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杀气(殺氣)  拼音:shā qì
1.阴森肃杀的寒气。《礼记。月令》:「杀气浸盛,阳气日衰。」《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匈奴处北地,寒,杀气早降。」
2.军旅杀伐的气氛,借指战斗或战事。唐。杜甫 西山诗三首之一:「西戎背和好,杀气日相缠。」《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只见周瑜面有杀气,两边壁衣中密排刀斧手。」
3.凶恶的气势。《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公孙黑官职又高,面貌又美,只是带些杀气,他年决不善终。」
4.发泄怒气。如:「你有什么不满尽管说出来,为何拿人杀气?」
《國語辭典》:风气(風氣)  拼音:fēng qì
1.风俗、习尚。元。刘因〈隐仙谷〉诗:「山川含太古,风气如未开。」《文明小史》第六回:「他们动不动的聚众挟制官长,开了这个风气,还了得!」
2.风度、气概。《晋书。卷九八。桓温传》:「温自以雄姿风气是宣帝、刘琨之俦。」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
3.风。《淮南子。泛论》:「失户牖者,风气之所从往来。」
4.风土气候。《后汉书。卷四一。宋均传》:「今诸国之封,并皆膏腴,风气平调,道路夷近。」唐。韩愈〈与崔群书〉:「风气所宜,可以审备。」
《國語辭典》:风角(風角)  拼音:fēng jiǎo
1.古代占候法,以五音占风而定吉凶。《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父宗,字仲绥,学京氏易,善风角。」《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及稍长,即深明周易,仰观风角,数学通神,兼善相术。」
2.角笛声。
《漢語大詞典》:兵气(兵氣)
(1).战争的气氛。汉书·燕剌王刘旦传:“谋事不成,妖详数见,兵气且至,奈何?” 唐 王昌龄 《宿灞上寄侍御王与弟》诗:“昨闻羽书飞,兵气连朔塞。” 明 李东阳 《风雨叹》诗:“ 潼关 以西兵气多,芦笳吹尘尘满 河 。” 清 曹寅 《十三夜南楼看月》诗:“直北再瞻兵气劲,龙沙早雪是今年。”
(2).士气。 唐 杜甫 《新婚别》诗:“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兵气回飞鸟,威声没巨鼇。” 仇兆鳌 注:“兵气二句,言军势之振。” 溥伟 《让国御前会议日记》:“惟军餉紧要,餉足,则兵气坚,否则气馁兵溃,貽患甚大。”
《漢語大詞典》:尘氛(塵氛)
(1).犹言灰尘烟雾。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弃赫奕之朝华,避僨车之险略;吟啸苍崖之间,而万物化为尘氛。”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是日也,尘氛蔽日, 金 人初不测其多寡,遂相拒踰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四:“贼果至, 德 令於众曰:‘望其尘氛,虽不过千,然皆亡命必死之贼。’”
(2).尘俗的气氛。 唐 牟融 《题孙君山亭》诗:“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论。” 明 唐顺之 《寿张通政》诗:“蚤躭玄寂谢尘氛,隐身犹嫌名可闻。” 姚莹 《论诗绝句》之六:“游仙诗思絶尘氛,服石餐霞气軼羣。”
(3).犹言凡俗之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脂粉不施,有天然姿格;梳妆略试,无半点尘氛。”
《國語辭典》:肃雍(肅雝)  拼音:sù yōng
恭敬而温和。《诗经。召南。何彼襛矣》:「曷不肃雍,王姬之车。」也作「肃雍」。
《國語辭典》:絪缊(絪縕)  拼音:yīn yūn
1.天地间的元气。《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絪缊相感,雾涌云蒸。」
2.天地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易经。系辞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
3.造化。唐。孟郊〈秋怀〉诗一六首之五:「袅袅一线命,徒言系絪缊。」
《國語辭典》:安宁(安寧)  拼音:ān níng
1.安定平静。《汉书。卷八三。朱博传》:「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红楼梦》第七九回:「自己身上分去责任,到底比这样安宁些。」
2.冬天。《尔雅。释天》:「秋为收成,冬为安宁。」
3.县名。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南,滇池西北。
《國語辭典》:腥风(腥風)  拼音:xīng fēng
带有血腥味的风。唐。韩愈〈叉鱼招张功曹〉诗:「血浪凝犹沸,腥风远更飘。」宋。陆游〈龙洞〉诗:「想当蟠蛰未奋时,腥风逼人云触石。」
《國語辭典》:阴霾(陰霾)  拼音:yīn mái
1.形容天气阴沉、晦暗。唐。卢照邻〈秋霖赋〉:「野阴霾而自晦,山幽暧而不明。」
2.比喻阴郁不快的神色。如:「他接获捷报,顿扫脸上阴霾。」
《國語辭典》:制造(製造)  拼音:zhì zào
将原料或粗制品做成器物或精制品。也作「制作」。
《漢語大詞典》:寒雁
寒天的雁。亦作“ 寒鴈 ”。诗文中常以衬托凄凉的气氛。 唐 无名氏 《朝元阁赋》:“寒鴈正来,下 泰山 之八水;暮烟初起,绕 汉 家之 五陵 。” 清 何绍基 《登舟》诗:“寒雁几声吾未睡,霜华来妒一鐙红。”
《国语辞典》:倍觉(倍觉)  拼音:bèi jué
格外强烈感受到某种气氛或情绪。如:「落叶纷纷,倍觉萧瑟。」
《國語辭典》:肃杀(肅殺)  拼音:sù shā
严厉而有摧残的力量。多用来形容秋冬草木枯落的萧条气象。《汉书。卷二二。礼乐志》:「西颢沆砀,秋气肃杀。」《老残游记》第一一回:「譬如秋冬的肃杀,难道真是杀吗?只是将生气伏一伏,蓄点力量,做来年的生长。」
《漢語大詞典》:灵和(靈和)
(1).指柔和恬淡清心寡欲的修养。文选·郭璞〈江赋〉:“保不亏而永固,禀元气於灵和。” 李善 注:“《春秋元命包》曰:‘水者,五行始焉,元气之凑液也。’” 刘良 注:“水柔弱,淡然无欲,利育於物,故保道不亏而长坚固,此乃灵和之气所以为也。灵和,和之气也。”
(2).指祥和的政治气氛。 三国 魏 锺会 《孔雀赋》:“有炎方之伟鸟,感灵和而来仪。”
(3).引申为和谐协调。宋书·乐志一:“哥倡既设,休戚已徵,清浊是均,山琴自应。斯乃天地之灵和,升降之明节。” 明 宋濂 《思媺人辞》:“群神衎衎以方响兮,奏灵和之凤笙。”
(4).古代善琴者。文献通考·乐十:“自古善琴者八十餘家,一十八样,究之雅度,不过 伏牺 、 大舜 、夫子、 灵开 、 灵和 五等而已。餘皆求意新状奇,终乖古制,君子不贵也。”
(5).殿名。 宋 徐铉 《柳枝·座中应制》词之一:“君恩还似东风意,先入 灵和 蜀 柳枝。” 宋 陈亮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词:“风流家世传 张绪 ,似 灵和 新种垂杨缕。”参见“ 灵和殿 ”。
(6).指柳。
《漢語大詞典》:灵和殿(靈和殿)
南朝 齐武帝 时所建殿名。 五代 李存勖 《歌头》词:“ 灵和殿 ,禁柳千行,斜金丝络。” 明 杨慎 《垂杨篇》:“ 灵和殿 前艷阳时, 忘忧馆 里光风吹。” 明 夏完淳 《插柳》诗:“却忆 灵和殿 ,杨花满地飞。”
分類:殿名
《國語辭典》:活泼(活潑)  拼音:huó pō
1.自然生动而不呆板。如:「她个性活泼,深具人缘。」、「这篇文章叙述生动活泼,颇受好评。」
2.化学上形容元素或化合物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变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