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74,分14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高楼
登高
高堂
高下
高明
高卧
高风
高人
高歌
天高
高阁
高台
高山
山高
高士
《高级汉语词典》:高楼  拼音:gāo lóu
高层的住宅大楼或办公大楼
分类:高楼
《國語辭典》:登高  拼音:dēng gāo
1.登上高处。《礼记。曲礼上》:「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史记。卷二七。天官书》:「登高而望之,下属地者三千里。」
2.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盖本于此。」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國語辭典》:高堂  拼音:gāo táng
1.房屋的正室厅堂。《文选。左思。蜀都赋》:「置酒高堂,以御嘉宾。」
2.称谓。对父母的敬称。唐。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村浦〉诗:「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宋。欧阳修 渔家傲。正月斗杓初转势词:「正月斗杓初转势,金刀剪䌽功夫异。称庆高堂欢幼稚。」
3.复姓。如三国魏有高堂隆。
《國語辭典》:高下  拼音:gāo xià
1.上下。《老子》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2.优劣。如:「棋逢对手,难分高下。」
3.多少。《管子。版法》:「远近高下,各得其嗣。」
《國語辭典》:高明  拼音:gāo míng
1.秉性高亢明爽。《尚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2.高超明智。《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尊其所闻,则高明矣。」后也指技艺高超为高明。《儒林外史》第一回:「大王是高明远见的,不消乡民多说。」《红楼梦》第四五回:「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
3.对人的敬词。《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上》:「如蒙徵纳,以辅高明。」《老残游记》第一回:「我们三个人要去杀他,恐怕只要送死,不会成事罢。高明以为何如?」
4.富贵、势位高的人。《书经。洪范》:「无虐茕独而畏高明。」汉。孔融〈杂诗〉二首之一:「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
5.高而明亮之处,指楼台。《礼记。月令》:「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
6.县名。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南,濒西江支流沧江北岸。
7.人名。字则诚,号菜根道人。生卒年不详。明永嘉平阳人,一作温州瑞安人。初仕元,官至处州录事。明太祖徵召,以老病辞还,享年七十多岁。所作《琵琶记》,世推为南曲正宗,又著有《柔克斋集》。
《國語辭典》:高卧(高臥)  拼音:gāo wò
1.安适无忧地躺卧。《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他竟高卧,推睡不起。」
2.比喻隐居而不出任官职。如:「他近日学古人高卧,藉此打知名度。」
《國語辭典》:高风(高風)  拼音:gāo fēng
1.从高远处吹来的风。《楚辞。刘向。九叹。远游》:「溯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于朔方。」
2.高尚的品格与气节。《红楼梦》第三八回:「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國語辭典》:高人  拼音:gāo rén
1.品德高尚的人。多指隐士。《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高人何点,蹑屩于钟阿。」唐。骆宾王〈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诗:「高人傥有访,兴尽讵须回。」
2.有卓越学识技能的人。宋。苏轼〈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诗:「高人宁铸金,下士乃服玉。」《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正为走出去做不出甚么事业,徒惹高人一笑。」
《國語辭典》:高歌  拼音:gāo gē
大声歌唱。汉。傅毅 舞赋:「亢音高歌为乐方。」唐。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诗:「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国语辞典》:天高  拼音:tiān gāo
1.天空高远广大。《文选。谢灵运。初去郡诗》:「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2.天气清朗,多用于秋天。《文选。宋玉。九辩五首之一》:「悲哉!秋之为气也……天高而气清。」《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二》:「龙蛰暄气凝,天高万物肃。」
《國語辭典》:高阁(高閣)  拼音:gāo gé
1.高高的楼阁。《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唐。王勃〈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銮罢歌舞。」
2.放置书籍、器物的高架。即插架,一名高阁,以斑竹作之,高悬于壁间。
《國語辭典》:高台(高臺)  拼音:gāo tái
楼台、房屋。南朝陈。丘迟 与陈伯之书:「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三国演义》第三四回:「操大喜,遂命作高台以庆之。」
《國語辭典》:高山  拼音:gāo shān
高耸的山陵。《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也。」
《國語辭典》:高山景行  拼音:gāo shān jǐng xìng
高山,形容崇高的德行。景行,大道。高山景行比喻行事光明磊落。语本《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称颂人德行高尚。三国魏。曹丕〈又与钟繇书〉:「高山景行,私所仰慕。」
《骈字类编》:山高(山高)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魏晋 傅玄 拟四愁诗四首 其一 牵牛织女期在秋,山高水深路无由。
明 张以宁 宿筹岭 涧响不知雨,山高都是云。
分类:山高
《國語辭典》:高士  拼音:gāo shì
品德高尚而隐居不仕的君子。《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吾闻鲁仲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唐。储光羲〈田家杂兴诗〉八首之六:「楚山有高士,梁国有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