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鸣玉(鳴玉)  拼音:míng yù
1.古时富贵人家常佩带宝玉为饰,一有动作,佩玉便相触发声,因此称为「鸣玉」。《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
2.击玉发出响声。《文选。陆机。文赋》:「惧蒙尘于叩缶,顾取笑乎鸣玉。」
《國語辭典》:风铎(風鐸)  拼音:fēng duó
塔檐所悬的铃。也称为「风铃」。
分類:风铃
《漢語大詞典》:鸣铎(鳴鐸)
风铃。 明 高启 《车遥遥》诗:“出门已远第一程,耳中鸣鐸渐无声。” 明 徐渭 《寄谢学师张先生见慰》诗:“海天鸣鐸入山城,独剑孤琴傍马行。”
分類:风铃
《漢語大詞典》:风銮(風鑾)
即风铃。 隋 李播《天文大象赋》:“车府息雷轂之声, 造父 曳风鑾之响。” 宋 苏轼 《送陈睦知潭州》诗:“ 朝元阁 上酒醒时,卧听风鑾鸣铁凤。” 赵次公 注:“风鑾,和鑾之鑾也,以其在风中,故谓之风鑾。”参见“ 风铃 ”。
分類:风铃
《漢語大詞典》:塔铃(塔鈴)
佛塔上的风铃。 明 周永年 《泖塔上作》诗:“塔铃译佛语,簷鸟调天风。”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引 藜村 《鸡鸣棣访友》诗:“欲辨 六朝 踪,风乱塔铃语。”
分類:佛塔风铃
《漢語大詞典》:铃铎(鈴鐸)
(1).金属响器名。大者为铃,小者为铎。作为警戒、教化、斋醮、奏乐之用。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犹铃鐸警耳,钟鼓骇心。”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沅州秀才》:“俄闻铃鐸音,若数壮夫负巨水,欲上復下。”
(2).挂于殿、阁、塔、观檐角的风铃。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中门当涂,有三精舍,上置轮相,铃鐸虚悬。” 清 曹寅 《十六日登虎丘作》诗:“葳蕤寒不锁,铃鐸夜微鸣。” 清 唐孙华 《东林寺》诗:“我行山足下,了不闻铃鐸。”
(3).铃铛。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手摇铃鐸,唪诵不輟。”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山羊……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小铃铎,作为智识阶级的徽章。”
《漢語大詞典》:檐铁(簷鐵)
即檐马。 清 黄遵宪 《夜起》诗:“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蔡有守 《昨夜》诗:“灯炧窗纱将薄晓,风沉檐铁有餘声。”参见“ 檐马 ”。
挂在屋檐下的风铃。也称铁马、檐马、玉马。 清 丁榕 《采桑子》词:“又倚危阑,雁送西风扑面寒。声声碎玉鸣簷铁,怕説心酸。” 清 黄景仁 《中元僧舍》诗:“经鱼沸夜潮,风马戛簷铁。”
《國語辭典》:檐马(簷馬)  拼音:yán mǎ
悬挂于屋檐下的铃。也称为「风铃」。
《國語辭典》:檐马(簷馬)  拼音:yán mǎ
悬挂于屋檐下的铃。也称为「风铃」。
《漢語大詞典》:铎语(鐸語)
(1).演奏铎舞时的击铎之声。 唐 温庭筠 《蒋侯神歌》:“ 巫娥 传意托悲丝,鐸语琅琅理双鬢。”
(2).檐铃声,风铃声。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 陈碧栖 仁玉 骚词云:‘……羌有怀兮曷愬,风虚徐兮簷鐸语。’”
《漢語大詞典》:铎铃(鐸鈴)
檐铃,风铃。一般悬挂在高大建筑物的檐角,遇风即响。 唐 孟郊 《寒溪》诗之四:“冰齿相磨嚙,风音酸鐸铃。” 元 萨都剌 《题〈明皇击梧图〉》诗:“一叶忽飘天下秋,愁声换出鐸铃语。” 清 储徵甲 《洞仙歌》:“瑶臺应不远,天外朱楼,也听丁冬鐸铃语。”
《漢語大詞典》:金琅珰(金琅璫)
(1).金属制的铃铎。即旧时悬挂于殿、塔四角或屋檐下的风铃。 唐 杜甫 《大雪寺赞公房》诗之三:“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璫。”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檐马:“按金琅璫,谓金鐸也。”
(2).喻指葡萄。 唐 唐彦谦 《咏葡萄》:“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嚲金琅璫。”
《漢語大詞典》:语铃(語鈴)
挂在塔檐上的风铃,风吹后能丁当作响,故称。 傅尃 《金山旧耸江心今南接陆可徒往》诗:“寺里山依危磴出,风前塔尚语铃悬。”
《漢語大詞典》:櫩铎(櫩鐸)
挂在屋檐下的风铃。 唐 王勃 《白鹤寺碑》:“鏘鏘櫩鐸,声传桂叶之风;焰焰山炉,气结松阴之蔼。”
《漢語大詞典》:铃镊(鈴鑷)
缀有垂饰的风铃、鸾铃。西京杂记卷一:“每好风日,幡旄光影,照耀一殿,铃镊之声,惊动左右。”西京杂记卷二:“自是 长安 始盛饰鞍马……犹以不鸣为患,或加以铃镊,饰以流苏,走则如撞鐘磬。”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幡旄晨隐隐,铃镊夜将将。”
《漢語大詞典》:风缀
指风铃、铁马之类。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偏佳朗畅,屡此圆明。度彫梁而暗绕,误风缀之频惊。”
分類:风铃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