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黯色
阴晦。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日月鬱华,风云黯色。” 胡之骥 注:“黯,晦也。”
分類:阴晦
《漢語大詞典》:夕阴(夕陰)
傍晚阴晦的气象。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秋岸澄夕阴,火旻团朝露。” 唐 储光羲 《临江亭五咏》之四:“古木啸寒禽,层城带夕阴。”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朝暉夕阴,气象万千。”
《國語辭典》:阴霾(陰霾)  拼音:yīn mái
1.形容天气阴沉、晦暗。唐。卢照邻〈秋霖赋〉:「野阴霾而自晦,山幽暧而不明。」
2.比喻阴郁不快的神色。如:「他接获捷报,顿扫脸上阴霾。」
《國語辭典》:风霾(風霾)  拼音:fēng mái
大风带起的灰尘。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似当年恢复山河,看今朝净扫风霾。」
《漢語大詞典》:常阴(常陰)
谓天气长期阴晦。尚书大传卷三:“厥罚常阴。”汉书·五行志下之上:“云起於山,而弥於天,天气乱,故其罚常阴也。”《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 雋不疑 定北闕之前, 夏侯胜 辩常阴之验,然后朝士益重儒术。”
《漢語大詞典》:阴曀(陰曀)
(1).云翳。《淮南子·泰族训》:“其且雨也,阴曀未集而鱼已噞矣。” 郑泽 《读钝庵红薇感旧记作》诗:“金风吹素节,阴曀幔云霄。”
(2).云气掩映日光,天气阴晦。《楚辞·刘向〈九叹·惜贤〉》:“欲竢时於须臾兮,日阴曀其将暮。” 王逸 注:“阴曀,闇昧也。” 唐 无名氏 《东阳夜怪录》:“翼日,到 渭南县 ,方属阴曀,不知时之早晚。” 明 张居正 《徐存斋七十寿序》:“第观庚戌而上,暨于 嘉隆 ,君子小人之进退,士风民俗之清浊,朝廷边鄙之休戚,如阴曀復开,沍寒復燠,谁为此者乎?” 胡朴安 《宿图书馆风雨狐鼠之声彻夜不绝感而赋此》:“ 闽 海多瘴癘,阴曀我心忧。”
(3).比喻政治昏乱。文选·班彪〈北征赋〉:“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 李善 注:“阴曀,喻昏乱也。”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时儻莽而阴曀兮,忽不识乎旧宇。”
(4).指昏乱的政治。 明 宋濂 《拟晋武帝武功颂》:“诞布阳和,以消阴曀。旋乾转坤,六合一家。”
《國語辭典》:叆叆(靉靉)  拼音:ài ài
1.云很多的样子。元。袁士元〈游东湖醉中歌〉:「兴尽归来月犹在,盘礴解装春叆叆。」
2.树木茂密的样子。元。顾阿瑛〈碧梧翠竹堂炎雨既霁凉阴如秋与客醉赋得星字〉诗:「高堂梧与竹,叆叆排空青。」
《國語辭典》:墨黑  拼音:mò hēi
黑得像墨一样。如:「他戴著墨黑的眼镜,让人看不到他的眼睛。」
《漢語大詞典》:氛曀
阴晦的云气。 唐 湛贲 《日五色赋》:“其廓烟霄而朗霽,敛天宇之氛曀。”
分類:阴晦云气
《漢語大詞典》:郁怏(鬱怏)
(1).抑郁不乐。北史·卢观传:“﹝ 卢询祖 ﹞自负其才,内怀鬱怏,遂毁容服如贱役者以见 杨愔 。” 唐 高适 《效古赠崔二》诗:“长歌增鬱怏,对酒不能醉。”太平广记卷一六○引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灌园婴女》:“闻卜人之言,怀抱鬱怏,然未甚信也。”
(2).谓惆怅。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一:“每适 浣溪 ,日夕长吟,屡题歌诗於其石,寂尔无人,乃鬱怏而返。”
(3).阴晦,幽暗。 汉 焦赣 《易林·噬嗑之艮》:“鬱怏不明,为阴所伤。” 汉 焦赣 《易林·无妄之蒙》:“鬱怏不明,阴积无光。”
《漢語大詞典》:橚椮
犹萧森。阴晦貌。 王闿运 《上征赋》:“于时长飈橚槮,白日半开。”
分類:阴晦
《漢語大詞典》:尘曀(塵曀)
谓尘烟弥漫,阴晦不明。 唐 张说 《东都酺宴》诗之二:“朱城尘曀灭,翠幕景情开。”
分類:弥漫阴晦
《漢語大詞典》:冱冥(沍冥)
阴晦寒冷。 晋 左思《魏都赋》:“上累栋而重霤,下冰室而沍冥。”沍,一本作“ 冱 ”。
分類:阴晦寒冷
《漢語大詞典》:乌漉秃(烏漉秃)
形容天气阴晦。 明 徐应秋 玉芝堂谈荟·岁时杂占:“四月初八晴料峭,高田好张钓……四月初八乌漉秃,不论上下一齐熟。二麦不怕神共鬼,只怕四月八日雨。”
分類:天气阴晦
《漢語大詞典》:沈燃
亦作“沉燃”。 谓阴火。海水遇阴晦发光,如燃火。为海中生物所发之光。 秦 汉 方士附会为火德之徵。 晋 王嘉 拾遗记·唐尧:“ 西海 之西,有 浮玉山 。山下有巨穴,穴中有水,其色若火,昼则通曨不明,夜则照耀穴外,虽波涛灌荡,其光不灭,是谓‘阴火’。当 尧 世,其光烂起,化为赤云,丹辉炳映,百川恬澈,浮海者铭曰‘沉燃’,以应火德之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