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迤逦(迆邐)  拼音:yǐ lǐ
1.连接的样子。「迤」文献异文作「迤」。唐。白居易〈长恨歌〉:「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2.一路行去,曲折连绵的样子。亦指陆陆续续的行程。《朱子语类辑略。卷五。论自注书》:「久关官正,臣今迤逦前去之任,不知有何处分?」也作「逦迤」。
《國語辭典》:迤逦(迤邐)  拼音:yǐ lǐ
连续不断的样子。如:「远望天边迤逦的云山,足以开拓胸襟,涤尽尘俗之气。」
《國語辭典》:稍稍  拼音:shāo shāo
1.约略、稍微。如:「他最近稍稍胖了一点。」
2.渐渐。《战国策。齐策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哉?」《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
《漢語大詞典》:渐渐(漸漸)
(1).植物吐穗或吐絮貌。史记·宋微子世家:“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司马贞 索隐:“渐渐,麦芒之状。音子廉反,又依字读。”文选·潘岳〈射雉赋〉:“麦渐渐以擢芒,雉鷕鷕而朝鴝。” 徐爰 注:“渐渐,含秀之貌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2).流淌貌。 汉 刘向 《九叹·远逝》:“肠纷紜以繚转兮,涕渐渐其若屑。” 唐 韩愈 《苦寒》诗:“中宵倚墙立,淫泪何渐渐。” 清 黄鷟来 《戊辰冬与张四明分手即事纪别》诗之七:“渐渐清溪沚,其下多鸳鳧。”
《國語辭典》:逐旋  拼音:zhú xuán
陆续、逐一。宋。曹组 脱银袍。济楚风光词:「端门支散,碗遂逐旋温来,吃得过,那堪更使金器。」《朱子语类。卷二六。论语。里仁篇上》:「恰似如今要做一事,信手做将去,自是合道理,更不待逐旋安排。」
分類:逐渐渐渐
《國語辭典》:浸润(浸潤)  拼音:jìn rùn
1.沾润、滋润。《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怀生之物,有不浸润于泽者,贤君耻之。」
2.谗言。参见「浸润之谮」条。《汉书。卷七六。王尊传》:「秦听浸润以诛良将,魏信谗言以逐贤守。」《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
3.逐渐亲热、讨好。《水浒传》第三九回:「闻知这蔡九知府是当朝蔡太师儿子,每每来浸润他,时常过江来谒访知府。」《警世通言。卷一九。崔衙内白鹞招妖》:「当时则是取笑,谁知浸润之间,太真与禄山为乱。」
《國語辭典》:旋旋  拼音:xuán xuán
缓缓。唐。韩偓 有瞩诗:「晚凉閒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宋。杨万里 同主簿叔暮立诗:「旋旋前山没,骎骎半臂寒。」
《国语辞典》:即渐(即渐)  拼音:jí jiàn
逐渐。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火燎也似身躯热,锥剜也似额角疼,即渐里瘦了身形。」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绣阁内银缸光灿,即渐里剪轻煤和麝兰。」
分类:逐渐乔吉
《國語辭典》:将次(將次)  拼音:jiāng cì
1.逐渐、渐次。《朱子语类。卷二○。论语。学而篇上》:「若能时习,将次自晓得。」
2.将要、将近。宋。周密 谒金门。花不定词:「屈指一春将次尽,归期犹未稳。」《孤本元明杂剧。圯桥进履。第一折》:「等的天色将次晚,躲在人家灶火边。」
《國語辭典》:逐次  拼音:zhú cì
陆续、渐次。如:「逐次整理」、「他将这工作分成三个段落,依序逐次完成。」
《漢語大詞典》:弥弥(彌彌)
(1).水满貌。诗·邶风·新台:“ 新臺 有泚, 河 水瀰瀰。”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瀰瀰平湖,泓泓澄渊。”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一派 西湖 景致奇,青山叠叠水瀰瀰。” 张素 《江干夜眺》诗:“横流水瀰瀰,鯁臆愁莽莽。”
(2).指云密布。 明 陈子龙 《上巳城南雨中》诗:“渫云行瀰瀰,平田纷漠漠。”
(3).盛多貌。 汉 焦赣 《易林·困之晋》:“魴鲤瀰瀰,利来无忧。”《宋史·乐志七》:“献兹重觴,降福瀰瀰。” 清 赵翼 《六哀诗·故相刘文正公》:“此情何能忘,回首泪瀰瀰。”
(1).犹稍稍;逐渐。隶释·汉从事武梁碑:“弥弥葢固,大位不济。”《后汉书·杨震传》:“臣伏念方今灾害发起,弥弥滋甚,百姓空虚,不能自赡。”文选·韦孟〈讽谏〉诗:“弥弥其逸,岌岌其国。”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弥弥,犹稍稍也。”
(2).连续。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其有犯者,便收朝廷。若私遗脱,弥弥不絶,主者髠截,嘆无反已。”
(3).满溢貌。 宋 黄庭坚 《放言》诗之五:“罗网翳稻粱,江湖水弥弥。” 明 徐祯卿 《留别边子》诗:“登高望河水,河水何弥弥!”
(4).有光泽貌。 唐 杨嗣复 《赠毛仙翁》诗:“童姿玉貌谁方比,玄髮緑髯光弥弥。”
《漢語大詞典》:浸寻(浸尋)
同“ 浸潯 ”。
(1).渐进。史记·封禅书:“是岁,天子始巡郡县,浸寻於 泰山 矣。”
(2).渐渐;逐渐。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告讦:“盖告訐之风一兴,此后浸寻不可止矣。”明史·地理志序:“至其季世,流寇首祸於西陲,浸寻蔓延,中原为之糜烂。” 清 戴名世 《砚庄记》:“而余遂不能常居 砚庄 ,每岁不过二三閲月,即出游於外,奔走流离,而余已浸寻老矣。”
《國語辭典》:浸渐(浸漸)  拼音:jìn jiàn
逐渐、渐进。汉。王充《论衡。道虚》:「且夫物之生长,无卒成暴起,皆有浸渐。」
分類:逐渐渐变
《漢語大詞典》:浸潭
(1).浸渍;沾润。《淮南子·原道训》:“雪霜瀼灖,浸潭苽蒋。”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甘露嘉醴,景曜浸潭之瑞潜。” 李善 注:“浸潭,谓滋液浸润,能生万物也。”
(2).引申为漫衍。《淮南子·本经训》:“呼吸浸潭,包裹民俗。” 高诱 注:“浸潭,广衍也。故曰包裹民俗也。”
(3).逐渐。
《漢語大詞典》:寖淫
逐渐。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说蕃:“太后曰:‘毋復言嫁 齐 事者也。’事寖淫闻於上。”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十章一:“寖淫至於 宋 金 末造,戏曲的势力,更一天天的炽盛。”
分類:逐渐
《漢語大詞典》:浸浔(浸潯)
(1).浸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以六合之内,八方之外,浸潯衍溢。” 司马贞 索隐:“浸淫。案,浸淫犹渐浸。”
(2).逐渐;渐渐。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事浸潯闻於天子。” 清 戴名世 《杨刘二王传》:“ 可望 还 滇 ,自称 平原王 ,铸钱曰:‘兴朝通宝’,营宫室,造印数,设部寺、臺省,侍从官,浸潯自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