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56,分23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赢如刘毅
败笔如山
不如意十常八九(又作:败意常多如意少 ...)
身世如团扇
秋波如剪
腹如边孝
相如璧
天机如汉阴
清如寒露在冰壶
笔如椽(又作:如椽笔 ...)
富不如贫
婢如诗
如今不是秦(又作:如今已是汉)
避事
拍手笑人醉如泥
典故
百万呼卢
 
彩卢连掷
 
赢如刘毅
  
一掷成卢
 
呼卢胜
 
摴蒲百万
 
绕床呼卢
  
刘毅掷
 
绕床呼一掷
 
五木尽作炉
 
掷卢使气
 
刘毅输百万
 
希乐豪

相关人物
刘毅(字希乐)


《宋书》卷一〈武帝本纪〉~7~
玄自闻军起,忧惧无复为计。或曰:「刘裕等众力甚弱,岂办之有成,陛下何虑之甚。」玄曰:「刘裕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摴蒲一掷百万;何无忌,刘牢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
《晋书》卷八十五〈刘毅列传〉~220~
毅刚猛沈断,而专肆很愎,与刘裕协成大业,而功居其次,深自矜伐,不相推伏。及居方岳,常怏怏不得志,裕每柔而顺之。毅骄纵滋甚,每览史籍,至蔺相如降屈于廉颇,辄绝叹以为不可能也。尝云:「恨不遇刘项,与之争中原。」又谓郗僧施曰:「昔刘备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今吾与足下虽才非古贤,而事同斯言。」众咸恶其陵傲不逊。及败于桑落,知物情去己,弥复愤激。初,裕征卢循,凯归,帝大宴于西池,有诏赋诗。毅诗云:「六国多雄士,正始出风流。」自知武功不竞,故示文雅有馀也。后于东府聚摴蒱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馀人并黑犊以还,唯刘裕及毅在后。毅次掷得雉,大喜,褰衣绕床,叫谓同坐曰:「非不能卢,不事此耳。」裕恶之,因挼五木久之,曰:「老兄试为卿答。」既而四子俱黑,其一子转跃未定,裕厉声喝之,即成卢焉。毅意殊不快,然素黑,其面如铁色焉,而乃和言曰:「亦知公不能以此见借!」既出西藩,虽上流分陕,而顿失内权,又颇自嫌事计,故欲擅其威强,伺隙图裕,以至于败。

例句

君莫笑刘毅从来布衣愿,家无儋石输百万。 杜甫 今夕行(原注。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李白 猛虎行

徒言万事有盈虚,终朝一掷知胜负。 柳宗元 龟背戏

绕床呼卢恣樗博,张灯达昼相谩欺。 郑嵎 津阳门诗

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 韩愈 送灵师

典故 
败笔如山
 
笔无冢
 
埋退笔
 
败笔成丘
  
秃笔作家


《太平广记》卷二百七〈书二·僧智永〉~587~
梁周兴嗣编次千字文,而有王右军者,人皆不晓。其始乃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榻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而赏锡甚厚。右军孙智永禅师,自临八百本,散与人外,江南诸寺各留一本。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千。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穿穴,乃用铁叶裹之,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自制铭志。
《太平广记》卷二百八〈书三·僧怀素〉
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冢」。

简释

笔冢:指人刻苦习字。唐裴说《怀素台歌》:“笔冢低低高似山,墨池浅浅深如海。”

典故
不如意十常八九
 
败意常多如意少
 
十事不如人六七
 
十事违人常七八
 
谁是十分如意
 
不如意常八九
 
人间事不如意十八九
 
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
 
事常八九不如人意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09~
会秦凉屡败,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而议者多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典故
怨秋风
  
齐纨扇
 
手中扇
 
悲团扇
  
秋风扇
  
团扇诗
 
怜团扇
  
捐扇
 
泣团扇
 
悲秋扇
 
捐箧
 
题秋扇
  
团扇悲秋
  
收团扇
 
纨扇题诗
 
班姬题扇
 
婕妤团扇
 
团扇捐
 
团扇怨秋风
 
班姬月
 
班家扇
 
班女怨
 
悲素扇
 
班姬泣
 
班姬箧
 
班女恨
 
裁洁素
 
逢秋扇
 
感婕妤
 
过秋纨扇
 
汉姬纨扇
 
汉主妃
 
婕妤扇
 
齐纨怨思
 
妾扇
 
秋风弃扇
  
秋扇留句
 
身世如团扇
 
团扇悲歌
 
团扇三秋怨
 
团扇逐秋风
 
纨扇曲中秋
 
班妾秋扇
 
悲婕妤
 
宫扇怨秋风
 
汉宫圆扇成咏
 
托意唯团扇

相关人物
班婕妤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怨歌行〉~280~
〈序〉:「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一首。」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玉台》此诗有序云: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云云。
《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列传下·孝成班倢伃〉~3984~
自鸿嘉后,上稍隆于内宠。倢伃进侍者李平,平得幸,立为倢?。上曰:「始卫皇后亦从微起。」乃赐平姓曰卫,所谓卫倢伃其后赵飞燕姊弟亦从自微贱兴,踰越礼制,盛于前。班倢伃及许皇后皆失宠,稀复进见。鸿嘉三年,赵飞燕谮告许皇后、班倢伃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许皇后坐废。考问班倢伃,倢伃对曰:「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蒙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愬;如其无知,愬之何益?故不为也。」上善其对,怜悯之,赐黄金百斤。赵氏姊弟骄妒,倢伃恐久见危,求共养太后长信宫,上许焉。倢伃退处东宫,作赋自伤悼。

简释

班女怨:指妇女因失宠而哀怨。唐窦牟《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


例句

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 于武陵 长信宫二首

羞同班女高秋扇,欲照明王乙夜书。 刘庭琦 奉和圣制瑞雪篇

秋风能再热,团扇不辞劳。 刘方平 长信宫

君恩不可见,妾岂如秋扇。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刘云 婕妤怨

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 天宝宫人 题洛苑梧叶上

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 宋之问 望月有怀

色丽班姬箧,光润洛川神。 庾抱 卧痾喜霁开扉望月简官内知友

无金可买长门赋,有恨空吟团扇诗。 张窈窕 寄故人(一作杜羔妻诗)

今夜故山依旧见,班家扇样碧峰东。 徐凝 却归旧山望月有寄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徐贤妃 长门怨

班扇慵裁素,曹衣讵比麻。 李商隐 喜雪

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 李嘉祐 古兴

团扇辞恩宠,回文赠苦辛。 李峤 倡妇行

光含班女扇,韵入楚王弦。 李峤 游禁苑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 李白 中山孺子妾歌

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 李白 惧谗

捐扇破谁执,素纨轻欲裁。 李益 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李端 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

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 李贺 感讽六首

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 杜审言 赋得妾薄命

蘼芜山下路,团扇秋风去。 权德舆 杂诗五首

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 武平一 妾薄命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王昌龄 西宫秋怨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裴回。 王昌龄 长信秋词五首

传闻纨扇恩未歇,预想蛾眉上初月。 王谭 后庭怨

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 卢殷 悲秋

长为蕣花光晓日,谁知团扇送秋风。 卢汝弼 薄命妾

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 窦牟 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

六宫谁买相如赋,团扇恩情日日疏。 罗隐 閒居早秋

繁华事逐东流水,团扇悲歌万古愁。 翁绶 婕妤怨

莫比班家扇,宁同卓氏琴。 许浑 赠萧链师

簟委班姬扇,蝉悲蔡琰琴。 韦庄 同旧韵

寒尘妒尽秦王女,凉殿恩随汉主妃。 项斯 古扇

合裁班扇思行幸,愿托凉风箧笥嫌。 鲍溶 上阳宫月

欲和古诗成窦锦,倍悲秋扇损齐纨。 鲍溶 赠远

陆生誇妙法,班女恨凉飙。 齐己 谢人惠扇子及茶

典故
水剪双眸
 
秋波如剪
 
眼裁秋水

相关人物
李贺


《全唐诗》卷三百九十〈唐儿歌〉【案:杜豳公之子。】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案:音闪。】光踏半臂。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画空作唐字【浓笑书空作唐字】。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全唐诗》卷四百五十四〈筝〉
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甲明银玓瓅,柱触玉玲珑。猿苦啼嫌月,莺娇语䛏风【鸾娇语䛏风】【鸾娇语泥风】【莺娇语泥风】。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赵瑟清相似【赵瑟情相似】,胡琴闹不同【胡琴调不同】。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倚丽精神定,矜能意态融。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灯下青春夜【灯下清歌夜】,尊前白首翁。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典故 
便便腹
  
书满腹
   
嘲便腹
 
嘲孝先
 
嘲昼眠
   
便便笥
 
腹笥五经
 
懒不看书
 
孝先风味
 
笑便腹
 
笑老韶
 
一腹便便
  
边韶白日眠
 
边韶昼眠
 
嘲腹便
 
腹如边孝
  
睡任门生嘲
 
笥有经
 
孝先酣枕
 
孝先经笥
 
笑腹便
 
饱五经
 
边睡
  
便腹笥茎
 
腹便蒙嘲
  
腹为筐笥
 
腹为箧笥
  
相关人物
边韶


《后汉书》卷八十上〈文苑列传上·边韶〉~2623~
边韶字孝先,陈留浚仪人也。以文章知名,教授数百人。诏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嘲者大惭。韶之才捷皆此类也。
《新校本史记三家注》卷六十二《管晏列传》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简释

五经笥:喻指文人学识丰富。唐钱起《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


例句

姚馥清时醉,边韶白日眠。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尔腹为箧笥,应对如转丸。 杜甫 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

书此更何问,边韶唯昼眠。 卢纶 秋幕中夜(一作幕中秋月)独坐迟明因陪陈翃郎中晨谒上公因(一作聊)书即事兼呈同院诸公

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 钱起 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

典故   
重连城
 
冲冠发
  
相如璧
 
连城贵
 
全赵璧
  
回赵璧
 
头碎柱
  
抱璧还
 
酬赵璧
 
能回赵璧
 
头与璧俱还
 
邯郸玉
 
璧终全
 
蔺卿全璧
 
秦璧归
 
碎壁
 
先生令赵重
 
赵璧犹全
 
指图睨柱
  
睨柱吞赢
 
秦城未易
  
入贡全璧

相关人物
秦昭王
 
蔺相如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2439~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彊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彊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柰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彊,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彊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閒至赵矣。且秦彊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彊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书中·与钟大理书〉~900~
近日南阳宗惠叔称君侯昔有美玦,闻之惊喜,笑与抃会。当自白书,恐传言未审,是以令舍弟子建因荀仲茂时从容喻鄙旨。乃不忽遗,厚见周称,邺骑既到,宝玦初至,捧匣跪发,五内震骇,绳穷匣开,烂然满目。猥以蒙鄙之姿,得睹希世之宝,不烦一介之使,不损连城之价,既有秦昭章台之观,而无蔺生诡夺之诳,嘉贶益腆,敢不钦承。谨奉赋一篇,以赞扬丽质。

例句

连城犹隐石,唯有卞和知。 刘商 殷秀才求诗

璧从全赵去,鹏自北溟抟。 刘长卿 瓜洲驿奉钱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兰大夫留后使之岭南时侍御先在淮南幕府

随珠此去方酬德,赵璧当时误指瑕。 方干 送郑端公

一片琼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 李商隐 一片

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 李峤

誇作天下珍,却哂赵王璧。赵璧无缁磷,燕石非贞真。 李白 古风

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 李白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赵璧为谁点,隋珠枉被弹。 李白 送窦司马贬宜春

连城为宝重,茂宰得才新。 杜甫 送赵十七明府之县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杨炯 夜送赵纵

连城之璧不可量,五百年知草圣当。 窦冀 怀素上人草书歌

因知君有用,高价伫连城。 叶季良 赋得琢玉成器

色共梁珠远,光随赵璧圆。 褚亮 奉和望月应魏王教

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 陈子昂 答洛阳主人

魏珠能烛乘,秦璧许连城。 韦嗣立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谁为倾国媒,自许连城价。 韩愈 县斋有怀

典故   
汉阴瓮
    
吴机械
 
无机抱瓮
 
抱瓮天机
 
抱瓮罂
 
槔与瓮
 
机事机心
 
机心抱瓮
 
绝机叟
 
忘机同汉阴
 
嗤桔槔
 
灌阴叟
 
汉阴报瓮
 
汉阴嗤
  
桔槔贤抱瓮
 
圃田公
 
天机如汉阴
  
无橘槔
 
无械容机

相关人物
庄子


《庄子集释》卷五下〈外篇·天运〉~433~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卬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简释

忘机:喻思想纯朴,与人交往没有机心。唐李商隐《赠田叟》:“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汉阴灌:喻心地纯朴无机心。明何景明《立春日作》:“心存汉阴灌,躬学南阳耕。”


例句

已息汉阴诮,且同濠上观。 奚贾 严陵滩下寄常建

还嗟绝机叟,白首汉川阴。 崔湜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 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

辘轳用智终何益,抱瓮遗名亦至今。 方干 山井

井无桔槔事,门绝刺绣文。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

恨无抱瓮力,庶减临江费。 杜甫

长沙哀糺纆,汉阴嗤桔槔。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日抱汉阴瓮,或成蝴蝶梦。 权德舆 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

耕田虞讼寝,凿井汉机忘。 卢照邻 山林休日田家

南溪抱瓮客,失意自怀羞。 赵嘏 下第

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典故 
玉壶清
 
一壶冰
 
清似玉壶冰
  
鲍壶冰
 
清如寒露在冰壶

相关人物
鲍照


《昭明文选》卷二十八〈诗戊·乐府下·乐府八首·白头吟〉~327~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贱恩旧,世议逐衰兴。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食苗实硕鼠,玷白信苍蝇。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陵。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全唐文》卷二百六〈冰壶诫并序〉~2085~
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例句

鲍壶冰皎洁,王佩玉丁东。 李商隐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伏蒙仁恩俯赐披览奖逾其实

清规无以况,且用玉壶冰。 李商隐 别薛岩宾

谁于销骨地,一鉴玉壶冰。 李群玉 宵民

涨海豁心源,冰壶见门地。 李群玉 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

冰壶避皎洁,武库羞锋铓。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典故    
如椽大笔
 
如椽健笔
 
笔如修椽
    
如喙笔
 
相关人物
王珣


《晋书》卷六十五〈王导列传·王珣〉~756~
时帝雅好典籍,珣与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及王国宝自媚于会稽王道子,而与珣等不协,帝虑晏驾后怨隙必生,故出恭、恢为方伯,而委珣端右。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陈书》卷二十六〈徐陵列传〉~334~
陵器局深远,容止可观,性又清简,无所营树,禄俸与亲族共之。太建中,食建昌邑,邑户送米至于水次,陵亲戚有贫匮者,皆令取之,数日便尽,陵家寻致乏绝。府僚怪而问其故。陵云:「我有车牛衣裳可卖,馀家有可卖不?」其周给如此。少而崇信释教,经论多所精解。后主在东宫,令陵讲大品经,义学名僧,自远云集,每讲筵商较,四座莫能与抗。目有青睛,时人以为聪惠之相也。自有陈创业,文檄军书及禅授诏策,皆陵所制,而九锡尤美。为一代文宗,亦不以此矜物,未尝诋诃作者。其于后进之徒,接引无倦。世祖、高宗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其文颇变旧体,缉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后逢丧乱,多散失,存者三十卷。有四子:俭,份,仪,僔。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五〈苏颋〉~4402~
颋性廉俭,奉禀悉推散诸弟亲族,储无长赀。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手笔」。帝爱其文,曰:「卿所为诏令,别录副本,署臣某撰,朕当留中。」后遂为故事。其后李德裕著论曰「近世诏诰,惟颋叙事外自为文章」云。

简释

椽笔:喻名家作品或写作才能极高。宋苏轼《三月廿三恭闻皇太后升遐》之一:“月落风悲天雨泣,谁将椽笔写光尘?”


例句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李商隐 韩碑

世掌纶言传大笔,官分鸿序压霜台。 李群玉 送唐侍御福建省兄

典故 
婚嫁毕
  
向平婚嫁
  
了婚嫁
 
婚嫁了
 
婚嫁累
   
儿婚女嫁
 
毕婚姻
 
尚平婚嫁毕
 
嫁娶毕
 
昏嫁了
 
女嫁儿婚
 
子平婚嫁
 
婚娶未毕
 
未终婚嫁
 
向平事了
 
向平约
 
一婚倘毕
 
追尚子
  
子平嫁娶
 
子平窥破
 
昏嫁向平
 
门容向子过
  
尚平加累
 
十年婚嫁愿
 
向平多累

相关人物
向长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向长〉~2758~
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隐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贫无资食,好事者更馈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馀。王莽大司空王邑辟之,连年乃至,欲荐之于莽,固辞乃止。潜隐于家。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中,男女娶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唐·李贤注引《高士传》:「『向』字作『尚』。」
《昭明文选》卷二十六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毕娶类尚子,薄游似邴生。」唐·李贤注:「嵇康《高士传》曰:尚长,字子平,河内人。隐避不仕,为子嫁娶毕,敕家事断之,勿复相关,当如我死矣。」

简释

子平嫁娶:指儿女婚嫁。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寄舍弟》:“子平嫁娶贫中毕,元亮田园醉里归。”


例句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孟浩然 彭蠡湖中望庐山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孟浩然 李氏园林卧疾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 孟浩然 经七里滩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孟郊 隐士

尚平今何在,此意谁与论。 岑参 缑山西峰草堂作

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胜惬只自知,佳趣为谁浓。 岑参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待我休官了婚嫁,桃源洞里觅仙兄。 张仲方 赠毛仙翁

尚平方毕娶,疏广念归期。 李德裕 思山居一十首忆种瓜时

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杜甫 西阁二首

庞公竟独往,尚子终罕遇。 杜甫

欲追绵上隐,况近子平村。 林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待学尚平婚稼毕,渚烟溪月共忘机。 权德舆 田家即事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王维 早秋山中作

子平一去何时返,仲叔长游遂不来。 王绩 北山

况无婚嫁累,应拍尚平肩。 王毂 赠苍溪王明府有文在手曰长生

万重云树下,数亩子平居。 钱起 东溪杜野人致酒

毕娶愿已果,养恬志宁违。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

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 韩愈 县斋有怀(阳山县斋作。时贞元二十一年顺宗新即位)

典故
泥中婢
   
婢钝
 
婢如诗

相关人物
郑玄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93~
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箸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典故  
桃花流水
   
武陵春
 
避秦人
 
武陵人
   
不知秦
   
桃源境
 
武陵洞
 
洞中人
  
武陵桃花
 
桃源鸡犬
 
不知有汉
 
武陵路
  
武陵水
 
见秦人
 
问秦人
 
源桃
 
流水桃源
 
避世桃源
 
武陵事
  
秦人鸡犬
  
秦人迹
 
秦人路
  
秦人溪
 
逃秦人
 
武陵趣
 
隐桃花
 
避秦村
 
迷武陵
 
如今不是秦
 
桃花闭洞门
 
闻犬洞
 
避秦溪
 
洞犬谢秦人
 
秦汉迷
 
秦人南避
 
秦人桃花
 
秦世客
 
秦渔
 
如今已是汉
 
山中秦晋
  
桃花白云
 
桃散武陵霞
 
桃源士
  
嫌秦
 
寻源
 
避秦路
 
不识东西晋
 
晋客入洞
  
秦人洞天
 
桃花迷洞口
 
桃源土
  
源水无路

相关人物
陶潜

参考典故
阮郎


《陶渊明集》卷六〈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荅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閒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刘歆即遣人随之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简释

桃源:后用以指隐居处或仙境。唐杜甫《不寐》:“多垒满山谷,桃源何处求?”


例句

浮世度千载,桃源方一春。 于武陵 赠王道士

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于鹄 南溪书斋

不言沁园好,独隐武陵花。 储光羲 玉真公主山居

鸡犬疑沾药,耕桑似避秦。 储嗣宗 春游望仙谷

僻居谋道不谋身,避病桃源不避秦。 刘商 袁十五远访山门

今看水入洞中去,却是桃花源里人。 刘商 题水洞二首

楼台争耸汉,鸡犬亦嫌秦。 刘言史 题茅山仙台药院

兰渚催新幄,桃源识故蹊。 刘长卿 和袁郎中破贼后军行过剡中山水谨上太尉

徘徊未能去,畏共桃源隔。 刘长卿 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何劳问秦汉,更入武陵溪。 刘长卿 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余干后溪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刘长卿 寻张逸人山居

重见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归。 刘长卿 会赦后酬主簿所问

深藏武陵客,时过洞庭人。 刘长卿 湘中纪行十首云母溪

渡口问渔家,桃源路深浅。 刘长卿 石围峰

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 刘长卿 秦系倾以家事获谤因出旧山每荷观察崔公见知欲归未遂感其流寓诗以赠之

千载桃花春,秦人深不见。 刘长卿 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李延年

柏树荣新垄,桃源忆故蹊。 刘长卿 贾侍郎自会稽使回篇代盈卷兼蒙见寄一首与余有挂冠之期因书数事率成十韵

露冕新承明主恩,山城别是武陵源。 刘长卿 送台州李使君兼寄题国清寺

殷勤嘱归客,莫话桃源人。 刘长卿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

他日山中逢胜事,桃源洞里几人家。 刘长卿 送常十九归嵩少故林

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 刘长卿 过郑山人所居

桃源君莫爱,且作汉朝臣。 刘长卿 题大理黄主簿湖上高斋

春来武陵道,几树落仙家。 包融 赋得岸花临水发

帆色起归越,松声厌避秦。 厉玄 从军行

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 司空图 丁未岁归王官谷

可是武陵溪,春芳著路迷。 司空图 春山

雨台谁属楚,花洞不知秦。 吴融 倒次元韵

只此无心便无事,避人何必武陵源。 吴融 偶书

何用深求避秦客,吾家便是武陵源。 吴融 山居即事四首之四

依稀小有洞,邂逅武陵源。 吴融 花村六韵

尽日更无乡井念,此时何必见秦人。 唐彦谦 绯桃

杜陵犹识汉,桃源不辨秦。 乔侃 人日登高

桃源若远近,渔子棹轻舟。 奚贾 寻许山人亭子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孟浩然 南还舟中寄袁太祝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孟浩然 山中逢道士云公

相逢武陵客,独送豫章行。 孟浩然 送袁太祝尉豫章

归客莫相待,寻源殊未还。 孟浩然 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母校书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

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 孟郊 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

避秦不是无归意,一度逢花一断肠。 崔涂 江雨望花

不逢秦世乱,未觉武陵深。 崔涂 王逸人隐居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 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

待我休官了婚嫁,桃源洞里觅仙兄。 张仲方 赠毛仙翁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张南史 寄静虚上人云门

长揖桃源士,举世同企羡。 张说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

桃花春径满,误识武陵源。 张说 翻著葛巾呈赵尹

何事桃源路忽迷,惟留云雨怨空闺。 张贲 和袭美醉中先起次韵

悔学秦人南避地,武陵原上又徵师。 戎昱 寄梁淑

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万水访君难。 戎昱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

桃源宁异此,犹恐世人闻。 戴叔伦 晚春

他时愿携手,莫比武陵源。 戴叔伦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乍疑秦世客,渐识楚人言。 戴叔伦 桂阳北岭隅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霄汉九重辞凤阙,云山何处访桃源。 戴叔伦 汉宫人入道

桃源寂寂烟霞闭,天路悠悠星汉斜。 戴叔伦 赠韩道士

为问桃源客,何人见乱时。 戴叔伦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戴叔伦 过友人隐居

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 方干 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

云水千重绕洞门,独归何处是桃源。 施肩吾 送绝尘子归旧隐二首

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秦。 曲信陵 移居洞庭

玉皇赐妾紫衣裳,教向桃源嫁阮郎。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 朱湾 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地闲分鹿苑,景胜类桃源。 李君何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

湘浦眠销日,桃源醉度春。 李嘉祐 送韦司直西行

祈门官罢后,负笈向桃源。 李嘉祐 送韦邕少府归钟山

蓬阁桃源两处分,人间海上不相闻。 李峤 送司马先生

洞天应不夜,源树秪如春。 李德裕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呈迹今重赋此诗兼寄题黄先生旧馆

仙路迷人应有术,桃源不必在深山。 李涉 赠长安小主人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 李白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去去桃花源,何时见归轩。 李白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

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 李白 和卢侍御通塘曲

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李白 拟古十二首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李白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从兹一别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 李白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谪官桃源去,寻花几处行。秦人如旧识,出户笑相迎。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薜带何辞楚,桃源堪避秦。 李白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见说桃源洞,如今犹避秦。 李益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

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李端 归山居寄钱起

柳市名犹在,桃源梦已稀。 李端 闻吉道士还俗因而有赠

蒲泽逢胡雁,桃源见晋人。 李端 送郭参军赴绛州

武陵花木应长在,愿与渔人更一寻。 李端 送马尊师

武陵洞里寻春客,已被桃花迷不归。 李群玉 恼从兄

谁昔探花源,考槃西岳阳。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金谷园无主,桃源路不通。 李群玉 赠花

锦洞桃花远,青山竹叶深。 李群玉 送秦炼师

曾入桃溪路,仙源信少双。 李质 宿日观东房诗

此花不逐溪流出,晋客无因入洞来。 杜牧 酬王秀才桃花园见寄

多垒满山谷,桃源无处求。 杜甫 不寐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杜甫 北征

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 杜甫 奉汉中王手札

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庞公隐时尽室去,武陵春树他人迷。 杜甫 寄从孙崇简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传语桃源客,人今出处同。 杜甫 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沣朗

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杜甫 赤谷西崦人家

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杨凭 千叶桃花

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杨发 南溪书院

步入桃源里,晴花更满枝。 欧阳衮 和项斯游头陀寺上方

桃源在在阻风尘,世事悠悠又遇春。 武元衡 春斋夜雨忆郭通微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武元衡 桃源行送友

一见桃花发,能令秦汉迷。 殷遥 友人山亭

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 汪遵 东海

匣里有琴樽有酒,人间便是武陵溪。 汪遵 短歌吟

自言避喧非避秦,薜衣耕凿帝尧人。 沈佺期 入少密溪

漾舟人不见,卧入武陵花。 法振 月夜泛舟

源桃不余欺,先发秦人家。 独孤及 伤春怀归

欲识桃花最多处,前程问取武陵儿。 独孤及 送别荆南张判官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 王勃 出境游山二首之一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链师院三首

桃源勿遽返,再访恐君迷。 王维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寺即陈左相宅所施之作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王维 田园乐七首

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王维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王维 蓝田山石门精舍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王维 送钱少府还蓝田

斜溪横桂渚,小径入桃源。 王绩 游仙四首

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 王绩 田家三首

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 王绩 田家三首之二

更说桃源更深处,异花长占四时天。 白行简 赠毛仙翁

草遍颍阳山,花开武陵水。 皇甫冉 春早

花源君若许,虽远亦相寻。 皇甫冉 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

我来隐道非隐身,如今世上无风尘。路是武陵路,人非秦代人。 皎然 兵后西日溪行

应向秦时武陵路,花间寂历一人行。 皎然 西白溪期裴方舟不至

门开芳杜径,室距桃花源。 卢照邻 三月曲水宴得尊字

桃源迷处所,桂树可淹留。 卢照邻 过东山谷口

宁知武陵趣,宛在市朝间。 祖咏 题韩少府水亭

如今非是秦时世,更隐桃花亦笑人。 秦系 山中赠耿拾遗湋兼两省故人

一似桃源隐,将令过客迷。 秦系 春日闲居三首

向此隐来经几载,如今已是汉家朝。 秦系 题章野人山居

武陵缘源不可到,河阳带县讵堪誇。 窦群 假日寻花

人言上皇代,犬吠武陵家。 綦毋潜 若耶溪逢孔九

疏属便同巫峡路,洛川真是武陵溪。 罗虬 比红儿诗

迹似桃源客,身撄竹使符。 羊士谔 郡斋读经

地非樵者路,武陵又何逢。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

青野雾销凝晋洞,碧山烟散避秦溪。已是大仙怜后进,不应来向武陵迷。 胡曾 早发潜水驿谒郎中员外

方驰桂林誉,未暇桃源美。 萧颖士 蒙山作

常恐便随巫峡散,何因重有武陵期。 薛涛 牡丹

闻说花源堪避秦,幽寻数月不逢人。 苏广文 自商山宿隐居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裴迪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闻说桃源好迷客,不如高卧眄庭柯。 裴迪 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何妨将我去,一看武陵春。 贯休 江边道士

带月时闻山鸟语,郡城知近武陵溪。 贾岛 夏夜上谷宿开元寺

无云秦汉隔,别访武陵花。 郑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四首

谁谓桃源里,天书问考槃。 钱起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 钱起 初黄绶赴蓝田县作

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 钱起 寻华山云台观道士

宛谓武陵洞,潜鹰造化移。 钱起 山居新种花药与道士同游赋诗

桃源应渐好,仙客许相寻。 钱起 岁暇题茅茨

秦人入云去,知向桃源里。 钱起 洞仙谣

忽忆武陵事,别家疑数秋。 钱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

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陵通。 钱起 石井

桃花洞里举家去,此别相思复几春。 钱起 送毕侍御谪居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钱起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

幸入桃源因去世,方期丹诀一延年。 钱起 题嵩阳焦道士石壁

何必武陵源上去,涧边好过落花中。 陆希声 阳羡杂咏十九首桃花谷

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 韦庄 江上别李秀才

终期王母摘,不羡武陵深。 韦处厚 桃坞

桃源洞口来否,绛节霓旌久留。 韩偓 六言三首

棹寻闻犬洞,槎入饮牛津。 韩偓 无题

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韩愈 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以同寻三字为韵。愈分得寻字)

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韩愈 同窦书寻刘尊师不遇

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桂水遥相忆,花源暗有期。 韩翃 寄武陵李少府

闻君招隐地,髣髴武陵春。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缉芰知还楚,披榛似避秦。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之一

时有桃源客,来访竹林人。 骆宾王 畴昔篇

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 高适 同熊少府题卢主簿茅斋

典故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
其尤亲幸者,东方朔、枚皋、严助、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相如常称疾避事。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閒居,不慕官爵。

例句

有园同庾信,避事学相如。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

典故
变春江
 
风月不用一钱买
 
清风不用一钱买
 
买得风光不著钱
 
明月清风何用买
 
难变春江
 
倾江变酒
 
三万六千排日醉
 
举长江变香醪
 
拍手笑人醉如泥
 
市人拍手拦街笑
  
岘山落日客犹迷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六〈襄阳歌〉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䍦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恰似葡萄初拨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千金骏马换少妾】。笑坐雕鞍歌落梅【醉坐雕鞍歌落梅】,车傍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摧,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龟龙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案:一本此下有:谁能忧彼身后事。金凫银鸭葬死灰二句。】。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漢語大詞典》:一掷(一擲)
(1).赌博时以赌具投掷一次谓“一掷”。晋书·何无忌传:“ 刘毅 家无儋石之储,摴蒲一掷百万。”因赌博一掷决定胜负,故后亦常称把存亡大计付之不可知的冒险行动。晋书·孙绰传:“何故捨百胜之长理,举天下而一掷哉!”宋史·喻樗传:“六龙临 江 ,兵气百倍,然公自度此举果出万全乎?或姑试一掷也?” 叶圣陶 《穷愁》:“岂久处涸辙,贪图渐萌,乃欲为此一掷,以冀非分耶?”
(2).一扔。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回手解下那黄布包袱来,两手从脖子后头绕着往前一转,一手提了往炕上一掷。”
(3).犹一击。 唐 杜甫 《呀鹘行》:“风涛颯颯寒山阴,熊羆欲蛰龙蛇深。念尔此时有一掷,失声溅血非其心。” 仇兆鳌 注:“言当此天寒物藏,正鶻鸟凌厉之秋,此时应有一击,而悲鸣悽惨如此,岂其本心乎?”
《國語辭典》:呼卢(呼盧)  拼音:hū lú
一种古代赌博。犹今之掷骰子。古时赌博,削木为骰子,一面涂黑,画犊,一面涂白,画雉,共五子;五子全黑叫做「卢」,是头采。投掷时,希望得卢,连连呼它。所以称为「呼卢」。宋。刘克庄 木兰花。年年跃马长安市词:「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纵酒呼卢,且自暂同于俗。」
《國語辭典》:呼卢喝雉(呼盧喝雉)  拼音:hū lú hè zhì
古代用五木骰赌博,一面黑色,上刻牛犊;一面白色,上刻雉鸡。卢、雉皆为骰子的花色名,一掷五骰若皆全黑,为最大,称为「卢」;四黑一白,次之,称为「雉」。呼卢喝雉形容赌博时的呼声,亦指赌博。《野叟曝言》第一五回:「自从嗣了进门,丧事一毫不管,终日呼卢喝雉。」也作「喝雉呼卢」。
《國語辭典》:笔冢(筆冢)  拼音:bǐ zhǒng
埋葬废笔的坟墓。唐。裴说 怀素台歌:「杜甫李白与怀素,文星酒星草书星。永州东郭有奇怪,笔冢墨池遗迹在。」
《漢語大詞典》:退笔冢(退筆塚)
见“ 退笔塚 ”。
亦作“ 退笔冢 ”。 埋秃笔头为冢。 唐 张怀瓘 书断·僧智永:“﹝ 智永 ﹞住 吴兴 永欣寺 ,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后取笔头瘞之,号为‘退笔塚。’。”后用为积年勤学之典。 清 钱谦益 《代书砚答》诗:“退笔冢中悲力尽,短檠墙角嘆交疎。”
《國語辭典》:团扇(團扇)  拼音:tuán shàn
1.圆形有柄的扇子。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之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2.比喻失欢失宠的人。参见「班姬咏扇」条。唐。李峤倡妇行〉:「团扇辞恩宠,回文赠苦辛。」唐。李白惧谗〉诗:「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
《漢語大詞典》:团扇歌(團扇歌)
乐府 吴 声歌曲,也称《团扇郎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吴声歌曲二 郭茂倩 题解引 南朝 陈 智匠 《古今乐录》:“《团扇郎歌》者, 晋 中书令 王珉 捉白团扇与嫂婢 谢芳姿 有爱,情好甚篤。嫂捶挞婢过苦, 王 东亭闻而止之。 芳姿 素善歌,嫂令歌一曲当赦之。应声歌曰:‘白团扇,辛苦五流连,是郎眼所见。’ 珉 闻,更问之:‘汝歌何遗?’ 芳姿 即改云:‘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后人因而歌之。”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河间王 琛 ﹞有婢 朝云 ,善吹箎,能为《团扇歌》《陇上声》。”
《国语辞典》:团扇妾(团扇妾)  拼音:tuán shàn qiè
比喻失欢失宠的人。参见「班姬咏扇」条。唐。李白〈长信宫〉诗:「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
《漢語大詞典》:婕妤怨
乐府 楚 调曲名。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八·班婕妤 宋 郭茂倩 题解:“一曰《婕妤怨》……《乐府解题》曰:‘《婕妤怨》者,为 汉成帝 班婕妤 作也。 婕妤 , 徐令彪 之姑, 况 之女。美而能文,初为 帝 ( 成帝 )所宠爱。后幸 赵飞燕 姊弟,冠於后宫; 婕妤 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紈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又因 班婕妤 失宠后,奉养太后於 长信宫 ,故 唐 人乐府又名《长信怨》。参阅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
《漢語大詞典》:班女扇
亦作“ 班姬扇 ”。 汉 成帝 妃 班倢伃 失宠后,作《团扇》诗(亦称《怨歌行》),以秋扇见弃自喻。后以“班女扇”比喻失宠者或废弃之物。 南朝 梁 刘孝绰 《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耻均 班女 扇,羞儷曹人衣。” 前蜀 韦庄 《同旧韵》:“簟委 班姬 扇,蝉悲 蔡琰 琴。”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顾况 与 韦夏卿 饮酒时,金气已残, 夏卿 请席徵秋后意,或曰‘寒蝉鸣’,或曰‘ 班姬 扇’。” 清 许光治 《水仙子》曲:“拚不弃 班姬 扇,怕重张 河朔 筵。”又因 班 诗中有“团团似明月”之句,亦以形容圆月。 唐 李端 《贺李舍人直中对月见寄》诗:“素魄近成 班女 扇,清光远似 庾公 楼。”
《漢語大詞典》:班姬扇
见“ 班女扇 ”。
《漢語大詞典》:班女扇
亦作“ 班姬扇 ”。 汉 成帝 妃 班倢伃 失宠后,作《团扇》诗(亦称《怨歌行》),以秋扇见弃自喻。后以“班女扇”比喻失宠者或废弃之物。 南朝 梁 刘孝绰 《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耻均 班女 扇,羞儷曹人衣。” 前蜀 韦庄 《同旧韵》:“簟委 班姬 扇,蝉悲 蔡琰 琴。”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顾况 与 韦夏卿 饮酒时,金气已残, 夏卿 请席徵秋后意,或曰‘寒蝉鸣’,或曰‘ 班姬 扇’。” 清 许光治 《水仙子》曲:“拚不弃 班姬 扇,怕重张 河朔 筵。”又因 班 诗中有“团团似明月”之句,亦以形容圆月。 唐 李端 《贺李舍人直中对月见寄》诗:“素魄近成 班女 扇,清光远似 庾公 楼。”
《漢語大詞典》:班扇
即班女扇。比喻失宠或受冷遇之意。文选·谢朓〈和王主簿怨情〉:“相逢咏《蘼芜》,辞宠悲 班扇 。” 刘良 注:“ 班倢伃 失宠,悲怨作《团扇》诗,言秋至则扇见捐也。臣之失位亦然也。” 清 龚自珍 《水龙吟》词:“啸如 鲁 柱,才如 竇 锦,遇如 班 扇。”又因 班倢伃 《团扇》诗中有“新裂 齐 紈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之句,故亦用为咏雪之典。 唐 白居易 《春夜喜雪有怀王二十二》诗:“坐罢 楚 弦曲,起吟 班 扇诗。”参见“ 班女扇 ”。
《漢語大詞典》:班女扇
亦作“ 班姬扇 ”。 汉 成帝 妃 班倢伃 失宠后,作《团扇》诗(亦称《怨歌行》),以秋扇见弃自喻。后以“班女扇”比喻失宠者或废弃之物。 南朝 梁 刘孝绰 《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耻均 班女 扇,羞儷曹人衣。” 前蜀 韦庄 《同旧韵》:“簟委 班姬 扇,蝉悲 蔡琰 琴。”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顾况 与 韦夏卿 饮酒时,金气已残, 夏卿 请席徵秋后意,或曰‘寒蝉鸣’,或曰‘ 班姬 扇’。” 清 许光治 《水仙子》曲:“拚不弃 班姬 扇,怕重张 河朔 筵。”又因 班 诗中有“团团似明月”之句,亦以形容圆月。 唐 李端 《贺李舍人直中对月见寄》诗:“素魄近成 班女 扇,清光远似 庾公 楼。”
《國語辭典》:秋扇  拼音:qiū shàn
1.秋天的小圆扇。南朝梁。元帝〈钟山飞流寺碑〉:「月如秋扇,花疑春雪。」唐。刘禹锡〈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诗:「秋扇一离手,流尘蔽霜纨。」
2.入秋天凉,遭弃置不用的团扇。文学作品中比喻不再年轻貌美而遭受冷落的女子。参见「秋扇见捐」条。南朝梁。刘孝绰 班婕妤怨诗:「妾身似秋扇,君恩绝履綦。」唐。蒋防《霍小玉传》:「但虑一旦色衰,思移情替。使女萝无托,秋扇见捐。极欢之际,不觉悲至。」后亦用于比喻过时失去效用的事物。金。段克己乙巳清明游青阳峡〉诗:「纷纷世无真是非,弃置从渠若秋扇。」元。张宪〈我有〉诗二首之二:「中途偶弃置,竟践秋扇辙。」
《國語辭典》:五经笥(五經笥)  拼音:wǔ jīng sì
笥,竹箱。五经笥比喻博通经籍的人。《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上。边韶传》:「腹便便,五经笥。」
《漢語大詞典》:便腹
肥满之腹。 宋 苏轼 《宝山昼睡》诗:“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 宋 唐庚 《舍弟既到有作》诗:“匪躬老矣惟心在,便腹依然但髮稀。” 元 耶律楚材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之二:“天真贮便腹,浩气塞征襟。”
分類:肥满
《国语辞典》:孝先便腹  拼音:xiào xiān pián fù
汉边韶字孝先,白昼假寐,弟子则讥嘲他腹大便便,懒读书。典出《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上。边韶传》。后用以形容贪睡而腹大的样子。宋。陆游〈夏雨〉诗:「堪笑此翁惟美睡,孝先便腹任讥嘲。」
《漢語大詞典》:扪腹(捫腹)
抚摸腹部。多形容饱食后怡然自得的样子。 唐 白居易 《饱食闲坐》诗:“捫腹起盥潄,下阶振衣裳。” 宋 苏轼 《寓居定惠院之东》诗:“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捫腹。” 宋 范成大 《劳畬耕》诗:“何曾识秔稻,捫腹尝果然。”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七:“﹝ 江暉 ﹞好以奇癖字作文。初若不易解,解之得平平耳。 王稚钦 有诗嘲之云:‘ 江生 突兀扬文风,千奇万怪难与穷……少年往往致讥评,生也不言但捫腹。’”
《國語辭典》:空腹便便  拼音:kōng fù pián pián
比喻腹内空虚,无真才实学。宋。廖行之青玉案。家山此去无多路〉词:「峥嵘岁月还秋暮,空腹便便无好句。」
《國語辭典》:经笥(經笥)  拼音:jīng sì
笥,书箱。经笥指装经书的箱子。比喻学识广博的人。《晋书。卷三五。陈骞等传。赞曰》:「钜鹿自然,亦云经笥。」南朝陈。徐陵晋陵太守王励德政碑〉:「学则经笥,文为世珍。」也称为「经史笥」。
《國語辭典》:腹便便  拼音:fù pián pián
汉代边韶曾白天睡觉,弟子嘲笑他肚子大,懒得读书只想睡觉。边韶听了回答弟子,肚子大是装满五经,饱读书籍,睡觉是在想事情。典出《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上。边韶传》。
分類:肚子肥满
《國語辭典》:腹笥  拼音:fù sì
肚子所记的书籍,有如书箱的藏书。宋。陈造 次韵张丞诗二首之一:「夫君腹笥尽奇谋,每叩谈锋听不休。」
《漢語大詞典》:边氏腹(邊氏腹)
后汉书·文苑传上·边韶:“ 韶 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謿之曰:‘ 边孝先 ,腹便便。嬾读书,但欲眠。’ 韶 潜闻之,应时对曰:‘ 边 为姓, 孝 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 周公 通梦,静与 孔子 同意。师而可謿,出何典记?’謿者大慙。”后以“边氏腹”称满肚子学问犹如装满典籍的书簏。 元 耶律楚材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之一:“正便 边氏 腹,不止謫仙襟。”
《漢語大詞典》:边笥(邊笥)
同“ 边氏腹 ”。 清 赵执信 《深秋偶作》诗:“卧看 边 笥章句枯,坐拥管城鬢毛秃。”
《漢語大詞典》:边老便便(邊老便便)
后汉书·文苑传上·边韶:“ 韶 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 边孝先 ,腹便便。嬾读书,但欲眠。’”后以“边老便便”称腹大的人。 宋 苏轼 《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 沈郎 清瘦不胜衣, 边老 便便带十围。”参见“ 边氏腹 ”。
《漢語大詞典》:边氏腹(邊氏腹)
后汉书·文苑传上·边韶:“ 韶 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謿之曰:‘ 边孝先 ,腹便便。嬾读书,但欲眠。’ 韶 潜闻之,应时对曰:‘ 边 为姓, 孝 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 周公 通梦,静与 孔子 同意。师而可謿,出何典记?’謿者大慙。”后以“边氏腹”称满肚子学问犹如装满典籍的书簏。 元 耶律楚材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之一:“正便 边氏 腹,不止謫仙襟。”
《漢語大詞典》:边韶腹(邊韶腹)
同“ 边氏腹 ”。 清 严沆 《送谨侯同馆谪广文还里作歌》:“但看卧坦 边韶 腹,有日槎廻 博望 源。”
《漢語大詞典》:全璧
比喻完整而无缺损的东西。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余常言,自刻本説郛出,而説郛亡矣,然其中全帙有另鐫行者,后人缘其书目,广求之,始为全璧,未可为此刻误也。” 鲁迅 《热风·儿歌的‘反动’》:“然拜读原诗,亦存小失,倘能改第二句为‘两半个都那里去了’,即成全璧矣。”
《國語辭典》:完璧归赵(完璧歸趙)  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
蔺相如奉使秦国,交涉以和氏璧换取秦城时,识破秦国讹诈,巧妙的使璧安然回到赵国。典出《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比喻物归原主。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一五出:「再休思重会兰房,那虏骑如云不可当。便得个完璧归赵也。」也作「归赵」、「原璧归赵」。
《國語辭典》:怒发冲冠(怒髮衝冠)  拼音:nù fǎ chōng guān
盛怒的样子。《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也作「发上冲冠」、「发踊冲冠」、「冲冠发怒」。
《漢語大詞典》:赵璧(趙璧)
见“ 赵氏璧 ”。
《漢語大詞典》:赵氏璧(趙氏璧)
亦作“ 赵王璧 ”。 和氏 璧的别称。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自山中所得宝玉。 战国 时,为 赵惠文王 所得,故称。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 秦昭王 曾恃强遗书 赵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蔺相如 奉璧出使,终于完璧归 赵 。“赵氏璧”遂以著称,并常为后人诗文所道及。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空班 赵氏 璧,徒乖 魏王 瓠。” 唐 李白 《古风》之五十:“夸作天下珍,却哂 赵王 璧。” 清 孙枝蔚 《旅兴》诗:“贵若 赵氏 璧,富若 猗顿 囷。”亦省称“ 赵璧 ”。 唐 方干 《送陈端公》诗:“ 随 珠此去方酬德, 赵 璧当时误指瑕。”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微之赠池纸并诗》:“篇终有意责 赵 璧,穷国恐误连城归。” 明 沈鲸《双珠记·珠传女信》:“看此物既着神奇,如 赵 璧有完期。”
《國語辭典》:连城(連城)  拼音:lián chéng
1.并列相连的城。《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上》:「汉兴,大封诸侯王,连城数十。」
2.比喻物品贵重。如:「价值连城」。
3.县名。参见「连城县」条。
《漢語大詞典》:连城价(連城價)
价值连城。形容珍贵难得。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不烦一介之使,不损连城之价。”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谁为倾国媒,自许连城价。” 明 徐复祚《红梨记·诉衷》:“那解元风雅连城价,谱鸳鸯无端輳咱。”参见“ 连城璧 ”。
分類:珍贵难得
《國語辭典》:连城璧(連城璧)  拼音:lián chéng bì
相传秦昭王欲以十五座城与赵国交换和氏璧,故称和氏璧为「连城璧」。见《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比喻价值极高的物品。晋。张载〈拟四愁〉诗:「佳人遗我云中翮,何以赠之连城璧?」
《漢語大詞典》:连城玉(連城玉)
见“ 连城璧 ”。
《國語辭典》:连城璧(連城璧)  拼音:lián chéng bì
相传秦昭王欲以十五座城与赵国交换和氏璧,故称和氏璧为「连城璧」。见《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比喻价值极高的物品。晋。张载〈拟四愁〉诗:「佳人遗我云中翮,何以赠之连城璧?」
《國語辭典》:连城璧(連城璧)  拼音:lián chéng bì
相传秦昭王欲以十五座城与赵国交换和氏璧,故称和氏璧为「连城璧」。见《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后比喻价值极高的物品。晋。张载〈拟四愁〉诗:「佳人遗我云中翮,何以赠之连城璧?」
《國語辭典》:忘机(忘機)  拼音:wàng jī
不存心机,淡泊无争。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逃名溷俗,纵酒忘机。」
《漢語大詞典》:抱瓮(抱甕)
见“ 抱瓮灌园 ”。
《漢語大詞典》:抱瓮灌园(抱甕灌園)
传说 孔子 的学生 子贡 ,在游 楚 返 晋 过 汉阴 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投竿垂饵,晦幽蹟於 渭 滨;抱瓮灌园,絶机心於 汉 渚。”亦省作“ 抱瓮 ”。《初学记》卷七引 晋 孙楚 《井赋》:“抱瓮而汲,不设机引,絶彼淫饰,安此璞慎。” 唐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宋 王安石 《绝句》:“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清 陈梦雷 《灌园即事》诗:“偶尔荷锄忘读史,恰当抱瓮喜逢宾。”
《漢語大詞典》:抱瓮灌园(抱甕灌園)
传说 孔子 的学生 子贡 ,在游 楚 返 晋 过 汉阴 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投竿垂饵,晦幽蹟於 渭 滨;抱瓮灌园,絶机心於 汉 渚。”亦省作“ 抱瓮 ”。《初学记》卷七引 晋 孙楚 《井赋》:“抱瓮而汲,不设机引,絶彼淫饰,安此璞慎。” 唐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宋 王安石 《绝句》:“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清 陈梦雷 《灌园即事》诗:“偶尔荷锄忘读史,恰当抱瓮喜逢宾。”
《國語辭典》:机心(機心)  拼音:jī xīn
巧诈诡变的心。《庄子。天地》:「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漢語大詞典》:汉阴机(漢陰機)
指 汉阴丈人 所斥笑的“机心”。语本庄子·天地:“ 子贡 南游於 楚 ,反於 晋 ,过 汉 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唐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诗:“谁怜 北陵 客,未息 汉 阴机。”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 鹿门 自此往,永息 汉 阴机。”
分類:丈人机心
《漢語大詞典》:汉阴灌(漢陰灌)
指 汉阴丈人 抱瓮灌畦之事。后用为退隐学道的典实。 明 王守仁 《立春日作》诗:“心存 汉 阴灌,躬学 南阳 耕。”参见“ 汉阴机 ”。
《漢語大詞典》:汉阴机(漢陰機)
指 汉阴丈人 所斥笑的“机心”。语本庄子·天地:“ 子贡 南游於 楚 ,反於 晋 ,过 汉 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唐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诗:“谁怜 北陵 客,未息 汉 阴机。”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 鹿门 自此往,永息 汉 阴机。”
分類:丈人机心
《漢語大詞典》:汉阴老(漢陰老)
即 汉阴老父 。 唐 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诗:“疑入 武陵源 ,如逢 汉阴老 。”参见“ 汉阴老父 ”。
《漢語大詞典》:汉阴老父(漢陰老父)
东汉 隐者。不详姓名。 桓帝 延熹 中,幸 竟陵 ,过 云梦 ,临 沔水 ,百姓莫不观,此翁独耕不辍。尚书郎 张温 异之,与之言。老父论古道今,历陈天子逸游之非。问其姓名,不告而去。参阅后汉书·逸民传·汉阴老父
《漢語大詞典》:汉阴诮(漢陰誚)
指 子贡 过 汉 阴时受到一灌畦老人讥嘲的典实。 唐 奚贾 《严陵滩下寄常建》诗:“已息 汉 阴誚,且同 濠 上观。”参见“ 汉阴机 ”。
《漢語大詞典》:汉阴机(漢陰機)
指 汉阴丈人 所斥笑的“机心”。语本庄子·天地:“ 子贡 南游於 楚 ,反於 晋 ,过 汉 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唐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诗:“谁怜 北陵 客,未息 汉 阴机。”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 鹿门 自此往,永息 汉 阴机。”
分類:丈人机心
《國語辭典》:冰壶(冰壺)  拼音:bīng hú
1.盛冰的玉壶。南朝梁。刘孝标〈送橘启〉:「甘踰萍实,冷亚冰壶。」
2.比喻品德清白廉洁。唐。姚崇〈冰壶诫序〉:「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3.借指月亮。唐。杜甫寄裴施州〉诗:「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看江上晚来堪画,玩冰壶潋滟天上下,似一片碧玉无瑕。」
《漢語大詞典》:玉壶冰(玉壺冰)
(1).壶水成冰,形容寒冷。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研寒金井水,簷动玉壶冰。” 元 杨维桢 《吴子夜四时歌》:“朝来玉壶冰,为君添衣裳。”
(2).喻高洁清廉。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宋 黄庭坚 《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奉身玉壶冰,立朝朱丝絃。” 清 刘献廷 《赠别还灯和尚》诗:“仪范三坛云海月,禪心一片玉壶冰。”
(3).酒名。 宋 叶梦得 《浣溪沙·送卢倅》词:“荷叶荷花水底天,玉壶冰酒酿新泉,一欢聊復记他年。” 清 吴伟业 《戏题士女图》诗之五:“四壁萧条酒数升, 锦江 新酿玉壶冰。”
《漢語大詞典》:大手
犹高手。指工于文辞的名家。 唐 僧鸾 《赠李粲秀才》诗:“颯风驱雷暂不停,始向场中称大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杂剧:“北杂剧已为 金 元 大手擅胜场,今人不復能措手。曾见 汪太函 四作……都非当行。”参见“ 大手笔 ”。
《國語辭典》:大手笔(大手筆)  拼音:dà shǒu bǐ
1.大著作或大著作家。《晋书。卷六五。王导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新唐书。卷一二五。苏瑰传》:「颋性廉俭,奉禀悉推散诸弟亲族,储无长赀。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手笔』。」
2.大量挥霍钱财的人。《负曝闲谈》第一五回:「金慕暾又是个大手笔,整把银子撒出来,毫无吝色。」也作「大手段」。
3.创办大规模的事业。如:「公司决定要大手笔的开发整片山坡,以建立一个模范社区。」
《國語辭典》:大手笔(大手筆)  拼音:dà shǒu bǐ
1.大著作或大著作家。《晋书。卷六五。王导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新唐书。卷一二五。苏瑰传》:「颋性廉俭,奉禀悉推散诸弟亲族,储无长赀。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手笔』。」
2.大量挥霍钱财的人。《负曝闲谈》第一五回:「金慕暾又是个大手笔,整把银子撒出来,毫无吝色。」也作「大手段」。
3.创办大规模的事业。如:「公司决定要大手笔的开发整片山坡,以建立一个模范社区。」
《國語辭典》:大笔(大筆)  拼音:dà bǐ
1.尊称他人的书法或文字。《儒林外史》第四○回:「但得老先生大笔,小弟也可借以不朽了。」
2.写大字的毛笔。如:「这笔太小了,可否借只大笔给我?」
3.大批、大宗。如:「这是大笔钱哪,不是小数目。」
《國語辭典》:大笔如椽(大筆如椽)  拼音:dà bǐ rú chuán
椽,屋顶的柱子。大笔如椽形容笔大如屋顶上的柱子。《晋书。卷六五。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后用以称扬著名作品、作家或写作才能极高。
《國語辭典》:如椽笔(如椽筆)  拼音:rú chuán bǐ
晋人王珣梦见有人给他如椽的大笔,醒来以为有大手笔事,不久皇帝驾崩,哀册、谥议等皆由王珣草拟。典出《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后比喻重要文告或称颂他人笔力雄健,文章优美。宋。张镃 诚斋再韵见遗走笔复和并邀尤检正京右司观花诗:「戈挥就借如椽笔,不信湖边日易沉。」
《國語辭典》:大手笔(大手筆)  拼音:dà shǒu bǐ
1.大著作或大著作家。《晋书。卷六五。王导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新唐书。卷一二五。苏瑰传》:「颋性廉俭,奉禀悉推散诸弟亲族,储无长赀。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手笔』。」
2.大量挥霍钱财的人。《负曝闲谈》第一五回:「金慕暾又是个大手笔,整把银子撒出来,毫无吝色。」也作「大手段」。
3.创办大规模的事业。如:「公司决定要大手笔的开发整片山坡,以建立一个模范社区。」
《國語辭典》:椽笔(椽筆)  拼音:chuán bǐ
晋代王珣梦见有人给他一只粗大如椽的笔,便认为将有大手笔的事发生。不久果然皇帝驾崩,因为王珣文笔极佳,所有的哀册谥议,皆由王珣草拟。见《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后用以称赞人文笔出众。《聊斋志异。卷四。罗刹海市》:「先生文学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烦椽笔赋『海市』,幸无吝珠玉。」
《漢語大詞典》:燕许(燕許)
唐玄宗 时名臣 燕国公 张说 、 许国公 苏颋 的并称。两人皆以文章显世,时号“燕许大手笔”。见《新唐书·苏颋传》。 唐 李涉 《题温泉》诗:“当时 姚 宋 并 燕 许 ,尽是 驪山 从驾人。” 宋 王巩 王氏谈录·李卫公文:“公亟称 李卫公 之文,谓不减 燕 许 。” 清 赵翼 《后园居》诗:“自命 韩欧 家,羣奉 燕 许 名。” 金 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惟碑铭壮丽,涵盖众长,修则万言,简可十字, 燕 许 手笔, 左 马 史才,鎔为一器,文章之极轨哉!”
《漢語大詞典》:笔如椽(筆如椽)
晋书·王珣传:“ 珣 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諡议,皆 珣 所草。”后因以“笔如椽”喻大手笔或重要的文墨之事。 宋 苏轼 《光禄庵》诗之一:“何事庵中著光禄,枉教閒处笔如椽。”
《国语辞典》:女嫁男婚  拼音:nǚ jià nán hūn
男女嫁娶成家之事。如:「张小姐已经和男友分手,从此女嫁男婚,互不相干。」也作「男婚女嫁」。
《國語辭典》:子平  拼音:zǐ píng
1.东汉向长的字。朝歌人。性尚中和,隐居不仕,精通老、易之学。
2.宋朝徐居易的字。相传徐子平精于星象、命算。后人乃以「子平」称呼利用星象、或生辰八字替人算命的方法。《西游记》第四二回:「先生子平精熟,要与我推看五星。」
《国语辞典》:富不如贫(富不如贫)  拼音:fù bù rú pín
富有并不如贫穷为优。《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向长传》:「读《》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
《漢語大詞典》:尚子
指 东汉 尚长 。《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李善 注引 嵇康 《高士传》:“ 尚长 ,字 子平 , 河内 人。隐居不仕。为子嫁娶毕,勑家事断之:勿復相关,当如我死矣。”
《漢語大詞典》:尚平
指 东汉 尚长 。 尚长 字 子平 。为子嫁娶毕,即不复理家事。见 三国 魏 嵇康 《高士传》。后用为不以家事自累的典实。 唐 许浑 《村舍》诗之一:“ 尚平 多累自归难,一日身闲一日安。” 明 张邦伊 《沉嘉则有三楚之游席上得分字》诗:“知尔 尚平 家累浅,逢人胜事好相闻。”参见“ 尚子 ”。
《漢語大詞典》:尚子
指 东汉 尚长 。《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李善 注引 嵇康 《高士传》:“ 尚长 ,字 子平 , 河内 人。隐居不仕。为子嫁娶毕,勑家事断之:勿復相关,当如我死矣。”
《漢語大詞典》:毕娶(畢娶)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载: 向长 ( 嵇康 高士传作“ 尚长 ”)隐居不仕,“男女娶嫁既毕,勑断家事勿相关”,于是与同好“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后遂以“毕娶”为办完子女婚事,避世优游的典故。《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吕延济 注:“ 尚子平 男娶女嫁毕,勑断家事,勿復相关。 邴曼容 养志自脩,薄为游官而已。”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漢語大詞典》:毕婚嫁(畢婚嫁)
犹毕娶。办完子女婚事。谓了却俗务,心无牵挂。 唐 元结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诗:“无或毕婚嫁,竟为俗务牵。”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官租日输纳,村酒时邀迓;閒爱老农愚,归弄小女姹。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参见“ 毕娶 ”。
《漢語大詞典》:毕娶(畢娶)
后汉书·逸民传·向长载: 向长 ( 嵇康 高士传作“ 尚长 ”)隐居不仕,“男女娶嫁既毕,勑断家事勿相关”,于是与同好“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后遂以“毕娶”为办完子女婚事,避世优游的典故。《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毕娶类 尚子 ,薄游似 邴生 。” 吕延济 注:“ 尚子平 男娶女嫁毕,勑断家事,勿復相关。 邴曼容 养志自脩,薄为游官而已。” 唐 杜甫 《西阁》诗之二:“毕娶何时竟?消中得自由。”
《漢語大詞典》:郑家婢妾(鄭家婢妾)
同“ 郑玄家婢 ”。 清 李孚青 《秋日自遣》诗:“ 郑 家婢妾如师弟, 梁氏 夫妻似主賔。”
《漢語大詞典》:郑玄家婢(鄭玄家婢)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郑玄 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説, 玄 怒,使人曳著泥中。须臾,復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后以“郑玄家婢”指知书的婢仆。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团圆》:“完名未必论葑菲,也不愧 郑玄 家婢。”
分類:婢仆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國語辭典》:桃源  拼音:táo yuán
晋朝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文中描述武陵渔人遇见一群因避秦乱世,而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原是陶渊明理想中的居住国度。后用以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宋。陆游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四首之一:「寒日欲沉苍雾合,人间随处有桃源。」亦用以比喻仙境。《聊斋志异。卷一一。王者》:「然桃源仙人,不事劫掠;即剑客所集,乌得有城郭署哉!」也称为「桃花源」、「世外桃源」、「武陵源」。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漢語大詞典》:桃源洞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台县 北。相传 东汉 时, 刘晨 、 阮肇 到 天台山 采药迷路,误入 桃源洞 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 唐 韩偓 《六言》诗之三:“忆泪因成别泪,梦游常续心游。 桃源洞 口来否?絳节霓旌久留。”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与你笑相从,再休提误入 桃源洞 。”
(2).在 湖南省 桃源 县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马洞 ,相传是 东晋 陶渊明 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漢語大詞典》:桃源人
借指隐士。 唐 王维 《蓝田山石门精舍》诗:“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歷,笑谢桃源人,花红復来覿。” 唐 丘丹 《奉酬韦使君送归山之作》诗:“侧闻郡守至,偶乘黄犊出。不别桃源人,一见经累日。”一本作“ 桃园人 ”。
分類:隐士
《漢語大詞典》:桃源客
(1).指隐者。 唐 卢纶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诗:“为问桃源客,何人见乱时。”
(2).称《桃花源记》中的渔人。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词:“怕他年、重到路应迷,桃源客。”参见“ 桃花源 ”。
分類:隐者渔人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漢語大詞典》:桃源路
(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 松子 家。” 宋 辛弃疾 《水龙吟·题雨岩》词:“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清 纳兰性德 《海棠春》词:“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香径晚风寒,月在雀飞处。”参见“ 桃花源 ”。白雪遗音·南词·乌啼花落:“临别订期赠肺腑,缘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觅桃源路,许久全无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儿报花无心赏。”参见“ 桃源洞 ”。
(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陇头云,桃源路,两魂销。”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挑灯夜半自嘆吁,几回梦入桃源路,须再聘沉鱼美姿。”
《漢語大詞典》:桃源洞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台县 北。相传 东汉 时, 刘晨 、 阮肇 到 天台山 采药迷路,误入 桃源洞 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 唐 韩偓 《六言》诗之三:“忆泪因成别泪,梦游常续心游。 桃源洞 口来否?絳节霓旌久留。” 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我与你笑相从,再休提误入 桃源洞 。”
(2).在 湖南省 桃源 县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马洞 ,相传是 东晋 陶渊明 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漢語大詞典》:桃花洞
(1).指桃花源。亦借指隐居之地。 唐 钱起 《送毕侍御谪居》诗:“桃花洞里举家去,此别相思復几春!” 宋 梅尧臣 《次韵和吴长文舍人即事见寄》:“桃花洞远迷应久,杏树坛荒迹自传。”
(2).传说 汉 刘晨 、 阮肇 入 天台山 桃花洞遇仙女。后因以指仙境。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词:“翠娥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臺梦,一片春愁谁与共!”参阅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3). 四川省 长寿县 有桃花洞,以出产棺木板料而著称,因以桃花洞代指上等棺木。《金瓶梅词话》第六三回:“ 尚举人 家有一副好板,原是 尚举人 父亲,在 四川 成都府 做推官时带来,预备他老夫人用的,两副桃花洞,他使了一副,只剩下这一副,墻磕底盖堵头俱全。”
《國語辭典》:仙源  拼音:xiān yuán
1.神仙居住的地方。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太上曰七十二福地,……第四东仙源,……第五西仙源,亦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属地。」
2.晋朝陶渊明描写的理想境界桃花源。唐。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国语辞典》:武陵  拼音:wǔ líng
1.山脉名。苗岭的支脉,连绵于川鄂湘境。
2.山名。位于江西省馀干县界。也称为「武林山」。
《漢語大詞典》:武陵客
指避世隐居的人。 元 揭傒斯 《寻舍弟将至东牢宿野店》诗:“茅店溪边冷,松林石上踈;如逢 武陵 客,风景未应殊。”参见“ 武陵源 ”。
《國語辭典》:武陵源  拼音:wǔ líng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
《國語辭典》:武陵源  拼音:wǔ líng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
《漢語大詞典》:武陵溪
见“ 武陵源 ”。
《國語辭典》:武陵源  拼音:wǔ líng yuán
比喻世外乐土或避世隐居的地方。参见「桃源」条。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
《漢語大詞典》:源花
指 桃花源 。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春草封归恨, 源花 费独寻。” 萧涤非 注:“‘源花’即 桃花源 , 陶潜 有《桃花源记》,相传即在 湖南 。”
分類:桃花源
《漢語大詞典》:秦客
(1).指从 秦 地来的人。国语·晋语五:“有 秦 客廋辞於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
(2).指 秦 时避乱移居 桃源洞 之人。借指避世隐居之士。 唐 韩愈 《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诗:“ 秦 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3).指 秦 弄玉 之夫 萧史 。 唐 李商隐 《和孙朴韦蟾孔雀咏》:“ 西施 因网得, 秦 客被花迷。” 冯浩 笺注引 朱鹤龄 曰:“列仙传水经注俱云 萧史 吹簫,能致白鹤、孔雀,自是用 秦楼 萧史 事。” 叶葱奇 注疏:“ 秦 客即指 萧史 ,这里借来指 孙 韦 。”
《漢語大詞典》:秦洞
指 桃源洞 。 宋 杨亿 《樱桃》诗:“石髓凝 秦 洞,珠胎剖 汉 津。”亦称“ 秦人洞 ”。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吴正仲屯田重台梅花诗》:“桃花已满 秦 人洞,杏树犹存 董奉祠 。”
《漢語大詞典》:花源
“ 桃花源 ”的省称。 唐 李白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迴谿碧流寂无喧,又如 秦 人月下窥 花源 。” 宋 梅尧臣 《新安钱学士以近诗一轴见贶用叙单悃》诗:“何须到云壑,便若游 花源 。” 清 孙枝蔚 《为农》诗之四:“生年当 万历 ,临老忆京师。劝诫尤难忘, 花源 去莫迟。”
分類:桃花源
《漢語大詞典》:逃秦
犹避 秦 。避乱。 唐 曲信陵 《移居洞庭》诗:“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 秦 。” 宋 叶适 《余顷为中塘梅林诗他日来游复作》:“初如别逃 秦 ,疏附耻独贤。”
分類:避乱
《國語辭典》:避秦  拼音:bì qín
秦时苛政扰民,人民纷纷逃避而隐居。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后比喻逃离暴政的迫害。元。无名氏〈梧叶儿。玄圃山前道〉曲:「夕有猿敲户,朝无客扣门。见几个捕鱼人,犹自向山中避秦。」
《漢語大詞典》:避事
谓逃避职事。宋书·蔡兴宗传:“时 义恭 録尚书事,受遗辅政,阿衡幼主,而引身避事,政归近习。” 唐 李端 《长安书事寄卢纶》诗:“趋途非要路,避事乐空林。” 元 虞集 《陈文靖公谥议》:“此其视无能而求用,避事而取名,以傲忽欺罔一时者,为何如也?” 清 杨潮观 《偷桃捉住东方朔》:“偏你神仙,避世偷闲,避事偷懒。”
分類:逃避职事
《漢語大詞典》:铜鞮(銅鞮)
(1). 春秋 晋 邑名。在今 山西省 沁县 南。 晋平公 曾筑 铜鞮宫 于此。 汉 置县,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县 南。 北魏 以后屡有迁移。 明 洪武 初废入 沁州 。左传·成公九年:“秋, 郑伯 如 晋 , 晋 人讨其贰於 楚 也;执诸 铜鞮 。” 杜预 注:“ 铜鞮 , 晋 别县,在 上党 。” 杨伯峻 注:“据《嘉庆一统志》, 铜鞮 在今 山西 沁县 南。”
(2). 春秋 晋 离宫名。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 铜鞮 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 杜预 注:“ 铜鞮 , 晋 离宫。” 杨伯峻 注:“ 铜鞮宫 在 山西 沁县 南二十五里。”
(3).指 襄阳 。 唐 李端 《代弃妇答贾客》诗:“ 玉垒城 边争马走, 铜鞮 市里共乘舟。” 宋 张孝祥 《醉落魄》词:“桃花庭院光阴速, 铜鞮 谁唱大堤曲。归时想是樱桃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公文介公诗:“《襄阳》云……林鶯送客巖花笑,曾见 铜鞮 歌舞无?”
(4).曲名。 明徐复祚《投梭记·叙饮》:“唱罢《铜鞮》日欲脯,花前醉樽前起舞。”参见“ 铜鞮曲 ”。
(5).亦作“ 铜鍉 ”。复姓。 春秋 时有 铜鍉伯华 。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漢語大詞典》:铜鞮曲(銅鞮曲)
《白铜鞮歌》。也称《襄阳蹋铜蹄》。乐府清商曲名。隋书·音乐志上:“初 武帝 之在 雍镇 ,有童謡云:‘ 襄阳 白铜蹄,反缚 扬州 儿。’识者言,白铜蹄谓马也。白,金色也。及义师之兴,实以铁骑, 扬州 之士,皆面缚,果如謡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声,帝自为之词三曲,又令 沈约 为三曲,以被絃管。” 宋 梅尧臣 《送周谏议知襄阳》诗:“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