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0,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不贤
四科
比德
丽天
建德
功行
秋实
观德
勋德
孝行
七德
贤德
兼行
行成
实行
《漢語大詞典》:不贤(不賢)
(1).不贤明;无才能。论语·子张:“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韩非子·王道:“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贤者志其大者,大贤者志其小者。”
(2).不贤惠;无德行。《豆棚闲话·党都司死枭生首》:“无如 伯甫 口嘴肥甜,一心信道团练是个好人,反把妻子駡个不贤不慧,生出事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説来也难,娶了一个好的来也罢了;倘使娶了个不贤的,那非但自己终身之累,就是小孩子对付晚娘也不容易。”
(3).不善,不好。吕氏春秋·察今:“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國語辭典》:四科  拼音:sì kē
1.孔门四科。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宋。邢炳。疏:「夫子门徒三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
2.文体的四种形式。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漢語大詞典》:比德
(1).指结党营私的行为。《书·洪范》:“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 孔 传:“民有安中之善,则无淫过朋党之恶、比周之德。” 蔡沉 集传:“比德,私相比附也。”
(2).同心同德。国语·晋语八:“君子比而不别。比德以赞事,比也。”《楚辞·大招》:“比德好间,习以都只。” 王夫之 通释:“比德,同心。”
谓德行、德教可与之比拟、比配。《礼记·玉藻》:“君子於玉比德焉。”史记·商君列传:“故吾以彊国之术説君,君大説之耳,然亦难以比德於 殷 周 矣。”后汉书·杨震传:“拟踪往古,比德哲王。” 明 何景明 《玉冈黔国地种竹》诗:“比德亮无瑕,抱节诚可久。”
《國語辭典》:丽天(麗天)  拼音:lì tiān
附著在天上。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唐。刘禹锡〈柳先生文集序〉:「天下文士,争执所长,与时而奋,粲然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人望而敬者,五行而已。」
《國語辭典》:建德  拼音:jiàn dé
1.建立德行或功业。《史记。卷七三。白起王剪传。太史公曰》:「当是时,剪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文选。班固。两都赋序》:「道有夷隆,学有粗密,因时而建德者,不以远近易则。」
2.确立的德行。《老子》第四一章:「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3.北周武帝的年号(西元572~577)。
《漢語大詞典》:建德国(建德國)
亦称“ 建德 ”。 庄子中虚构的无为而治的理想国。庄子·山木:“ 南越 有邑焉,名为 建德之国 。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 宋 苏轼 《和陶诗·和〈读山海经〉》之一:“ 建德 有遗民,道远我无车。” 清 黄景仁 《杂咏》诗:“浮海去 南越 ,望古 建德国 。” 康有为 《〈礼运注〉叙》:“ 庄子 建德之国 , 列子 甔甗之山 ,凡至人之所思,固不可测矣,而况 孔子 乎?”
《漢語大詞典》:功行
(1).功绩和德行。后汉书·杨震传:“今 瓌 无佗功行,但以配阿母女,一时之间,既位侍中,又至封侯。” 唐 韩愈 《科斗书后记》:“天下之欲铭述其先人功行,取信来世者,咸归 韩氏 。” 宋 欧阳修 《〈江邻几文集〉序》:“余窃不自揆,少习为铭章,因得论次当世贤士大夫功行。”
(2).僧道等修行的功夫。 唐 吕岩 《五言》之十五:“二十四神清,三千功行成。”《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司花女 道:‘ 秋先 ,汝功行圆满,吾已申奏上帝,有旨封汝为护花使者,专管人间百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陶松云:“吾弟子三十餘人,皆在下界,汝其一也。今命汝以度人为功行,汝其慎之!”
《漢語大詞典》:秋实(秋實)
(1).秋季成熟的谷物及果实。管子·国蓄:“春赋以歛繒帛,夏贷以收秋实。” 汉 王充 论衡·异虚:“见春之微叶,知夏之有茎叶,覩秋之零实,知冬之枯萃,桑穀之生,其犹春叶秋实也。” 宋 梅尧臣 《凝碧堂》诗:“今来莲已枯,碧水堕秋实。”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七:“只是场师消遣法,不求秋实不看花。”
(2).比喻人的德行成就。三国志·魏志·邢颙传:“採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励行,秋实也。”
(3).喻指有德行的人。晋书·应詹传:“收春华於京輦,採秋实於巖藪。”
《漢語大詞典》:观德(觀德)
观察德行。书·咸有一德:“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史记·乐书:“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 张守节 正义:“结乐使人知上之事,故观知其德也。” 北周 庾信 《贺新乐表》:“山云特起,八卦成形。凤凰于飞,九州观德。”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与为人后:“为人子者之絶本生之斩衰……屏而黜之,使不得与於观德之列,不亦可乎?”
分類:观察德行
《漢語大詞典》:勋德(勳德)
亦作“勛德”。
(1).功勋与德行。晋书·刘弘传:“以勋德兼茂,封 宣城公 。”新唐书·裴度传:“ 帝 以 度 勋德,故待以殊礼。” 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 晋 室元老旧臣若早归降,我自念其勛德,布列要位。”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 温公 论碑誌,谓古人有大勋德,勒铭鐘鼎,藏之宗庙,其葬则有丰碑以下棺耳。”
(2).指有功勋德行的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 子攸 不顾宗社,讎忌勋德,招聚轻侠。”
《國語辭典》:孝行  拼音:xiào xìng
孝顺奉养父母的行为。《周礼。地官。师氏》:「孝行以亲父母。」《三国演义》第九回:「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杀之,恐失人望。」
《漢語大詞典》:七德
(1).指武功的七种德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梁书·武帝纪》:“大司马攸纵自天,体兹齐圣,文洽九功,武苞七德。” 唐 柳宗元 《柳州贺破东平表》:“五兵永戢,七德无亏。” 明 杨慎 《凤赋》:“览七德,律五音,通天祉,应地灵。”
(2).指文治的七种德行。国语·周语中:“尊贵、明贤、庸勋、长老、爱亲、礼新、亲旧……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 韦昭 注:“七德,谓尊贵至亲旧也。”
(3).指诗歌的七种特性。 唐 皎然 诗式·诗有七德:“一识理,二高古,三典丽,四风流,五精神,六质干,七体裁。”
(4). 隋 唐 时舞名。又乐曲名。隋书·音乐志上:“帝御茶果,太常丞跪请进舞《七德》,继之《九序》。”旧唐书·音乐志一:“癸巳,奏《七德》《九功》之舞,观者见其抑扬蹈厉,莫不扼腕踊跃,凛然震竦。”旧唐书·音乐志一:“立部伎内《破阵乐》五十二遍,修入雅乐,祇有两遍,名曰《七德》。”参见“ 七德舞 ”。
《漢語大詞典》:七德舞
唐 舞名。 唐 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 贞观 七年 太宗 制《破阵乐舞图》,后令 魏徵 、 虞世南 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七德”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七德舞,七德歌,传自 武德 至 元和 。”旧唐书·音乐志一:“ 贞观 元年,宴群臣,始奏《秦王破阵》之曲……其后令 魏徵 、 虞世南 、 褚亮 、 李百药 改制歌辞,更名《七德》之舞,增舞者至百二十人,被甲执戟,以象战阵之法焉。”
《國語辭典》:贤德(賢德)  拼音:xián dé
良善的品行。《易经。渐卦。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舜王治世,举八元、八恺,共十六个才子,是有贤德名望的人。」
《國語辭典》:兼行  拼音:jiān xíng
不分昼夜,加倍速度的赶路。《孙子。军争》:「日夜不处,倍道兼行。」也作「并行」、「兼程」。
《國語辭典》:行成  拼音:xíng chéng
求和、议和。《左传。哀公元年》:「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吴子将许之。」明。梁辰鱼《浣纱纪》第一○出:「昨遣行成通币礼,缘何还阻滞。」
《國語辭典》:实行(實行)  拼音:shí xíng
实际施行。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四。过誉》:「其俗士大夫本矜好大言,而少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