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14,分141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带火焦桐
星桥火树(又作:银花火树)
巴噀火
褒姒烽火
握火
火牛(又作:火牛兵 ...)
新凉灯火
不火食
长被儿童敲火苦
犀火
灯火楼台近元宵
太乙吹藜火
萤火十升
煨芋火(又作:芋火 芋火对阑残)
风火生
典故
入爨
 
尾半焦
 
带火焦桐
 
怜焦尾
 
暗辨桐声
 
桐尾
 
桐薪鸣灶
 
桐遇知音
 
炊爨得琴材
    
焦琴
  
爨下声
 
爨下馀
   
爨馀材
 
琴得焦桐
 
翠桐入爨
 
蔡邕琴
 
薪馀

相关人物
蔡邕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下〉~2004~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简释

焦琴:美称琴,或喻人才遭到埋没。宋王禹偁《秋居幽兴》之二:“幽兴将何遣,焦琴贳酒杯。”


例句

应谓焦桐堪采斫,不知谁是柳吴兴。 张又新 吹台山

焦尾何人听,凉宵对月弹。 李咸用 山居

三尺焦桐七条线,子期师旷两沉沉。 李山甫 赠弹琴李处士

不因将入爨,谁谓作鸣琴。 李峤

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李颀 题僧房双桐

马因回顾虽增价,桐遇知音已半焦。 白居易 江西裴常侍以优礼见待又蒙赠诗辄叙鄙诚用伸感谢

剑锋缺折难冲斗,桐尾烧焦岂望琴。 白居易 除忠州寄谢崔相公

那令杂繁手,出假求焦尾。 窦庠 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弹琴之什

破屋常持伞,无薪欲爨琴。 苏轼 次韵朱光庭喜雨

愿倾肺肠事,尽入焦梧桐。 贾岛 投孟郊

未经良匠材虽散,待得知音尾已焦。 陈标 焦桐树

但埋酆狱气,未发爨桐音。 韦庄 同旧韵

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馀。 韩愈 题木居士二首之二

此琴等焦尾,此鹤方胎生。 顾况 谢王郎中见赠琴鹤

惟君知我苦,何异爨桐鸣。 顾非熊 冬日寄蔡先辈校书京

典故
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
 
星桥火树
 
暗尘随马
 

《全唐诗》卷六十五〈正月十五夜【上元】〉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游骑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玉漏莫频催】。
典故 
噀雨巴
 
巴噀火
 
成都酒
  
西南噀酒

相关人物
栾巴


《太平广记》卷十一〈神仙十一·栾巴〉~76~
栾巴者,蜀郡成都人也。少而好道,不修俗事,时太守躬诣巴,请屈为功曹。待以师友之礼。巴到(到原作陵,据明钞本改),太守曰:「闻功曹有道,宁可试见一奇乎?」巴曰:「唯。」即平坐,却入壁中去,冉冉如云气之状。须臾,失巴所在,壁外人见化成一虎,人并惊。虎径还功曹舍。人往视虎,虎乃巴成也。后举孝廉,除郎中,迁豫章太守。庐山庙有神,能干帐中共外人语,饮酒,空中投杯。人往乞福。能使江湖之中,分风举帆,行各相逢。巴至郡,往庙中,便失神所在。巴曰:「庙鬼诈为天官,损百姓日久,罪当治之。以事付功曹,巴自行捕逐,若不时讨,恐其后游行天下,所在血食,枉病良民。」责以重祷,乃下所在,推问山川社稷,求鬼踪迹。此鬼于是走至齐郡,化为书生,善谈五经,太守即以女妻之。巴知其所在,上表请解郡守往捕,其鬼不出。巴谓太守:「贤婿非人也,是老鬼诈为庙神。今走至此,故来取之。」太守召之不出。巴曰:「出之甚易。」请太守笔砚设案,巴乃作符。符成长啸,空中忽有人将符去,亦不见人形,一坐皆惊。符至,书生向妇涕泣曰:「去必死矣。」须臾,书生自继符来至庭,见巴不敢前。巴叱曰:「老鬼何不复尔形。」应声即便为一狸,叩头乞活,巴教杀之,皆见空中刀下,狸头堕地。太守女已生一儿,复化为狸,亦杀之。巴去还豫章,郡多鬼,又多独足鬼,为百姓病。巴到后,更无此患,妖邪一时消灭。后征为尚书郎,正旦大会,巴后到,有酒容,赐百官酒,又不饮而西南向噀之。有司奏巴不敬。诏问巴。巴曰:「臣乡里以臣能治鬼护病,生为臣立庙。今旦有耆老,皆来臣庙中享,臣不能早饮(明钞本、陈校本饮作委)之,是以有酒容。臣适见成都市上火,臣故漱酒为尔救之。非敢不敬,当请诏问,虚诏抵罪。」乃发驿书问成都。已奏言:「正旦食后失火,须臾,有大雨三阵,从东北来,火乃止,雨著人皆作酒气。后一旦,忽大风雨,天地晦冥,对坐不相见,因失巴所在。寻闻巴还成都,与亲故别,称不更还。老幼皆于庙中送之。云:去时亦风雨晦冥。莫知去处也。
《后汉书》卷五十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栾巴〉~2722~
唐·李贤注引《神仙传》曰:「巴为尚书,正朝大会,巴独后到,又饮酒西南噀之。有司奏巴不敬。有诏问巴,巴顿首谢曰:『臣本县成都韨失火,臣故因酒为雨以灭火。臣不敢不敬。』诏即以驿书问成都,成都荅言:『正旦大失火,食时有雨从东北来,火乃息,雨皆酒臭。』后忽一旦大风,天雾晦暝,对坐皆不相见,失巴所在。寻问之,云其日还成都,与亲故别也。」
《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上·樊英〉~2722~
尝有暴风从西方起,英谓学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漱之,乃令记其日时。客后有从蜀都来,云「是日大火,有黑云卒从东起,须臾大雨,火遂得灭」。于是天下称其术蓺。
典故
周惑褒姒
 
周褒媚己
   
褒女惑周
 
褒女灭周
 
褒女笑
 
褒姒烽火

相关人物
周幽王
 
褒姒


《国语》卷七〈晋语一·史苏论献公伐骊戎胜而不吉〉~255~
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今晋寡德而安俘女,又增其宠,虽当三季之王,不亦可乎?且其兆云:「挟以衔骨,齿牙为猾。」我卜伐骊,龟往离散以应我。夫若是,贼之兆也,非吾宅也,离则有之。不跨其国,可谓挟乎?不得其君,能衔骨乎?若跨其国而得其君,虽逢齿牙,以猾其中,谁云不从?诸夏从戎,非败而何?从政者不可以不戒,亡无日矣!
《史记》卷四〈周本纪〉~47~
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大鼓,有寇至则举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例句

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颜无。 唐彦谦 登兴元城观烽火

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 李商隐 华清宫

妲己灭纣,褒女惑周。天维荡复,职此之由。 李白 雪谗诗赠友人

周王惑褒姒,城阙成陂陁。 李华 咏史十一首之十一

明明天子咸戒之,赫赫宗周褒姒灭。 王翰 飞燕篇

红儿若为回桃脸,岂比连催举五烽。 罗虬 比红儿诗

典故
句践胆
   
握火
 
会稽耻
 
卧薪
   
相关人物
勾践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742~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吴越春秋》卷八〈勾践归国外传·勾践七年〉~95~
越王念复吴雠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冬常抱,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

简释

饮胆:喻失败后刻苦自砺,奋发用强,报仇雪耻。唐刘驾《姑苏台》:“勾践饮胆日。吴酒正满杯。”


例句

句践胆未尝,夫差心已误。 于濆 经馆娃宫

越王尝胆安可敌,远取石田何所益。 刘长卿 登吴古城歌

勾践饮胆日,吴酒正满杯。 刘驾 姑苏台

感恩身既许,激节胆犹尝。 张九龄 钱王尚书出边

思焦面如病,尝胆肠似绞。 李贺 春归昌谷

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 杜甫 寄董卿嘉荣十韵

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王维 燕支行

典故
即墨功
  
即墨降城
 
即墨龙文
  
愧田车
  
火牛兵
 
火牛突出
  
燕阵横功
 
燧牛尾
 
田单火牛
 
纵火牛
 
相关人物
田单


《史记》卷八十二〈田单列传〉~2453~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齐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淖齿既杀湣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閒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而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神来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当有神人为我师。」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因反走。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卒曰:「臣欺君,诚无能也。」田单曰:「子勿言也!」因师之。每出约束,必称神师。乃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坚守,唯恐见得。单又纵反閒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閒,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馀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齐七十馀城皆复为齐。乃迎襄王于莒,入临菑而听政。

例句

吴师惊燧象,燕将警奔牛。 孔绍安 结客少年场行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 李峤

即墨龙文光照曜,常山蛇阵势纵横。 杜牧 东兵长句十韵

不料邯郸虱,俄成即墨牛。 温庭筠 过华清宫二十二韵

击革摐金燧牛尾,犬羊兵败如山死。 庄南杰 雁门太守行

典故
新凉灯火
 
映污渠
 
无根潦
 
襟裾牛马汝
 
鞭蛆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一〈符读书城南〉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案:音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锄。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典故
不火食
 
丘厄陈
 
厄陈蔡
 
困在陈
  
在陈厄
 
在陈色
 
穷困陈蔡
 
陈粮绝
 
陈蔡粮


《论语注疏·卫灵公》~37~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庄子集释》卷九下〈杂篇·让王〉~98~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颜回择菜,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无禁。弦歌鼓琴,未尝绝音,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颜回无以应,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细人也。召而来!吾语之。」子路、子贡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露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30~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閒,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閒,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典故
长被儿童敲火苦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石鼓歌〉
张生手持石鼓文【案:生即籍。】,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周纲陵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科。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嗟予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忆昔初蒙博士徵,其年始改称元和。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为我量度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祗载数骆驼。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案:音庵。】婀【案:音阿。】。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羲之俗书趁姿媚,书纸尚可博白鹅。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辨口如悬河。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典故
毁犀得螭
 
海上燃犀
 
照幽怪
 
照浊水昏
 
照魑魅
  
燃犀下照
 
燃犀人
 
燃灵犀
 
爨犀船
 
牛渚宵明
  
牛渚燃犀
  
犀惭水府
    
犀灯
 
生犀不敢烧
 
赤帻惊幽渚


《异苑》卷七
晋温峤至牛渚矶,闻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帻。其夜,梦人谓曰:「与君幽明道阁,何意相照耶?」峤甚恶之,未几卒。
《晋书》卷六十七〈温峤列传〉~795~
朝议将留辅政,峤以导先帝所任,固辞还藩。复以京邑荒残,资用不给,峤借资蓄,具器用,而后旋于武昌。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燬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峤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时年四十二。

简释

爨犀船:咏奇异事物。唐杜甫《覆舟二首》之二:“徒闻斩蚊剑,无复爨犀船。”

典故
传柑宴
 
帕柑传宴
 
柑传天上
 
灯火楼台近元宵


《苏轼诗集·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其三:「老病行穿万马群,九衢人散月纷纷。归来一盏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
典故
吹藜
 
太乙吹藜火
 
太乙真人夜伴
 
太乙青藜光
 
汗简雠天禄
 
然藜
  

《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一〈神一·刘向〉~239~
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黑衣,植青藜之杖,扣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人乃吹杖端,赫然火出,因以照向,具说开辟以前。向因受《五行洪范》之文,辞说繁广,向乃裂裳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向请问姓名。云:「我太一之精,天帝闻金卯之子有博学者。下而教焉。」乃出怀中竹牒,有天文地图之书,「余略授子焉。」向子歆,从向授其术,向亦不悟此人也。
典故
十斛秋萤
 
放萤苑
 
流萤梦
 
萤火十升
 
隋苑飞萤


《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五〈虫豸部二·萤〉~4329~2~
《隋书》:「大业十二年,炀帝幸景华宫,徵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而放之,光遍岩谷。」
典故
分芋
 
十年相
 
夜炉芋美
 
山中煨芋
 
懒残煨芋
 
懒残芋
  
煨芋师
 
煨芋火
 
煨芋炉深
 
煨芋头
  
芋火对阑残
 
衡山芋

相关人物
懒残(阑残)


《太平广记》卷九十六〈异僧十·懒残〉~640~
懒残者,唐天宝初衡岳寺执役僧也。退食,即收所馀而食,性懒而食残,故号懒残也。昼专一寺之工,夜止群牛之下,曾无倦色,已二十年矣。时邺侯李泌寺中读书,察懒残所为曰:「非凡物也。」听其中宵梵唱,响彻山林。李公情颇知音,能辨休戚。谓懒残经音凄惋而后喜悦,必谪堕之人。时将去矣,候中夜,李公潜往谒焉,望席门通名而拜。懒残大诟,仰空而唾曰:「是将贼我。」李公愈加敬谨,惟拜而已。懒残正拨牛粪火,出芋?之。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公又拜而退。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甚严。忽中夜风雷,而一峰颓下,其缘山磴道,为大石所栏。乃以十牛康绊以挽之,又以数百人鼓噪以推之,力竭而愈固。更无他途,可以修事。懒残曰:「不假人力,我试去之。」众皆大笑,以为狂人。懒残曰:「何必见嗤?试可乃已。」寺僧笑而许之。遂履石而动,忽转盘而下,声若雷震。山路既开,众僧皆罗拜,一郡皆呼至圣,刺史奉之如神。懒残悄然,乃怀去意。寺外虎豹,忽尔成群,日有杀伤,无由禁止。懒残曰:「授我棰,为尔尽驱除。」众皆曰:「大石犹可推,虎豹当易制。」遂与之荆梃。皆蹑而观之。才出门,见一虎衔之而去。懒残既去之后,虎豹亦绝踪迹。后李公果十年为相也。

简释

懒残芋:咏宰相。宋陈与义《留别天宁永庆乾明金銮四老》:“胜事远公连,深心懒残芋。”

典故
风火生

相关人物
曹景宗


《南史》卷五十五〈曹景宗列传〉~356~
景宗谓所亲曰:「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砺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脯,甜如甘露浆。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此邑邑使人气尽。」

例句

用如快鹘风火生,见贼唯多身始轻。 杜甫 戏作花卿歌

《國語辭典》:焦尾  拼音:jiāo wěi
东汉蔡邕以尾端烧焦的桐木所制成的名琴。唐。李颀〈题僧房双桐〉诗:「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锦囊琴七弦焦尾,宝缑悬三尺龙泉。」也称为「焦尾琴」。
《國語辭典》:焦尾琴  拼音:jiāo wěi qín
东汉蔡邕以桐木制成的名琴。因桐木尾端有烧焦的痕迹,故称为「焦尾琴」。《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也称为「焦桐」、「焦琴」、「焦尾」、「爨桐」。
分類:焦尾琴
《國語辭典》:焦桐  拼音:jiāo tóng
东汉蔡邕精通音律,善于制琴,曾从灶下木材爆裂声,听出所烧木材为难得的制琴木料,于是将烧焦的桐木削制为一具名琴。后用以泛指名琴。唐。张祜〈思归引〉:「焦桐弹罢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清。孔尚任《桃花扇。小引》:「转思天下大矣,后世远矣。特识焦桐者,岂无中郎乎?」也称为「焦尾琴」。
《國語辭典》:焦尾琴  拼音:jiāo wěi qín
东汉蔡邕以桐木制成的名琴。因桐木尾端有烧焦的痕迹,故称为「焦尾琴」。《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也称为「焦桐」、「焦琴」、「焦尾」、「爨桐」。
分類:焦尾琴
《漢語大詞典》:焦梧桐
指琴。 唐 贾岛 《投孟郊》诗:“愿倾肺肠事,尽入焦梧桐。”参见“ 焦桐 ”。
分類:
《國語辭典》:焦桐  拼音:jiāo tóng
东汉蔡邕精通音律,善于制琴,曾从灶下木材爆裂声,听出所烧木材为难得的制琴木料,于是将烧焦的桐木削制为一具名琴。后用以泛指名琴。唐。张祜〈思归引〉:「焦桐弹罢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清。孔尚任《桃花扇。小引》:「转思天下大矣,后世远矣。特识焦桐者,岂无中郎乎?」也称为「焦尾琴」。
《漢語大詞典》:爨下焦
即焦尾琴。借指高雅之古曲。 宋 刘克庄 《鹧鸪天·戏题周登乐府》词:“纷纷竞奏 桑间 曲,寂寂谁知爨下焦。”参见“ 爨下餘 ”。
分類:焦尾琴
《漢語大詞典》:爨桐
(1).谓焚烧桐木为炊。事本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吴 人有烧桐以爨者, 邕 ( 蔡邕 )闻火烈声,曰:‘此良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果有美音。”后以“爨桐”指遭毁弃的良材。 唐 顾非熊 《冬日寄蔡先辈校书京》诗:“惟君知我苦,何异爨桐鸣。” 前蜀 韦庄 《同旧韵》:“但埋 酆 狱气,未发爨桐音。”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八》:“世非无爨桐之患而患无 蔡邕 。”
(2).指焦尾琴。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十:“有絃即弹,有孔即吹,不独柯亭、爨桐也。”
《漢語大詞典》:爨琴
(1).谓焚琴为炊。 宋 苏轼 《次韵朱光庭喜雨》:“破屋常持伞,无薪欲爨琴。”
(2).喻指糟蹋美好的事物。 清 谈迁 北游录·纪文:“硜硜之节,有司未谅。煮鹤爨琴,强为劝驾,则门下何以应之?”
《漢語大詞典》:银花火树(銀花火樹)
比喻灿烂的焰火或灯火。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北录》:“银花火树,光焰竞出。”《花月痕》第四回:“到了黄昏时候,城中银花火树,一色通明。”参见“ 火树银花 ”。
《國語辭典》:火树银花(火樹銀花)  拼音:huǒ shù yín huā
形容灯火通明,灯光灿烂的景象。唐。苏味道 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也作「火树琪花」。
《漢語大詞典》:噀酒
指 后汉 栾巴 喷酒为雨事。 晋 葛洪 神仙传·栾巴:“正旦大会, 巴 后到,有酒容,赐百官酒,又不饮,而西南向噀之。有司奏不敬。詔问 巴 , 巴 曰:‘臣适见 成都 市上火,臣故漱酒,为尔救之。’乃发驛书问 成都 ,已奏言:‘正旦食后失火,须臾有大雨三阵,从东北来,火乃止,雨著人皆作酒气。’”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情愿做归湖 范蠡 ,情愿做噀酒 欒巴 ,携閒客登山採药,唤村童汲水烹茶。”
分類:后汉
《漢語大詞典》:栾巴噀酒(欒巴噀酒)
东汉 成都 人 栾巴 ,精于道术,一次在朝廷大宴中,将皇帝赐的酒洒向西南,朝廷要治他不敬之罪,他说:“臣适见 成都 市上火,故臣漱酒为雨救之,非敢不敬。”探问之,果然。事见 晋 葛洪 《神仙传·栾巴》。后用为救火典。 五代 李瀚 《蒙求》:“ 欒巴 噀酒, 偃师 舞木。”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古书所载不同:“世传 欒巴 噀酒水救火,而后汉书·方术传噀酒救火者 樊英 、 郭宪 ,横非 欒巴 也。”
《國語辭典》:举烽(舉烽)  拼音:jǔ fēng
举起烽火。古代的一种军事示警信号设备。遇有敌兵入侵时,便在烽火台上燃烧薪草,通知警戒和救援。《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
《漢語大詞典》:举燧(舉燧)
(1).燃起火把。文选·张衡〈西京赋〉:“升觴举燧,既釂鸣鐘。” 薛综 注:“燧,火也。谓行酒举烽火以告众也。”后汉书·班固传上:“割鲜野食,举燧命爵。”按,文选·班固〈西都赋〉作“举烽”。
(2).燃起告警烽烟。宋史·种世衡传:“有急,则举燧介马以待。”
《漢語大詞典》:褒女
亦作“褒女”。 褒姒 。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 幽王 之惑 襃女 也,祅始於 夏 庭。” 唐 李商隐 《华清宫》诗:“未免被他 褒女 笑,只教天子暂蒙尘。”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宫闱·高丽女见疑:“圣主之严防女戎如此,又安得 襃女 、 驪姬 之祸乎?”参见“ 襃姒 ”。
分類:褒姒
《國語辭典》:褒姒  拼音:bāo sì
人名。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褒姒生性不爱笑,幽王为取悦褒姒,举烽火召集诸侯,诸侯匆忙赶至,却发觉并非寇匪侵犯,只好狼狈退走。后来犬戎入寇,王举烽火示警,诸侯以为又是骗局而不愿前往,致使幽王被犬戎所弑,褒姒亦被劫掳。
《國語辭典》:尝胆(嘗膽)  拼音:cháng dǎn
比喻刻苦自励。参见「卧薪尝胆」条。《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唐。杜甫〈寄董卿喜荣十韵〉:「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
《國語辭典》:尝胆卧薪(嘗膽臥薪)  拼音:cháng dǎn wò xīn
比喻刻苦自励。参见「卧薪尝胆」条。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叙录》:「正当尝胆卧薪日,却作观山玩水时。」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一二出:「我自愿漆身吞炭,尝胆卧薪,同心协力期雪耻。」
《國語辭典》:抱冰  拼音:bào bīng
比喻刻苦自励。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
《漢語大詞典》:抱冰公事
旧时官场谓清苦的差事。 宋 陶谷 清异录·官志:“ 蒙州 立山县 丞 晁觉民 自中原避兵南来,因仕霸朝,食料衣服,皆市于邻邑,一吏专主之;既回,物多毫末,皆置诸狱。当其役者曰:‘又管抱冰公事也。’”
《國語辭典》:卧薪尝胆(臥薪嘗膽)  拼音:wò xīn cháng dǎn
越王句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的故事。见《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后用以比喻刻苦自励。《宋史。卷四三五。儒林传五。胡安国传》:「太上皇帝劫制于彊敌,生往死归,此臣子痛心切骨,卧薪尝胆,宜思所以必报也。」宋。苏轼 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也作「悬胆」、「尝胆」、「尝胆卧薪」。
《漢語大詞典》:薪胆(薪膽)
(1).卧薪尝胆。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元 王逢 《书无题后偶感燕太子丹事》诗之三:“几年薪胆泣孤婴,一夕南风马角生。” 明 张煌言 《上鲁国主启》:“臣焚香开读,知主上薪胆忧危,较昔倍甚。” 柳亚子 《明思文皇帝忌辰作》诗:“薪胆生涯惟此日,沧桑浩劫竟成灰。”
(2).引申为发愤图强的动力。 李大钊 《这一周》:“我们在这一天,应该回思过去一切的痛史,以作国民的薪胆。”
《漢語大詞典》:饮胆(飲膽)
同“ 尝胆 ”。 谓刻苦自励,志图复兴。语本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吴 既赦 越 , 越王 句践 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 会稽 之耻邪?’” 南朝 梁元帝 《答王僧辩等劝进令》:“枕戈饮胆,扣心泣血。”参见“ 尝胆卧薪 ”。
《國語辭典》:尝胆卧薪(嘗膽臥薪)  拼音:cháng dǎn wò xīn
比喻刻苦自励。参见「卧薪尝胆」条。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叙录》:「正当尝胆卧薪日,却作观山玩水时。」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一二出:「我自愿漆身吞炭,尝胆卧薪,同心协力期雪耻。」
《漢語大詞典》:即墨牛
战国 时, 齐 将 田单 固守 即墨 ,收牛千余,利角彩衣,灌脂束苇于尾。夜燃牛尾,牛惊怒,冲溃 燕 军。见《史记·田单列传》。后用为典实。 唐 温庭筠 《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深巖藏浴凤,鲜隰媚潜虬。不料 邯郸 蝨,俄成 即墨 牛。”旧唐书·黄巢传:“不烦 即墨 之牛,若驾 昆阳 之象。”
分類:固守即墨
《漢語大詞典》:奔牛
(1). 战国 时 燕 攻 齐 ,围 即墨 。 齐 将 田单 用牛千馀头,灌脂束苇于牛尾,燃之,牛惊,突奔 燕 军, 燕 军大溃。见史记·田单列传。 三国 魏 陈琳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攄八阵之列,骋奔牛之权。” 唐 孔绍安 《结客少年场行》:“ 吴 师惊燧象, 燕 将警奔牛。”
(2).地名。在 江苏省 武进县 西。一名 奔牛塘 ,又名 奔牛堰 。传说 茅山 曾出金牛,奔至此,故名。 宋 苏轼 《次韵答贾耘老》:“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 奔牛 。”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
《漢語大詞典》:火牛
(1).双角缚兵刃,尾部束苇灌脂,焚之使冲杀敌军的牛。语本史记·田单列传:“﹝ 田单 ﹞乃收城中得千餘牛……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 燕 军, 燕 军夜大惊。” 宋 苏轼 《云龙山观烧得云字》诗:“火牛入 燕 垒,燧象奔 吴 军。”元史·按竺迩传:“ 夔 夜驱火牛,突围出奔。”
(2).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以枪揭火牛焚之,战舰既然,贼皆溃走。” 胡三省 注:“火牛,缚草为之,爇以烧敌。”
《國語辭典》:火牛阵(火牛陣)  拼音:huǒ niú zhèn
战国时齐将田单以油浸苇草,束扎在牛尾后,再放火燃烧,使牛发怒,而冲陷敌阵,大破燕军的战术。见《史记。卷八二。田单传》。
《漢語大詞典》:火牛
(1).双角缚兵刃,尾部束苇灌脂,焚之使冲杀敌军的牛。语本史记·田单列传:“﹝ 田单 ﹞乃收城中得千餘牛……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 燕 军, 燕 军夜大惊。” 宋 苏轼 《云龙山观烧得云字》诗:“火牛入 燕 垒,燧象奔 吴 军。”元史·按竺迩传:“ 夔 夜驱火牛,突围出奔。”
(2).古代火攻的一种战具。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以枪揭火牛焚之,战舰既然,贼皆溃走。” 胡三省 注:“火牛,缚草为之,爇以烧敌。”
《漢語大詞典》:连牛(連牛)
旧以斗宿、牛宿连称斗牛,故以“连牛”隐指斗宿。 唐 骆宾王 《久客临海有怀》诗:“练光摇乱马,劒气上连牛。” 陈熙晋 笺注:“劒气,用《晋书·张华传》‘ 吴 有劒气上彻斗牛’事。案: 吴 地斗分野,故曰连牛也。” 唐 骆宾王 《上司列太常伯启》:“登小 鲁 之巖,辨练光於曳马;临大 吴 之国,识宝气於连牛。”
《國語辭典》:飞黄腾踏(飛黃騰踏)  拼音:fēi huáng téng tà
比喻得意于仕途。参见「飞黄腾达」条。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飞黄腾踏去,身到凤凰池。」
《國語辭典》:在陈(在陳)  拼音:zài chén
比喻在旅途中遭遇到食宿上的困难。参见「陈蔡之厄」条。唐。韩愈、孟郊〈秋雨联句〉:「吾人犹在陈,僮仆诚自郐。」《幼学琼林。卷三。贫富类》:「无米曰在陈。」
《國語辭典》:在陈之厄(在陳之厄)  拼音:zài chén zhī è
比喻在旅途中遭遇到食宿上的困难。参见「陈蔡之厄」条。《镜花缘》第五一回:「幸亏女王将衣箱送还;若不送还,只怕还有甚么『在陈之厄』哩!」
分類:困境
《國語辭典》:燃犀  拼音:rán xī
烛照明察。参见「燬犀」条。宋。辛弃疾 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词:「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漢語大詞典》:牛渚怪
晋 温峤 在 牛渚矶 燃犀照怪的典故。 宋 王安石 《雨花台》诗:“南上欲穷 牛渚 怪,北寻难忘 草堂 灵。” 宋 陆游 《客怀》诗:“坚坐懒穷 牛渚 怪,倦游何恨 雁门 踦。”参见“ 犀照牛渚 ”。
《漢語大詞典》:犀照牛渚
晋书·温峤传:“﹝ 温嶠 ﹞至 牛渚磯 ,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 嶠 遂燬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嶠 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 嶠 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洞察幽微。 明 高启 《青丘子歌》:“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 牛渚 万怪呈。”亦省作“ 犀照 ”。 清 袁枚 《黄河秋决闻陕督尹公移节清江寄呈》诗之二:“麈谈立止 黄河 蜀,犀照应愁水府寒。”《世无匹》第六回:“幸各大人犀照高悬,寃情洞见,乞赐超豁。”
分類:洞察幽微
《漢語大詞典》:牛渚犀
比喻用以揭露黑暗或怪异之物。 清 郑鉽 《夜光木歌》:“尔胡不学 牛渚 犀,驱逐鬼怪清鲸鯢。” 清 黄景仁 《登泗上楼》诗:“百灵自掣 龟山 锁,万怪须然 牛渚 犀。”参见“ 犀照牛渚 ”。
《漢語大詞典》:犀照牛渚
晋书·温峤传:“﹝ 温嶠 ﹞至 牛渚磯 ,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 嶠 遂燬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嶠 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 嶠 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洞察幽微。 明 高启 《青丘子歌》:“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 牛渚 万怪呈。”亦省作“ 犀照 ”。 清 袁枚 《黄河秋决闻陕督尹公移节清江寄呈》诗之二:“麈谈立止 黄河 蜀,犀照应愁水府寒。”《世无匹》第六回:“幸各大人犀照高悬,寃情洞见,乞赐超豁。”
分類:洞察幽微
《漢語大詞典》:犀火
犀角燃烧的火焰。喻锐利的目光。《玉娇梨》第九回:“我小姐这一片爱才心肠可质鬼神,一双识才俊眼犹如犀火。”参见“ 犀照牛渚 ”。
《漢語大詞典》:犀照牛渚
晋书·温峤传:“﹝ 温嶠 ﹞至 牛渚磯 ,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 嶠 遂燬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嶠 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 嶠 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洞察幽微。 明 高启 《青丘子歌》:“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 牛渚 万怪呈。”亦省作“ 犀照 ”。 清 袁枚 《黄河秋决闻陕督尹公移节清江寄呈》诗之二:“麈谈立止 黄河 蜀,犀照应愁水府寒。”《世无匹》第六回:“幸各大人犀照高悬,寃情洞见,乞赐超豁。”
分類:洞察幽微
《漢語大詞典》:犀焰
犀角燃烧的火焰。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茧纶牵拨剌,犀焰照澄泓。”参见“ 犀照牛渚 ”。
《漢語大詞典》:犀照牛渚
晋书·温峤传:“﹝ 温嶠 ﹞至 牛渚磯 ,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 嶠 遂燬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嶠 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 嶠 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洞察幽微。 明 高启 《青丘子歌》:“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 牛渚 万怪呈。”亦省作“ 犀照 ”。 清 袁枚 《黄河秋决闻陕督尹公移节清江寄呈》诗之二:“麈谈立止 黄河 蜀,犀照应愁水府寒。”《世无匹》第六回:“幸各大人犀照高悬,寃情洞见,乞赐超豁。”
分類:洞察幽微
《漢語大詞典》:犀照牛渚
晋书·温峤传:“﹝ 温嶠 ﹞至 牛渚磯 ,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 嶠 遂燬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嶠 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 嶠 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洞察幽微。 明 高启 《青丘子歌》:“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 牛渚 万怪呈。”亦省作“ 犀照 ”。 清 袁枚 《黄河秋决闻陕督尹公移节清江寄呈》诗之二:“麈谈立止 黄河 蜀,犀照应愁水府寒。”《世无匹》第六回:“幸各大人犀照高悬,寃情洞见,乞赐超豁。”
分類:洞察幽微
《漢語大詞典》:藜光
烛光。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寄竹溪》词:“道荒芜羞对,宫中莲烛,昏花难映,阁上藜光。” 元 尹廷高 《寄刘千里》诗:“一道藜光照座寒,东风吹入五云班。” 清 唐孙华 《送吴振西北游》诗:“三条樺烛藜光助,千佛名经蘂榜看。”参见“ 藜火 ”。
分類:烛光
《漢語大詞典》:藜火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载: 汉 刘向 校书 天禄阁 ,夜默诵,有老父杖藜以进,吹杖端,烛燃火明。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以授焉, 向 请问姓名。云“太乙之精”。后因以“藜火”为夜读或勤奋学习之典。 明 李东阳 《刘太宰入阁后省墓》诗:“ 天禄阁 中藜火动, 相州 堂上锦衣归。” 清 姚鼐 《自嘲》诗:“虽讎《七略》无藜火,未证《三轓》愧苾蒭。”
《漢語大詞典》:青藜
(1).指藜杖。 唐 刘言史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诗:“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 宋 王安石 《昼寝》诗:“井径从芜漫,青藜亦倦抉。” 明 徐渭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诗之三:“ 阿宣 也锁书堂去,独曳青藜咏玉簪。”
(2).三辅黄图·阁:“ 刘向 於 成帝 之末,校书 天禄阁 ,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 向 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 向 ,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説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后因以“青藜”指夜读照明的灯烛。 宋 王安石 《上元戏呈贡父》诗:“不知太一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金莲烛,祥光普照,喜得红云飞绕,依稀似对青藜耀。” 清 陈鹏年 《冬日感怀》诗:“直庐夜检青藜照,讲幄朝呈《白虎通》。”
(3).借指苦读之事。 明 孙仁孺东郭记·则得妻:“衣冠俊雅,为姻亲青藜抛下。” 清 陈维嵩 《满江红·怅怅词》词:“问何为潦倒、青藜笔砚。老大怕逢裘马辈,颠狂合入烟花院。”
(4).借指读书人。 明 夏完淳 《军宴》诗之一:“自愧青藜陪客座,幸从 细柳 识军威。”
《漢語大詞典》:煨芋
唐 衡岳寺 有僧,性懒而食残,自号 懒残 。 李泌 异之,夜半往见。时 懒残 拨火煨芋。见 泌 至,授半芋而曰:“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见宋高僧传卷十九、《邺侯外传》。后因以“煨芋”为典,多指方外之遇。 宋 刘克庄 《怀保宁聪老》诗:“探梅尚忆陪山屐,煨芋何因共地炉。” 明 高启 《过海云院赠及长老》诗:“紫藤坞里归逢雪,煨芋曾烦慰客愁。” 清 汪懋麟 《送高念东予告归里和司农公韵》之四:“萧寺閒行煨芋少,虚坛夜礼降真多。”
《漢語大詞典》:芋火
煨芋之火。相传 唐 代 衡岳寺 僧 明瓒 性懒食残,号 懒残 。 李泌 尝读书寺中,异其所为,深夜往谒, 懒残 拨火取芋以啗之,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后 泌 显达,封为 邺侯 。事见《宋高僧传》卷十九。 宋 苏轼 《次韵毛滂法曹感雨》:“他年记此味,芋火对 嬾残 。” 宋 张元干 《留寄黄檗山妙湛禅师》诗:“他年芋火谈空夜,雪屋松窻约过冬。” 元 周权 《卜隐次韵》:“蒲团延客话,芋火就僧分。”
分類:衡岳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