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起立  拼音:qǐ lì
起身站立。汉。王充《论衡。乱龙》:「拜谒起立,向之泣涕沾襟,久乃去。」《汉书。卷七。昭帝纪》:「三年春正月,泰山有大石自起立。」
《漢語大詞典》:森立
(1).耸立;竖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九鲤湖日记:“夫 雁宕 灵峯 、 黄山 石笋 ,森立峭拔,已为瑰观,然俱在深谷中,诸峯互相掩映,反失其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宅妖:“生睥睨良久,毛森立,如霜被於体。”
(2).犹林立,罗列。 清 顾炎武 《前诗意有未尽再赋》之三:“九尺身长鬢正苍,儿孙森立已成行。”
(3).森严地排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某惊甚,疾趋入朝。见天子坐殿上,爪牙森立。”
《漢語大詞典》:树揭(樹揭)
竖立。 明 李东阳 《与方石先生书》:“树揭幖帜,风厉天下。”
分類:竖立
《漢語大詞典》:搠立
竖立。《元典章·工部二·船只》:“凡给文引,搠立绥枪、旗号、锣鼓俱有定例。”
分類:竖立
《国语辞典》:一座  拼音:yī zuò
1.满座的宾客。如:「一座称善」。也作「一坐」。
2.竖立的器或物,一件称为「一座」。如:「一座山」、「一座塔」。《老残游记》第一回:「话说山东登州府东门外有一座大山,名叫蓬莱山。」
《國語辭典》:树立(樹立)  拼音:shù lì
建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汝曹若观俗计,树立门户,不弃妻子,未能出家。」
《國語辭典》:林立  拼音:lín lì
像林木密集的耸立著。比喻众多。《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子元亲自登高阜处以望郑城。忽见旌旗整肃,甲士林立。」《文明小史》第七回:「看见门外刀枪林立,人马纷纷,不觉吓了一跳。」
《国语辞典》:立碑  拼音:lì bēi
竖立石碑,以纪念德政、表彰德行、记录重大事件等。《北史。卷七六。列传。周罗睺》:「狱讼庭决,不关吏手,人怀其惠,立碑颂德。」《清史稿。卷二二五。列传。额亦都》:「顺治十一年,世祖命立碑旌功,亲为制文,详著其战阀,以为『忠勇忘身,有始有卒,开拓疆土,厥积懋焉。』」
《國語辭典》:揭竿  拼音:jiē gān
竖竿、举竿。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漢語大詞典》:烛跋(燭跋)
(1).《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 孔颖达 疏:“《小尔雅》云:‘跋,本也。’本,把处也。”烛跋,指竖立火炬或蜡烛的底坐。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烛奴:“﹝ 申王 ﹞每夜宫中与诸王贵戚聚宴,以龙檀木雕成烛跋童子。”聊斋志异·邵女“烛尽见跋” 清 何垠 注:“烛跋,烛本可把握处。”
(2).谓烛将燃尽。 宋 陆游 《十月一日浮桥成以故事宴客凌云》诗:“众宾共醉忘烛跋,一径却下缘云根。”
《漢語大詞典》:立表
(1).古代计时方法之一。在阳光下竖立木桩,观察它的影子以测定时间。参见“ 立表下漏 ”。
(2).立木观测水位。汉书·息夫躬传:“天子使 躬 持节领护 三辅 都水。 躬 立表,欲穿 长安城 ,引漕注太仓下以省转输。”
(3). 春秋 末, 齐国 被 晋 燕 侵伐, 景公 擢 司马穰苴 为将军,宠臣 庄贾 为监军。 穰苴 与 贾 约期会于军门。 穰苴 至,立表下漏而待。 贾 以骄慢误时, 穰苴 乃斩 贾 示众,三军惊惧振奋,遂却 晋 燕 之师。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后因以“立表”为严明军纪之典。 南朝 梁 沈约 《与谢朏敕》:“倾首东路,望兼立表。” 唐 元稹 《宋常春等内仆局令》:“勉当柱国之荣,无忘立表之誓。”
《漢語大詞典》:立表下漏
设置日晷、漏刻以计时。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穰苴 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 贾 。” 司马贞 索隐:“立表,谓立木为表以视日景;下漏,谓下漏水以知刻数也。”
《國語辭典》:谤木(謗木)  拼音:bàng mù
古代立木于城门,任人书写政治的缺失,称为「谤木」。《后汉书。卷五四。杨震列传》:「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朕立谏鼓,设谤木,于兹三年矣。」
《國語辭典》:倒立  拼音:dào lì
以两手支撑身体,头朝下,两腿向上竖起。如:「他的功夫了得,可以倒立走路一、二十公尺。」也作「拿顶」。
《國語辭典》:推翻  拼音:tuī fān
1.推倒。如:「小心!别把椅子推翻了。」
2.否定原有的局势、体制、决议等。如:「推翻君主专制,实施民主政治。」
《漢語大詞典》:树表(樹表)
(1).竖立标帜。墨子·号令:“出候无过十里,居高便所树表,表三人守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又详聚士,树表其上,曰‘ 开章 死,埋此下’。”
(2).建立表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