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师父(師父)
(1).古时老师的通称。 宋 王巩 《清虚杂著·补阙》:“ 仁宗 在春宫,乘閒时画马为戏,内臣多乞之。 张文懿 为太子諭德,亦从乞之,上曰:‘师父岂可与马也。’”红楼梦第八二回:“这早晚就下学了?师父给你定了工课没有?”
(2).对有技艺者的尊称。 南唐 尉迟偓 中朝故事:“某乍到京国,未获参拜所有高手,在此致此小术不行,且望纵之,某当拜为师父。”《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家中有紧病,请师父就去罢。” 冰心 《南归》:“饭厅桌上,摆着厨师父从早市带来的一筐蜜桔。”
(3).对出家人的尊称。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 柳翠 被 月明师父 连喝三遍,再不敢开言,慌忙起身。”
《漢語大詞典》:出家儿(出家兒)
出家人。 前蜀 贯休 《秋居寄王相公》诗之三:“直须穷到底,始是出家儿。” 五代 修睦 《题田道者院》诗:“入门空寂寂,真箇出家儿。”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如今之所谓出家儿者,祗知有持鉢餬口事耳。”
分類:出家人
《漢語大詞典》:师长(師長)
(1).众官之长。书·盘庚下:“呜呼!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 孔颖达 疏:“众官之长,故为三公六卿也。”《旧唐书·卢群传》:“但得百寮师长肝胆,不用三军罗綺金银。”
(2).大夫。国语·楚语下:“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老耄而舍我。” 韦昭 注:“师长,大夫。”
(3).统率。新唐书·薛稷传:“ 绍京 本胥吏,无素才望,今特以勋进,师长百寮,恐非朝廷具瞻之美。” 宋 苏轼 《祖母郭氏周氏鲁国太夫人制》:“今 余辅臣 父子兄弟,先后相望,以师长我百辟。”
(4).老师和尊长。周礼·地官·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行,三曰顺行以事师长。”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譙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
(5).特指教师。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岁暮杂务》:“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 冰心 《寄小读者》九:“从护士递给我的信中,知道许多师长同学来看我,都被医生拒绝。”
(6).对出家人的尊称。百喻经·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愚痴弟子亦復如是,已得出家,得近师长。以小呵责即便逃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诸师长,权且住,略听开解。”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诸弟子开门看时, 赵昇 依前拱立,求见师长。”
(7).效法。《楚辞·九章·橘颂》:“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8).军队职务名。师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漢語大詞典》:道僧
出家人。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二:“时有獃道僧者,状不慧而巧发奇中。甲寅春,召见 重华 ,道僧曰:‘今日六月也,好大雪。’”
分類:出家人
《漢語大詞典》:云山(雲山)
(1).云和山。 南朝 梁 吴均 《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云起 太华山 ,云山共明灭。” 宋 苏舜钦 《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
(2).高耸入云之山。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 秋圃 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萧被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 歧伯 ,迎云山而揖 许由 。” 胡之骥 注:“ 阮嗣宗 《劝晋王牋》曰:‘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许由 。’” 唐 元稹 《修龟山鱼池示众僧》诗:“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元 刘因 《赠狂道士》诗:“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
《漢語大詞典》:居士
(1).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礼记·玉藻:“居士锦带。” 郑玄 注:“居士,道艺处士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齐 东海上有居士曰 狂矞 、 华士 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於人也。’”魏书·儒林传·卢景裕:“其叔父 同 职居显要,而 景裕 止於园舍,情均郊野,谦恭守道,贞素自得,由是世号居士。”北史·韦夐传:“ 夐 对翫琴书,萧然自逸,时人号为居士焉。”
(2).梵语意译。原指古 印度 吠舍种姓工商业中的富人,因信佛教者颇多,故佛教用以称呼在家佛教徒之受过“三归”、“五戒”者。《维摩诘经》称, 维摩诘 居家学道,号称 维摩居士 。 慧远 义记:“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南史·虞寄传:“ 寄 因 宝应 不可諫,虑祸及己,乃为居士服以拒絶之。常居 东山寺 ,伪称脚疾,不復起。” 唐 元稹 《度门寺》诗:“舍利开层塔,香炉占小峯。道场居士置,经藏大师封。”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自我观之,居士、沙门,二者不可废一。”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饮酒食肉的阔人富翁,只要吃一餐素,便可以称为居士,算作信徒。”
(3).称道教中人。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 政和 以后,道家者流始盛,羽士因援 江 南故事, 林灵素 等多赐号金门羽客、道士、居士者,必锡以涂金银牌,上有天篆,咸使佩之。”
(4).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人的泛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 徐 嘲之曰:‘道长日为客,寧不一作主?’道士笑曰:‘道士与居士等,惟双肩承一喙耳。’”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説道:‘居士,你但放心,説凶得吉;你若果有些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花月痕》第五回:“老尼便向 痴珠 合掌道:‘居士何来?’”
(5).文人雅士的自称。如 李白 自称 青莲居士 ; 欧阳修 自称 六一居士 ; 苏轼 自称 东坡居士 。
《漢語大詞典》:俗人
(1).庸俗的人;鄙俗的人。荀子·儒效:“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后汉书·张衡传:“﹝ 衡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红楼梦第三二回:“ 宝玉 道:‘罢!罢!我也不过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罢了,并不愿和这些人来往。’”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翻印木刻》:“ 中国 的雅俗之分就在此:雅人往往说不出他以为好的画的内容来,俗人却非问内容不可。”
(2).一般人;百姓、民众。老子:“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 时水 又西逕 东高苑 城中而西注也,俗人遏令侧城南注。”
(3).佛教、道教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与出家人相对。 晋 法显 佛国记:“诸国俗人及沙门尽行 天竺 法,但有精麤。”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僧为人女》:“汝为方外人,而受俗人养视,如此惓惓,有欲报之意,以我法观之,他生必为 董氏 子矣。” 鲁迅 《华盖集·题记》:“在和尚是好运……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 范文澜 《唐代佛教·引言》:“虽然 释迦 不赞成象某些‘外道’那种苦行,但僧人生活比起俗人来,还是属于苦行一类。”
《漢語大詞典》:三宿
(1).进爵三次。书·顾命:“王三宿,三祭,三咤。” 孔 传:“礼成於三,故酌者实三爵於王,王三进爵,三祭酒。三奠爵。” 孔颖达 疏:“三宿,谓三进爵,从立处三进至神所也。”陈书·沈文阿传:“三宿三咤,上宗曰饗,斯盖祭儐受福,寧谓贺酒邪!”
(2).犹言三日;三夜。谓时间较久。孟子·公孙丑下:“三宿而后出 昼 ,是何濡滞也?” 赵岐 注:“留於 昼 三日,怪其淹久。” 唐 白居易 《答微之咏怀见寄》诗:“分袂二年劳梦寐,并牀三宿话平生。”佛教有出家人不三宿桑下,以免妄生依恋之说,见四十二章经后汉书·襄楷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 李贤 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便即移去,示无爱恋之心也。”参见“ 三宿恋 ”。
《漢語大詞典》:三宿恋(三宿戀)
佛教语。后汉书·襄楷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 李贤 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便即移去,示无爱恋之心也。”后因以“三宿恋”指对世俗的爱恋之情。 宋 苏轼 《别黄州》诗:“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 金 元好问 《望崧少》诗之一:“结习尚餘三宿恋,残年多负半生闲。” 清 姚鼐 《答孙补山中丞见怀》诗之二:“我欲更除三宿恋,就公新治乞《坛经》。”
《漢語大詞典》:云游(雲游)
亦作“ 云游 ”。
(1).如云彩飘动浮游。喻笔势飘忽。法书要录卷八引 唐 张怀瓘 书断中:“﹝ 张弘 ﹞并善篆隶,其飞白妙絶当时,飘若云游,激如惊电。”
(2).喻行动迅捷。 明 宋濂 《平江汉颂》:“风烈虎啸,云游龙驤。”
(3).游历四方。
(4).指行踪飘忽不定。多用于僧道出家人。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 谢小娥 ﹞爰自入道……后数日,告我归 牛头山 ,扁舟汎 淮 ,云游南国,不復再遇。” 宋 范成大 《寄题毛君先生莲华峰庵》诗:“湖海云游二十春,归来还作住菴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自家俗名 琴操 ,法号 天然 ,萍憇十方,云游四海。” 郁达夫 《迟桂花》:“你的生活,从你的日记和著作中看来,本来也是同云游的僧道一样的。”
《漢語大詞典》:云客(雲客)
云游四方的人。指隐者或出家人。宋书·谢灵运传:“作《山居赋》并自注,以言其事。曰:‘……顾情交之永絶,覬云客之暂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 盛弘之 云:……是以林徒栖託,云客宅心,泉侧多结道士精庐焉。”
《漢語大詞典》:老爷(老爺)
(1).旧时对官绅的称呼,或官绅的自称。元史·董抟霄传:“贼众突至 摶霄 前,捽而问曰:‘汝为谁?’ 摶霄 曰:‘我 董老爷 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日记·光绪庚辰六月二十四日》:“老爷之名,实起 南宋 ,而元史始见之。爷者父也。”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五:“前 明 时縉绅惟九卿称老爷,词林称老爷,外任司道以上称老爷,餘止称爷,乡称老爹而已。”
(2).对有一定身份的男子的尊称。《水浒传》第十七回:“老爷,今日事已做出来了,且通个商量。”红楼梦第五一回:“老爷且别去,我们小爷囉嗦,恐怕还有话问。” 鲁迅 《呐喊·故乡》:“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3).旧时官僚地主的门客、仆人对男主人的通称。儒林外史第三一回:“ 鲍廷璽 道:‘我在老爷门下,蒙老爷问到这一句话,真乃天高地厚之恩。’”红楼梦第三四回:“ 袭人 道:‘论理 寳二爷 也得老爷教训教训才好呢!要老爷再不管,不知将来还要做出什么事来呢。’”
(4).儿女对父亲的称呼。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二折:“老爷休道一桩事,就是十桩事,你孩儿也依的。”红楼梦第十七回:“ 寳玉 道:‘老爷方才所説已是。’”
(5).妻子对丈夫的称呼。红楼梦第三三回:“ 王夫人 哭道:‘ 寳玉 虽然该打,老爷也要保重。’”
(6).一种讥讽的称呼。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译文》﹞第三期得检查老爷批云:意识欠正确。”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
(7).旧俗对神灵之称。 宋 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七:“ 钟相 , 鼎州 武陵 人,无他技能,善为诞谩。自号老爷,亦称 天大圣 。言有神通,与天通,能救人疾患。”金石萃编·金大安砖刻:“ 大安 二年四月三十日未时,老爷感化 赵 门 白氏 ,捨地建庙。”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只有两个小菩萨名‘包公老爷’者,被一个老年农民抢去了。”
(8).旧时某些地区对出家人的尊称,不分男女。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杜慎卿 道:‘我是来拜 扬州 新到 来老爷 的。’”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虔婆出来看,原来是 延寿庵 的师姑 本慧 来收月米。虔婆道:‘阿呀!是 本老爷 ,两个月不见你来了。’”
(9).方言。称外祖父。 明 沈榜 《宛署杂记·民风二》:“外甥称母之父曰老爷。”
(10). 明 代宦官对死去皇帝之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自序》:“按皇城中旧制,凡内臣奏事,称呼列圣则某年号老爷,今上则万岁爷。”
(11).陈旧;使用不灵便。如:这机器老爷得很;老爷车床。
《漢語大詞典》:云屋(雲屋)
(1).高楼。 北周 庾信 《终南山义谷铭》序:“青牛文梓,白鹤贞松,运以置宫,崇斯云屋。” 宋 周邦彦 《迎春乐》词:“清池小圃开云屋。结春伴、往来熟。”
(2).指 汉成帝 时的 三云殿 。
(3).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唐 皮日休 《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之一:“鹤雏入夜归云屋,乳管逢春落石牀。” 宋 梅尧臣 《送马行之都官》诗:“ 钱塘湖 上寻云屋, 巾子峯 前种槿篱。” 宋 陆游 《游学射山遇景道人》诗:“客来不知处,鸡犬望云屋。”
《漢語大詞典》:云榻(雲榻)
指出家人的栖身之所。 唐 戴叔伦 《赠行脚僧》诗:“到处栖云榻,何年卧雪峰。”
《漢語大詞典》:小师(小師)
(1).周礼乐官名。周礼·春官·序官:“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 郑玄 注:“凡乐之歌,必使瞽矇者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周礼·春官·小师:“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塤、簫、管、弦、歌。”
(2). 周 代指王不自出之师。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师涖戮。” 郑玄 注:“小师,王不自出之师。”
(3).古代帝王为贵族显宦子弟开办的低级学校的教师。尚书大传卷四:“小师,取小学之贤者登之。”
(4).受戒未满十夏之僧侣。释氏要览·师资小师:“受戒十夏以前,西天皆称小师。”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我这本师,却是 墦臺寺 里监院,手头有百十钱,剃度这廝做小师。”
(5).为僧人的谦称。太平广记卷一六○引 唐 无名氏《异闻录·秀师言记》:“﹝ 神秀 ﹞师曰:……死后乞九郎作窣堵坡於此,为小师藏骸之所。”
(6).为对年轻出家人的称呼。 宋 王谠 唐语林·栖逸:“﹝ 南岳 道士﹞ 良逸 母为 喜王寺 尼,寺中皆呼 良逸 为小师。”
《漢語大詞典》:净人
指在寺院担负勤杂劳务的非出家人员。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智顺:“尝有夜盗 顺 者,浄人追而擒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若鞫闍国:“佛像严丽,僧徒肃穆,役使浄人数千餘户。”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余力不能自为,每求僧或浄人中一二成余志,未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