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见闻(見聞)  拼音:jiàn wén
1.眼见耳闻。如:「就我见闻所及,尚无此理。」
2.指看到听到的事物。如:「他旅游回来,畅谈见闻。」
3.知识、经验。如:「见闻简陋」、「增长见闻」。
《國語辭典》:老农(老農)  拼音:lǎo nóng
1.经验丰富,技术老练的农夫。《论语。子路》:「子曰:『吾不如老农。』」明。钱澄之〈田园杂诗〉其二:「置酒谢老农,愿言俟秋成。」
2.年纪大的农夫。如:「对老农而言,老农年金制度的施行,不只是社会福利,更是生活保障。」唐。王维〈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诗:「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
《國語辭典》:世故  拼音:shì gù
1.泛指世间一切的事务。《列子。杨朱》:「卫端木叔者,子贡之世也。藉其先赀,家累万金。不治世故,放意所好。」《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机务缠其心,世故繁虑。」
2.熟习世俗人情习惯,待人处事圆通周到。《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其实有人孝敬他老人家,他的为人又极世故,一定必须要领人家情。」《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再者,世故熟悉,做得成事业,讲得来平权,再没有悍妒等类的性情。」
《國語辭典》:先天  拼音:xiān tiān
1.天地之初,宇宙本体。《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深达先天之运,匡赞奉时之业。」清。洪升《长生殿》第四六出:「这坛本在虚空辟建,象涵太极法先天。」
2.人受之于天的禀赋。如:「先天不足」。《红楼梦》第二八回:「林妹妹是内症,先天生的弱。」
3.先于天时而行事,有先见之明。《易经。乾卦。文言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自昔哲王,先天而顺。」
4.哲学上指与生俱来,先于感觉经验和直接实践的。
《國語辭典》:开花(開花)  拼音:kāi huā
1.花朵开放。唐。雍陶 过南邻花园诗:「春风堪赏还堪恨,才见开花又落花。」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五。诡习》:「又取花含默封于密器中,一夕开花。」
2.形容东西绽裂。如:「跌下去,脑袋会开花。」《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开花帽子,打结衫儿。旧席片对著破毡条,短竹根配著缺糙碗。」
3.比喻得女。《醒世姻缘传》第二五回:「若依了算命的口,也说在下五十四上方开花,到五十六上方才结子。」
4.比喻事物兴起繁盛。如:「法国大革命使得民主自由的思潮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
《國語辭典》:传经(傳經)  拼音:chuán jīng
1.传授经学。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2.中医上指伤寒病症没能及时发散出来,循六经的次序而感传。《红楼梦》第六四回:「连忙请了医生来诊脉下药,足足的忙乱了半夜一日。幸而发散的快,未曾传经。」
《國語辭典》:后天(後天)  拼音:hòu tiān
1.人出生后对身体的养护,及因环境、教养等而形成的性质。相对于先天而言。《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只是她天生的那好动不好静的性儿,仗著后天这片心,怎生扭得过先天的性儿去。」
2.明日的次日。如:「她后天会来吗?」也作「后日」、「后儿」。
3.后于天时而行事。《易经。乾卦》:「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汉。王充《论衡。初禀》:「如必须天有命,乃以从事,安得先天而后天乎?」
《漢語大詞典》:三天
(1).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宋书·律历志序:“《天文》虽为该举,而不言天形,致使三天之説,纷然莫辨。”详“ 宣夜 ”。
(2).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汉武帝内传:“是三天上元之官,统领十万。”海内十洲记·方丈洲:“ 方丈洲 在 东海 中心……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云笈七籤卷八:“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
(3).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王琦 注:“三天,谓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 明 何景明 《咏天宁寺塔》诗:“镜现三天象,珠含四日光。”
(4).泛指天空。《西游记》第十六回:“ 行者 道:‘你不曾见夜间那火,光腾万里,亮透三天,且休説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见了。’”
(5).指 清 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中、后三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世称上斋曰三天,盖由从前列圣每岁驻蹕 澄清园 ,诸王公即读书园庐,其地为殿三层,皆有 世宗 皇帝御书匾额,前曰‘前垂天貺’,谓之前天;中曰‘中天景物’,谓之中天;后曰‘后天不老’,谓之后天,统谓之三天。”
《國語辭典》:老圃  拼音:lǎo pǔ
1.老园丁。《论语。子路》:「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有一老圃,以瓜为业,时时手自灌溉。」
2.已多年种植菜蔬、瓜果、花卉的园子。如:「屋后是一处老圃,种满了绿油油的菜蔬和结实累累的瓜果。」《老残游记》第二回:「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颇不寂寞。」
《國語辭典》:老将(老將)  拼音:lǎo jiàng
1.年老的将领。《薛仁贵征辽事略》:「背后马上坐一老将,鬓如银丝,目若朗星,乃是鄂国公敬德也。」《三国演义》第九一回:「忽帐下一老将,厉声而进曰:『我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
2.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将领。《薛仁贵征辽事略》:「欲破高丽平海水,全凭老将尉迟恭。」《明史。卷二一二。戚继光列传》:「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國語辭典》:学生(學生)  拼音:xué shēng
1.在学读书的人。如:「他是台湾师范大学的学生。」
2.师长对修业学艺者的称呼,或修业学艺者自称之辞。如:「学生因身体不适,想向老师请假一天。」
3.晚辈。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二。名臣》:「及溥为相,客或候祚,溥常朝服侍立,客不安席,求去,祚曰:『学生劳贤者起避耶?』」
4.读书人或从官者自称的谦辞。《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此老是诸暨一个极忠厚长者,与学生也曾相会几番过的。」《儒林外史》第一回:「我学生出门久了,故乡有如此贤士,竟坐不知,可为惭愧。」
《國語辭典》:积累(積累)  拼音:jī lěi
累积、聚积。《文选。班彪。王命论》:「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运四方花竹奇石,积累二十馀年,山林高深,千岩万壑。」
《國語辭典》:积年(積年)  拼音:jī nián
1.多年。《列子。周穆王》:「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红楼梦》第六五回:「贾琏又将自己积年所有体己一并搬了与二姐收著。又将凤姐素日之为人行事,枕边衾内尽情告诉了他。」
2.资格老、有经验的人。《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九三回:「那老者也是个积年,相见四位,各行一个相见之礼。」《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主人是个积年,看出文若虚不快活的意思来,不好说破,虚劝了他几杯酒。」
《國語辭典》:当行(當行)  拼音:dāng háng
1.内行、同行。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谁著你烧窑人不卖当行货,倒学那打劫的偻儸。」《金瓶梅》第九一回:「使玳安儿叫薛嫂儿见陶妈妈,道了万福。当行见当行,拿著帖儿,出离西门庆家门,往县中回衙内话去。」
2.一种替官厅当差的行业。旧时官厅需要物件勒令商民承办,这种承办店铺,称为「当行」。《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新近又添了当行,凡是官府送那乡宦举人的牌匾,衙门里面做甚么断间板槅,提学按临棚里铺的地平板,出决重囚,木驴桩橛,这都是棺材铺里备办。」
《國語辭典》:智力  拼音:zhì lì
1.才智与勇力。《管子。形势解》:「能自去而因天下之智力起,则身逸而福多。」《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2.系指个人思考、判断、记忆、推理等心智运作的潜在水平,可以用智力测验来评估。不同智力测验所定义的智力向度不同,故所测得的智力内涵有所不同。
《國語辭典》:阅历(閱歷)  拼音:yuè lì
经历、经验。《老残游记》第七回:「先生阅历最多,所谓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文明小史》第三○回:「究竟老表弟在官场阅历多年,说来的话总还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