斋志异。卷一○。龙飞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國語辭典》:九天  拼音:jiǔ tiān
1.天的中央及八方。《楚辞。屈原。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2.天之极高处。《孙子。形》:「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作「九霄」、「九重」。
3.比喻宫禁。唐。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王涯 宫词三○首之七:「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
《國語辭典》:人身  拼音:rén shēn
1.人的身体。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三。词曲部。宾白》:「就人身论之,则如肢体之于血脉。」
2.当事人本身。南朝梁。沈约〈南郊恩诏〉:「人身及家口质系,悉散还私家。」
3.人品才识。《南史。卷六一。陈伯之传》:「临川内史王观,僧虔之孙,人身不恶,可召为长史,以代元冲。」
4.佛教用语。指在轮回中转世投生为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但当兼脩戒行,留心诵读,以为来世津梁,人身难得勿虚过也。」
《漢語大詞典》:轮转(輪轉)
(1).佛教语。轮回。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妙法轮转,甘露啟霏。” 明 袁宏道 《与龚惟长先生书》:“以此知甥尤不可不急学道也。不然,牛马猪狗,轮转安有极耶?”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则万物皆轮转矣。”
(2).翻转;掉转。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一二日间,恒延颈外望。伺户小开,便轮转自跃,入於深渊。”《三国演义》第四五回:“两边四下一齐轮转櫓棹,望 江 面上如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