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教习(教習)  拼音:jiào xí
1.教导讲习。《北史。卷七六。列传。樊子盖》:「今以二孙委公与卫文升耳。宜选贞良宿德方幅者教习之。」
2.旧时指教师、老师。《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原来贾蔷已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了教习,以及行头等事来了。」《文明小史》第一七回:「他说如今有片学堂里,已经请了他做教习。」
《國語辭典》:导师(導師)  拼音:dǎo shī
1.指导学生研究学术及担负训育责任的老师。如:「在一年的导师任内,他和班上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2.佛教用语:(1)指引导众生去迷就正的人为导师。《新名词训纂。学属。导师》引《佛报恩经》:「导师者,导以正路,示涅槃经,使得无为长乐故。」(2)指僧伽中的上座。
《國語辭典》:师长(師長)  拼音:shī zhǎng
1.众官之长。《书经。盘庚下》:「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旧唐书。卷一四○。卢群传》:「但得百僚师长肝胆,不用三军罗绮金银。」
2.对老师的尊称。《周礼。地官。师氏》:「三曰顺行,以事师长。」《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
3.现行军制,统率陆军一师的军官称为「师长」。
《國語辭典》:学究(學究)  拼音:xué jiù
1.本为唐宋时考试的科目之一。《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后用以泛称读书人。《刘知远诸宫调。第一》:「知远便从引至庄上,请王学究写文契了必。」《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高年学究,忽然及第连科。」
2.旧称私塾中的教书先生。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六。辨證类。嘲学究》:「近世嘲学究云:『我若有道路,不作猢狲王。』」
3.讽刺迂腐浅陋而不通世故的读书人。
《國語辭典》:师范(師範)  拼音:shī fàn
1.模范。《后汉书。卷五四。杨震列传》:「师范之功,昭于内外。」《北史。卷四一。列传。杨播》:「恭德慎行,为世师范。」
2.教师。《西游记》第七七回:「保护唐僧,拜为师范。」《金瓶梅》第七一回:「原来家中教了十二名吹打的小厮,两个师范领著上来磕头。」
3.仿效、学习。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通变》:「今才颖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
4.师范学校的简称。参见「师范学校」条。
《國語辭典》:师氏(師氏)  拼音:shī shì
1.女师。《诗经。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2.职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辅佐王室、朝仪得失及以三德三行教育贵族子弟等事。
《漢語大詞典》:学师(學師)
教师。亦以称府、州、县学学官。《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将士絶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隶释·汉学师宋恩等题名 洪适 题释:“右《学师宋恩等题名》,今在 成都 周公 礼殿门之西序, 蜀 人谓之‘学师题名’。”儒林外史第三回:“一齐回到 汶上县 ,拜县父母、学师、典史。”
《國語辭典》:教读(教讀)  拼音:jiào dú
旧时指在官方学馆授课的教师。《醉醒石》第一四回:「弄张侯门教读剳付与他,也冠带拜起客来。」
分類:教书教师
《國語辭典》:教头(教頭)  拼音:jiào tóu
教练武艺或传授歌舞技艺的老师。《刘知远诸宫调。第二》:「手中提荒桑捧,曾赢了五村教头。」《水浒传》第七回:「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也称为「教首」。
《國語辭典》:教书匠(教書匠)  拼音:jiāo shū jiàng
本指私塾中以教人读书为职业的人,旧时多由落第秀才充任。后用以讥讽见识不广、不知活用教学方法的教师。
《國語辭典》:教授  拼音:jiào shòu
1.传授知识、技艺。《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
2.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学校课试等职。后亦用为对教书先生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五年之后,选了衢州教授。」
3.在大学及专科以上学校任教的教师中职级最高者。如:「他今年升了教授。」
《國語辭典》:学官(學官)  拼音:xué guān
1.掌管教化的官职或官学教师。如汉代始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后设置的提学、学政、教授、学正、教谕等。《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公孙弘》:「公孙弘为学官,悼道之郁滞。」唐。张籍 书怀寄元郎中诗:「重作学官閒尽日,一离江坞病多年。」
2.学校的房舍,亦指学校。《汉书。卷八九。循吏传。文翁》:「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
《國語辭典》:老师(老師)  拼音:lǎo shī
1.对传授道业、学问或技艺者的尊称。
2.学生对先生的尊称。
3.科举时代门生对座主的称呼。
《漢語大詞典》:儒官
古代掌管学务的官员或官学教师。汉书·翼奉传:“ 奉 以中郎为博士、諫大夫,年老以寿终。子及孙皆以学在儒官。”《宋书·武帝纪下》:“便宜博延胄子,陶奬童蒙,选备儒官,弘振国学。” 唐 韩愈 《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於是总太学儒官三十有六人,列燕于祭酒之堂。” 清 周亮工 《梁溪成二鸿旧以孝廉训皖未能遽归也》诗:“儒官容易罢,秃笔不教閒。”
《國語辭典》:师资(師資)  拼音:shī zī
1.教师。《谷梁传。僖公三十二年》:「晋侯重耳卒。」唐。杨士勋。疏:「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宋。范仲淹代人奏乞王洙充京讲书状〉:「臣闻三代盛王,致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陈正道。」
2.可以效法或引以为戒的人和事。《谷梁传。僖公三十二年》:「晋侯重耳卒。」晋。范宁。集解:「师资辩说,日用之常义。」《后汉书。卷三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廉范》:「以为汉等皆已伏诛,不胜师资之情,罪当万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