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0,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至文
业履
循行
德容
中士
文彦
畏友
立碑
德配
德元
完人
岩瞻
知行
德威
专行
《漢語大詞典》:至文
(1).最有文德。谓德行完备。荀子·不苟:“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劌,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坚彊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之谓至文。”
(2).最有文饰。荀子·礼论:“本末相顺,终始相应,至文以有明,至察以有説。”文,指礼的形式。至文,谓礼制的规定极其完备。
(3).最好或极好的文章。 明 方孝孺 《赠郑显则序》:“善为文者,贵乎奇其意而易其词。骤而览之,亹亹觉其易也;徐思而绎之,虽极意工巧者莫加焉。若是者,其为至文乎?”《研云甲编·〈陶庵梦忆〉序》:“兹编载方言巷咏嘻笑琐屑之事,然略经点染,便成至文。”
《國語辭典》:业履(業履)  拼音:yè lǚ
1.德行、操守。宋。秦观〈三老堂〉诗:「堂堂三元老,业履冠俦匹。」
2.未完成的鞋子。《聊斋志异。卷一○。恒娘》:「谓其履样拙,更于笥中出业履,共成之。」
分類:操守德行
《漢語大詞典》:循行
谓阅读。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宋中道见寄》:“时不用兵皆乐乡,念我贫居天子庠,抱经临案空循行,貌垢不洗颜苍苍。”
分類:阅读
《漢語大詞典》:德容
(1).敬辞。有道者的仪容。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所愿瞻德容,顽固或少痊。” 清 刘大櫆 《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亲先生之德容,沐先生之风教。”
(2).指女子的德行与容貌。 清 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愿君另续德容兼备者以奉双亲。”参见“ 德言容功 ”。
《國語辭典》:德言容功  拼音:dé yán róng gōng
德,品德。言,言谈。容,仪容。功,女红。德言容功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为古时妇女所应具备的四德。语本《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也作「德容言功」、「德言工貌」。
《國語辭典》:中士  拼音:zhōng shì
1.中等的人。《老子》第四一章:「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2.职官名。禄位在上士之下,下士之上。《孟子。万章下》:「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
3.现行军士阶级之一。位次高于下士,低于上士。
4.佛教用语。三士之一。指追求个人解脱的小乘人。
《漢語大詞典》:文彦
有文才德行的人。 明 刘基 《送骆起源之新城知县任》诗:“ 西江 富文彦,其俗淳以良。”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自征伐以来,右文为治,务弱其民,而尚武之风,澌灭殆尽,遂以‘士’字属文彦之专称,谬推为四民之首。”
《國語辭典》:畏友  拼音:wèi yǒu
品德端重,值得敬畏的朋友。如:「畏友是求学的良伴。」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这等见识,我倒不如,真乃侯生畏友也。」
《国语辞典》:立碑  拼音:lì bēi
竖立石碑,以纪念德政、表彰德行、记录重大事件等。《北史。卷七六。列传。周罗睺》:「狱讼庭决,不关吏手,人怀其惠,立碑颂德。」《清史稿。卷二二五。列传。额亦都》:「顺治十一年,世祖命立碑旌功,亲为制文,详著其战阀,以为『忠勇忘身,有始有卒,开拓疆土,厥积懋焉。』」
《國語辭典》:德配  拼音:dé pèi
1.尊称他人的妻子。
2.德行可与某某相配。如:「德配唐虞」、「德配天地」。
《漢語大詞典》:德元
谓德行居于首位,为道德方面的楷模。书·召诰:“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 孔 传:“其惟王居位,在德之首。” 唐 韩愈 《上贾滑州书》:“伏惟閤下昭融古之典义,含和发英,作 唐 德元,简弃诡説,保任皇极。” 宋 程大昌 考古编·夫子论一:“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此六君子者,位在德元,力足以管摄天下。”
《國語辭典》:完人  拼音:wán rén
人格圆满,道德、学识、行为毫无缺点的人。《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自古至今,有几个完人?我们如今,也只好略迹原心。」
《漢語大詞典》:岩瞻(巖瞻)
犹景仰。谓宰辅德行高尚,为众人所仰慕。语出《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巖巖。赫赫 师尹 ,民具尔瞻。” 宋 韩琦 《献所业上两府启》:“睿眷致隆,巖瞻载协。”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自居鼎辅,靡协巖瞻,颇彰朋比之风,难处咨谋之地。”
《漢語大詞典》:知行
认识与实行。礼记·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屑,可以能行焉” 汉 郑玄 注:“言匹夫匹妇愚耳,亦可以其与有所知,可以其能有所行者,以其知行之极也。”
智虑和德行。尸子卷上:“夫蠒,舍而不治则腐蠹……身者,蠒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荀子·非相:“知行浅薄。” 杨倞 注:“言智虑德行至浅薄。”
《漢語大詞典》:德威
(1).谓以德行威。《书·吕刑》:“德威惟畏。” 孔颖达 疏:“以德行其威罚,则民畏之而不敢为非。”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况今天子铺德威,蔽能者诛荐受禨。”
(2).恩德与威权。昆曲十五贯第四场:“执法严明,德威并行……平生愿,效 包拯 。”
《漢語大詞典》:专行(專行)
(1).独断独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 杜预 注:“欲专其所行而不得。”《淮南子·主术训》:“其立君也,所以剬有司使无专行。”《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公子 翬 兵权在手,伐 郑 伐 宋 ,专行无忌。”
(2).佛教语。谓摒弃其余,专崇一法。《教行信证·六本》:“专行者,专修一善,故曰专行。”
(3).独特的德行。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幼孤,母 林氏 有专行,切切课君从三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