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人道  拼音:rén dào
1.做人的道理。《易经。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
2.人伦。指社会的伦理关系。《礼记。丧服小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史记。卷二三。礼书》:「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
3.发生性关系。元。施惠《幽闺记》第二二出:「一时见君子,匆匆遽成人道也。」《醒世姻缘传》第四四回:「古人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使其气血充足,然后行其人道。」
4.尊重人类权利,爱护人的生命,关心人性的道德理念。
5.佛教用语。六道之一。指人类。
《國語辭典》:人道主义(人道主義)  拼音:rén dào zhǔ yì
一种尊重人类价值,以谋求全体人类安宁幸福为理想的主义。强调博爱精神,主张超越人种、国家、宗教等差异,承认人人平等,肯定人性。并以伸张正义,维护人权,同情弱小和救济贫困,反对政治迫害及种族歧视为其主要内容。
《漢語大詞典》:行人道
即人行道。大道两旁的人行便道。 茅盾 《色盲》五:“沿着水门汀的行人道,他急忙地走。” 徐迟 《精神分析》:“浓雾笼罩在河上,行人道变成了河岸。”
《国语辞典》:人道教育  拼音:rén dào jiào yù
教导儿童尊重生命,使他们对动物有爱心,免除残暴行为的教育。
《国语辞典》:不足为外人道(不足为外人道)  拼音:bù zú wèi wài rén dào
不应该或不必向外面的人说。如:「这是我们俩的事,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漢語大詞典》:革命人道主义(革命人道主義)
在无产阶级领导人民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项伦理原则。在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实行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救死扶伤等都体现了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新 中国 建立后采取的救济失业、禁毒、禁娼、除害灭病、劳动保护和公费医疗,以及在坚决消灭剥削阶级的同时,对于剥削阶级的人们,除极少数罪大恶极的分子外,都努力帮助他们在劳动中转变为自食其力的人等等,也体现了革命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
《國語辭典》:不人道  拼音:bù rén dào
不合人性。如:「劫机暴徒杀害人质是不人道的行为,必须接受国际的制裁。」
分類:人道
《國語辭典》:惨无人道(慘無人道)  拼音:cǎn wú rén dào
狠毒残酷,灭绝人性。如:「当年日军侵占南京时,虏掠淫杀,真是惨无人道。」
《國語辭典》:人道主义(人道主義)  拼音:rén dào zhǔ yì
一种尊重人类价值,以谋求全体人类安宁幸福为理想的主义。强调博爱精神,主张超越人种、国家、宗教等差异,承认人人平等,肯定人性。并以伸张正义,维护人权,同情弱小和救济贫困,反对政治迫害及种族歧视为其主要内容。
《高级汉语词典》:人道惧绝
丧失了性交能力
《分类字锦》:人道大伦(人道大伦)
史记外戚世家易基乾坤诗始关睢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分类:夫妇
《國語辭典》:人天  拼音:rén tiān
1.人和天。《晋书。卷五四。陆云传》:「是以帝尧昭焕而道协人天,西伯质文而周隆二代。」
2.粮食。《旧唐书。卷三○。音乐志三》:「粒食伊始,农之所先。古今攸赖,是曰人天。」
3.国君。唐。刘禹锡〈砥石赋〉:「君为人天,安有执砺世之具,而患乎无贤欤。」
4.生死的代称。因生者在世,死者归天。如:「人天永隔」。
《國語辭典》:民天  拼音:mín tiān
语本《史记。卷九七。郦生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指粮食。《宋史。卷一三七。乐志十二》:「士爰稼穑,允协民天。」
分類:粮食
《漢語大詞典》:文明
(1).文采光明。易·乾:“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孔颖达 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泰阶既平,洪水既清,大人在上,区宇文明。” 唐 李白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以文明鸿业,授之元良。”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陶埏:“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予既喜身亲古人未言之见闻,復重慨夫文明之璞一旦割裂而出,天地真藴,山川元气,渐至竭耗。”
(2).指文采。与“质朴”相对。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青囊,所以盛印也。奏劾者,则以青布囊盛印於前,示奉王法而行也。非奏劾日,则以青繒为囊,盛印於后也。谓奏劾尚质直,故用布,非奏劾日尚文明,故用繒。”
(3).谓文德辉耀。书·舜典:“濬哲文明,温恭允塞。” 孔颖达 疏:“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宋书·律历志上:“是以君子反情以和志,广乐以成教,故能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主上文明,吾辈苟以观书得罪,不犹愈他咎乎?” 元 耶律楚材 《继宋德懋韵》之一:“圣人开运亿斯年,睿智文明禀自天。”
(4).谓文治教化。 前蜀 杜光庭 《贺黄云表》:“柔远俗以文明,慑凶奴以武略。” 宋 司马光 《呈范景仁》诗:“朝家文明所及远,於今臺阁尤蝉联。”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二:“想见先朝文明之盛,为之慨然。”
(5).文教昌明。 汉 焦赣 《易林·节之颐》:“文明之世,销锋铸鏑。” 前蜀 贯休 《寄怀楚和尚》诗:“何得文明代,不为王者师。”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抱经济之奇才,当文明之盛世。” 鲁迅 《准风月谈·抄靶子》:“ 中国 究竟是文明最古的地方,也是素重人道的国度。”
(6).犹明察。《易·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 文王 以之。”后汉书·邓禹传:“ 禹 内文明,篤行淳备,事母至孝。”新唐书·陆亘传:“ 亘 文明严重,所到以善政称。”
(7).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有文化的状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若因好句不来,遂以俚词塞责,则走入荒芜一路,求闢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矣。” 清 秋瑾 《愤时迭前韵》:“文明种子已萌芽,好振精神爱岁华。” 老舍 《茶馆》第二幕:“这儿现在改了良,文明啦!”
(8).新的,现代的。《老残游记》第一回:“这等人……只是用几句文明的辞头骗几个钱用用罢了。”
(9).合于人道。 郭孝威 《福建光复记》:“所有俘虏,我军仍以文明对待,拘留数时,即遣归家。”
《國語辭典》:作人  拼音:zuò rén
1.为人行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须臾,温来,敦便奋其威容,问温曰:『皇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
2.培育人才。《诗经。大雅。棫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3.从事劳动工作的人。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至平明,羊头、肚肺、……、蛤蜊之类讫,方有诸手作人上市买卖零碎作料。」
《國語辭典》:六道  拼音:liù dào
佛教认为众生由于过去世所作的业,造成每个生命不同的存在状态。存在的状态可分成六类,即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称为「六道」,众生未解脱前,始终在其中辗转生死。《起世经》卷九:「一切众生于人间生,悉皆成就无觉无观,快乐證知身坏即生光音天处,一切六道皆悉断绝,此即名为『世间转尽』。」《西游记》第八回:「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也称为「六趣」。
《漢語大詞典》:私义(私義)
(1).以私人关系为准则的个人道义。《商君书·画策》:“国乱者,民多私义;兵弱者,民多私勇。”韩非子·饰邪:“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行其私,信於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罪沮,人臣之私义也。”战国策·赵策二:“子用私道者家必乱,臣用私义者国必危。”
(2).指个人合乎正义的行为。史记·游侠列传序:“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