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悬弧(懸弧)  拼音:xuán hú
古代生男孩则悬弓于门左。见《礼记。内则》。后比喻生男孩或男子的生日。唐。包何 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诗:「他时干蛊声名著,今日悬弧宴乐酣。」
《國語辭典》:蹴鞠(蹴踘)  拼音:cù jú
一种古代踢球游戏。参见「蹴鞠」条。《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处后蹴鞠,要蹶寒,汗出多,即呕血。」
《國語辭典》:蹴鞠  拼音:cù jú
一种古代踢球游戏,类似现今的踢足球。根据《事物纪原》的记载,起源于黄帝时代,流行于汉唐,宋代发展到巅峰,明清逐渐衰微。现在的踢毽子还留有蹴鞠的影子。明汪云程著有《蹴鞠图谱》,记载唐宋到元明间蹴鞠的比赛、游戏的方法,以及球场的形式、规例。唐。杜甫〈清明〉诗二首之二:「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鞦韆习俗同。」也作「踢鞠」、「踢毬」、「踢圆」、「蹴鞠」、「蹴圆」。
《漢語大詞典》:打毬
1.我国古代军中用以练武的一种马上打球游戏。亦有徒步打球的。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打毬:“ 开元 、 天宝 中, 玄宗 数御楼观打毬为事。能者左縈右拂,盘旋宛转,殊可观。然马或奔逸,时致伤毙。”宋史·礼志二四:“打毬,本军中戏, 太宗 令有司详定其仪。三月,会踘 大明殿 ,有司除地,竖木东西为毬门……左右分朋主之,以承旨二人守门。”
2.即蹴鞠。古代的一种踢球游戏。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打毬、鞦韆、施鉤之戏。”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一四六:“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毬。”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三折:“不争这廝提起那打毬诈柳,写字吟诗,弹琴擘阮,攧竹分茶,教我兜地皮痛,乍地心酸。”
《國語辭典》:拔距  拼音:bá jù
古代一种功夫。《汉书。卷七○。甘延寿传》:「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绝于等伦。」唐。颜师古。注:「拔距者,有人连坐,相把据地,距以为坚,而能拔取之,皆言其有手掣之力。……今人犹有拔爪之戏,盖拔距之遗法。」
分類:跳跃练武
《國語辭典》:教头(教頭)  拼音:jiào tóu
教练武艺或传授歌舞技艺的老师。《刘知远诸宫调。第二》:「手中提荒桑捧,曾赢了五村教头。」《水浒传》第七回:「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也称为「教首」。
《國語辭典》:打球  拼音:dǎ qiú
玩球,作各种球类运动的通称。如:「他打球的技术真是没话说,好极了。」
《漢語大詞典》:制子
练武举重的器械。因每具都有规定的重量,故称。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是个武举,扯的动十个力气的弓,端的起三百斤的制子,好不有力气!”
《漢語大詞典》:石锁(石鎖)
旧时练武用的器械。今用于体育锻炼。石制,状如旧式的锁,故名。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八:“在少年,他踢过梅花桩,摔过私跤,扔过石锁,练过形意拳,而没读过一本书。”
《漢語大詞典》:演武场(演武場)
练武的场所。《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薛仁贵跨海征辽故事》:“ 敬德 领了明圣旨,演武场中整治军。”
分類:练武场所
《漢語大詞典》:踢打
(1).又踢又打。《水浒传》第一○三回:“当下众人将 黄达 踢打一个没算数,把那葛敞衫、纱裙子扯的粉碎。”《西游记》第二回:“他看他前踊后跃,钻上去,把个魔王围绕……踢打撏毛,抠眼睛,捻鼻子,抬鼓弄,直打做一个攒盘。”
(2).踢腿打拳。指练武。 郭澄清 《黑掌柜》:“把式要常踢打,算盘要常拨拉。”
(3).拳击运动的一种形式,可以用脚踢或用拳击
分類:拳击练武
《國語辭典》:练功(練功)  拼音:liàn gōng
练习功夫。如:「你别打扰他,他正在练功。」
《國語辭典》:演武厅(演武廳)  拼音:yǎn wǔ tīng
操练武艺的地方。《三国演义》第六八回:「所斩之尸,皆跳起来,手提其头,奔上演武厅来打曹操。」
分類:练武厅堂
《漢語大詞典》:学书学剑(學書學劍)
学文练武。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柳亚子 《次韵分寄康弼大觉》:“学书学剑成何济,闲煞屠龙倚马才。” 周吟 《去国吟》:“学书学剑今何用,对此飘摇国土心如焚。”
分類:学文练武
《国语辞典》:演武修文  拼音:yǎn wǔ xiū wén
操练武技,修习文教。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那其间教训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军。」
《国语辞典》:练把式(练把式)  拼音:liàn bǎ shi
操练武艺。如:「他兄弟二人正在庭院里练把式。」也作「练把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