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生花 拼音:shēng huā
比喻文笔美妙,有杰出的写作才能。参见「梦笔生花」条。明。叶宪祖《鸾鎞记》第一○出:「只是你们这样的人,我偏不肯轻易一个字儿。休喳,谩思量代笔生花。」
《國語辭典》:汪洋 拼音:wāng yáng
1.水势浩大。《楚辞。王褒。九怀。蓄英》:「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平妖传》第四○回:「李遂上前,叫军士一条麻绳索儿,绑缚个四马攒蹄。就打入胡永儿伪宫中来,只见一派汪洋大水,并无门路。众人都慌了。」
2.比喻气度宽宏。南朝梁。刘孝威〈重光〉诗:「风神潇落,容止汪洋。」唐。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3.比喻文章气势盛大。《新唐书。卷一七六。列传。韩愈》:「横骛别驱,汪洋大肆。」《宋史。卷三三九。列传。苏辙》:「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
4.形容非常恢宏深广。唐。沈佺期 则天门赦改年诗:「歌舞将金帛,汪洋被远黎。」唐。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其说汪洋奥美,关节开解。」
2.比喻气度宽宏。南朝梁。刘孝威〈重光〉诗:「风神潇落,容止汪洋。」唐。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3.比喻文章气势盛大。《新唐书。卷一七六。列传。韩愈》:「横骛别驱,汪洋大肆。」《宋史。卷三三九。列传。苏辙》:「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
4.形容非常恢宏深广。唐。沈佺期 则天门赦改年诗:「歌舞将金帛,汪洋被远黎。」唐。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其说汪洋奥美,关节开解。」
《漢語大詞典》:道术(道術)
(1).道路。《庄子·大宗师》:“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正误·道术》:“途之大者谓之道,小者谓之术…… 庄周 以江湖对道术而言,则直指为道路无疑矣。”
(2).指学术,学说。《庄子·天下》:“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陵夷至於暴 秦 ,焚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此遂灭。” 宋 王圭 《除皇伯祖承亮检校工部尚书制》:“曾无车服珍宝之玩,固有诗书道术之明。” 梁启超 《新民说》十一:“ 中国 惟 战国 时代,九流杂兴,道术最广。”
(3).治国之术。《吕氏春秋·任数》:“ 桓公 得 管子 ,事犹大易,又况於得道术乎!” 汉 张衡 《四愁诗》序:“ 屈原 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貽於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 宋 司马光 《稷下赋》:“然而诸侯未服,四邻交侵,士有行役之怨,民有愁痛之音,意者臣等道术之浅薄,未足以称王之用心故也。”
(4).道德学问;文章道德。《墨子·非命下》:“今贤良之人,尊贤而好功道术,故上得其王公大人之赏,下得其万民之誉。”《韩诗外传》卷二:“夫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务之以调和,智慧潜深则一之以易谅,勇毅强果则辅之以道术,齐给便捷则安之以静退。”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逐去邪人,不使见邪行者,皆选天下端士,孝弟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
(5).道教的法术;方术。《后汉书·张楷传》:“﹝ 张楷 ﹞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晋 葛洪 《神仙传·魏伯阳》:“ 魏伯阳 者, 吴 人也。本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后与弟子三人入山作神丹。”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麴生》:“ 叶法善 有道术,居 玄真观 。” 明 冯梦龙 《邯郸梦·酒馆求度》:“据著道术呪符,便鸡犬也都堪度。”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盖 仲仙 亦尝述 附云 之名于 可覲 ,并称其有道术。 附云 谓 仲仙 尝得真人宝印,故能如是。”
(2).指学术,学说。《庄子·天下》:“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陵夷至於暴 秦 ,焚经书,杀儒士,设挟书之法,行是古之罪,道术由此遂灭。” 宋 王圭 《除皇伯祖承亮检校工部尚书制》:“曾无车服珍宝之玩,固有诗书道术之明。” 梁启超 《新民说》十一:“ 中国 惟 战国 时代,九流杂兴,道术最广。”
(3).治国之术。《吕氏春秋·任数》:“ 桓公 得 管子 ,事犹大易,又况於得道术乎!” 汉 张衡 《四愁诗》序:“ 屈原 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貽於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 宋 司马光 《稷下赋》:“然而诸侯未服,四邻交侵,士有行役之怨,民有愁痛之音,意者臣等道术之浅薄,未足以称王之用心故也。”
(4).道德学问;文章道德。《墨子·非命下》:“今贤良之人,尊贤而好功道术,故上得其王公大人之赏,下得其万民之誉。”《韩诗外传》卷二:“夫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务之以调和,智慧潜深则一之以易谅,勇毅强果则辅之以道术,齐给便捷则安之以静退。”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逐去邪人,不使见邪行者,皆选天下端士,孝弟博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
(5).道教的法术;方术。《后汉书·张楷传》:“﹝ 张楷 ﹞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晋 葛洪 《神仙传·魏伯阳》:“ 魏伯阳 者, 吴 人也。本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后与弟子三人入山作神丹。”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麴生》:“ 叶法善 有道术,居 玄真观 。” 明 冯梦龙 《邯郸梦·酒馆求度》:“据著道术呪符,便鸡犬也都堪度。”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盖 仲仙 亦尝述 附云 之名于 可覲 ,并称其有道术。 附云 谓 仲仙 尝得真人宝印,故能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