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教导(教導)
(1).教育指导。国语·晋语二:“ 杜原款 将死,使小臣 圉 告于 申生 ,曰:‘ 款 也不才,寡智不敏,不能教导,以至于死。’”后汉书·窦融传:“臣 融 年五十三。有子年十五,质性顽钝。臣 融 朝夕教导以经蓺,不得令观天文,见讖记。”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自己刚出手做工作,就是这副样子!团组织的教导……同学们临别的赠语,又记取了多少?”
(2).引申为指点,指引。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支助 道:‘你既不肯引我去,我教导你一个法儿,作为你自去上手何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僧道:‘三四里外有个小娘子,在那里採桑,是他教导我的。’”
(3).唆使;指使。 唐 李德裕 《论朝廷事体状》:“今 韦宏质 受人教导,輒献封章,则是贱人图柄臣矣。”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必是平昔间与他妻子有奸, 赵裁 贪你东西,知情故纵。以后想做长久夫妻,便谋死了 赵裁 。却又教导那妇人告状,捻在 成大 身上。”
《漢語大詞典》:生死
(1).生和死;生或死。荀子·礼论:“礼者,谨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 唐 白居易 《梦裴相公》诗:“五年生死隔,一夕魂梦通。” 曹禺 《雷雨》第四幕:“今天离开,你们无论生死,就永远不要见我了。”
(2).偏指死。韩非子·解老:“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 陈奇猷 集释引 王先慎 曰:“谓能死节。” 唐 蒋防 《霍小玉传》:“鄙拙庸愚,不意顾盼,倘垂採録,生死为荣。” 清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3).用以表示坚决。犹死活。《金瓶梅词话》第四一回:“于是,﹝ 月娘 ﹞生死把大妗子留下了。” 克非 《春潮急》三十:“我当初说要那样写,才好做帐,你生死不依从嘛!”
(4).偏指生;永生。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今吾与 文畅 ,安居而暇食,优游以生死,与禽兽异者,寧可不知其所自邪!”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某﹞固可赎其前罪,还其本身。便当遁迹尘中,栖心物外,澄清一气,生死长存。”
(5).使生或死。新唐书·回鹘传上:“ 迦斯 还,可汗等出劳,皆俯伏言废立状,唯大相生死之。”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秦汉重县令客:“ 秦 汉 之时,郡守县令之权极重,虽一令之微,能生死人。”
(6).特指使人死而复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信勇公:“且天朝已擒我,不即诛復释还,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7).谓视如生死大事。 清 钱谦益 《父克济加赠中大夫太仆寺卿》:“﹝某之父﹞捐貲让产,视财贿如毫毛;排难解纷,以然诺为生死。”
(8).谓相互间彼生我死,不可调和。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六章:“刚才在山上碰见的正是他的生死的敌人。”
(9).佛教谓流转轮回。后道教亦用之。 晋 道安 《〈人本欲生经〉序》:“生者,生死也。人在生死,莫不浪滞於三世,飘縈於九止,绸繆八缚者也。”法苑珠林卷八一:“当发行慈心,念怨如善友,展转枉生死,悉曾为亲族。”《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弟子蒙我师度脱,超离生死。”
《漢語大詞典》:星轺(星軺)
使者所乘的车。亦借指使者。 唐 宋之问 《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水府沦幽壑,星軺下紫微。” 唐 白居易 《奉使途中戏赠张常侍》诗:“早风吹土满长衢,驛骑星軺尽疾驱。” 明 陆采 《明珠记·煎茶》:“曙光高,马嘶人起,梳洗上星軺。”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记王轸父家书事:“何冀上闻於天闕,过承下逮於星軺。” 清 方文 《送白安石先生司理滇南》诗之二:“水驛轻装偕今子,星軺絶域访遗贤。”
分類:使者指使
《漢語大詞典》:骀荡(駘盪)
亦作“ 駘宕 ”。亦作“ 駘盪 ”。
(1).无所局限、拘束;放纵。庄子·天下:“惜乎 惠施 之才,駘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 明 汤显祖 《答凌初成书》:“昔有人嫌 摩詰 之冬景芭蕉,割蕉加梅。冬则冬矣,然非 王摩詰 冬景也。其中駘荡淫夷,转在笔墨之外耳。” 清 钱谦益 《张元长墓志铭》:“其为文,空明駘荡,汪洋曼衍,极其意之所之,而不诡於矩度。”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 方士庶 ﹞中年受学於 黄尊古 ,气韵駘宕,有出尘之目。” 章炳麟 《訄书·商鞅》:“当是时,民不患其作乱,而患其駘盪姚易,以大亡其身。”
(2).舒缓起伏;荡漾。 汉 马融 《长笛赋》:“安翔駘荡,从容阐缓。”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朋情以鬱陶,春物方駘荡。” 明 王宠 《入消夏湾》诗:“波光别駘宕,霞采相鲜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駘荡柳绵沾客鬢,叮嚀鶯色恼人肠。” 冰心 《往事(二)》八:“除了骀荡的海风,和岛上厓旁转青的小草,他不知春至。”
(3).怡悦。 宋 范成大 《行唐村平野晴色妍甚》诗:“云烟酿春色,心目两駘荡。”《隋唐演义》第八三回:“罗裙厌长,轻衫取凉,临风小立神駘宕。”亦指使怡悦。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下:“ 陈正字 、 张曲江 始倡《感遇》之作,虽所诣不深,而本地风光,駘宕人性情,以引名教之乐者,风雅源流,於斯不昧矣。”
(4). 汉 宫名。三辅黄图·建章宫:“ 駘荡宫 ,春时景物駘荡满宫中也。”文选·班固〈西都赋〉:“经 駘盪 而出 馺娑 ,洞 枍诣 以与 天梁 。” 李善 注引《关中记》:“ 建章宫 有 馺娑 、 駘盪 、 枍诣 、 承光 四殿。”
见“ 駘荡 ”。
《漢語大詞典》:书信(書信)
(1).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晋书·陆机传:“我家絶无书信,汝能齎书取消息不?”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臣累遣书信唤 法亮 渡,乞白服相见。”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一日,公厅肃客,有急足声。喏云:某知州府有书信,今且往某州下书,回途却请回信。”
(2).指信札。 唐 王驾 《古意》诗:“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鎸‘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 芸 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 冰心 《晚晴集·空巢》:“虽然我在中部,他在西部,我们却是书信不断。”
《漢語大詞典》:快心
(1).犹称心。谓感到满足或畅快。亦指使感到满足或畅快。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靡獘中国,快心 匈奴 ,非长策也。” 明 徐渭 《梅赋》:“斯风格之雅幽,而韵调之殊异,亦足快心畅神。” 郭沫若 《豕蹄·司马迁发愤》:“这《游侠列传》《货殖列传》两篇是我最近的快心之作啦。”
(2).恣意行事,只图痛快。 唐 司空图 《漫书》诗之四:“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
《漢語大詞典》:休养(休養)
(1).谓安定人民生活,使其经济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传:“因传国政,休养万民。” 宋 曾巩 《范贯之奏议集序》:“ 仁宗 在位岁久,熟於人事之情伪与羣臣之能否,方以仁厚清静休养元元。”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史记:“ 武帝 之不亡者,赖祖宗休养之泽深耳。” 毛泽东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在两年以后,人民负担又可减轻了,民力又可得到休养了。”
(2).休息调养。指使身心得到休息或滋补。 宋 陆游 《小憩》诗:“休养观书眼,调娱宴坐身。”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记丹药·糁制:“翁媪后携饼饵造僧房,见僧云:‘诚谢老师见惠秘方以休养二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别离:“病中块坐,又未能息心休养。”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为了他的身体和精神的休养,她希望他们暂时离开 上海 ,他们旅行去。”
(3).犹陶冶。 钱钟书 《围城》:“借诗书之泽,弦诵之声来休养身心。”
《漢語大詞典》:托后
托付以身后大事。指使承继帝位或继承职权,辅佐大政。
《漢語大詞典》:指使
(1).差遣;使唤。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 郑玄 注:“指事使人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郭代公》:“能相救免,毕身为扫除之妇,以奉指使。”《水浒传》第七四回:“头领到此,必有指使。”《醒世姻缘传》第五五回:“一个丫头指使到二十六岁,你待指使他到老么?”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这部分人为啥甘愿听旁人指使?那部分人为啥理直气壮地指使旁人。”
(2).谓幕后出谋唆使。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马给事 一个门生,又参了 王振 一本, 王振 疑心座主指使而然。”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在散地而攻小人,则以为授意指使也。” 巴金 《家》三十:“因为 高 家已经有人传言 觉民 的行为是受了姑母的指使。说姑母之所以指使他反对这件亲事,就是想把 琴 嫁给他。”
(3). 宋 代将领或州县官属下供差遣的低级军官。 宋 司马光 《乞罢保甲札子》:“事干保甲,州县皆不得关预,管内百姓不得处治,其巡检、指使、保正、保长,竞为侵扰,蚕食无厌。”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一日, 广州 守将差指使 贺承信 捧了公牒,到 封州 将领司投递。”
《漢語大詞典》:安慰
(1).安顿抚慰。后汉书·桓帝纪:“百姓飢穷,流宂道路,至有数十万户, 冀州 尤甚。詔在所賑给乏絶,安慰居业。” 宋 陈师道 《黄楼铭》:“羸老困穷,安慰抚养。”
(2).专指使心情安适、宽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也因晓得了 安老爷 的信息,齐来安慰公子。” 巴金 《灭亡》第三章:“他不说一句安慰的话,一句哀怜的话,他反而不停地拿针去刺那个伤心地哭着的少女底心。”
(3).谓精神上的不满足得到补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此时我心中安慰了好些。” 老舍 《骆驼祥子》二:“骆驼忽然哀叫了几声,离他不远。他喜欢这个声音,象夜间忽然听到鸡鸣那样使人悲哀,又觉得有些安慰。”《艾青诗选》自序:“从少年时代起,我从美术中寻求安慰。” 张贤亮 《灵与肉》:“有你在身边,我能得到一点安慰。”
《漢語大詞典》:理气(理氣)
(1).调理呼吸。文选·潘岳〈笙赋〉:“援鸣笙而将吹,先嗢噦以理气。” 李善 注:“调理其气也。”
(2).指文章的义理与气势。 明 宋濂 《故灊峰先生朱府君墓志铭》:“其学以圣贤为宗,其文以理气为主,其行以忠信为本。”
(3).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理”指事物的条理或准则,“气”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 宋 以后,理气关系问题成为哲学中两种观点争论的中心。《朱子语类辑略·理气》:“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明 王廷相 《横渠理气辩》:“理,生於气者也,气虽有散,仍在两间,不能灭也……理根於气,不能独存也。” 清 黄宗羲 《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如 整庵 之论理气,专攻《朱子》,理学乃学之主脑,则非其派下明矣。”
(4).中医学用语。指使用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等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等病症的方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螃蠏石七两,一匣,治肚疼,保心理气,去毒火。”
《漢語大詞典》:顾指(顧指)
(1).以目示意而指使之。庄子·天地:“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飞沉出其顾指,荣辱定其一言。”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房玄龄为相无嗣》:“此日者顾指曰:‘此儿此儿,絶 房氏 者此也!’”
(2).比喻轻而易举。文选·左思〈吴都赋〉:“麾城若振槁,搴旗若顾指。” 刘逵 注:“顾指,諭疾且易也。”
《漢語大詞典》:疏开
使分散;指使在大面积内疏散开。例如:疏开队形。
《漢語大詞典》:展污(展汙)
沾污,弄脏。亦指使声誉或名节受损。 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则怕展污了你那锦绣衣服。”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三折:“我一脚的出宅门,你待展污俺婚姻簿,我可便负你有何辜。” 元 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贱妾煞是展污了个经天纬地真英俊,为国於民大宰臣。”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呀,淫邪展污了花臺殿。”《金瓶梅词话》第五八回:“大红缎子新鞋儿上,满帮子都展污了。”
《漢語大詞典》:鼓物
易·繫辞上:“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 韩康伯 注:“万物由之以化,故曰鼓万物也。”后以“鼓物”指使万物生长。 晋 陆云 《南征赋》:“振南箕以鼓物,冒庆云而崇荫。” 晋 陆云 《赠郑曼季诗·谷风》:“流芳鼓物,清尘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