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次第  拼音:cì dì
1.次序、依次。《三国演义》第四五回:「离三江口五六十里,船依次第歇定。」《老残游记》第八回:「车夫等人次第出来,方才从石壁缝里把子平拉出。」
2.接著、转眼。南唐。冯延巳〈忆江南。今日相逢花未发〉词:「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
3.形容迅速。唐。白居易 观幻诗:「次第花生眼,须臾烛过风。」
4.规模。《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每年燕山市井,如东京制造,到己酉岁方成次第。」
5.眉目、头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他明日回话,必有个次第。」《水浒传》第一七回:「太守问我贼人消息,我回覆道:『未见次第,不曾获的。』」
6.光景。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國語辭典》:条贯(條貫)  拼音:tiáo guàn
1.条理。《文选。东方朔。答客难》:「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唐。陈鸿《东城老父传》:「宿鸿祖于斋舍,话身之出处,皆有条贯。」
2.分析条理,贯穿综合。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经之条贯,必出于传。」
《國語辭典》:眉目  拼音:méi mù
1.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琰传》:「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朝士胆望,而太祖亦敬惮焉。」
2.比喻面子。《水浒传》第七○回:「特地教吴学究、公孙胜帮他,只想要他见阵成功,山寨中也好眉目,谁想又逢敌手。」
3.事情的次序或头绪。如:「有点眉目了。」
4.可为众人表率和楷模的杰出人才。唐。刘禹锡〈唐故朝议郎守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司空奚公神道碑〉:「转吏部员外郎,是曹在南宫为眉目,在选士为司命。」
《國語辭典》:文理  拼音:wén lǐ
1.文字组织的条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颂赞》:「自商已下,文理允备。」《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所以往往一本书被翻译翻了出来,白话不像白话,文理不成文理。」
2.文科、理科的合称。如:「文理补习班」。
《國語辭典》:经纪(經紀)  拼音:jīng jì
1.纲纪、条理。《淮南子。俶真》:「万物百族,使各有经纪条贯。」《后汉书。卷二五。卓鲁魏刘列传。卓茂》:「凡人之生,群君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接。」
2.经营管理。《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朱建平》:「繇经纪其门户,欲嫁其妾。」唐。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
3.买卖、交易。《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点检行囊,没十日都使尽,又不会做甚经纪。」《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家里做个小生意,是戏子行头经纪。」
4.经手买卖的人。《福惠全书。卷八。杂课部。牛驴杂税》:「例有牙行经纪,评价发货。」也称为「牙郎」、「牙侩」、「牙人」、「牙子」。
5.通行。《淮南子。原道》:「经纪山川,蹈腾昆仑。」
6.聪明。《西游记》第六八回:「贤弟,你好不经纪!再走走,拣大的买吃。」
7.北平方言。指奥秘、道理。如:「这里头的经纪,外行人是不容易懂的!」
8.北平方言。指主张、主意。如:「这会儿,他心里已有个经纪了。」
《國語辭典》:经纪人(經紀人)  拼音:jīng jì rén
1.做买卖的商人。《金瓶梅》第三回:「小人只认的大郎,是个养家经纪人。且是街上做买卖,大大小小不曾恶过一个。」
2.在交易所中代他人进行买卖,或撮合买卖双方而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3.受聘于演艺人员、职业运动员等,为其处理签约、安排演出、代替发言等事宜的人。
《漢語大詞典》:条流(條流)
(1).体例;纲目。宋书·谢灵运传:“ 太祖 登祚……令 灵运 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前史所述 魏 、 晋 诸家书目,条流仅举,銓次靡详,惟 阮 氏《七録》始末,备载弘明集中。”
(2).流派;类别。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条流殊迹,若有区囿。”隋书·经籍志二:“ 汉 时 刘向 《别録》、 刘歆 《七略》,剖析条流,各有其部,推寻事迹,疑则古之制也。”
(3).指细流,小道。 清 恽敬 《大云山房文稿二集目录序》:“是故六艺要其中,百家明其际会;六艺举其大,百家尽其条流。”
(4).条例。通典·职官二二:“ 周 建六官,各有徒属,虽尚文去质,吏众事繁,然而条流不紊,职非重设。”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谓宜具为条流,俾诸教官依国子监外官学例,为课试法。”
(5).谓订立条例。 唐 元稹 《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伏以糶盐价钱,自有本使收管,不要州县条流。”
(6).条理。南史·柳恽传:“ 惲 常以今声转弃古法,乃著《清调论》,具有条流。” 宋 叶适 《刘建翁墓志铭》:“事虽漫汗麄梗,经 建翁 手,必有条流秩序,后可循守也。”
(7).枝条。 唐 杜甫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安得輟雨足,杖藜出嶇嶔。条流数翠实,偃息归碧潯。” 仇兆鳌 注:“ 刘孝仪 《緑李赋》:‘緑珠满条流。’”
《國語辭典》:统纪(統紀)  拼音:tǒng jì
1.纲纪、要领。《史记。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
2.统御治理。《晋书。卷二。文帝纪》:「暨俭、钦之乱,公绥援有众,分命兴师,统纪有方,用缉宁淮浦。」
《國語辭典》:腠理  拼音:còu lǐ
肌肉的纹理。《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有的说是感冒了风寒,入于腠理,一时不能驱遣。」
《國語辭典》:脉理(脈理)  拼音:mài lǐ
1.脉搏的状态。《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下。华佗》:「脉理如前,是两胎。先生者去,血多,故后儿不得出也。」
2.纹理。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
《國語辭典》:伦纪(倫紀)  拼音:lún jì
维系人伦关系的秩序和法律。《元史。卷一一四。后妃列传一。仁宗庄懿慈圣皇后》:「上以奉宗祐之重,下以叙伦纪之常。」《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通学人要请了王先生来上坐,说他生这样好女儿,为伦纪生色。」
《國語辭典》:线索(線索)  拼音:xiàn suǒ
1.绳可牵引物体,故用以比喻探究事件真相的途径。《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驭衙役》:「结劣衿为爪牙,通内丁为线索。」
2.情报。如:「刑警依据线索缉捕嫌犯。」
3.针线等物。《水浒传》第二四回:「次日清早,王婆收拾房里乾净了,买了些线索,安排了些茶水,在家里等候。」
《國語辭典》:眼线(眼線)  拼音:yǎn xiàn
暗地探察提供消息或引导的人。《老残游记》第一九回:「你先找个眼线,好物色他去。」
《漢語大詞典》:伦绪(倫緒)
条理;头绪。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 两淮 屯田,两年来措置,不知成伦绪否?”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二年:“帝问 王安石 :‘制置条例如何?’ 安石 曰:‘已检讨文字,略见伦绪。’”
分類:条理头绪
《國語辭典》:理路  拼音:lǐ lù
1.道理、理论。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宋人必先命意,涉于理路,殊无思致。」《老残游记》第一回:「章伯一想,理路却也不错。」
2.思想或文章的条理。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一三。时文诗古文》:「时文虽无与诗、古文,然不解八股,即理路终不分明。」
《漢語大詞典》:伦脊(倫脊)
道理;条理。语本诗·小雅·正月:“维号斯言,有伦有脊。” 毛 传:“伦,道;脊,理也。”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引作“维号斯言,有伦有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文海:“ 淳熙 间,詔 临安府 开《文海》, 周益公 奏:‘《文海》乃近时 江鈿 编类,殊无伦脊。’” 章炳麟 《訄书·订文》:“是故国有政者,其伦脊必析,纲纪必秩,官事民志日以孟晋。”
分類:道理条理
《漢語大詞典》:端序
头绪;条理。 隋 王通 中说·天地:“吾上陈 应 刘 ,下述 沉 谢 ,分四声八病,刚柔清浊,各有端序。” 唐 韩愈 《贞曜先生墓志铭》:“先生生六七年,端序则见,长而愈騫。” 唐 无名氏 《漏赋》:“云物顺其端序,寒暑成而不昧。”
分類:头绪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