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留连(留連)  拼音:liú lián
1.徘徊不忍离去。《初拍案惊奇》卷二七:「妻子既不见,留连于此无益。」《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梅花一枝枝如画在上面相似,两公子留连不忍相别。」也作「流连」。
2.一再挽留。《水浒传》第四回:「次日,赵员外要回,告辞长老,留连不住。」
《國語辭典》:学道(學道)  拼音:xué dào
职官名。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的官。也称为「学政」。
《國語辭典》:学政(學政)  拼音:xué zhèng
1.有关教育的一切事务。《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2.职官名。为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见《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也称为「大宗师」、「学道」、「学台」、「文宗」。
《國語辭典》:花柳  拼音:huā liǔ
1.红花绿柳。《红楼梦》第一回:「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
2.妓院。《金瓶梅》第九六回:「三十上小人有些不足,花柳中少要行走。」
《國語辭典》:花柳病  拼音:huā liǔ bìng
性病的俗称。参见「性病」条。
《國語辭典》:欢声(歡聲)  拼音:huān shēng
欢喜呼喊的声音。如:「欢声如雷」。《三国志。卷三六。蜀书。黄忠传》:「金鼓振天,欢声动谷。」
《国语辞典》:乐处(乐处)  拼音:lè chù
快乐之处。唐。薛能〈并州寓怀〉诗:「常恐此心无乐处,枉称年少在并州。」
《國語辭典》:同欢(同歡)  拼音:tóng huān
一起欢乐。如:「耶诞夜他准备了丰盛的大餐,邀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同欢。」南朝宋。吴迈远〈长相思〉诗:「虞卿弃相印,担簦为同欢。」
《國語辭典》:宴乐(宴樂)  拼音:yàn lè
1.安乐。《易经。需卦。象曰》:「君子以饮食宴乐。」
2.宴饮寻乐。《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
《國語辭典》:欢腾(歡騰)  拼音:huān téng
高兴得手舞足蹈。如:「欣逢双十国庆,普天同庆,全民欢腾。」也作「腾欢」。
《漢語大詞典》:无乐(無樂)
不举乐。大戴礼记·公符:“公冠四加玄冕,饗之以三献之礼,无介无乐。”
(1).没有欲乐。列子·仲尼:“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淮南子·原道训》:“能至於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2).指无可乐之事。 晋 陶潜 《杂诗》之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漢語大詞典》:需云(需雲)
(1).语本易·需:“《象》曰: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孔颖达 疏:“若言云上於天,是天之欲雨,待时而落。所以明需,大惠将施,而盛德又亨,故君子於此之时以饮食宴乐。”后用“需云”为君臣宴乐之典。 唐玄宗 《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诗:“撰日巖廊暇,需云宴乐初。”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卷一:“臣有负薪之疾,不果预需云之燕。”
(2).喻为遍降于民的朝廷德泽。 宋 苏轼 《郊祀庆成诗》:“需云遍枯槁,解雨达勾萌。”
《漢語大詞典》:铃铎(鈴鐸)
(1).金属响器名。大者为铃,小者为铎。作为警戒、教化、斋醮、奏乐之用。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犹铃鐸警耳,钟鼓骇心。”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沅州秀才》:“俄闻铃鐸音,若数壮夫负巨水,欲上復下。”
(2).挂于殿、阁、塔、观檐角的风铃。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中门当涂,有三精舍,上置轮相,铃鐸虚悬。” 清 曹寅 《十六日登虎丘作》诗:“葳蕤寒不锁,铃鐸夜微鸣。” 清 唐孙华 《东林寺》诗:“我行山足下,了不闻铃鐸。”
(3).铃铛。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手摇铃鐸,唪诵不輟。”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山羊……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小铃铎,作为智识阶级的徽章。”
《漢語大詞典》:后夔
人名。相传为 舜 掌乐之官。文选·张衡〈东京赋〉:“ 伯夷 起而相仪, 后夔 坐而为工。” 薛综 注:“ 后夔 , 舜 臣,掌乐之官。” 唐 潘存实 《赋得玉声如乐》诗:“ 后夔 如为听,从此振琮琤。”参见“ 一夔 ”。
分類:人名乐之
《漢語大詞典》:一夔
夔 相传为 尧 (一说 舜 )时乐正,仅有一足。 孔子 答 鲁哀公 问,则说“足”是足够之意,指有 夔 一人,就足够制乐了。以后多从此说。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吕氏春秋·察传》。后因以“一夔”指能独当一面的专门人才,或指一人虽多缺点,仍有专长。梁书·裴子野传:“﹝ 子野 ﹞章句洽悉,训故可传,脱置之胶庠,以弘奬后世,庶一 夔 之辩可寻,三豕之疑无谬矣。”参见“ 一夔足 ”。
《漢語大詞典》:乐全(樂全)
(1).指道家所谓超脱哀乐之情、无往而不适的境界。《庄子·缮性》:“乐全之谓得志。” 成玄英 疏:“夫己身履于正道,则所作皆虚通也。既而无顺无逆,忘哀忘乐,所造皆适,斯乐之全者也。”
(2).谓以完美为乐。三国志·魏志·锺繇传“帝以 吴 、 蜀 未平,且寝” 裴松之 注引 晋 袁宏 曰:“夫民心乐全而不能常全也,盖利用之物悬於外,而嗜慾之情动於内也。於是有进取贪竞之行,希求放肆之事。”
《國語辭典》:四厢(四廂)  拼音:sì xiāng
1.京城的四郊。《文献通考。卷六三。职官一七。都厢》:「熙宁三年五月,诏以京朝官曾历通判知县者四人,分治京城四厢。」
2.四周。唐。张籍〈学仙〉诗:「先生坐中堂,弟子跪四厢。」
3.朝会奏乐的地方。《南齐书。卷一一。乐志》:「右一曲,皇帝当阳,四厢奏。」
《漢語大詞典》:三成
(1).三重,三层。周礼·秋官·司仪:“令为坛三成,宫旁一门。”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三成,三重也。”尔雅·释丘:“三成为 崐崘丘 。” 郭璞 注:“ 崐崘山 三重,故以名云。”
(2).音乐之三终;三度奏乐。仪礼·燕礼:“笙入三成,遂合乡乐。” 郑玄 注:“三成,三终也。”礼记·乐记:“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 商 ,三成而南。” 郑玄 注:“成,犹奏也。每奏《武》曲一终为一成。”
(3).十分之三。 古华 《芙蓉镇》第四章第二节:“ 李国香 就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还没有赢得这种自由,还是个‘三成生,七成熟’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