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人  拼音:dà rén
1.对德高或地位尊者的称呼。《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2.对父母或尊长的称呼。《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
3.对权贵或官吏的称呼。《孟子。尽心下》:「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4.成年人。相对于小孩而言。如:「这是大人的事,小孩别管!」
5.巨人。《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
6.旧时鲜卑、乌桓部落首长的称呼。《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传》:「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推为大人,无世业相继。」
7.契丹部落首长的称呼。《新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
《國語辭典》:下路  拼音:xià lù
1.前面的路。《韩非子。十过》:「韩使人之楚,楚王因发车骑,陈之下路。」《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后秦郡府将宋齐受使至涂口,行达桃墟村,见有七人下路聚语。」
2.长江下游一带。《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著顺风行走,忽地被一阵大风,直打向到岸边去。」
3.往前走。《西游记》第二一回:「行者执了帖儿,转身下路。」
《國語辭典》:上路  拼音:shàng lù
1.动身出发。《水浒传》第五回:「提了禅杖,作别了客店主人并铁匠,行程上路。」《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如今这二月天气,不寒不暖,不上路更待何时?」
2.死亡。《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老厌物是直性的人,听得了恁样话,自然逼他上路。去了这个祸根,还有甚人来分得我家的东西!」
3.大路。《汉书。卷五一。枚乘传》:「游曲台,临上路,不如朝夕之池。」唐。王勃〈滕王阁序〉:「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4.领会、了解。如:「这人真笨!解释了半天他还不上路!」
《國語辭典》:三乘  拼音:sān shèng
佛教用语。梵语tri-yāna的意译。谓三种能使众生获得證悟,息灭烦恼的途径。即从他人听闻佛法而悟道的声闻乘;自己观察自然现象而悟道的独觉乘,和以成佛为目标的佛乘。独觉乘也称为「缘觉乘」、「辟支佛乘」,佛乘也称为「大乘」、「菩萨乘」。《大乘庄严经论》卷二:「善趣及三乘,大悲有三品。」《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國語辭典》:下手  拼音:xià shǒu
1.动手做。唐。曹唐 小游仙诗九八首之五一:「玉皇欲著红龙衮,亲唤金妃下手裁。」《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若去劫他时,不消贤弟下手。」
2.下方或后面的位置。《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见一所林子里走出两个人来,上手的是陈乾娘,下手的是王婆。」《红楼梦》第四七回:「一时,鸳鸯来了,便坐在贾母下手。」也作「下首」。
3.知识浅陋或技能低劣的人。清。恽敬〈与李爱堂书〉:「今敬表春麓先生,自谓举一羽而知凤,睹一毛而知麟,世间下手,存买菜之见者,仁弟必能斥其不然。」
4.游戏、赌博或行酒令时,下一个轮到的人。也称为「下家」。
《國語辭典》:重明  拼音:chóng míng
1.眼中有两个眸子。《淮南子。脩务》:「舜二瞳子,是谓重明。」
2.日月之光。《易经。离卦。彖曰》:「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
《國語辭典》:四星  拼音:sì xīng
1.苍龙、白虎、朱鸟、玄武四星宿。汉。王充《论衡。物势》:「东方木也,其星苍龙也;西方金也,其星白虎也;南方火也,其星朱鸟也;北方水也,其星玄武也。天有四星之精,降生四兽之体。」
2.北斗七星,去斗杓三星,仅馀四星,比喻零落凄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呀!今夜凄凉有四星,他不偢人待怎生!」
3.秤杆尾端钉有四星,比喻下场、前程。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俺那厮做事一灭行,这妮子更敢有四星。」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我比那卓文君,有上稍,没了四星。」
《漢語大詞典》:下考
(1).科举考试或官吏考绩列为下等。北史·杜铨传:“﹝ 正玄 ﹞ 隋 开皇 十五年举秀才,试策高第。曹司以策过左僕射 杨素 ,怒曰:‘ 周 孔 更生,尚不得为秀才,刺史何忽妄举此人?可附下考。’” 宋 张栻 《斜川日雪观所赋》诗:“政拙甘下考,智短空百忧。”
(2).考察臣下。韩非子·扬权:“主上不神,下将有因。其事不当,下考其常。” 陈奇猷 集释:“常,谓常例。此谓臣下为事有不当者,而法令又无其文,则以常例考之。”
《國語辭典》:下元  拼音:xià yuán
1.下元节的简称。参见「下元节」条。
2.术数用语。术数家以六十甲子与九宫相配,共一百八十年,而称第三甲子为「下元」。
3.道教称水中为「下元」,指水府。《西游记》第三回:「恳乞天兵,收此妖孽,庶使海岳清宁,下元安泰。」
4.古代医学称肾部为「下元」。
《國語辭典》:下品  拼音:xià pǐn
1.品质最差或等级最低者。明。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君看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喻世明言。卷一二。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东京多少名妓,无不敬慕他,以得见为荣。若有不认得柳七者,众人都笑他为下品,不列姊妹之数。」
2.魏晋九品中正制,品第最下的势族。《晋书。卷四五。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漢語大詞典》:下殇(下殤)
人年龄在八至十一岁间死为下殇。仪礼·丧服:“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丧。”《宋书·礼志二》:“今璽策咸秩,是成人之礼;羣后临哀,非下殤之制。” 唐 韩愈 《与李秘书论小功不税书》:“小功服最多,亲则叔父之下殤,与适孙之下殤,与昆弟之下殤。”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下殤用棺衣,自 史佚 始也。”
分類:年龄为下
《國語辭典》:皂衣(皁衣)  拼音:zào yī
黑色衣服。《西游记》第三○回:「扒起来,往外要走,被白马探探身,一口咬住皂衣。」
《漢語大詞典》:下年
(1).欠收的年岁;荒年。管子·大匡:“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隋书·百官志中:“凡颁禄,视年之上下。亩至四釜为上年,上年颁其正。三釜为中年,中年颁其半,二釜为下年,下年颁其一。”
(2).道家以六七十岁为下年。云笈七籤卷五九:“修真之品有三:上年、中年、下年……下年者,六十、七十也。”
(3).次年;明年。元史·河渠志二:“本处民田税粮全免一年,官租减半。今秋收成,下年农隙举行。”如:瑞雪兆丰年,下年定是好年成。
《國語辭典》:逐客令  拼音:zhú kè lìng
本为秦王政驱逐各国客卿的命令。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亦泛指驱赶客人。《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栖》:「若不下逐客令,俾得长伴老母。」
《漢語大詞典》:乌衔肉(烏銜肉)
汉书·循吏传·黄霸:“﹝ 黄霸 ﹞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於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 霸 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謁 霸 , 霸 见迎劳之,曰:‘甚苦!食於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 霸 具知其起居,所问豪氂不敢有所隐。”后因以“乌衔肉”为下情上达之典实。 宋 苏轼 《捕蝗》诗之一:“无人可诉乌衔肉,忆弟难凭犬寄书。”
分類:为下典实
《國語辭典》:躐席  拼音:liè xí
越前而登席,不依位次入座。《礼记。玉藻》:「登席不由前,为躐席。」汉。刘向《新序。卷五。杂事》:「定公躐席而起曰:『趋驾,请颜渊。』」
分類:西头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