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924,分66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问秦人(又作:桃源人 ...)
玉山映人(又作:玉人 ...)
采石仙人(又作:骑鲸仙人)
寻访剡溪人
人生贵适意(又作:人生适意)
插萸人少
坠楼人(又作:堕楼人 金谷堕楼人)
市人拍手拦街笑(又作:拍手笑人醉如泥)
豳土人迁
冰上人
泣珠人(又作:泪有鲛人 ...)
痴人看周易
病渴人
越人吟
渭上钓人(又作:渭川人 ...)
典故
不知有汉
 
不知秦
 
不识东西晋
  
问秦人
 
如今不是秦
 
嫌秦
 
寻源
 
山中秦晋
 
晋客入洞
 
桃散武陵霞
   
桃源土
 
桃源境
 
桃源士
   
桃源鸡犬
  
桃花流水
  
桃花白云
 
桃花迷洞口
 
桃花闭洞门
 
武陵
 
武陵事
 
武陵人
  
武陵春
 
武陵桃花
 
武陵水
 
武陵洞
   
武陵趣
 
武陵路
 
洞中人
 
洞犬谢秦人
 
流水桃源
 
源桃
 
源水无路
  
秦世客
 
秦人南避
 
秦人洞天
 
秦人溪
 
秦人迹
 
秦人路
 
秦人鸡犬
   
秦渔
 
秦汉迷
 
闻犬洞
  
迷武陵
  
逃秦人
 
避世桃源
  
避秦人
 
避秦村
 
避秦溪
 
避秦路
 
隐桃花

相关人物
陶潜

参考典故
阮郎


《陶渊明集》卷六〈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荅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閒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刘歆即遣人随之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简释

桃源:后用以指隐居处或仙境。唐杜甫《不寐》:“多垒满山谷,桃源何处求?”


例句

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 于武陵 赠王道士

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于鹄 南溪书斋

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 储光羲 玉真公主山居

鸡犬疑沾药,耕桑似避秦。 储嗣宗 春游望仙谷

僻居谋道不谋身,避病桃源不避秦。 刘商 袁十五远访山门

今看水入洞中去,却是桃花源里人。 刘商 题水洞二首

楼台争耸汉,鸡犬亦嫌秦。 刘言史 题茅山仙台药院

兰渚催新幄,桃源识故蹊。 刘长卿 和袁郎中破贼后军行过剡中山水谨上太尉

徘徊未能去,畏共桃源隔。 刘长卿 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何劳问秦汉,更入武陵溪。 刘长卿 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余干后溪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刘长卿 寻张逸人山居

重见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归。 刘长卿 会赦后酬主簿所问

深藏武陵客,时过洞庭人。 刘长卿 湘中纪行十首云母溪

渡口问渔家,桃源路深浅。 刘长卿 石围峰

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 刘长卿 秦系倾以家事获谤因出旧山每荷观察崔公见知欲归未遂感其流寓诗以赠之

千载桃花春,秦人深不见。 刘长卿 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李延年

柏树荣新垄,桃源忆故蹊。 刘长卿 贾侍郎自会稽使回篇代盈卷兼蒙见寄一首与余有挂冠之期因书数事率成十韵

露冕新承明主恩,山城别是武陵源。 刘长卿 送台州李使君兼寄题国清寺

殷勤嘱归客,莫话桃源人。 刘长卿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

他日山中逢胜事,桃源洞里几人家。 刘长卿 送常十九归嵩少故林

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 刘长卿 过郑山人所居

桃源君莫爱,且作汉朝臣。 刘长卿 题大理黄主簿湖上高斋

春来武陵道,几树落仙家。 包融 赋得岸花临水发

帆色起归越,松声厌避秦。 厉玄 从军行

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 司空图 丁未岁归王官谷

可是武陵溪,春芳著路迷。 司空图 春山

雨台谁属楚,花洞不知秦。 吴融 倒次元韵

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武陵源。 吴融 偶书

何用深求避秦客,吾家便是武陵源。 吴融 山居即事四首之四

依稀小有洞,邂逅武陵源。 吴融 花村六韵

尽日更无乡井念,此时何必见秦人。 唐彦谦 绯桃

杜陵犹识汉,桃源不辨秦。 乔侃 人日登高

桃源若远近,渔子棹轻舟。 奚贾 寻许山人亭子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孟浩然 南还舟中寄袁太祝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孟浩然 山中逢道士云公

相逢武陵客,独送豫章行。 孟浩然 送袁太祝尉豫章

归客莫相待,寻源殊未还。 孟浩然 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母校书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

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 孟郊 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

避秦不是无归意,一度逢花一断肠。 崔涂 江雨望花

不逢秦世乱,未觉武陵深。 崔涂 王逸人隐居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 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

待我休官了婚嫁,桃源洞里觅仙兄。 张仲方 赠毛仙翁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张南史 寄静虚上人云门

长揖桃源士,举世同企羡。 张说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

桃花春径满,误识武陵源。 张说 翻著葛巾呈赵尹

何事桃源路忽迷,惟留云雨怨空闺。 张贲 和袭美醉中先起次韵

悔学秦人南避地,武陵原上又徵师。 戎昱 寄梁淑

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万水访君难。 戎昱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

桃源宁异此,犹恐世人闻。 戴叔伦 晚春

他时愿携手,莫比武陵源。 戴叔伦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乍疑秦世客,渐识楚人言。 戴叔伦 桂阳北岭隅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霄汉九重辞凤阙,云山何处访桃源。 戴叔伦 汉宫人入道

桃源寂寂烟霞闭,天路悠悠星汉斜。 戴叔伦 赠韩道士

为问桃源客,何人见乱时。 戴叔伦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戴叔伦 过友人隐居

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 方干 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

云水千重绕洞门,独归何处是桃源。 施肩吾 送绝尘子归旧隐二首

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秦。 曲信陵 移居洞庭

玉皇赐妾紫衣裳,教向桃源嫁阮郎。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 朱湾 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地闲分鹿苑,景胜类桃源。 李君何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

湘浦眠销日,桃源醉度春。 李嘉祐 送韦司直西行

祈门官罢后,负笈向桃源。 李嘉祐 送韦邕少府归钟山

蓬阁桃源两处分,人间海上不相闻。 李峤 送司马先生

洞天应不夜,源树秪如春。 李德裕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呈迹今重赋此诗兼寄题黄先生旧馆

仙路迷人应有术,桃源不必在深山。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 李白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去去桃花源,何时见归轩。 李白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

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 李白 和卢侍御通塘曲

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李白 拟古十二首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李白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从兹一别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 李白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谪官桃源去,寻花几处行。秦人如旧识,出户笑相迎。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薜带何辞楚,桃源堪避秦。 李白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见说桃源洞,如今犹避秦。 李益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

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李端 归山居寄钱起

柳市名犹在,桃源梦已稀。 李端 闻吉道士还俗因而有赠

蒲泽逢胡雁,桃源见晋人。 李端 送郭参军赴绛州

武陵花木应长在,愿与渔人更一寻。 李端 送马尊师

武陵洞里寻春客,已被桃花迷不归。 李群玉 恼从兄

谁昔探花源,考槃西岳阳。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金谷园无主,桃源路不通。 李群玉 赠花

锦洞桃花远,青山竹叶深。 李群玉 送秦炼师

曾入桃溪路,仙源信少双。 李质 宿日观东房诗

此花不逐溪流出,晋客无因入洞来。 杜牧 酬王秀才桃花园见寄

多垒满山谷,桃源无处求。 杜甫 不寐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杜甫 北征

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

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庞公隐时尽室去,武陵春树他人迷。 杜甫 寄从孙崇简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传语桃源客,人今出处同。 杜甫 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沣朗

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杜甫 赤谷西崦人家

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杨凭 千叶桃花

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杨发 南溪书院

步入桃源里,晴花更满枝。 欧阳衮 和项斯游头陀寺上方

桃源在在阻风尘,世事悠悠又遇春。 武元衡 春斋夜雨忆郭通微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武元衡 桃源行送友

一见桃花发,能令秦汉迷。 殷遥 友人山亭

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 汪遵 东海

匣里有琴樽有酒,人间便是武陵溪。 汪遵 短歌吟

自言避喧非避秦,薜衣耕凿帝尧人。 沈佺期 入少密溪

漾舟人不见,卧入武陵花。 法振 月夜泛舟

源桃不余欺,先发秦人家。 独孤及 伤春怀归

欲识桃花最多处,前程问取武陵儿。 独孤及 送别荆南张判官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 王勃 出境游山二首之一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链师院三首

桃源勿遽返,再访恐君迷。 王维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寺即陈左相宅所施之作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王维 田园乐七首

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王维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王维 蓝田山石门精舍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王维 送钱少府还蓝田

斜溪横桂渚,小径入桃源。 王绩 游仙四首

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 王绩 田家三首

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 王绩 田家三首之二

更说桃源更深处,异花长占四时天。 白行简 赠毛仙翁

草遍颍阳山,花开武陵水。 皇甫冉 春早

花源君若许,虽远亦相寻。 皇甫冉 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

我来隐道非隐身,如今世上无风尘。路是武陵路,人非秦代人。 皎然 兵后西日溪行

应向秦时武陵路,花间寂历一人行。 皎然 西白溪期裴方舟不至

门开芳杜径,室距桃花源。 卢照邻 三月曲水宴得尊字

桃源迷处所,桂树可淹留。 卢照邻 过东山谷口

宁知武陵趣,宛在市朝间。 祖咏 题韩少府水亭

如今非是秦时世,更隐桃花亦笑人。 秦系 山中赠耿拾遗湋兼两省故人

一似桃源隐,将令过客迷。 秦系 春日闲居三首

向此隐来经几载,如今已是汉家朝。 秦系 题章野人山居

武陵缘源不可到,河阳带县讵堪誇。 窦群 假日寻花

人言上皇代,犬吠武陵家。 綦毋潜 若耶溪逢孔九

疏属便同巫峡路,洛川真是武陵溪。 罗虬 比红儿诗

迹似桃源客,身撄竹使符。 羊士谔 郡斋读经

地非樵者路,武陵又何逢。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

青野雾销凝晋洞,碧山烟散避秦溪。已是大仙怜后进,不应来向武陵迷。 胡曾 早发潜水驿谒郎中员外

方驰桂林誉,未暇桃源美。 萧颖士 蒙山作

常恐便随巫峡散,何因重有武陵期。 薛涛 牡丹

闻说花源堪避秦,幽寻数月不逢人。 苏广文 自商山宿隐居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裴迪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庭柯。 裴迪 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何妨将我去,一看武陵春。 贯休 江边道士

带月时闻山鸟语,郡城知近武陵溪。 贾岛 夏夜上谷宿开元寺

无云秦汉隔,别访武陵花。 郑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四首

谁谓桃源里,天书问考槃。 钱起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 钱起 初黄绶赴蓝田县作

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 钱起 寻华山云台观道士

宛谓武陵洞,潜鹰造化移。 钱起 山居新种花药与道士同游赋诗

桃源应渐好,仙客许相寻。 钱起 岁暇题茅茨

秦人入云去,知向桃源里。 钱起 洞仙谣

忽忆武陵事,别家疑数秋。 钱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

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陵通。 钱起 石井

桃花洞里举家去,此别相思复几春。 钱起 送毕侍御谪居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钱起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

幸入桃源因去世,方期丹诀一延年。 钱起 题嵩阳焦道士石壁

何必武陵源上去,涧边好过落花中。 陆希声 阳羡杂咏十九首桃花谷

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 韦庄 江上别李秀才

终期王母摘,不羡武陵深。 韦处厚 桃坞

桃源洞口来否,绛节霓旌久留。 韩偓 六言三首

棹寻闻犬洞,槎入饮牛津。 韩偓 无题

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韩愈 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以同寻三字为韵。愈分得寻字)

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韩愈 同窦书寻刘尊师不遇

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桂水遥相忆,花源暗有期。 韩翃 寄武陵李少府

闻君招隐地,髣髴武陵春。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缉芰知还楚,披榛似避秦。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之一

时有桃源客,来访竹林人。 骆宾王 畴昔篇

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 高适 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

典故
对玉山
 
映玉山
 
玉山映人
 
行玉山
 
裴玉
 
乘羊入市
 
倾城看杀
 
夫向羊车觅
 
嬉战羊车
 
小羊车
  
玉人车
 
玉山行
 
玉色映市人
 
璧人车
 
童子驭车
  
羊车并载
 
聚车看卫玠
 
卫玠洛阳车
 
卫玠羊车
 
卫玠车
 
逐羊车
 
驾小车

相关人物
卫玠
 
裴楷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
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玠别传》曰:「玠在群伍之中,寔有异人之望。龆龀时,乘白羊车于洛阳市上,咸曰:『谁家璧人?』于是家门州党号为『璧人』。」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列传·(孙)卫玠、(恒族弟)卫展〉
玠字叔宝。年五岁,风神秀异。祖父瓘曰:「此儿有异于众,顾吾年老,不见其成长耳!」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
《晋书》卷三十五〈裴秀列传·(秀从第)裴楷〉~048~
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裴叔则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简释

玉人:喻指男子美貌。唐卢纶《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见寄》:“鹤侣正疑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沉。”


例句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崔莺莺 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

已迷金谷路,频驻玉人车。 张南史

门多金埒骑,路引璧人车。 徐皓 晦日宴高氏林亭

仙人拥石去,童子驭车来。 李峤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李白 赠裴十四

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 李白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欲将琼树比,不共玉人同。 李端 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礼将金友等,情向玉人偏。 李端 酬丘拱外甥览馀旧文见寄

明朝九衢上,应见玉人车。 李端 酬秘书元丞郊园卧疾见寄

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 杜牧 寄★笛与宇文舍人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杜甫 花底

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权德舆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

闻说羊车趋盛府,何言琼树在东林。 武元衡 至栎阳崇道寺闻严十少府趋侍

玉人此日心中事,何似乘羊入市年。 卢殷 维扬郡西亭赠友人

若问玉人殊易识,莲花府里最清羸。 卢纶 偶逢姚校书凭附书达河南郤推官因以戏赠

明朝古堤路,心断玉人车。 卢纶 送浑鍊归觐却赴阙庭

鹤侣正疑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沈。 卢纶 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见寄

白玉郎仍少,羊车上路平。 耿湋 奉和元承杪秋忆终南旧居

楼上看珠妓,车中见玉人。 陈子昂 上元夜效小庾体

莫惜羊车频列载,柳丝梅绽正芳菲。 鱼玄机 和人

卫玠羊车悬,长卿驷马姿。 黄滔 喜翁文尧员外病起

典故
乘舟捉月
 
埋骨采石
 
宫袍弄月
  
从李白
 
披锦泛江
 
李生骑鲸
 
李白骑鱼
 
李白鲸
 
绛袍弄月
 
跨长鲸
 
采石仙人
 
采石宫袍
  
锦袍公
 
锦袍弄月
 
锦袍归水
 
锦鲸仙去
 
鞭赤鱼
  
骑鲸仙人
 
骑鲸公子
  
骑鲸捉月
  
骑鲸诗客
  
鲸仙

相关人物
李白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传下·李白〉~5053~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馀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人。
《侯鲭录》卷六
李白坟,在太平州采石镇民家菜圃中,游人亦多留诗。然州之南有青山,乃有正坟。……世传太白过采石,酒狂捉月。窃意当时槁殡于此。
《二老堂杂志》卷五〈记太平州牛渚矶〉
世传太白因醉溺江,故有捉月台。而梅圣俞诗云:「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盖信此而为之说也。
典故
一棹剡溪
  
乘兴棹
 
乘兴王猷
 
乘兴船
 
何必见安道
 
剡中情味
 
剡中舟
 
剡川游
 
剡曲船
 
剡棹
 
剡溪乘兴
 
剡溪寻
 
剡溪棹
 
剡溪游
  
剡溪舟
  
剡溪游
 
剡溪雪
 
剡溪风雪
 
剡舟夜雪
 
向剡溪
 
问安道
 
回舟尽兴
  
回船剡溪
 
回雪访
 
子猷棹船回
 
子猷清兴
 
子猷狂
 
子猷船
 
子猷访
 
子猷访戴
 
寻安道
  
寻戴客
 
寻访剡溪人
 
山阴一叶舟
 
山阴回棹
  
山阴月
 
山阴归船
 
山阴溪船
  
山阴舟
 
山阴船
 
山阴访
 
山阴访戴
  
山阴道回
 
山阴雪
 
山阴雪夜船
 
徽之问寂寥
 
徽之棹
 
思安道
 
忆山阴
  
忆戴船
  
扁舟兴尽归
 
扁舟雪夜
 
泛山阴月
 
泛舟思戴
 
王子雪舟
 
王寻戴
 
王猷船过剡溪
 
短棹乘兴
 
兴比乘舟访
 
兴尽
 
兴尽回酒船
 
兴尽归舟
 
叶棹相寻
 
见安道
 
觅戴逵
 
访安道
  
访戴舟
 
访雪舟
 
越水泛舟
  
阻扁舟
 
雪下船
 
雪中棹
 
雪夜访
 
雪溪小棹
 
雪舟访
 
雪访相访

相关人物
戴逵(字安道)
 
王徽之(字子猷)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60~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艺文类聚》卷二〈天部下·雪〉~22~
《语林》曰:王子猷居山阴,大雪夜,眠觉,开室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徬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溪,即便夜乘轻就戴。经宿方至,既造门,不前便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简释

访戴:喻指访友或行事洒脱。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间正字对雪见赠》:“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例句

兴掩寻安道,词胜命仲宣。 刘禹锡 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

兴比乘舟访,恩怀倒屣亲。 司空曙 送高胜重谒曹王

羸病懒寻戴,田园方咏陶。 司空曙 闲园书事招畅当

正遂攀稽愿,翻追访戴欢。 吴融 和诸学士秋夕禁直偶雪

高于剡溪雪,一棹到门回。 吴融 山居喜友人相访

席上招贤急,山阴对雪频。 严维 题鲍行军小阁

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 姚合 咏雪

已别剡溪逢雪去,雪山修道与师同。 戴叔伦 答崔法曹赋四雪

此时明径无行迹,唯望徽之问寂寥。 方干 叙雪寄喻凫(又)

吟阑馀兴逸,还忆剡溪船。 李咸用 雪十二韵

预约延枚酒,虚乘访戴船。 李商隐 忆雪

乘兴嫌太迟,焚却子猷船。 李白 寄韦南陵水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挂席拾海月,乘风下长川。多洁新丰醁,满载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李白 望月有怀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李白 东鲁门泛舟二首之二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李白 淮海淮雪赠傅霭

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 李白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徵君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李白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 李白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之一

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李端 冬夜寄韩弇

独望徽之棹,青山在雪中。 李端 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寻。 李端 云阳观寄袁稠

怀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 李群玉 腊夜雪霁月彩交光开阁临轩竟睡不得命家仆吹笙数曲独引一壶奉寄江陵副使杜中丞

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 李频 冬夜山中寻友

看著白蘋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 杜牧 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

他年雪中棹,阳羡访吾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

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 杜甫 冬日有怀李白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杜甫 卜居

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 杜甫 哭李尚书

不是尚书期不顾,山阴野雪兴难乘。 杜甫 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

暂忆江东鲙,兼怀雪下船。 杜甫 夜二首之一

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之一

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杜甫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杜甫 题张氏隐居二首之一

应同谷口寻春去,定似山阴带月归。 杨巨源 卢郎中拜陵遇雪蒙见召因寄

却笑山阴乘兴夜,何如今日戴家邻。 武元衡 中春亭雪夜寄西邻韩李二舍人

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 独孤及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宵

自然堪访戴,无复四愁诗。 皇甫冉 刘方平西斋对雪

闻有招寻兴,随君访戴船。 皇甫冉 和朝郎中扬子玩雪寄山阴严维

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皇甫冉 寻戴处士

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章八元 归桐庐旧居寄严长史

还拟山阴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罗隐 寄崔庆孙

笑杀山阴雪中客,等閒乘兴又须回。 罗隐 送裴饶归会稽

我思剡溪,杉筱萋萋,寤寝无迷。 萧颖士 江有枫一篇十章之八

相思不相访,烟月剡溪深。 许深 和毕员外雪中见寄

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许浑 寻戴处士

剡溪一醉十年事,忽忆棹回天未明。 许浑 对雪

入夜花如雪,回舟忆剡溪。 许浑 泛舟寻郁林寺道玄上人遇雨而返因寄

镜中非访戴,剑外欲依刘。 许浑 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由霅抵两川

花前更谢依刘客,雪后空怀访戴人。 许浑 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

因过石城先访戴,欲朝金阙暂依刘。 许浑 酬和杜侍御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贾至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之二

更说东溪好,明朝乘兴寻。 钱起 宿远上人兰若

梦里还乡不相见,天涯忆戴复谁传。 钱起 寄永嘉王十二

雁有归乡羽,人无访戴船。 钱起 寄袁州李嘉祐员外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忘机贫负米,忆戴出无车。 钱起 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

何当更乘兴,林下已苔生。 钱起 赠李十六

他日东流一乘兴,知君为我扫荆扉。 钱起 送褚大落第东归

那能有馀兴,不作剡溪寻。 韦应物 酬秦徵君徐少春府日见寄

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 韦庄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

访戴船回郊外泊,故乡何处望天涯。 韩偓 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信之行到才一夕为闽相急脚相召却请赴沙县郊外泊船偶成一篇

高人傥有访,兴尽讵须回。 骆宾王 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

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高适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今朝欲乘兴,随尔食鲈鱼。 高适 送崔功曹赴越

依刘未是咏,访戴宁忘诸。 齐己 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

访戴情弥切,依刘力不胜。 齐己 酬元员外见寄八韵

典故
人生贵适意
 
人生适意
 
吴中菰菜
 
因鲈鱼
 
季鹰
 
季鹰在洛
 
季鹰归
 
季鹰归思
 
季鹰舟
 
季鹰船
 
季鹰高致
 
季鹰高兴
  
季鹰鲈鲙
 
官许季鹰抛
 
张掾秋风
 
张翰
 
张翰命驾
 
张翰思归
 
张翰悲秋
 
张翰忆江东
 
张翰归
 
张翰浮誇
 
张翰知机
 
张翰知终
 
张翰辞东府
 
张翰鲙
  
思归待秋风
 
思菰米
  
忆脍
   
恋鲈鱼
 
扁舟为鲈鱼
 
故乡鱼美
 
故乡鲈鲙
 
东归不为鲈
 
步兵兴
 
步兵鲈
 
江东鲙
 
江鲙美
 
江鲈有约
 
为莼
 
为鲈鱼
 
知机早
 
秋风张翰
 
秋风忆故乡
 
秋风归去
 
秋风鲈鲙
 
羡季鹰
 
脍鲈
  
菰菜鲈鱼
    
莼鲈
 
西风动我归
 
西风忆鲈鱼
 
西风归计
 
负鲈鱼
 
还吴张
 
鲙美菰香
   
鲈香
 
鲈鱼
 
鲈鱼堪鲙
 
鲈鱼正美
 
鲈鱼为后期
  
鲈鱼风起

相关人物
张翰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393~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张翰〉~2384~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谭,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齐王囧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囧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著首丘赋,文多不载。俄而囧败,人皆谓之见机。然府以其辄去,除吏名。

简释

忆鲈鱼:咏思乡之情、归隐之志。唐杜甫《洗兵马》:“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例句

扁舟恋南越,岂独为鲈鱼。 储嗣宗 得越中书

木叶萧萧动归思,西风画角汉东城。 刘沧 雨后游南门寺

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莼菜。 刘长卿 早春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槐暗公庭趋小吏,荷香陂水脍鲈鱼。 刘长卿 颍川留别司仓李万

暂容乘驷马,谁许恋鲈鱼。 刘长卿 送许拾遗还京

何须一箸鲈鱼脍,始挂孤帆问钓矶。 吴融 即事

如何不及前贤事,却谢鲈鱼在洛川。 吴融 晚泊松江

啸父知机先忆鱼,季鹰无事已思鲈。 吴融 渡汉江初尝鳊鱼有作

托兴非耽酒,思家岂为莼。 唐彦谦 客中感怀

西风张翰苦思鲈,如斯丰味能知否。 唐彦谦

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 孟浩然 岘潭作

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 孟浩然 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孟浩然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宿莽非中土,鲈鱼岂我乡。 孙逖 淮阴夜宿二首

鲈鲙剩堪忆,莼羹殊可餐。 岑参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

六月槐花飞,忽思莼菜羹。 岑参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 崔颢 维扬送友还苏州

已被秋风教忆鲙,更闻寒雨劝飞觞。 张南史 陆胜宅秋暮雨中探韵同作

张翰思归何太切,扁舟不住又东归。 张祜 汴上送客

澧水鲈鱼贱,荆门杨柳细。 曹邺 送厉图南下第归澧州

和羹使用非胥靡,忆鲙言词小季鹰。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 李商隐 赠郑谠处士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李白 秋下荆门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士,秋风忽忆江东行。 李白 行路难三首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李白 送张舍人之江东

非思鲈鱼脍,且弄五湖船。 李群玉 将之吴越留别坐中文酒诸侣

一点灯前独坐身,西风初动帝城砧。 李群玉 请告南归留别同馆(中元作)

莼菜动归兴,忽然闻会吟。 李群玉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李郢 立秋后自京归家

莫为莼鲈美,天涯滞尔才。 李频 明州江亭夜别段秀才

交游话我凭君道,除却鲈鱼更不闻。 杜牧 卢秀才将出王屋高名场江南相逢赠别

冻醪元亮秫,寒鲙季鹰鱼。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

彩服鲜华觐渚宫,鲈鱼新熟别江东。 杜牧 送刘秀才归江陵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杜甫 洗兵马

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

绿塘漾漾烟濛濛,张翰此来情不穷。 温庭筠 溪上行

东门烟水梦,非独为鲈鱼。 温庭筠 赠卢长史

江雨潇潇帆一片,此行谁道为鲈鱼。 温庭筠 送襄州李中丞赴从事

若教烟水无鸥鸟,张翰何由到五湖。 温庭筠 题友人居

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牟融 山中有怀李十二

往来未若奇张翰,欲鲙霜鲸碧海东。 王初 书秋

嵇康殊寡识,张翰独知终。 王昌龄 赵十四兄见访

忽思鲈鱼鲙,复有沧洲心。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

逢秋不拟同张翰,为忆鲈鱼却叹嗟。 罗邺 趁职单于留别阙下知己

鱼惭张翰辞东府,鹤怨周颙负北山。 罗隐 寄右省王谏议

长剑一寻歌一奏,此心争肯为鲈鱼。 罗隐 新安投所知

只闻斥逐张公子,不觉悲同楚大夫。 罗隐 杜陵秋思

名惭桂苑一枝绿,鲙忆松江两箸红。 罗隐 东归别常修

高道乍为张翰侣,使君兼是世龙孙。 罗隐 送程尊师之晋陵

留取馀杯待张翰,明年归棹一从容。 罗隐 送舒州宿松县傅少府

曾作江南步从事,秋来还复忆鲈鱼。 羊士谔 忆江南旧游二首

有莼有鱼,君子居焉。 萧颖士 江有枫一篇十章

鲈鱼非不恋,共有客程催。 许棠 江上遇友人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许浑 再游姑苏玉芝观

青桂一枝年少事,莫因鲈鲙涉穷秋。 许浑 别张秀才

早炊香稻待鲈鲙,南渚未明寻钓翁。 许浑 夜归驿楼

东归万里惭张翰,西上四年羞卞和。 许浑 张安岁暮

楚客病时无鵩鸟,越乡归处有鲈鱼。 许浑 赠萧兵曹先辈

碧水鲈鱼思,青山鵩鸟悲。 许浑 途经李翰林墓

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 赵嘏 江亭晚望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 长安晚秋

莼羹若可忆,惭出掩柴扉。 郎士元 赠万生下第还吴

秋来多见长安客,解爱鲈鱼能几人。 郎士元 送张光归吴

乡连南渡思菰米,泪滴东风避杏花。 郑谷 同志顾云下第出京偶有寄勉

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 郑谷 漂泊

季鹰可是思鲈鲙,引退知时自古难。 郑谷 舟行

唯有明公赏新句,秋风不敢忆鲈鱼。 郑谷 送大京兆薛常侍能

芦笋鲈鱼抛不得,五陵珍重五湖春。 郑谷 送张逸人

橘花低客舍,莼菜绕归舟。 钱起 送外甥范勉赴任常州长史兼觐省

谢庄千里思,张翰五湖心。 韦庄 同旧韵

欲将张翰秋江雨,画作屏风寄鲍昭。 韦庄 江行西望

陶潜政事千杯酒,张翰生涯一叶舟。 韦庄 江边吟

白羽鸟飞严子濑,绿蓑人钓季鹰鱼。 韦庄 桐庐县作

刀尺不亏绳墨在,莫疑张翰恋鲈鱼。 韩偓 闲居

一雁南飞动客心,思归何待秋风起。 韩翃 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

从来此地誇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 韩翃 送客之江宁

加餐共爱鲈鱼肥,醒酒仍怜甘蔗熟。 韩翃 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山阴苏少府

镜水君所忆,莼羹余旧便。 高适 秦中送李九赴越

典故
九日黄花兄弟会
 
插萸人少
 
遍插茱萸
 
遥想弟兄把茱萸


《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案: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典故 
坠楼人
 
坠楼酬恩
 
坠残红
 
堕楼人
   
绿珠红粉
 
遍索绿珠
 
金谷堕楼人
  
金谷堕楼

相关人物
石崇
 
绿珠


《晋书》卷三十三〈石苞列传·(子)石乔·(子)石崇〉~004~
崇字季伦,生于青州,故小名齐奴。少敏惠,勇而有谋。……及贾谧诛,崇以党与免官。时赵王伦专权,崇甥欧阳建与伦有隙。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时在金谷别馆,方登凉台,临清流,妇人侍侧。使者以告。崇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被罗縠,曰:「在所择。」使者曰:「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本受命指索绿珠,不识孰是?」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使者曰:「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崇曰:「不然。」使者出而又反,崇竟不许。秀怒,乃劝伦诛崇、建。崇、建亦潜知其计,乃与黄门郎潘岳阴劝淮南王允、齐王囧以图伦、秀。秀觉之,遂矫诏收崇及潘岳、欧阳建等。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崇曰:「吾不过流徙交、广耳。」及车载诣东市,崇乃叹曰:「奴辈利吾家财。」收者答曰:「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崇不能答。崇母兄妻子无少长皆被害,死者十五人。崇时年五十二。

例句

四者俱不闻,空传堕楼客。 于濆 金谷感怀

亚水依岩半倾侧,笼云隐雾多愁绝。绿珠语尽身欲投,汉武眼穿神渐灭。 元稹 山枇杷

绿珠不可夺,白首同所归。 刘希夷 洛川怀古

还看碧溪答,不羡绿珠歌。 孟浩然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崔郊 赠去婢

若遣绿珠丑,石家应尚存。 曹邺 古莫买妾行

香飘十里风,风下绿珠歌。 曹邺 和潘安仁金谷集

秪应公子见,先忆坠楼红。 李咸用 落花

恨无金谷妓,为我奏思归。 李德裕 峡山亭月夜独宿对樱桃花有怀伊川别墅

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雠。 李白 古风之十八

绿珠楼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 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不是求心印,都缘爱绿珠。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之五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杜牧 金谷园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杜牧 题桃花夫人庙

石崇留客醉,绿珠当座舞。 权德舆 八音诗

摧残宝剑折,羸病绿珠愁。 权德舆 送张将军归东都旧业

金谷园中花正繁,坠楼从道感深恩。 罗虬 比红儿诗

汉家张御史,晋国绿珠楼。 蒋冽 经埋轮地

君不见西施绿珠颜色可倾国,乐极悲来留不得。 贯休 偶作五首之五

一种为埃尘,不学堕楼死。 邵谒 妓女

不堪金谷水,横过坠楼前。 郑还古 赠柳氏妓

动天金鼓逼神州,惜别无心学坠楼。 韩偓 代小玉家为蕃骑所虏后寄故集贤裴公相国

绿珠犹得石崇怜,飞燕曾经汉皇宠。 骆宾王 绝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杜牧 金谷园

典故
三万六千排日醉
 
倾江变酒
 
岘山落日客犹迷
 
市人拍手拦街笑
 
扶玉山
 
扶起瑶山
 
拍手笑人醉如泥
 
拍手笑颓山
 
明月清风何用买
 
清风不用一钱买
 
玉山未倒
 
玉山自倒
 
举长江变香醪
 
变春江
 
买得风光不著钱
  
难变春江
 
风月不用一钱买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六〈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䍦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恰似葡萄初拨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千金骏马换少妾】。笑坐雕鞍歌落梅【醉坐雕鞍歌落梅】,车傍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摧,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龟龙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案:一本此下有:谁能忧彼身后事。金凫银鸭葬死灰二句。】。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典故
豳土人迁

相关人物
古公亶父


《史记》卷四《周本纪》
古公亶父复脩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踰梁山,止于岐下。

例句

豳土人迁避夷狄,鼎湖龙去哭轩辕。 白居易 江南遇天宝乐叟

典故
相关人物
令狐策


《晋书》卷九十五〈艺术列传·索紞〉~2494~
孝廉令狐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紞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君当为人作媒,冰泮而婚成。」策曰:「老夫耄矣,不为媒也。」
典故
冰绡清泪
 
泉客泣
 
泉客泪
  
波泪
 
泣珠人
 
泣珠报恩
 
海上得绡
 
泪作珠
 
泪有鲛人
  
洒泪成珠
 
玉盘进泪
 
珠有泪
  
珠进泪
 
绡夺烟雾
 
蛟人珠
    
鲛人泪
 
鲛人珠
 
鲛人织绡
 
鲛人雨泣
 
鲛宫物
    
鲛盘千点
 
鲛帘
  

《昭明文选》卷五〈赋丙·京都下·吴都赋〉~25~
其荒陬谲诡,则有龙穴内蒸,云雨所储。陵鲤若兽,浮石若桴。双则比目,片则王馀。穷陆饮木,极沈水居。泉室潜织而卷绡,渊客慷慨而泣珠。开北户以向日,齐南冥于幽都。晋·刘逵注:「水居,鲛人水底居也。俗传鲛人从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积日卖绡,绡者,竹孚俞也。鲛人临去,从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满盘,以与主人。」
《艺文类聚》卷八十四〈宝玉部下·珠〉~437~
《搜神记》曰: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缉绩,其人能泣珠。
《述异记》
南海出鲛绡纱,泉室(指鲛人)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馀金。以为服,入水不濡。
《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宝部二·珠下〉
《博物志》曰:「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简释

鲛人:喻海滨之人。唐刘禹锡《伤秦妹行》:“冯夷翩跹舞渌波,鲛人出听停绡梭。”


例句

兴来下笔到奇景,瑶盘迸洒蛟人珠。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湘灵悲鼓瑟,泉客泣酬恩。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孟浩然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鲛人远泛渔舟水,鵩鸟閒飞露里天。 张署 赠韩退之

举目凄凉入破门,鲛人一饭尚知恩。 方干 题故人废宅二首之一

今朝欲泣泉客珠,及到盘中却成血。 施肩吾 贫客吟

应缘水府龙神睡,偷得蛟人五色绡。 施肩吾 酬周秀才

龙竹裁轻策,鲛绡熨下裳。 李商隐 玄微先生

江生魂黯黯,泉客泪涔涔。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志士书频照,鲛人杼正催。 李绅 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

鲛人献微绡,曾祝沉豪牛。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杜甫 客从

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 杜甫 渼陂西南台

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 杜甫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神女花钿落,鲛人织杼悲。 杜甫 雨四首之四

最宜全幅碧鲛绡,自襞春罗等舞腰。 段成式 柔卿解籍戏呈飞卿三首之二

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鲛绡破春碧。 温庭筠 张静婉采莲歌

长眉老僧同佛力,咒使鲛人往求得。 卢纶 慈恩寺石磬歌

帝女飞衔石,鲛人卖泪绡。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

鲛人织绡采藕丝,翻江倒海倾吴蜀。 顾况 龙宫操

几回入市鲛绡女,终岁啼花山鹧鸪。 鲍溶 寄福州从事殷尧藩

镜湖女儿嫁鲛人,鲛绡逼肖也不分。 鲍溶 采葛行

典故
叔不痴
 
周易在床头
 
周易床头
 
床头周易
 
床头易
 
床头易在
 
床头无易
 
济叔痴
 
王湛看周亦
 
病中看周易
 
病观周易
 
痴人看周易
  
痴叔读易
 
笑叔痴

相关人物
司马炎(晋武帝)
 
王湛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赏誉〉~428~
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清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晋·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晋书》卷七十五〈王湛列传〉~959~
兄子济轻之,所食方丈盈前,不以及湛。湛命取菜蔬,对而食之。济尝诣湛,见床头有周易,问曰:「叔父何用此为?」湛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济请言之。湛因剖析玄理,微妙有奇趣,皆济所未闻也。济才气抗迈,于湛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慄然,心形俱肃。遂留连弥日累夜,自视缺然,乃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之罪也。」

例句

王湛床头见周易,长康传里好丹青。 李颀 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

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 杜牧 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

典故
司马渴
 
多病文园
 
多病马卿
 
文园多病
 
文园病客
  
病损文园
  
病渴人
 
病相如
 
相如消渴
 
相如病渴
  
相如渴疾
 
相如渴病
 
相如病
 
相如病久
 
相如酒渴
 
临邛渴
 
茂陵无病
   
马卿带疾
 
马卿多病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2999~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閒居,不慕官爵。常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彘,驰逐野兽,相如上疏谏之。……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西京杂记》卷二~076~
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相如亲著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王孙果以为病。乃厚给文君。文君遂为富人。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00~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彊往,一坐尽倾。

简释

相如渴病:指渴饮或有疾病。唐唐彦谦《奏捷西蜀题沱江驿》:“锦江不识临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


例句

君王正年少,终日在长杨。 司马扎 猎客

锦江不识临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 唐彦谦 奏捷西蜀题沱江驿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李商隐 汉宫词

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 李商隐 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

文园终病渴,休咏白头吟。 杜牧 为人题赠二首之一

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

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不达长卿病,从来原宪贫。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长卿久病渴,武帝元同时。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长卿消渴再,公干沈绵屡。 杜甫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途穷悲阮籍,病久忆相如。 牟融 有感

相如方老病,独归茂陵宿。 王维 冬日游览

相如今老病,归守茂陵园。 王维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谁知长卿疾,歌赋不还邛。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

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 罗隐 听琴

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 许浑 早秋三首

相如渴后狂还减,曼倩归来语更多。 许浑 春日郊园戏赠杨嘏评事

蟹螯只恐相如渴,鲈鲙应防曼倩饥。 许浑 舟行早发庐陵郡郭寄滕郎中

殷勤润取相如肺,封禅书成动帝心。 陆龟蒙 奉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

典故
吟同楚执圭
 
吟生南越思
 
吟越
  
思乡庄舄
 
楚执圭吟
 
病客庄
 
病添庄舄
 
闻越声
 
舄吟
  
庄舄哀
 
庄舄思乡
 
庄舄悲吟
 
庄舄泪
 
庄舄病
 
庄舄讴
  
越人吟
  
越客吟
 
越客音
 
越声长苦
 
越讴
 
越宾歌

相关人物
庄舄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230~
韩魏相攻,期年不解。秦惠王欲救之,问于左右。左右或曰救之便,或曰勿救便,惠王未能为之决。陈轸适至秦,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对曰:「王闻夫越人庄舄乎?」王曰:「不闻。」曰:「越人庄舄仕楚执圭,有顷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圭,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今臣虽弃逐之楚,岂能无秦声哉!」

例句

须知越吟客,敧枕不胜情。 吴融 雨后闻〈思归乐〉二首之二

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 孟浩然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湘瑟飕飗弦,越宾呜咽歌。 孟郊 泛黄河

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 孙逖 夜宿浙江

忽对荆山璧,委照越吟人。 庾抱 卧髂喜霁开扉望月简宫内知友

柱下闻周史,书中慰越吟。 张谓 寄李侍御

难忘楚尽处,新有越吟生。 曹松 赠余干袁明府

遁去不同秦客逐,病来还作越人吟。 李咸用 寄所知

烽堠惊秦塞,囚居困越吟。 李宣远 近无西耗

岂待庄舄吟,方知倦羁旅。 李德裕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宜春作)

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 李德裕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 李白 仕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苏

送尔游华顶,令余发舄吟。 李白 送纪秀才游越

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圭。 杜甫 卜居

哀世非王粲,终然学越吟。 杜甫 西阁二首之一

思乡比庄舄,遁世遇眭誇。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禹锡)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署)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刘禹锡初与公同为盐察御史。故称院长)

早岁京华听越吟,闻君江海分逾深。 柳宗元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

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 王昌龄 江上闻笛

病添庄舄吟声苦,贫欠韩康药债多。 白居易 病中诗十五首(并序)之酬梦得贫居咏怀见赠

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 窦牟 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

西游象阙愧知音,东下荆溪称越吟。 罗隐 宿荆州江陵驿

秦树团团夕结阴,此中庄舄动悲吟。 罗隐 西京道德里

赋成无处换黄金,却向春风动越吟。 罗隐 送进士臧濆下第后归池州

青苔重叠封颜巷,白发萧疏引越吟。 翁承赞 对雨述怀示弟承检

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 赵骅 送晁补阙归日本国

渐解巴儿语,谁怜越客吟。 郑谷 通川客舍

典故
君王猎渭滨
 
吕公荣达
 
吕叟
 
吕叟钓
 
吕钓
 
周卜
 
垂渭水纶
 
垂纶渭川
  
太傅翊周
 
太公屠钓
  
屠饭
 
得熊罴
 
朝歌屠叟
 
朝歌鼓刀叟
 
水滨老
 
渭上叟
 
渭上钓人
  
渭川人
 
渭川叟
 
渭川图
 
渭川垂钓
 
渭川熊
 
渭川老
 
渭川遇主
 
渭川遗老
  
渭水垂纶
 
渭水钓
  
渭滨叟
 
渭滨器
 
渭钓
 
渭阳人
  
溪磻
  
熊罴兆
 
熊虎周郊卜
 
猎卜非熊
  
磻溪独钓
 
磻溪入钓
  
磻溪未遇
 
磻溪钓
  
经纶钓
 
莘渭擅耕鱼
 
起钓屠
 
钓人不钓鱼
 
钓叟值周王
 
钓周
     
钓磻溪
  
钓翁王者师
 
钓鱼人
   
非熊入梦
 
非熊梦
 
非熊罴
 
非熊老子
 
非熊远
  
飞熊兆
 
鱼钓终渭川

相关人物
吕尚(姜太公)
 
周文王

参考典故
梦傅野
 
太公望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477~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谯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尚其后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营丘在青州临淄北百步外城中。」
《韩诗外传》卷七~282~
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
《水经注疏》卷十七〈渭水上〉~55~
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水出南山兹谷,乘高激流,注于溪中。溪中有泉,谓之兹泉,泉水潭积,自成渊渚,即《吕氏春秋》所谓太公钓兹泉也。今人谓之凡谷,石壁深高,幽隍邃密,林障秀阻,人迹罕交,东南隅有石室,盖太公所居也。水次平石钓处,即太公垂钓之所也。其投竿跽饵,两膝遗迹犹存,是有磻溪之称也。其水清泠神异,北流十二里,注于渭,北去维堆城七十里。
《昭明文选》卷三十七晋·羊叔子(祜)《让开府表》
「假令有遗德于板筑之下,有隐才于屠钓之间。」唐·李善注:「《尉缭子》曰:『太公屠牛朝歌。』《史记》曰:『太公望吕尚以渔钓奸周西伯。』」
《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
季历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适越终身不反。弟仲雍从之,故季历为嗣以及昌。昌为西伯,作邑于丰。文王之妃曰太姒,梦商庭生棘,太子发植梓树于阙间,化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币告群臣,与发并拜告梦。季秋之甲子,赤爵衔书及丰,止于昌户,昌拜稽首受之。其文要曰:「姬昌,苍帝子,亡殷者纣王。」将畋,史遍卜之,曰:「将大获,非熊非罴,天遗汝师以佐昌。臣太祖史畴为禹卜畋,得皋陶。其兆如此。」王至于磻溪之水,吕尚钓于涯,王下趋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于斯。」尚立变名答曰:「望钓得玉璜,其文要曰:『姬受命,昌来提,撰尔雒钤报在齐。』」

简释

傅野:喻贤士在野。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贤非梦傅野,隐类凿颜坯。”

朝歌屠叟:喻未被赏识的贤德之士。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钓璜:指贤才将遇明主。唐钱起《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宁心鸣凤日,却意钓璜初。”

非熊:指扶持国政之相。唐元稹《有鸟二十章》:“文王长在苑中猎,何日非熊休卖屠?”


例句

超超渭滨器,落落山西名。 储光羲 哥舒大夫颂德

垂纶非钓国,好学异希颜。 储光羲 游茅山五首

因尔幽芳喻昔贤,磻溪冷坐权门咽。 元稹 山枇杷

文王长在苑中猎,何日非熊休卖屠。 元稹 有鸟二十章

梦非熊虎数年间,驱尽豺狼宇宙闲。 刘商 观猎三首

莫恋此时好风景,磻溪不是钓渔人。 刘崇龟 寄桂帅

孤坐九层石,远笑清渭滨。 刘驾 钓台怀古

一种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迹愧商颜。 司空图 漫书五首之五

洪炉任铸千钧鼎,只在磻溪一缕悬。 司空图 杂题二首之一

折树休盘槊,沉钩且钓璜。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

江同渭滨远,山似傅岩高。 姚合 和郑相演杨尚书蜀中唱和诗

还嗤渭滨叟,岁晚独垂纶。 孙逖 奉和李右相赏会昌林亭

水疑投石处,溪似钓璜馀。 宋之问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岂与磻溪老,崛起周太师。 张九龄 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

遁迹岂劳登远岫,垂丝何必坐溪磻。 张浑 七考诗会

熊罴先兆庆垂休,天地氤氲瑞气浮。 徐夤 府主仆射王抟生日

岘亭惋咽知无极,渭曲馨香莫计年。 方干 哭王大夫

已见玉璜曾上钓,何愁金鼎不和羹。 方干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

一鹗难成燕雀伍,非熊本是帝王师。 方干 献王大夫

锵金五字能援笔,钓玉三年信直钩。 方干 献王大夫二首

商于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时必有年。 方干 赠中岩王处士

我来拟学磻溪叟,白首钓璜非陆沉。 方干 陆山人画水

敢待傅岩成好梦,任从磻石挂纤钩。 李咸用 夏日别余秀才

说与众佣同版筑,吕将群叟共磻溪。 李咸用 寄题从兄坤载村居

大则化龙骑,小可钓璜用。 李咸用 题友生丛竹

服箱青海马,入兆渭川熊。 李商隐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伏蒙仁恩俯赐披览

图形翻类狗,入梦肯非罴。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昭仪忠汉日,太傅翊周年。 李峤

丹凤栖金辖,非熊载宝轩。 李峤

取履桥边啼鸟换,钓璜溪畔落花初。 李德裕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

南山四皓不敢语,渭上钓人何足云。 李涉 寄河阳从事杨潜

知君不用磻溪石,乞取终年独钓鱼。 李涉 寄赵准乞湘川山居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李白 上之回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李白 梁甫吟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㕙兔何足言。 李白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朝歌鼓刀叟,虎变蟠溪中。 李白 鞠歌行

汀洲芳杜色,劝尔暂垂纶。 李颀 送乔琳

山追散马日,水忆钓鱼人。 杜审言 扈从出长安应制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杜牧 早秋客舍

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沦。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

钓筑乘时用,芝兰在处芳。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

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杜甫 伤春五首之三

几时陪羽猎,应指钓璜溪。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

脱略磻溪钓,操持郢匠斤。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非熊。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熊罴载吕望,鸿雁美周宣。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吕叟年八十,皤然持钓钩。 权德舆 渭水

非熊德愧当周辅,称杰叨惭首汉臣。 欧阳詹 述德上兴元严仆射

筑岩思感梦,磻石想垂纶。 武平一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况是昭明食鱼郡,不妨闲掷钓璜钩。 殷文圭 和友人送衡尚书赴池阳副车

皇情尚忆垂竿佐,天祚先呈捧剑人。 沈佺期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钓玉君徒尚,徵金我未贤。 沈佺期 钓竿篇

傅岩来筑处,磻溪入钓前。 王勃 三月曲水宴得烟字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纶。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

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 王维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

昔有白头人,亦钓此渭阳。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 白居易 渭上偶钓

非熊之兆庆无极,愿纪雄名传百蛮。 卢纶 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摛豹歌

吾王若致升平化,可独成周只渭滨。 罗邺 吴门再逢方干处士

川涘将钓玉,乡亭期散金。 蔡希寂 同家兄题渭南王公别业

树悲悬剑所,溪想钓璜馀。 苏颋 奉和魏仆射秋日还乡有怀之作

近临钧石地,遥指钓璜溪。 苏颋 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泛渭川得齐字

但得忘筌心自乐,肯羡前贤钓清渭。 贯休 渔家

宁心鸣凤日,却意钓璜初。 钱起 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

还笑当时水滨老,衰年八十待文王。 韦嗣立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 韩偓 寄隐者

如棠名既误,钓渭日徒消。 韩愈 叉鱼招张功曹

傅氏筑已卑,磻溪钓何激。 韩愈 和裴仆射假山十一韵

言谢垂钩隐,来参负鼎职。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垂钓甘成白首翁,负薪何处逢知己。 骆宾王 畴昔篇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骆宾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高适 金城北楼

非熊从渭水,瑞翟想陈仓。 魏知古 从猎渭川献诗

直钩犹逐熊罴起,独是先生真钓鱼。 黄滔 严陵钓台

谁能惆怅磻溪事,今古悠悠不再逢。 黄滔 题陈山人居

《國語辭典》:仙源  拼音:xiān yuán
1.神仙居住的地方。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太上曰七十二福地,……第四东仙源,……第五西仙源,亦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属地。」
2.晋朝陶渊明描写的理想境界桃花源。唐。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國語辭典》:桃源  拼音:táo yuán
晋朝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文中描述武陵渔人遇见一群因避秦乱世,而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原是陶渊明理想中的居住国度。后用以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宋。陆游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四首之一:「寒日欲沉苍雾合,人间随处有桃源。」亦用以比喻仙境。《聊斋志异。卷一一。王者》:「然桃源仙人,不事劫掠;即剑客所集,乌得有城郭署哉!」也称为「桃花源」、「世外桃源」、「武陵源」。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漢語大詞典》:桃源洞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台县 北。相传 东汉 时, 刘晨 、 阮肇 到 天台山 采药迷路,误入 桃源洞 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 唐 韩偓 《六言》诗之三:“忆泪因成别泪,梦游常续心游。 桃源洞 口来否?絳节霓旌久留。”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与你笑相从,再休提误入 桃源洞 。”
(2).在 湖南省 桃源 县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马洞 ,相传是 东晋 陶渊明 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漢語大詞典》:桃源人
借指隐士。 唐 王维 《蓝田山石门精舍》诗:“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歷,笑谢桃源人,花红復来覿。” 唐 丘丹 《奉酬韦使君送归山之作》诗:“侧闻郡守至,偶乘黄犊出。不别桃源人,一见经累日。”一本作“ 桃园人 ”。
分類:隐士
《漢語大詞典》:桃源客
(1).指隐者。 唐 卢纶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诗:“为问桃源客,何人见乱时。”
(2).称《桃花源记》中的渔人。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词:“怕他年、重到路应迷,桃源客。”参见“ 桃花源 ”。
分類:隐者渔人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漢語大詞典》:桃源路
(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 松子 家。” 宋 辛弃疾 《水龙吟·题雨岩》词:“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清 纳兰性德 《海棠春》词:“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雀飞处。”参见“ 桃花源 ”。白雪遗音·南词·乌啼花落:“临别订期赠肺腑,缘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觅桃源路,许久全无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儿报花无心赏。”参见“ 桃源洞 ”。
(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陇头云,桃源路,两魂销。”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挑灯夜半自嘆吁,几回梦入桃源路,须再聘沉鱼美姿。”
《漢語大詞典》:桃源洞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台县 北。相传 东汉 时, 刘晨 、 阮肇 到 天台山 采药迷路,误入 桃源洞 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 唐 韩偓 《六言》诗之三:“忆泪因成别泪,梦游常续心游。 桃源洞 口来否?絳节霓旌久留。”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与你笑相从,再休提误入 桃源洞 。”
(2).在 湖南省 桃源 县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马洞 ,相传是 东晋 陶渊明 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漢語大詞典》:桃花洞
(1).指桃花源。亦借指隐居之地。 唐 钱起 《送毕侍御谪居》诗:“桃花洞里举家去,此别相思復几春!” 宋 梅尧臣 《次韵和吴长文舍人即事见寄》:“桃花洞远迷应久,杏树坛荒迹自传。”
(2).传说 汉 刘晨 、 阮肇 入 天台山 桃花洞遇仙女。后因以指仙境。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词:“翠娥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臺梦,一片春愁谁与共!”参阅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3). 四川省 长寿县 有桃花洞,以出产棺木板料而著称,因以桃花洞代指上等棺木。《金瓶梅词话》第六三回:“ 尚举人 家有一副好板,原是 尚举人 父亲,在 四川 成都府 做推官时带来,预备他老夫人用的,两副桃花洞,他使了一副,只剩下这一副,墻磕底盖堵头俱全。”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漢語大詞典》:武陵客
指避世隐居的人。 元 揭傒斯 《寻舍弟将至东牢宿野店》诗:“茅店溪边冷,松林石上踈;如逢 武陵 客,风景未应殊。”参见“ 武陵源 ”。
《國語辭典》:武陵源  拼音:wǔ líng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
《國語辭典》:武陵源  拼音:wǔ líng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
《漢語大詞典》:武陵溪
见“ 武陵源 ”。
《國語辭典》:武陵源  拼音:wǔ líng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
《漢語大詞典》:源花
指 桃花源 。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春草封归恨, 源花 费独寻。” 萧涤非 注:“‘源花’即 桃花源 , 陶潜 有《桃花源记》,相传即在 湖南 。”
分類:桃花源
《漢語大詞典》:秦客
(1).指从 秦 地来的人。国语·晋语五:“有 秦 客廋辞於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
(2).指 秦 时避乱移居 桃源洞 之人。借指避世隐居之士。 唐 韩愈 《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诗:“ 秦 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3).指 秦 弄玉 之夫 萧史 。 唐 李商隐 《和孙朴韦蟾孔雀咏》:“ 西施 因网得, 秦 客被花迷。” 冯浩 笺注引 朱鹤龄 曰:“列仙传水经注俱云 萧史 吹簫,能致白鹤、孔雀,自是用 秦楼 萧史 事。” 叶葱奇 注疏:“ 秦 客即指 萧史 ,这里借来指 孙 韦 。”
《漢語大詞典》:秦洞
指 桃源洞 。 宋 杨亿 《樱桃》诗:“石髓凝 秦 洞,珠胎剖 汉 津。”亦称“ 秦人洞 ”。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吴正仲屯田重台梅花诗》:“桃花已满 秦 人洞,杏树犹存 董奉祠 。”
《漢語大詞典》:花源
“ 桃花源 ”的省称。 唐 李白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迴谿碧流寂无喧,又如 秦 人月下窥 花源 。” 宋 梅尧臣 《新安钱学士以近诗一轴见贶用叙单悃》诗:“何须到云壑,便若游 花源 。” 清 孙枝蔚 《为农》诗之四:“生年当 万历 ,临老忆京师。劝诫尤难忘, 花源 去莫迟。”
分類:桃花源
《漢語大詞典》:逃秦
犹避 秦 。避乱。 唐 曲信陵 《移居洞庭》诗:“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 秦 。” 宋 叶适 《余顷为中塘梅林诗他日来游复作》:“初如别逃 秦 ,疏附耻独贤。”
分類:避乱
《國語辭典》:避秦  拼音:bì qín
秦时苛政扰民,人民纷纷逃避而隐居。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后比喻逃离暴政的迫害。元。无名氏〈梧叶儿。玄圃山前道〉曲:「夕有猿敲户,朝无客扣门。见几个捕鱼人,犹自向山中避秦。」
《國語辭典》:玉人  拼音:yù rén
1.用玉雕成的人像。《北史。卷八八。隐逸传。崔廓传》:「蓝田令王昙于蓝田山得一玉人,长三四寸。」
2.比喻资质聪慧,神采俊秀的人。《晋书。卷三五。裴秀传》:「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
3.美女。唐。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4.雕琢玉器的工匠。《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彫琢之。」
《國語辭典》:羊车(羊車)  拼音:yáng chē
羊驾的小车。《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时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之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
《國語辭典》:弄月  拼音:nòng yuè
赏月。唐。李白〈别山僧〉诗:「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唐。刘长卿〈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徵君〉诗:「爱君清川口,弄月时棹唱。」
分類:赏月
《國語辭典》:锦袍(錦袍)  拼音:jǐn páo
锦缎制的衣袍。唐。王昌龄 春宫曲:「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三国演义》第三回:「卓以金甲锦袍赐布,畅饮而散。」
分類:锦袍
《漢語大詞典》:锦袍仙(錦袍仙)
指 唐 李白 。语本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 白 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驁放不自脩,与 知章 、 李适之 、 汝阳王 璡 、 崔宗之 、 苏晋 、 张旭 、 焦遂 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 浮游四方,尝乘月……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宋 姚勉 《水调歌头·寿赵倅》词:“长庚入梦,间生 采石 锦袍仙。”亦省称“ 锦袍 ”。 宋 王奕 《贺新郎》词:“ 采石 书生勋业在,弔锦袍、公子魂何处。” 宋 王奕 《八声甘州》词:“安得锦袍西下,明月堕 江 滨。”
分類:李白锦袍
《漢語大詞典》:骑鲸(騎鯨)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沈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漢語大詞典》:骑鲸客(騎鯨客)
亦作“ 骑鲸李 ”。 指 李白 。 宋 苏轼 《和陶都主簿》:“愿因骑鲸 李 ,追此御风 列 。” 宋 陆游 《八十四吟》之二:“饮敌骑鲸客,行追缩地仙。” 元 张养浩 《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之三:“诗情沧海骑鲸客,世故青楼掷鼠人。” 清 许廷鑅 《采石》诗:“江上无 太白 ,寥落几千年。予亦骑鲸客,来乘 牛渚 舡。”参见“ 骑鲸 ”。
分類:李白
《漢語大詞典》:骑鲸(騎鯨)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沈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漢語大詞典》:骑鲸李(騎鯨李)
见“ 骑鲸客 ”。
《漢語大詞典》:骑鲸客(騎鯨客)
亦作“ 骑鲸李 ”。 指 李白 。 宋 苏轼 《和陶都主簿》:“愿因骑鲸 李 ,追此御风 列 。” 宋 陆游 《八十四吟》之二:“饮敌骑鲸客,行追缩地仙。” 元 张养浩 《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之三:“诗情沧海骑鲸客,世故青楼掷鼠人。” 清 许廷鑅 《采石》诗:“江上无 太白 ,寥落几千年。予亦骑鲸客,来乘 牛渚 舡。”参见“ 骑鲸 ”。
分類:李白
《漢語大詞典》:骑鲸鱼(騎鯨魚)
见“ 骑鲸 ”。
《漢語大詞典》:骑鲸(騎鯨)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沈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國語辭典》:乘兴(乘興)  拼音:chéng xìng
趁著兴致好的时候。《晋书。卷八○。王羲之传》:「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忽闻小童之耳,意思甚快,乘兴离榻,觉得体力轻健,与平日无病时节无异。」
《漢語大詞典》:剡溪兴(剡溪興)
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的兴致。 唐 李白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徵君》诗:“虽然 剡溪 兴,不异 山阴 时。”参见“ 剡溪船 ”。
《漢語大詞典》:剡溪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 《招隐诗》。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剡溪船”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多酤 新丰 醁,满载 剡溪 船。” 元 赵孟俯 《次韵王时观》:“欲説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 剡溪 船。”
《漢語大詞典》:剡溪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 《招隐诗》。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剡溪船”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多酤 新丰 醁,满载 剡溪 船。” 元 赵孟俯 《次韵王时观》:“欲説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 剡溪 船。”
《漢語大詞典》:回舟兴(回舟興)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在 剡溪 的 戴安道 ,即乘小船访之。到门口不进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事见《世说新语·任诞》。 唐 李白 《赠崔侍御》诗:“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
《漢語大詞典》:寻戴(尋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称访友为“寻戴”。 前蜀 韦庄 《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诗:“踏雪偶因寻 戴 客,论文还比聚星人。”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山阴夜雪(山陰夜雪)
犹言山阴乘兴。 唐 李白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诗:“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 山阴 夜中雪。” 宋 范成大 《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之七:“瀟洒 王郎 亦胜流,今年何事阻清游?当家风味今如此,孤负 山阴 夜雪舟。”自注:“ 王必大 独不赴二公同游之约。”参见“ 山阴乘兴 ”。
《漢語大詞典》:山阴乘兴(山陰乘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 王徽之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 戴逵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山阴乘兴”指访友。 唐 罗隐 《寄崔庆孙》:“交情澹薄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还拟 山阴 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山阴兴(山陰興)
指访友、会友的兴致。 唐 卢纶 《上巳日花楼宴》诗:“徒记 山阴 兴,祓禊乃为荣。” 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颇讶 王子猷 ,忽起 山阴 兴。” 宋 黄庭坚 《次韵任道雪中同游东皋之作》:“更有 山阴 兴,能无 秦 復陶。”参见“ 山阴乘兴 ”。
分類:访友兴致
《漢語大詞典》:山阴乘兴(山陰乘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 王徽之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 戴逵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山阴乘兴”指访友。 唐 罗隐 《寄崔庆孙》:“交情澹薄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还拟 山阴 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山阴道(山陰道)
用 王徽之 访 戴逵 事,以寄托对友人的怀念或惜别之情。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怀卢十四侍御弟》诗:“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 山阴 道,听鸡更忆君。” 宋 王沂 孙《齐天乐·赠秋厓道人西归》词:“冷烟残水 山阴 道,家家拥门黄叶…… 江 南恨切,问还与何人,共歌新闋?”参见“ 山阴乘兴 ”。
《漢語大詞典》:山阴乘兴(山陰乘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 王徽之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 戴逵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山阴乘兴”指访友。 唐 罗隐 《寄崔庆孙》:“交情澹薄应长在,俗态流离且勉旃。还拟 山阴 一乘兴,雪寒难得渡江船。” 宋 张孝祥 《踏莎行》词:“ 山阴 乘兴不须回, 毗耶 问疾难为对。”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忆戴(憶戴)
比喻想念友人。 唐 钱起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诗:“忆 戴 差过 剡 游仙惯入壶。” 唐 李端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诗:“繫舟偏忆 戴 ,炊黍愿期 张 。”参见“ 访戴 ”。
分類:想念友人
《國語辭典》:访戴(訪戴)  拼音:fǎng dài
晋王徽之雪夜乘兴坐小船往剡溪访戴逵的胜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为拜访朋友的代称。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访戴昔未偶,寻稽此相得。」
分類:访友
《漢語大詞典》:扁舟乘兴(扁舟乘興)
晋 王徽之 居 山阴 ,雪夜念及好友 戴逵 ,即乘小船去 剡溪 访之。经宿方至,至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后因以“扁舟乘兴”为访友的典故。 明 高启 《题朱氏梅雪轩》诗:“雪晴花发须相记,我亦扁舟乘兴来。”参见“ 访戴 ”。
《國語辭典》:访戴(訪戴)  拼音:fǎng dài
晋王徽之雪夜乘兴坐小船往剡溪访戴逵的胜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为拜访朋友的代称。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访戴昔未偶,寻稽此相得。」
分類:访友
《國語辭典》:访戴(訪戴)  拼音:fǎng dài
晋王徽之雪夜乘兴坐小船往剡溪访戴逵的胜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为拜访朋友的代称。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访戴昔未偶,寻稽此相得。」
分類:访友
《國語辭典》:返棹  拼音:fǎn zhào
把船开回来。泛指返回。如:「此去经年,不知何时返棹。」
《漢語大詞典》:季鹰鱼(季鷹魚)
指鲈鱼。后人亦用为隐居不仕、闲适安居的典故。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 ( 张翰 ),辟 齐王 东曹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 中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冻醪 元亮 秫,寒鱠 季鹰 鱼。” 前蜀 韦庄 《桐庐县作》诗:“白羽鸟飞 严子 瀨,緑蓑人钓 季鹰鱼 。”
《漢語大詞典》:思归张翰(思歸張翰)
泛指思乡欲弃官归隐的人。 元 赵孟俯 《至元壬辰由集贤出知济南暂还吴兴赋诗书怀》之二:“多病 相如 已倦游,思归 张翰 况逢秋。”参见“ 思鱸蒓 ”。
《漢語大詞典》:思鲈莼(思鱸蒓)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 ( 张翰 )辟 齐王 东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 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后因以“思鱸蒓”喻思乡归隐。 宋 陆游 《自小云顶上云顶寺》诗:“故乡归去来,岁晚思鱸蒓。”亦作“ 思鱸膾 ”、“ 思蒓鱸 ”。 唐 郑谷 《舟行》:“ 季鹰 可是思鱸膾,引退知时自古难。” 清 李渔 《比目鱼·肥遁》:“昔人思蒓鱸而归隐,鱸鱼乃隐逸之兆,这等看来,我和你一世安閒了。”
分類:归隐
《國語辭典》:思鲈(思鱸)  拼音:sī lú
晋张翰因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吴地所产的菰菜、莼羹、鲈鱼脍等,有所感触而辞官归乡。典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张翰传》。后用以比喻不慕官位,思乡归隐。宋。陆游 枕上作诗:「采若未能浮楚泽,思鲈犹欲钓吴松。」也作「思莼」。
《漢語大詞典》:忆鲙(憶鱠)
犹忆莼鲈。 唐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之五:“和羹使用非胥靡,忆鱠言词小 季鹰 。”
分類:忆莼鲈
《漢語大詞典》:忆鲈鱼(憶鱸魚)
犹忆莼鲈。 唐 杜甫 《洗兵马》诗:“东走无復忆鱸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分類:忆莼鲈
《漢語大詞典》:菜羹
用蔬菜煮的羹。礼记·玉藻:“子卯,稷食菜羹。” 孔颖达 疏:“以稷穀为饭,以菜为羹而食之。”论语·乡党:“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后汉书·崔瑗传:“居常蔬食菜羹而已。”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乃用瓦盆盛粟米饭,瓦罐盛菜羹。”
分類:菜羹蔬菜
《國語辭典》:莼羹鲈脍(蓴羹鱸膾)  拼音:chún gēng lú kuài
晋朝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有归隐故里之思。典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张翰传》。比喻归隐之思。宋。辛弃疾沁园春。三径初成〉词:「意倦须还,身閒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也作「莼鲈」。
分類:辞官
《漢語大詞典》:莼菜(蓴菜)
即莼菜。又名凫葵。多年生水草。叶片椭圆形,浮水面。茎上和叶的背面有粘液。花暗红色,嫩叶可做汤菜。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薄采其茆:“茆与荇叶相似,南人谓之蓴菜。” 唐 刘长卿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诗:“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蓴菜。” 清 冯延年 《秋月庵春暮》诗:“时光忽忆蓴菜滑,采摘不厌轻舟劳。”
《漢語大詞典》:鲈脍(鱸膾)
亦作“ 鱸鱠 ”。 鲈鱼脍。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芋羹真底可,鱸膾漫劳思。” 元 朱希晦 《和韵简天则上天》:“故乡鱸鱠牵归思,近砌蛩声搅夜眠。” 明 王世贞 《送顾舍人使金陵还松江》诗:“汝岂因鱸膾,吾曾识凤毛。”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八:“当年起草侍明光,鱸鱠娱亲请尚方。”参见“ 鱸鱼膾 ”。
《漢語大詞典》:鲈鱼脍(鱸魚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 辟 齐王 东曹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 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 齐王 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因以“鱸鱼膾”为思乡赋归之典。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归来见天子,拜爵赐黄金;忽思鱸鱼膾,復有沧洲心。”亦作“ 鱸鱼鱠 ”。 唐 李白 《秋下荆门》:“此行不为鱸鱼鱠,自爱名山入 剡中 。”
《漢語大詞典》:鲈乡(鱸鄉)
产鲈鱼之乡。泛指 江 南水乡。 宋 陆游 《和范待制秋日书怀》之一:“欲与众生共安隐,秋来梦不到鱸乡。”《扫迷帚》第二四回:“前读手函,知足下运 龙门 手笔,补鱸乡纪闻。”
分類:鲈鱼水乡
《漢語大詞典》:鲈鱼脍(鱸魚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张季鹰 辟 齐王 东曹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 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 齐王 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因以“鱸鱼膾”为思乡赋归之典。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归来见天子,拜爵赐黄金;忽思鱸鱼膾,復有沧洲心。”亦作“ 鱸鱼鱠 ”。 唐 李白 《秋下荆门》:“此行不为鱸鱼鱠,自爱名山入 剡中 。”
《國語辭典》:坠楼(墜樓)  拼音:zhuì lóu
自楼上掉落。唐。宋璟〈梅花赋〉:「又如绿珠,轻身坠楼。」
《國語辭典》:绿珠(綠珠)  拼音:lǜ zhū
晋代石崇的爱妾。美艳绝伦,善吹笛,孙秀求之不得,怀恨在心,后藉机假诏逮捕石崇,绿珠遂跳楼自杀以死报知己。
《漢語大詞典》:绿珠楼(緑珠樓)
楼名。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相传 洛阳 昭仪寺 有 绿珠楼 ,为 晋 石崇 宠妾 绿珠 所居。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昭仪尼寺:“ 昭仪寺 有池,京师学徒谓之 翟泉 也……后隐士 赵逸 云:此地是 晋 侍中 石崇 家池,池南有 緑珠楼 。” 唐 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 緑珠楼 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河南道三·西京一:“ 洛阳县 : 石崇 宅有 緑珠楼 ,今谓之 狄泉 是也。”参见“ 緑珠坠楼 ”。
《漢語大詞典》:绿珠坠楼(緑珠墜樓)
指晋 石崇 爱妾 绿珠 被强暴所逼坠楼而死之事。晋书·石崇传:“时 赵王 伦 专权, 崇 甥 欧阳建 与 伦 有隙。 崇 有妓曰 緑珠 ,美而艷,善吹笛。 孙秀 使人求之。 崇 时在 金谷 别馆,方登凉臺,临清流,妇人侍侧。使者以告…… 崇 竟不许。 秀 怒,乃劝 伦 诛 崇建 。 崇建 亦潜知其计,乃与黄门郎 潘岳 阴劝 淮南王 允 、 齐王 冏 以图 伦 秀 。 秀 觉之,遂矫詔收 崇 及 潘岳 、 欧阳建 等。 崇 正宴於楼上,介士到门。 崇 谓 緑珠 曰:‘我今为尔得罪。’ 緑珠 泣曰:‘当效死於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参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仇隙
《漢語大詞典》:金谷妓
指 晋 石崇 之家妓 绿珠 。晋书·石崇传:“ 崇 有妓曰 緑珠 ,美而艳,善吹笛。 孙秀 使人求之…… 崇 勃然曰:‘ 緑珠 吾所爱,不可得也。’”因用为善奏乐之家妓的美称。 唐 李德裕 《峡山亭月独宿对樱桃花有怀伊川别墅》诗:“恨无 金谷 妓,为我奏思归。”
《漢語大詞典》:铜鞮(銅鞮)
(1). 春秋 晋 邑名。在今 山西省 沁县 南。 晋平公 曾筑 铜鞮宫 于此。 汉 置县,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县 南。 北魏 以后屡有迁移。 明 洪武 初废入 沁州 。左传·成公九年:“秋, 郑伯 如 晋 , 晋 人讨其贰於 楚 也;执诸 铜鞮 。” 杜预 注:“ 铜鞮 , 晋 别县,在 上党 。” 杨伯峻 注:“据《嘉庆一统志》, 铜鞮 在今 山西 沁县 南。”
(2). 春秋 晋 离宫名。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 铜鞮 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 杜预 注:“ 铜鞮 , 晋 离宫。” 杨伯峻 注:“ 铜鞮宫 在 山西 沁县 南二十五里。”
(3).指 襄阳 。 唐 李端 《代弃妇答贾客》诗:“ 玉垒城 边争马走, 铜鞮 市里共乘舟。” 宋 张孝祥 《醉落魄》词:“桃花庭院光阴速, 铜鞮 谁唱大堤曲。归时想是樱桃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公文介公诗:“《襄阳》云……林鶯送客巖花笑,曾见 铜鞮 歌舞无?”
(4).曲名。 明徐复祚《投梭记·叙饮》:“唱罢《铜鞮》日欲脯,花前醉樽前起舞。”参见“ 铜鞮曲 ”。
(5).亦作“ 铜鍉 ”。复姓。 春秋 时有 铜鍉伯华 。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漢語大詞典》:铜鞮曲(銅鞮曲)
《白铜鞮歌》。也称《襄阳蹋铜蹄》。乐府清商曲名。隋书·音乐志上:“初 武帝 之在 雍镇 ,有童謡云:‘ 襄阳 白铜蹄,反缚 扬州 儿。’识者言,白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 扬州 之士,皆面缚,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 沈约 为三曲,以被絃管。” 宋 梅尧臣 《送周谏议知襄阳》诗:“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
《漢語大詞典》:冰上人
冰人。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香云》:“有女 香云 ,老身之甥也,淑姿丽质,郎已目睹,无更赘词, 古姊 凂老身作冰上人,欲赘郎为半子。”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赵媒婆》:“有婢媪数辈,坐立其间,见媒群喜曰:‘ 嬣嬣 唤得冰上人来矣。’即有争趋入告者。”
分類:冰人
《漢語大詞典》:泉客珠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九:“ 南海 外有鮫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后因以“泉客珠”泛指珍珠。 唐 杜甫 《客从》诗:“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唐 施肩吾 《贫客吟》:“今朝欲泣泉客珠,及到盘中却成血。”
分類:珍珠
《漢語大詞典》:泪绡(淚綃)
即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 唐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诗:“帝女飞衔石,鮫人卖泪綃。”
分類:鲛绡鲛人
《國語辭典》:珠泪(珠淚)  拼音:zhū lèi
泪滴如珠。唐。李白〈学古思边〉诗:「相思杳如梦,珠泪湿罗衣。」《红楼梦》第七三回:「不料这几句话更提起黛玉初来时和宝玉的旧事来,一发珠泪连绵起来。」
《漢語大詞典》:蛟女绢(蛟女絹)
指 唐 时 岭 南所贡的生丝织物。蛟女,借指 岭 南妇女。蛟,通“ 鮫 ”。 唐 元稹 《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贡兼蛟女绢,俗重语儿巾。”参见“ 蛟綃纱 ”。
分類:生丝织物
《漢語大詞典》:蛟绡纱(蛟綃紗)
传说鲛人所织的丝织品。蛟,通“ 鮫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南海出蛟綃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餘金,以为服,入水不濡。”
《國語辭典》:鲛人(鮫人)  拼音:jiāo rén
传说居住在南海中的人鱼。善织绢纱。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漢語大詞典》:鲛人泣珠(鮫人泣珠)
典出洞冥记:“﹝ 吠勒国 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於鮫人之舍,得泪珠,则鮫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后以“鮫人泣珠”谓神话传说中的鲛人能流出泪珠化作珍珠。镜花缘第二十回:“此地既无城郭,这些妇人都以桑林为居,以桑为食,又能吐丝,倒像鮫人泣珠光景。”
《漢語大詞典》:鲛工(鮫工)
传说中织制鲛绡的鲛人。 唐 皮日休 《奉酬鲁望见答鱼笺之什》诗:“轻如隐起腻如飴,除却鮫工解製稀。”参见“ 鮫人 ”。
分類:鲛绡鲛人
《國語辭典》:鲛人(鮫人)  拼音:jiāo rén
传说居住在南海中的人鱼。善织绢纱。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漢語大詞典》:鲛泪(鮫淚)
(1).犹眼泪。 明 王世贞 《哭李于鳞一百二十韵》:“满掬挥鮫泪,轻裘渍酒绵。”参见“ 鮫珠 ”。
(2).龙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龙眼
分類:龙眼眼泪
《漢語大詞典》:鲛珠(鮫珠)
(1).神话传说中鲛人泪珠所化的珍珠。 清 刘大櫆 《山中与诸昆及王设参谢师其夜酌》诗:“日落沉鮫珠,月昇荐 和 璧。”
(2).比喻泪珠。 宋 刘辰翁 《宝鼎现·丁酉元夕》词:“灯前拥髻,暗滴鮫珠坠。”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摧落》:“空怀 楚 玉,浪泣鮫珠,前程渐迫,后事难摹。” 清 陈维嵩 《石州慢·题家别驾亦人孝感册并感旧游》词:“詎知别后,使君风木衔悽,书来双袖鮫珠惹。”
(3).比喻雨珠、水珠。 明 唐顺之 《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诗之三:“ 朝阳 何所似?云水日氤氲。白昼鮫珠落,青天蜃阁分。” 清 曹寅 《钱塘晓潮》诗:“须臾庙中白马出,鮫珠四洒腥瑟瑟。”
《漢語大詞典》:鲛珠(鮫珠)
(1).神话传说中鲛人泪珠所化的珍珠。 清 刘大櫆 《山中与诸昆及王设参谢师其夜酌》诗:“日落沉鮫珠,月昇荐 和 璧。”
(2).比喻泪珠。 宋 刘辰翁 《宝鼎现·丁酉元夕》词:“灯前拥髻,暗滴鮫珠坠。”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摧落》:“空怀 楚 玉,浪泣鮫珠,前程渐迫,后事难摹。” 清 陈维嵩 《石州慢·题家别驾亦人孝感册并感旧游》词:“詎知别后,使君风木衔悽,书来双袖鮫珠惹。”
(3).比喻雨珠、水珠。 明 唐顺之 《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诗之三:“ 朝阳 何所似?云水日氤氲。白昼鮫珠落,青天蜃阁分。” 清 曹寅 《钱塘晓潮》诗:“须臾庙中白马出,鮫珠四洒腥瑟瑟。”
《漢語大詞典》:鲛丝(鮫絲)
鲛绡。 唐 李商隐 《玄微先生》诗:“龙竹裁轻策,鮫丝熨下裳。” 宋 柳永 《临江仙引》词:“鮫丝雾吐渐收,细腰无力转娇慵。” 清 毛奇龄 《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敬制长句纪事》:“鱼眼看波射水红,鮫丝织浪翻云紫。”
分類:鲛绡
《國語辭典》:鲛绡(鮫綃)  拼音:jiāo xiāo
1.传说中鲛人所织的丝绢、薄纱。唐。李峤 诗:「妙夺鲛绡色,光腾月扇辉。」唐。温庭筠〈张静婉采莲歌〉:「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鲛绡破春碧。」
2.丝制手帕、手绢。唐。唐彦谦 无题诗一○首之一○:「云色鲛绡拭泪颜,一帘春雨杏花寒。」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词:「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國語辭典》:痴叔  拼音:chī shú
晋代王济之叔王湛。王湛有才德,人皆不知而以为痴。王济尝与其论《周易》,湛剖析精妙,且有奇趣。武帝亦以湛为痴,每见济,辄调侃问其痴叔死否。王济答以王湛并不痴,并推崇其才在山涛以下,魏舒以上。王湛因而闻名。见《晋书。卷七五。王湛传》。
《國語辭典》:消渴  拼音:xiāo kě
中医上指口渴饮水多而小便多。即今之糖尿病。《梁书。卷三三。王僧儒传》:「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癫眩屡动,消渴频增。」《聊斋志异。卷二。阿宝》:「生忽病消渴,卒。」也称为「糖尿病」、「渴病」。
《漢語大詞典》:病渴
患消渴症。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诗:“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 宋 陆游 《和张功父见寄》:“正復悲秋如 骑省 ,可令病渴似 文园 。”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余尝有诗云:‘……分无玉甌囊古锦,病渴 文园 只瓢饮。’”
《漢語大詞典》:相如渴
汉 司马相如 患有消渴疾。后即用“相如渴”作患消渴病的典故。 唐 李商隐 《汉宫词》:“侍臣最有 相如 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宋 梅尧臣 《魏文以予病渴赠薏苡二丛植庭下走笔戏谢》诗:“媿无 相如 才,偶病 相如 渴, 潩水 有丈人,薏苡分丛茂。” 明 高启 《赠医师王立方》诗:“诗人亦有 相如 渴,愿乞丹砂旧井泉。”参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漢語大詞典》:长卿病(長卿病)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后以“长卿病”形容文人之病。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诗:“我多 长卿 病,日夕思朝廷。” 唐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诗:“不达 长卿 病,从来 原宪 贫。”亦作“ 长卿疾 ”。 唐 皇甫冉 《送魏六侍御葬》:“谁知 长卿 疾,歌赋不还 邛 。”
分類:文人
《國語辭典》:长杨(長楊)  拼音:cháng yáng
汉代宫殿名。本秦旧宫,汉时重加修饰,为秦、汉时游猎的地方。内有垂杨绵亘数亩,故称为「长杨宫」。《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初,建元三年,微行始出,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南朝梁。萧统〈文选序〉:「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
《漢語大詞典》:长杨宫(長楊宫)
秦 汉 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周至县 东南。三辅黄图·秦宫:“ 长杨宫 在今 盩厔县 东南三十里,本 秦 旧宫,至 汉 修饰之以备行幸。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为宫名;门曰 射熊馆 。 秦 汉 游猎之所。”
《漢語大詞典》:思越
(1).心神散逸。犹言灵魂出窍。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精散思越,惘若有失。”
(2).谓神思飞越。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望 汨 心欷,瞻 罗 思越。”
《漢語大詞典》:庄舄吟(莊舄吟)
见“ 庄舄越吟 ”。
《國語辭典》:庄舄越吟(莊舄越吟)  拼音:zhuāng xì yuè yín
庄舄本是战国时越国人,虽然在楚国作官,但于病中,却仍思念故国,发出越声呻吟。
《國語辭典》:庄舄越吟(莊舄越吟)  拼音:zhuāng xì yuè yín
庄舄本是战国时越国人,虽然在楚国作官,但于病中,却仍思念故国,发出越声呻吟。
《漢語大詞典》:越吟
战国 时 越 人 庄舄 仕 楚 ,爵至执珪,虽富贵,不忘故国,病中吟 越 歌以寄乡思。事见史记·张仪列传。 汉 王粲 《登楼赋》:“ 钟仪 幽而 楚 奏兮, 庄舄 显而 越 吟。”后因以喻思乡忆国之情。 唐 郎士元 《宿杜判官江楼》诗:“叶落觉乡梦,鸟啼惊 越 吟。” 宋 陆游 《上二府乞宫祠启》:“优游食足,敢陈 楚 些之穷;衰疾土思,但抱 越 吟之苦。” 明 姚潜 《过旧县再和南平韵》:“惟我耽 吴 酒,何人不 越 吟?” 鲁迅 《无题》诗:“下土惟 秦 醉,中流輟 越 吟。”
分類:执圭富贵
《漢語大詞典》:垂竿
垂钓。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乘此终萧散,垂竿深涧底。” 唐 韩愈 《独钓》诗之一:“ 侯 家林馆胜,偶入得垂竿。” 清 孙枝蔚 《善哉行》:“河冰三尺,枉用垂竿。”
分類:垂钓
《國語辭典》:垂纶(垂綸)  拼音:chuí lún
1.钓鱼。北周。庾信〈拟咏怀诗〉二七首之二:「赭衣居傅岩,垂纶在渭川。」宋。张元干 贺新郎。曳杖危楼去词:「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2.隐居或退隐。《抱朴子。外篇。嘉遁》:「漆园垂纶而不顾卿相之贵,柏成操耜而不屑诸侯之高。」
《國語辭典》:垂钓(垂釣)  拼音:chuí diào
钓鱼。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庄周垂钓于濠,伯成躬耕于野。」《红楼梦》第四九回:「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皆是芦苇掩覆。」
分類:垂钓钓鱼
《漢語大詞典》:屠钓(屠釣)
宰牲和钓鱼。旧指操贱业者。《韩诗外传》卷八:“ 太公望 少为人壻,老而见去,屠牛 朝歌 ,赁於 棘津 ,钓於 磻溪 。” 三国 魏 曹植 《陈审举表》:“ 吕尚 之处屠钓,至陋也。”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三:“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八:“随身百轴字平安,身世无如屠钓宽。”
《漢語大詞典》:渭川
(1).即 渭水 。亦泛指 渭水 流域。史记·货殖列传:“ 陈 夏 千亩漆; 齐 鲁 千亩桑麻; 渭川 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唐 孟浩然 《登总持寺浮图》诗:“竹遶 渭川 遍,山连 上苑 斜。”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 渭川 致乎斯景, 黄岗 寓乎此身。”
(2).乐曲名。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四:“ 彭年 善舞, 鹤年 、 龟年 善歌,尤妙製《渭川》。”
《漢語大詞典》:渭曲
地名。在 陕西省 大荔县 东南。周书·文帝纪下:“﹝ 宇文泰 ﹞遂进军至 渭曲 ,背水东西为阵。” 唐 杜牧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 褒中 秋鼓角, 渭曲 晚旌旗。”
《漢語大詞典》:渭滨(渭濱)
韩非子·喻老:“ 文王 举 太公 於 渭 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指 太公望 吕尚 。《宋书·周续之传》:“是以 渭 滨佐 周 ,圣德广运; 商洛 匡 汉 ,英业乃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四十千秋自咏》:“宠遇偏嗤 莘野 薄,奇逢半笑 渭 滨迟。”
《漢語大詞典》:溪石(谿石)
(1).溪流中的石头。 唐 皮日休 《临顿奉题屋壁》诗:“压酒移谿石,煎茶拾野巢。”
(2).指 端谿 砚石。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谿石含餘润,奚墨凝幽香。” 施国祁 注引东轩笔录:“ 端溪 砚石有三种:曰巖石,曰西坑,曰后歷。”
《國語辭典》:熊罴(熊羆)  拼音:xióng pí
1.熊和罴。《书经。禹贡》:「熊罴狐狸,织皮。」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邱记〉:「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2.比喻勇士或军队。唐。杨烱〈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胜残去杀,上凭宗庙之威;禁暴戢奸,下藉熊罴之用。」
3.比喻辅君的贤臣。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宋。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舟楫商岩命,熊罴渭水占。」
《漢語大詞典》:猎渭(獵渭)
传说 周文王 出猎 渭 滨,获王者师 吕尚 ,故以“猎渭”谓获贤才。 宋 黄庭坚 《次韵奉送公定》:“从来国器重,见谓骨相奇,筑 巖 发梦寐,猎 渭 非熊螭。”
《漢語大詞典》:磻溪叟
周 吕尚 的别称。 唐 杜牧 《早秋客舍》诗:“不及 磻溪叟 ,身闲长自由。”参见“ 磻溪 ”。
分類:吕尚
《國語辭典》:磻溪  拼音:pán xī
河川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南,源出南山,合成道宫水,北流入渭水。相传为姜太公垂钓处。也称为「璜溪」。
《國語辭典》:磻溪  拼音:pán xī
河川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南,源出南山,合成道宫水,北流入渭水。相传为姜太公垂钓处。也称为「璜溪」。
《漢語大詞典》:钓国(釣國)
(1).求用于国君。 唐 骆宾王 《钓矶应诘文》:“且夫垂竿而为事者, 太公 之遗术也。形坐 磻溪 之石,兆应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将以钓川耶?将以钓国耶?” 唐 罗隐 《题〈磻溪垂钓图〉》诗:“ 吕望 当年展庙謨,直鉤钓国更谁如。”参见“ 钓川 ”。
(2).谓网罗贤士以辅弼治国。 唐 独孤授 《燕昭王筑黄金台赋》:“屈於一人以钓士,则开霸而图王;侈於一臺以钓国,则兼大而称强。”
《漢語大詞典》:钓川(釣川)
钓于河上。比喻以利禄吸引人才。太平御览卷八三四引六韬:“ 吕尚 坐芧以渔, 文王 劳而问焉。 吕尚 曰:‘鱼求於饵,乃牵其緡;人食於禄,乃服於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小钓钓川,而擒其鱼;中钓钓国,而擒其万国诸侯。’”后用为典故。 唐 骆宾王 《钓矶应诘文》:“形坐 磻溪 之石,兆应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将以钓川耶?将以钓国耶?” 唐 司空图 《上考功》:“方啟钓川之兆,俄缠罢市之悲。”
《漢語大詞典》:钓渭(釣渭)
指 周 吕尚 垂钓于 渭水 遇 文王 事。 唐 韩愈 《叉鱼》诗:“如 棠 名既误,钓 渭 日徒消。” 钱仲联 集释引 顾嗣立 曰:“史记·齐太公世家:‘ 吕尚 年老渔钓, 周西伯 出猎,遇於 渭 之阳。’”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八:“史臣至比之为筑巖钓 渭 ,亦过矣哉。”参见“ 钓川 ”。
《漢語大詞典》:钓川(釣川)
钓于河上。比喻以利禄吸引人才。太平御览卷八三四引六韬:“ 吕尚 坐芧以渔, 文王 劳而问焉。 吕尚 曰:‘鱼求於饵,乃牵其緡;人食於禄,乃服於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小钓钓川,而擒其鱼;中钓钓国,而擒其万国诸侯。’”后用为典故。 唐 骆宾王 《钓矶应诘文》:“形坐 磻溪 之石,兆应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将以钓川耶?将以钓国耶?” 唐 司空图 《上考功》:“方啟钓川之兆,俄缠罢市之悲。”
《漢語大詞典》:钓玉(釣玉)
比喻选擢人才。 宋 沈佺期 《钓竿篇》:“钓玉君徒 尚 ,徵金我未贤。” 唐 方干 《献王大夫》诗之一:“鏘金五字能援笔,钓玉三年信直鉤。” 宋 司马光 《祁国正献公挽歌》之二:“钓玉 吴臺 旧,诛茅 梁苑 新。”
分類:人才
《漢語大詞典》:钓璜(釣璜)
(1).垂钓而得玉璜。喻臣遇明主,君得贤相。典出尚书大传卷一:“ 周文王 至 磻溪 ,见 吕望 , 文王 拜之。 尚父 云:‘ 望 钓得玉璜,刻曰:“ 周 受命, 吕 佐检德合,於今 昌 来提。”’” 唐 刘禹锡 《和重题》:“一泛钓璜处,再吟鏘玉声。”
(2).借指贤臣。 清 顾炎武 《帝京篇》:“侧席推干鼎,回车载钓璜。”
《漢語大詞典》:钓筑(釣築)
渔钓和版筑。用 周 吕尚 钓于 磻溪 和 傅说 举于版筑的故事。后因用作君臣遇合之典。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钓筑乘时用,芝兰在处芳。” 宋 杨万里 《纪闻》诗:“ 宾王 欺钓筑, 君实 误儿童。” 宋 陆游 《秋霁遣怀》诗:“人生富贵本细事,钓筑逢时俱将相。”参见“ 钓川 ”、“ 版筑饭牛 ”。
《國語辭典》:非熊  拼音:fēi xióng
比喻扶持国政的贤臣。唐。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诗:「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唐。元稹 有鸟二十章诗之一七:「文王长在苑中猎,何日非熊休卖屠。」
《漢語大詞典》:非熊兆
指隐士将被起用的预兆。 唐 李峤 《雾》诗:“倘入非熊兆,寧思玄豹情。”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谁知倚马高,得遂非熊兆。”参见“ 非熊 ”。
《國語辭典》:非熊  拼音:fēi xióng
比喻扶持国政的贤臣。唐。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诗:「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唐。元稹 有鸟二十章诗之一七:「文王长在苑中猎,何日非熊休卖屠。」
《國語辭典》:非罴(非羆)  拼音:fēi pí
比喻能够扶持国政的贤臣。《六韬。卷一。文韬。文师》:「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郦,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宋。杨万里 读罪己诏诗之一:「莫读轮台诏,令人泪点垂。天乎容此虏,帝者渴非罴。」
分類:周文王
《國語辭典》:非熊  拼音:fēi xióng
比喻扶持国政的贤臣。唐。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诗:「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唐。元稹 有鸟二十章诗之一七:「文王长在苑中猎,何日非熊休卖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