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自愿(自願)  拼音:zì yuàn
自己愿意。《薛仁贵征辽事略》:「若抑勒著教往,难建功,可要自愿而去者。」也作「自愿」。
《国语辞典》:自愿就学方案(自愿就学方案)  拼音:zì yuàn jiù xué fāng àn
为八十一年「国中毕业生自愿就学辅导方案」之简称。主要为改进国中教育,将国中升高中及五专之入学方式不再经联考,而直接采计国中在学成绩。本案于民国八十年开始进行实验。先后有台北市、高雄市、金门、澎湖、台东、和宜兰加入。八十一年正式定名为「国中毕业生自愿就学辅导方案」,把五专也纳入。成绩以在学的五育成绩为依据,试行「五分制」的相对分数,藉以贯彻国中的常态编班,减少越区就读的明星学校问题。从八十五学年度起由于多元入学方式,如推荐入学、申请入学、完全中学直升及各种管道逐渐取代自学方案。到了九十学年度采基本学力测验成绩来登记入学之后,参与实验的人更少。在九十一学年度台北市停办后画下休止符。
《漢語大詞典》:自觉自愿(自覺自願)
自己认识到应该如此而心甘情愿地照此行事。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十:“更可宝贵的是在阶级觉悟的基础上,纯粹出于自觉自愿,没有一丝一毫的强迫性质。”
《國語辭典》:义勇(義勇)  拼音:yì yǒng
1.见义勇为。《汉书。卷七○。陈汤传》:「策虑愊亿,义勇奋发,卒兴师奔逝,横厉乌孙。」
2.宋代兵制,选民为兵称为「义勇」。《宋史。卷一九○。兵志四》:「庆历二年,籍河北强壮,得二十九万五千,拣十之七为义勇,且籍民丁以补其不足。」
《国语辞典》:乐输(乐输)  拼音:lè shū
自愿输纳。《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乃命庸、调、资课皆以米,凶年乐输布绢者亦从之。」
分类:自愿输纳
《國語辭典》:义从(義從)  拼音:yì zòng
自愿随行的人、志愿从军的人。《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遂以干为假司马,将弛刑及义从千人就超。」
《漢語大詞典》:义征(義徵)
谓自愿应征。 唐 初与府兵制兼行的募兵的一种,其身份高于一般募兵。旧唐书·职官志三:“其义徵者别为行伍,不入募人之营。”旧唐书·刘仁轨传:“乃有不用官物,请自办衣粮,投名义徵。”
《國語辭典》:和奸(和姦)  拼音:hé jiān
经由男女双方同意而成奸。《六部成语注解。刑部》:「和奸:男女通情和好而成奸也。」
《漢語大詞典》:换工
农业生产单位之间或农户之间在自愿基础上互相抵换劳力。 赵树理 《三里湾·三个场上》:“有个社员不知道 玉梅 和 灵芝 换工的事,看见 玉梅 在西场的麦秸垛下歇着,便喊她说:‘ 玉梅 ,不要歇着了!该动作了!’”
《国语辞典》:义工(义工)  拼音:yì gōng
自愿参与工作,不支领酬劳的人员。如:「他们都是生命线的义工。」
《國語辭典》:志愿兵(志願兵)  拼音:zhì yuàn bīng
出于自己意愿而服兵役的士兵。也称为「义勇军」。
《国语辞典》:捐血  拼音:juān xiě
自愿无偿,将血液捐给需要的人。如:「捐血一袋,救人一命。」
《國語辭典》:志愿军(志願軍)  拼音:zhì yuàn jūn
一国或数国人民,因自愿参加另一国家的对外战争或国内战争所组成的军队。
《漢語大詞典》:造爱(造愛)
英语makelove的意译。男女间自愿发生性行为。《锺山》1987年第3期:“他们调整位置,正欲造爱,突然,床没来由晃动了一下,他猛然栽倒在地。”
《國語辭典》:信用合作社  拼音:xìn yòng hé zuò shè
向会员吸收存款,并以较低的利率贷款给会员的合作社。其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则依各会员的存款多寡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