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心识(心識)
(1).心志。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然斯数子,皆以投命之祸,临不测之机,表露心识,犹以安全;况乎君子无彼人之罪,而有其善乎?”
(2).才智。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孤虽庸薄不及通贤,犹曰生民寧无心识。”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颂》:“至於入穴登巢,鶉居鷇饮,不殊於羽族,取类於毛群,亦何贵於人灵,何用於心识?”
(3).心智。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白马寺:“有沙门 宝公 者,不知何处人也,形貌丑陋,心识通达,过去未来,预覩三世。”旧题 宋 苏轼 《艾子杂说》:“数日,復又闻彼二人相谓曰:‘吾自食肉后,心识明达,触事有智;不徒有智,又能穷理。’”
(4).神志。 唐 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闻命震骇,心识颠倒。非其所任,为愧为恐。经涉旬月,不敢措手。”
(5).意识。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 和鸾 和 祖凤 虽有主仆底名分,然而在他们底心识里,这种阶级的成见早已消灭无馀。”
(6).道家指与实体相对的精神。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輟阴阳於形有,传变化於心识。”
《漢語大詞典》:思理
(1).思辨能力。晋书·戴若思传:“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庾道季 云:‘思理伦和,吾愧 康伯 。’”
(2).犹思致。才思情致。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 王僧绰 ﹞好学,有思理,练悉朝典。” 胡三省 注:“思理,犹言思致也。”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昭代风雅,自不属此数公。若 刘伯 温之思理, 高季迪 之韵度……絶壁孤騫,无可攀躡。”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可知美术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
(3).犹构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4).指构思设计的才智。北齐书·辛术传:“与僕射 高隆之 共典营构 鄴都 宫室, 术 有思理,百工克济。”南齐书·刘休传:“ 宋 末,上造指南车,以 休 有思理,使与 王僧虔 对共监试。”
《漢語大詞典》:才谞(才諝)
才智;才识。 宋 王安石 《拟上殿进札子》:“陛下尝试详延大臣左右及天下智能才諝之士,使其论先王所以成天下之才者,其施设之方如何?” 元 杨维桢 《曹氏雪斋〈弦歌集〉序》:“予居 钱塘 ,闻女士有 曹雪斋 氏,以才諝称於人。” 明 袁宗道 《通州刺史吴淮浦考绩序》:“乃 吴君 顾独精於民事,岂其才諝知虑果有殊絶儔伍者乎!非也,人莫不有才諝,亦復不乏知虑,所用殊耳。”
分類:才智才识
《漢語大詞典》:才明
犹才智。后汉书·何皇后纪:“美人丰姿色,聪明有才明。”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輅 长叹曰:‘吾自知有分直耳。然天与我才明,不与我年寿,恐四十七八间不见女嫁儿娶妇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 舍利子 以才明见贵,尊者以精鉴延誉。”
分類:才智
《漢語大詞典》:材谞(材諝)
才智。 宋 曾巩 《礼部制》:“宜得智谋材諝之士以脩厥官。” 明 李东阳 《敦本堂记》:“今职方材諝行谊显於家,孚於乡,扬於朝,著臺省之间。”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台省·房心宇侍御:“ 房 颇以材諝著称。”
分類:才智
《國語辭典》:心智  拼音:xīn zhì
心思智能。如:「心智成熟的人,比较能以理性的态度待人处事。」《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耳目心智其所以知识甚阙,其所以闻见甚浅,以浅阙博居天下,安殊俗,治万民,其说固不行。」
《漢語大詞典》:才流
(1).犹言才智横溢。晋书·谢万传:“ 谢万 才流经通,处廊庙,参讽议,故是后来一器。”
(2).指才智。南史·王弘传:“﹝ 王融 ﹞谓己才流,无所推下,事暴远近,使 融 依源据答。”北史·王肃刘懋传论:“ 懋 才流识学,见重於世。”
(3).犹才士。 清 钮琇 觚賸·河东君:“有名妓 徐佛 者,能琴,善画兰草,虽僻居 湖市 ,而四方才流,履满其室。” 清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自君、相以逮学士、大夫、畸人、才流,迁客、怨女,寒畯、隐沦,靡不歌思泣怀。”
《漢語大詞典》:资略(資略)
才智。《文选·枚乘〈七发〉》:“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 庄周 、 魏牟 、 杨朱 、 墨翟 、 便蜎 、 詹何 之伦。” 李善 注引 晋灼 汉书注:“资,材量也。” 张铣 注:“资,用也;略,智略也。”
分類:才智
《漢語大詞典》:智谞(智諝)
才智;智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或淹伊多姿态,或讙譁少智諝。”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八:“盖 周 虽缘 常何 之一言,而其智諝忠亮亦自有以取之。”
分類:才智智谋
《漢語大詞典》:智才
才智。智慧和才能。 冯至 《伍子胥》三:“一个土地贫瘠,又没有精强的武备的国家,只仰仗 子产 的聪明、智才,二十多年国内平安,国外没有发生过多么大的纷扰。”
《國語辭典》:圣贤(聖賢)  拼音:shèng xián
1.圣人与贤人。南朝宋。颜延之〈北使洛〉诗:「在昔辍期运,经始阔圣贤。」《三国演义》第八六回:「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
2.神佛。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坛中有一重菩萨,外有一重金甲神人,又外有一重金刚围著,圣贤比肩,环绕甚严。」也作「贤圣」。
《國語辭典》:圣人(聖人)  拼音:shèng rén
1.有完美品德的人,如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
2.专称孔子。《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圣人有之一体。」《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
3.古时对天子的敬称。《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
4.清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5.佛教称见道位以上的修行人,相对轮回中的凡夫而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三:「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五阴,如梦、如响、如影、如焰、如幻、如化,能具足无相尸罗波罗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杂、不著,圣人所赞。」
《國語辭典》:远近(遠近)  拼音:yuǎn jìn
1.距离的长短。《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训经宣达,远近必理,咸承圣志。」《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2.关系的亲疏。如:「亲戚有远近」。
3.中医上指病之在上者为近,在下者为远。
《國語辭典》:聪明(聰明)  拼音:cōng míng
1.耳目敏捷。如:「那老翁年逾七旬,仍是耳目聪明,真是令人羡慕。」
2.天资灵敏,理解力高,心思细巧。《三国演义》第三回:「今上虽幼,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红楼梦》第五回:「惟嫡孙宝玉一人,秉性乖张,生情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
《國語辭典》:心力  拼音:xīn lì
精神和体力。南朝梁。任昉〈与沈约书〉:「佐命兴王,心力俱尽;谋犹忠允,谅诚匪躬。」唐。白居易〈寄元九〉诗:「非徒改年貌,渐觉无心力。」
《國語辭典》:多才  拼音:duō cái
1.本指富有才能。唐。韩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涂中见寄〉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祇因循。」唐。白居易 醉别程秀才诗:「五度龙门点额回,却缘多艺复多才。」后用以称才能出众者。元。张可久〈水仙子。翰林风月〉曲:「翰林风月进多才,满袖春风下玉阶。」
2.意中人,女子对爱慕者的称呼。《董西厢》卷七:「忆多才,自别来约一载,何日里却得同谐!」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一见了多才,口儿里念,心儿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