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念相
方言。纪念;纪念品。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五:“他从军装的左边衣兜里取出一个短短的、锅子很大的洋烟袋,一面往烟袋锅子里装烟,一面说道:‘这是 李司令员 送给我做念相的,也是胜利品。’”
《漢語大詞典》:忆念(憶念)
(1).记忆。《大庄严经》卷一:“何故忆而不忘失?答曰:以有念觉与心相应,便能忆念三世之事而不忘失。” 宋 叶适 《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鸡鸣挟书,尽夜分,皆忆念上口。”
(2).回忆。 唐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诗:“忆念 凤翔 都,聚散俄十春。” 茅盾 《过年》一:“他木然又望着那旗竿上面的天空,刚才那忆念便又立刻退去。”
(3).思念。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赵公墓志铭》:“初, 秦国夫人 生公而终,忆念至老,常涕泣。”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我直到揭席时来到家时,我又索趲下些工夫忆念尔。” 鲁迅 《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请他们不要惜别,请他们不要忆念。”
(4).纪念。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小姐立在帘内,只责备小人来迟悮事,莫説婚姻,连金帛也不能相赠了,这金釵鈿权留箇忆念。”
《漢語大詞典》:提念
(1).提及;说起。 谷峪 《新事新办》:“这两个人结亲,乡亲们没有不夸他们。人们在言谈话语之间,断不了提念他们。”
(2).纪念。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她对这两件果实,非常满意。她说:‘东西不多,是个提念。’”
《漢語大詞典》:记轸(記軫)
犹纪念。 宋 楼钥 《谢除宗正寺主簿启》:“是何庸愚,首劳记軫,俾居制作之地,得以周旋其间。”参见“ 记念 ”。
分類:纪念
《漢語大詞典》:记念(記念)
(1).犹挂碍。《法身经》:“离诸记念,於无边三摩地门,不动不摇,而得解脱。”
(2).怀念;记挂。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一折:“数年不见,音信皆无,也不知他得官也未,使我心中好生记念。” 许地山 《空山灵雨·债》:“我底前途,望你记念;我底往事,愿你忘却。”
(3).用来表示纪念的物品。 唐 张鷟 游仙窟:“遂唤奴 曲琴 ,取相思枕留与 十娘 ,以为记念。”《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更以路费征袍赠之,使之为后日记念。”
(4).犹记诵。神僧传·一行:“ 玄宗 闻之,召令入内,谓曰:‘卿何能?’对曰:‘善记览。’ 玄宗 因召掖庭取宫人籍以示之。周览既毕,覆其本,记念精熟,如素所习读。” 唐 李商隐 有《谢先辈防记念拙诗甚多异日偶有此寄》诗。
《漢語大詞典》:题名(題名)
(1).古人为纪念科场登录、旅游行程等,在石碑或壁柱上题记姓名。 唐 张籍 《送远曲》:“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 前蜀 马鉴 《续事始》:“ 慈恩寺 题名:开游而题其同年姓名於塔下,后为故事。” 明 刘基 《浙东肃政廉访司处州分司题名记》:“题名所以识岁月之久近,行役之劳勤,而寓感思於其中焉。” 郭沫若 《游西安》:“ 大雁塔 下多题名碑记。古时候有所谓‘ 雁塔 题名’,凡新登科的人要在 大雁塔 下集体树立题名碑。”
(2).指为留纪念所题记的姓名。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虎丘贺方回题名》:“ 虎邱 旧多 宋 人题名,歷久渐就湮没。”
(3).借指科场登录。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但愿题名玉署,通籍金闺。”
(4).指门额。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败叶填溪水已氷,夕阳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
(5).犹命题;命名。 章炳麟 《辨诗》:“后世既以题名为异,《九歌》独在《屈赋》,为之陪属,此又以大为小也。” 沈钧儒 《洪深〈申屠氏〉序言》:“ 欧阳予倩 君采其事实,演为新剧,既博观者赏赞;同时 洪深 君复编作电影剧本,仍题名《申屠氏》。”
(6).题目名称。 章炳麟 《论式》:“《别录》礼记亦有《通论》,不专以题名为质。”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拿着新杂志,看看封面,看看题名,全无心管它的内容。”
《漢語大詞典》:龙舟(龍舟)
(1).饰龙形的大船。《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浮吹以娱。” 高诱 注:“龙舟,大舟也,刻为龙文。”后汉书·张衡传:“号 冯夷 俾清津兮,櫂龙舟以济予。” 唐 李白 《赠僧朝美》诗:“百川随龙舟,嘘吸竟安在?”
(2).专供皇帝乘御的船。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郭璞 注:“舟皆以龙鸟为形制。今 吴 之青雀舫,此其遗象也。”隋书·炀帝纪上:“八月壬寅,上御龙舟,幸 江都 。” 宋 文天祥 《正月十三日》诗:“去年今日遁 崖山 ,望见龙舟咫尺间。”
(3).每年端午为纪念诗人 屈原 而竞渡的龙形船。 宋 余靖 《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诗:“龙舟争快 楚江 滨,弔 屈 谁知特愴神!” 明 无心子《金雀记·开宴》:“满城佳节近中天,竞鬭龙舟吊 屈原 。” 清 陈维嵩 《蝶恋花·五月词》词:“雪片崩涛飞彩帜, 妙高臺 下龙舟戏。”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这天又是龙舟节,出去泛舟,或是两个学校间的竞渡,也是极好的日子。”
(4). 广东 民歌的一种。后演变为曲艺的一种。也叫“龙洲歌”。《中国谚语资料》上册:“快活龙舟愁闷戏。”注:“龙舟, 广东 民歌的一种。”
《漢語大詞典》:诗坛(詩壇)
(1).诗会;诗界。 宋 欧阳修 《答梅圣俞寺丞见寄》诗:“文会忝予盟,诗坛推子将。” 清 沈起凤 《谐铎·穷士扶乩》:“诗坛月旦,举世皆然。” 孙犁 《澹定集·答吴泰昌问》:“ 唐 诗无流派,而名家辈出,风格多样,诗坛繁荣。”
(2).纪念诗人的祭坛。 清 杜浚 《弘济寺寻蒲庵》诗:“元知世外多奇士,高筑诗坛祀 少陵 。”自注:“ 蒲公 欲于山中建一阁祀 少陵 。”
《漢語大詞典》:题字(題字)
(1).对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为留纪念而写上字。 唐 卢照邻 《悲昔游》:“题字于 扶风 之柱,繫马于 驪山 之松。”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水木明瑟轩即事》:“煮茗然双鼎,摊书占一斋,写碑金石録,题字水松牌。”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一个画画,一个题字,真是才子佳人,天生的一对。”
(2).指为留纪念所题写的字。 唐 李邕 《大唐泗州临淮县普光王寺碑》:“嘉寺之旁,立名宠圣札之题字。” 宋 梅尧臣 《得曾巩附永叔书》诗:“袖衔藤纸书,题字远已认。”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城与年》倒并不急……因为这不过为了图上的题字而已。”
《漢語大詞典》:题咏(題詠)
亦作“ 题咏 ”。
(1).歌吟某一景物、书画或某一事件而题写诗词以志纪念。 元 宋旡 《甘露寺放舶至瓜洲风作》诗:“愁烦復消释,题咏纪曾经。”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 晋 唐 名蹟,品题甚少;即有品题,不过观欵题名而已。至 宋 元 人始尚题咏。题得好益增名贵;题得不好,益增厌恶。”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嗣復分绘十图装册,乞名流题咏,一时作者九十餘人。”
(2).指为歌咏某一景物、书画或某一事件而题写的诗词。 宋 陆游 《上辛给事书》:“甚至於邮传之题咏,亲戚之书牘,军旅官府仓卒之间,符檄书判,类皆可以洞见其人之心术才能与夫平生穷达寿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已而泊舟,过长廊,见壁上题咏甚多,即命笔记词其上。”红楼梦第二三回:“话説 贾元春 自那日幸 大观园 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 探春 依次钞録妥协,自己编次,敍其优劣。” 端木蕻良 《遥远的风沙》:“都尉,巡阅史,边将……的题咏很多,看不过来了也看不清了。”
《漢語大詞典》:碑碣
(1).石碑方首者称碑,圆首者称碣。后多不分,以之为碑刻的统称。南史·文学传·颜协:“时 吴 人 范怀约 能隶书, 协 学其书,殆过真也。 荆楚 碑碣皆 协 所书。” 唐 杜甫 《赠蜀僧闾丘师兄》诗:“青荧雪岭东,碑碣旧製存。”《水浒传》第一回:“太尉教从人取十数个火把点着……照那碑碣上时,前面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籙,人皆不识。”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五三》:“当开会之前, 兼士 要我的碑碣拓片去陈列,我答应了。”
(2).特指墓前所立的石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漯水 又东逕 汉 徵君 伏生 墓南,碑碣尚存。”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你不去望夫石上变化身,筑坟臺上立个碑碣?”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大修 别山 ( 张同敞 )墓道,立碑碣。”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我一星期中至少去三次,抚着碑碣,摘去残花。我觉得墓中人很安适的,不知墓中人以我为如何?”
(3).喻指具有纪念意义的标志。 鲁迅 《集外集拾遗·〈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序言》:“小说《士敏土》为 革拉特珂夫 所作的名篇,也是新 俄 文学的永久的碑碣。”
《漢語大詞典》:秋社
(1).古代秋季祭祀土神的日子。 唐 元稹 《有鸟二十章》诗之十一:“春风吹送廊廡间,秋社驱将嵌孔里。”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二社日:“《统天万年历》曰: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 宋 陆游 《秋夜感遇》诗之二:“牲酒赛秋社,簫鼓迎新婚。” 明 高启 《江村乐》诗之四:“秋社未开緑醖,夜炊初碓红粇。”
(2).近代南社诸人为纪念 秋瑾 在 西湖 结集的诗社。 柳亚子 《浙游杂诗》之二三:“秋雨秋风访秋社, 秋心楼 上望 西湖 。”
《漢語大詞典》:留别
多指以诗文作纪念赠给分别的人。 唐 杜牧 《赠张祜》诗:“数篇留别我,羞杀 李将军 。”《花月痕》第三回:“ 潄玉 便向 痴珠 道:‘这便是 荷生 去年留别之作,沉痛至此!’”《诗刊》1978年第10期:“据我所知,当时主席为革命工作需要必须离开家乡,这首词是写给 杨开慧 同志的留别之作。”
《漢語大詞典》:题词(題詞)
(1).文体名。即题辞。 清 闰湘 《〈湘烟小录〉前记》:“ 广平居士 以 梅垞生 新谱《影梅庵传奇》乞 云公子 题词,俾紓折玉之感。公子读之,益增悽恨。时距 紫妹 之仙去者十日矣。”参见“ 题辞 ”。
(2).题写一段话以表示纪念或勉励。《人民日报》1991.5.19:“ 江泽民 总书记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并题词。”
(3).指所题写的留作纪念或勉励的文字。 袁鹰 《悲欢·深深的怀念》:“ 中甸 草原的 藏 族农奴,背诵着 贺龙 总指挥给喇嘛寺的亲笔题词。”参见“ 题辞 ”。
《漢語大詞典》:题辞(題辭)
(1).文体名。标明全书要旨,并对作品表示赞许,进行评价或叙述读后感想。性质与序、跋相似,大都用韵文体裁,通常放在卷首。 汉 赵岐 有《孟子题辞》。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晦庵小学定本:“目曰《朱文公题小学书后》,而题辞则在卷端,是矣。” 鲁迅 《野草》《题辞》
(2).为表示纪念或勉励而题写的文字。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二:“文章发表后的第二天,我接到 陈布雷 的一封信,他说, 愈之 的文章和我的题辞,‘委座’表示不满意,希望我们以后不要在有色彩的报纸上发表文字。”参见“ 题词 ”。
(3).泛指所写的诗文。 清 王维鋆 《〈湘烟小录〉志》:“至欲论作者情文之妙,题辞具在,先得我心,可不復赘。”
《漢語大詞典》:石碑
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 汉 郑玄 注:“丰碑斲大木为之,形如石碑。”后汉书·儒林传序:“ 熹平 四年, 灵帝 乃詔诸儒正定五经,刊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魏土地记》曰: 梁山 北有 龙门山 , 大禹 所凿,岸上竝有庙祠。祠前有石碑三所,二碑文字紊灭,不可復识;一碑是 太和 中立。” 唐 李嘉祐 《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诗:“ 秦 家故事随流水, 汉 代高坟对石碑。”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又立一道石碑,详纪 保安 弃家赎友之事,使往来读碑者,尽知其善。” 何小平 等《兰圃天香》:“一转身,在一块形象美丽的石碑上,却有一首 朱德 同志赞美兰花的诗。”
《漢語大詞典》:纪念(紀念)
(1).深切怀念;思念不忘。 毛泽东 《纪念孙中山先生》:“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 先生!” 曹禺 《雷雨》第二幕:“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以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刘白羽 《火光在前》第十章:“让我们永远纪念牺牲了的同志们!”
(2).用以表示纪念的事物。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郁达夫 《二诗人》二:“那女性奉赠了他许多赞话,并且一定要他即席做一首诗出来做今晚的纪念。”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五章:“ 莱特 摇摇头,认真地说,‘让它留给你们做一个纪念好了。’”
(3).纪念活动;纪念日。 鲁迅 《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我还没有亲自遇见过黄花节的纪念,因为久在北方。” 巴金 《关于〈父与子〉》:“再过五年便是 屠格涅夫 逝世的一百周年纪念。”
(4). 清 代官吏朝珠旁之小串装饰品。多用珊瑚珠、伽南香之类制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便把所穿的香珠,凑了一百零八颗,配了一副烧料的佛头、纪念,穿成一掛朝珠……作一份礼送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