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32,分349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金茎
金阙
金波
金莲
万金
金山
金丹
金闺
金城
金紫
金吾
金钗
金刚
金鱼
金銮
《漢語大詞典》:金茎(金莖)
(1).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文选·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李善 注:“金茎,铜柱也。”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五:“ 蓬莱 高闕对 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香飘玉鼎晴烟细,日照金茎丽影移。”
(2).指承露盘或盘中的露。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五折:“泼阳乌放威刚此时,渴病争如是。倾将石髓流,胜却金茎赐。” 清 姚弘绪 《送阎荆州终养归中州》诗:“霞觴味并金茎赐,綵袖香从玉殿分。” 清 金农 《东冈卧病》诗:“久别金茎分草露,顿忘碧海守蹄涔。”
《國語辭典》:金阙(金闕)  拼音:jīn què
天子所住的宫阙。南朝陈。徐陵 奉和简文帝山斋诗:「架岭承金阙,飞桥对石梁。」唐。岑参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诗:「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國語辭典》:金波  拼音:jīn bō
1.月光。亦指月。《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以宣明。」宋。苏轼 洞仙歌。冰肌玉骨词:「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2.映著月光的金色水波。南朝梁。武帝〈如炎〉诗:「金波扬素沫,银浪翻绿萍。」
3.酒。形容其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故称为「金波」。元。张养浩〈普天乐。画船开套〉:「影摇动城郭楼台,杯斟的金波滟滟。」
《國語辭典》:金莲(金蓮)  拼音:jīn lián
形容妇女的纤细小脚或步态轻盈。参见「潘妃金莲」条。宋。刘过 沁园春。洛浦凌波词:「忆金莲移换,文鸳得侣,绣茵催衮,舞凤轻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
《漢語大詞典》:金莲华炬(金蓮華炬)
金饰莲花形灯炬。新唐书·令狐綯传:“﹝ 綯 ﹞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后用以形容天子对臣子的特殊礼遇。亦作“ 金莲花炬 ”。 清 杨潮观 《换扇巧逢春梦婆》:“做翰林,则归院的金莲花炬,受尽了北闕恩光。”亦省称“ 金莲炬 ”、“ 金莲 ”。 宋 张元干 《喜迁莺令·送何晋之大著兄趋朝歌以侑酒》词:“看君稳步过花甎。归院引金莲。” 金 陈庾 《吊麻信之》诗之二:“君恩未赐金莲炬,天闕俄成白玉楼。” 明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便催归玉简侍宸旒,他日归来金莲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邹太和 学士云:‘……才子扫眉宜赤管,洞房停烛有金莲。’”
《國語辭典》:万金(萬金)  拼音:wàn jīn
1.形容金钱之多。《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觊齁雠彊秦,天下振动。」
2.形容身分尊贵。参见「万金之躯」条。
分類:钱财贵重
《國語辭典》:金山  拼音:jīn shān
1.出产黄金的山。《南史。卷七八。夷貊列传上。海南诸国》:「其国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
2.山名:(1)位于江苏省丹徒县西北,与焦山对峙,为江南胜地。也称为「金焦」。(2)指位于大陆西北中俄边境的阿尔泰山。参见「阿尔泰山」条。
3.佛教指佛身。《法华经。序品》:「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
4.地名。隶属新北市金山区,面积约四十九平方公里。背山面海,形势壮丽,海滨公园内有温泉,泉质甚佳。另有海水浴场,是消暑度假的好地方。也称为「金包里」。
《國語辭典》:金丹  拼音:jīn dān
仙人道士以金石炼制的药,相传服之可以成仙。见《抱朴子。内篇。金丹》。
《國語辭典》:金闺(金閨)  拼音:jīn guī
1.妇女闺阁的美称。唐。卢纶 七夕诗:「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唐。赵嘏 长垂双玉啼诗:「向灯垂玉枕,对月洒金闺。」
2.称朝廷。《文选。江淹。别赋》:「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既通金闺籍,复酌琼筵醴。」
《國語辭典》:金城  拼音:jīn chéng
比喻城池坚固。《文选。班固。西都赋》:「建金城而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文选。左思。蜀都赋》:「于是乎金城石郭兼市中区,既丽且崇,实号成都。」
《漢語大詞典》:金城柳
晋书·桓温传:“ 温 自 江陵 北伐,行经 金城 ,见少为 琅邪 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后遂用以为世事兴废之典。 宋 李清照 《上韩公枢密胡尚书诗》:“贤寧无 半千 ,运已遇阳九。勿勒 燕然 铭,勿种 金城 柳。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分類:世事兴废
《國語辭典》:金紫  拼音:jīn zǐ
1.秦、汉时丞相等官金印紫绶,唐、宋贵官服金鱼袋及紫衣,均简称为「金紫」。《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众指曰:『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帝闻,因赐金紫,拜元帅广平王行军司马。」
2.比喻高贵的爵位。唐。韩偓 与吴子华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怀恩叙恳因成长句四韵兼呈诸同年诗:「声名烜赫文章士,金紫雍容富贵身。」
《漢語大詞典》:金印紫绶(金印紫綬)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 魏 晋 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绶,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 秦 官,金印紫綬。”后汉书·皇后纪论:“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金印紫綬。”亦作“ 金章紫綬 ”。晋书·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嬪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綬。”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唐 李白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綬来相趋。”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一三二:“金章紫綬选高班,每每东头近圣颜。”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惟愿取黄卷青灯,及早换金章紫綬。”亦省称“ 金紫 ”。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何可入践常伯,超补三事。紆佩金紫,光国垂勋。”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南史·江淹传:“卿年三十五,已为中书侍郎,才学如此,何忧不至尚书金紫。”
《國語辭典》:金吾  拼音:jīn wú
1.手执的铜制仪仗棒。晋。崔豹《古今注。卷上。舆服》:「汉朝执金吾,亦棒也。以铜为之,黄金涂两末,谓为金吾。」
2.职官名。掌管京城的治安警卫。参见「执金吾」条。
《國語辭典》:金钗(金釵)  拼音:jīn chāi
1.古代妇女的首饰,以金制成,状似簪,尾端分叉为二股,可用来固定发型。唐。陈鸿《长恨传》:「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摇,垂金珰。」
2.代指侍妾。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春情无限,金钗肯与梳头。」
《國語辭典》:金刚(金剛)  拼音:jīn gāng
1.一种矿石。参见「金刚石」条。《南史。卷七八。夷貊传上。西南夷传》:「元嘉七年,遣使献金刚指环、赤鹦鹉鸟。」
2.比喻坚硬壮硕之物。《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那胡八乱子想了一想,看看凤四老爹又不是个金刚、巨毋霸,怕他怎的。」
3.佛教的护法力士。《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法师与猴行者不免进上寺门歇息。见门下左右金刚,精神猛烈,气象生狞。」《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坛中有一重菩萨,外有一重金甲神人,又外有一重金刚围著,圣贤比肩,环绕甚严。」
4.金刚猩猩的简称。参见「金刚猩猩」条。
《漢語大詞典》:金刚杵(金剛杵)
原为古 印度 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也采用作为表示摧毁魔敌的法器。用金、银、铜、铁等为之,长八指到十二指,中间为把手,两端有独股、三股、五股等的刃头。法苑珠林卷四:“前风轮坚固不可沮坏,有 大洛那力 人以金刚杵击之,杵碎,风轮无损。” 许地山 《空山灵雨·愿》:“愿你为降魔金刚杵,能破坏一切世间诸障碍。”亦省称“ 金刚 ”。《大日经》卷一:“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
《國語辭典》:金鱼(金魚)  拼音:jīn yú
1.古代官员的佩饰。唐制三品以上、元代四品以上官员佩带金鱼饰。唐。元稹 自责诗:「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
2.钥匙。古代钥匙形状似鱼,故称为「金鱼」。唐。李商隐 和友人戏赠诗二首之一:「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3.动物名。硬骨鱼纲鲤目鲤科。为鲫鱼的变种,由鲫鱼经不断的人工选种、配种与淘汰而成。体形略呈圆球状,凸眼,鳞片有金光,颜色鲜艳,鳍大,尾作三分或四分,可供观赏。因金鱼富文彩,故也称为「文鱼」。
《漢語大詞典》:金鱼符(金魚符)
(1).金质的鱼符。 唐 代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佩带, 开元 初,从五品亦佩带,用以表示品级身分。 金 制,四品以上佩带。见新唐书·车服志金史·舆服志中。亦省作“ 金鱼 ”。 唐 韩愈 《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天子使贵人持紫衣金鱼以赐。” 唐 元稹 《自责》:“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
(2). 辽 代调发兵马的一种符信。辽史·兵卫志上:“铸金鱼符,调发军马……上遣大将持金鱼符,合,然后行。”
《漢語大詞典》:金鱼袋(金魚袋)
(1).鱼袋的一种。金饰,用以盛放金鱼符。 唐 制,三品以上官员佩金鱼袋。 宋 代无鱼符,官员公服则系鱼袋于带而垂于后,但不复如 唐 之符契。 唐 元稹 《秋分日祭百神文》:“皇帝遣通议大夫行内侍省常侍、赐紫金鱼袋李某,祭于百神之灵。”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近世授观察使者不带金鱼袋。初名臣 钱若水 拜观察使,佩鱼自若,人皆疑而问之。 若水 勌於酬辩,録 唐 故事一番在袖中,人问者,輙示之。”参阅新唐书·车服志宋史·舆服志五
(2).比喻高官显爵。 宋 梅尧臣 《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腰佩金鱼服金带,榻前拜跪称圣皇。” 明 郑若庸 《玉玦记·侵南》:“手中持玉节,腰下佩金鱼,脱却戎服。” 清 唐孙华 《次韵答倪草亭》之二:“逢时休羡金鱼佩,对景思倾药王船。”
《國語辭典》:金銮(金鑾)  拼音:jīn luán
1.翰林学士。因唐代翰林院与金銮坡相接,故美称翰林学士为「金銮」。
2.唐代宫殿。后亦泛称皇帝的正殿。金。元好问〈太常引。十年流水共行云〉词:「莫话洛阳春,更谁似金銮故人。」明。朱权《卓文君》第三折:「我本是临邛的酒徒,倒做了金銮的侍读。」
《國語辭典》:金銮殿(金鑾殿)  拼音:jīn luán diàn
原为唐代宫殿,后亦泛称皇帝的正殿。唐。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诗二首之一:「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老残游记》第一一回:「现在的天理国法人情就是坐在乌鸡国金銮殿上的个假王,所以要借著南革的力量,把这假王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