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蹶阴(蹶陰)
厥阴。此指中医十二经脉之一足厥阴肝经。蹶,通“ 厥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诊其脉,曰:‘病气疝,客於膀胱,难於前后溲,而溺赤……’ 出於 病得之欲溺不得,因以接内。所以知 出於 病者,切其脉大而实,其来难,是蹶阴之动也。” 张守节 正义:“ 邹 ﹝云﹞:‘厥阴之脉也。’”
《國語辭典》:五阴(五陰)  拼音:wǔ yīn
佛教用语。阴是堆、积聚的意思。佛教称构成人或其他众生的五堆成分为「五阴」。分别为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其中除色阴外,其馀皆属精神层面。色指组成身体的物质,受指感觉,想指意象、概念,行指意志,识指认识分别作用。由于每一种阴,都是由许多分子积聚而成,故称为「阴」。《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乐观五阴如怨贼。」也称为「五蕴」。
《國語辭典》:五蕴(五蘊)  拼音:wǔ yùn
佛教用语。梵语pañca-skandha的意译。蕴为堆、积聚的意思。佛教称构成人或其他众生的五堆成分为「五蕴」。分别为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其中除色蕴之外,其馀皆属精神层面。色指组成身体的物质,受指感觉,想指意象、概念,行指意志,识指认识分别作用。由于每一种蕴,都是由许多分子积聚而成,故称为「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也译作「五阴」。
《國語辭典》:三阴(三陰)  拼音:sān yīn
中医指太阴、少阴、厥阴的合称。包含了手三阴与足三阴,共六条经脉。可辨證在身体深部或五脏有病否。
《漢語大詞典》:厥阴(厥陰)
(1).中医学名词。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的过程。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参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阴阳离合论》
(2).中医学名词。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咳嗽胸闷等。参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中医学名词。六经病之一。厥阴病为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常出现寒热错杂的症候。上热下寒者,有消渴,胸脘部灼热疼痛,饥而不欲食,下利,吐蛔等证。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参阅 汉 张仲景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漢語大詞典》:闲使(閒使)
亦作“间使”。
(1).密使。暗中派往敌方进行反间或侦察等活动的使者。史记·淮阴侯列传:“ 范阳 辩士 蒯通 説 信 曰:‘将军受詔击 齐 ,而 汉 独发閒使下 齐 ,寧有詔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周书·晋荡公护传:“先是, 护 母 阎姬 与皇第四姑及诸戚属,并没在 齐 ,皆被幽縶。 护 居宰相之后,每遣间使寻求,莫知音息。”旧唐书·窦建德传:“又遣间使约 世充 共为表里。”
(2).针灸穴位名。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三寸。《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手部主病针灸要穴歌》:“间使主治脾寒证,九种心疼疟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