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85,分1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白家阿崔
闭阿娇
梦阿连
访莘
放太甲
太阿
伊尹
吴下阿蒙(又作:吴阿蒙)
佳气
伊夔
山阿子
生空桑
汤左相
莘渭
一炬阿房
典故
白家阿崔


《全唐诗》 白居易 〈阿崔〉
谢病卧东都,羸然一老夫。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岂料鬓成雪,方看掌弄珠。已衰宁望有,虽晚亦胜无。兰入前春梦,桑悬昨日弧。里闾多庆贺,亲戚共欢娱。腻剃新胎发,香绷小绣襦。玉芽开手爪,酥颗点肌肤。弓冶将传汝,琴书勿坠吾。未能知寿夭,何暇虑贤愚。乳气初离壳,啼声渐变雏。何时能反哺,供养白头乌。
典故
倚长门
 
冷落长门
 
千金求赋
  
千金赋
 
寿相如
 
守长门
 
换笑
 
换黄金
 
文园词赋
 
汉殿长门
 
无金买赋
 
百斤买赋
 
能赋受黄金
 
临邛卖赋郎
 
苔没长门
  
词赋得黄金
 
词金阙
 
买新赋
 
买词人赋
  
买赋临邛
 
赋换黄金
 
辞金屋
 
金屋赋
 
长门不惜金
 
长门事
 
长门夜悄
 
长门宫里人
 
长门心
 
长门望幸心
 
长门每人
 
长门泣
 
长门深闭
 
长门尽日
 
长门买赋
 
长门费万金
 
长门赋
 
长门闭
 
长门离恨
 
闭长门
 
闭阿娇
 
黄金买词赋
  
黄金达相如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司马相如
 
陈皇后


《昭明文选》卷十六汉·司马长卿(相如)《长门赋·序》
「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简释

千金赋:喻作品极有价值。金元好问《白屋》:“长门谁买千金赋,祖道虚传五鬼文。”

长门泣:喻失宠后的凄怨心情。南朝梁何逊《扬州法曹梅花盛开》:“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例句

长门谁买千金赋,祖道虚传五鬼文。 元好问 白屋

虽然不似王孙女,解爱临邛卖赋郎。 崔珏 有赠

无金可买长门赋,有恨空吟团扇诗。 张窈窕 寄故人

买得千金赋,花颜已如灰。 曹邺 代班姬

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 李白 白头吟

翻悲因买赋,索镜照空辉。 梁锽 长门怨

黄金买赋心徒切,清路飞尘信莫通。 卢汝弼 薄命妾

阿娇得似红儿貌,不费长门买赋金。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八

赋成无处换黄金,却向春风动越吟。 罗隐 送进士臧濆下第后归池州

六宫谁买相如赋,团扇恩情日日疏。 罗隐 闲居早秋

掖庭羞改画,长门不惜金。 虞世南 怨歌行

展转令人思蜀赋,解将惆怅感君王。 韦庄 宫怨

宫买长门赋,天迎驷马车。 魏万 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典故
梦中芳草
 
梦惠连
 
梦春池
 
梦春草
 
梦芳草池塘
 
梦草池塘
 
梦谢塘
 
梦通谢惠
 
梦阿连
 
好句池塘
 
庭草
 
惠连梦
 
忆惠连
 
春塘草
 
春草句
 
春草吟笔
 
春草梦
 
春草池塘
 
残梦芳草
 
池塘句
 
池塘梦
 
池塘春草
 
池塘春草句
 
池塘生春草
 
池塘草
 
池塘草绿
 
池有草
 
池草
 
满塘春草
 
生池草
  
芳草梦
 
芳草池塘
 
草池春晓
 
草绿池塘
 
诗塘春草
 
诗有神助
 
谢堂神语
 
谢客池塘
 
谢家春草
   
谢池吟
  
谢池诗
 
谢郎梦
 
高树变鸣禽

相关人物
谢惠连
 
谢灵运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五〈钟嵘·诗品中〉~3278~
宋法曹参军谢惠连诗,小谢才思富捷,恨其兰玉夙凋,故长辔未骋。秋怀捣衣之作,虽复灵运锐思,亦何以加焉?又工为绮丽歌谣,风人第一。《谢氏家录》云:「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常云:『此语有神助,非吾语也。』」
《南史》卷十九《谢惠连传》
「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本州辟主簿,不就。」

简释

梦惠连:指创作诗文有神来之笔。唐李白《书情寄从弟邢州长史昭》:“昨梦见惠连,朝吟谢公诗。”


例句

惯识江南春早处,长惊蓟北梦回时。谢家园里成吟久,只欠池塘一句诗。 吴融

随梦入池塘,无心在金谷。 唐彦谦 春草

秪应宵梦里,诗兴属池塘。 严维 送舍弟

宋玉谩誇云雨会,谢连宁许梦魂通。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之二

梦得春草句,将非惠连谁。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昨梦见惠连,朝吟谢公诗。东风引碧草,不觉生华池。 李白 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

梦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之一

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 李白 送舍弟

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 李白 游谢氏山亭

到日池塘春草绿,谢公应梦惠连来。 李群玉 送唐侍御福建省兄

惠连忽赠池塘句,又遣羸师破胆惊。 李逢吉 奉酬忠武李相公见寄

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 杜甫 游修觉寺

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 武元衡 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

城郭悲歌旧,池塘丽句新。 武元衡 和李中丞题故将军林亭

靡草知节换,含葩向新阳。不嫌三径深,为我生池塘。 独孤及 山中春思

池塘草绿无佳句,虚卧春窗梦阿怜。 白居易 梦行简

险语破鬼胆,高词媲皇坟。至宝不雕琢,神功谢锄耘。 韩愈 醉赠张秘书

典故
访莘

相关人物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
 


《孟子》卷九下《万章上》
「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

典故
放太甲

相关人物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
 
太甲


《史记》卷三〈殷本纪〉~98~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适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

例句

桐宫放太甲,摄政无愧色。三年帝明道,委质终辅翼。 李白 纪南陵题五松山

典故 
相关人物
风胡


《越绝书》卷十一〈越绝外传记宝剑〉~266~
楚王召风胡子而问之曰:「寡人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此二人甲世而生,天下未尝有。精诚上通天,下为烈士。寡人愿赍邦之重宝,皆以奉子,因吴王请此二人作铁剑,可乎?」风胡子曰:「善。」于是乃令风胡子之吴,见欧冶子、干将,使之作铁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毕成,风胡子奏之楚王。楚王见此三剑之精神,大悦风胡子,问之曰:「此三剑何物所象?其名为何?」风胡子对曰:「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楚王曰:「何谓龙渊、泰阿、工布?」风胡子对曰:「欲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临深渊;欲知泰阿,观其釽,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釽从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绝。」

例句

欲知天下贵,持此问风胡。 崔融 咏宝剑

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 李白 古风

欧冶将成器,风胡幸见逢。 裴夷直 观淬龙泉剑

焉得太阿决屏翳,还令率土见朝曦。 钱起 秋霖曲

遥知太阿剑,计日斩鲸鱼。 钱起 送屈突司马充安西书记

典故 
伊尹志
 
伊尹负鼎
 
尹屈烹饪
 
汤举伊尹
  
相关人物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


《史记》卷三《殷本纪》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房,作《女鸠女房》。」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孙子兵书》:「伊尹名挚。」

例句

空怀伊尹心,何补尧舜治。 唐彦谦 宿田家(第十四句缺一字)

进无负鼎说,退惭补衮诗。 崔湜 景龙二年余自门下平章事削阶授江州员外司马寻拜襄州刺史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

丛觞祝尧寿,合鼎献汤厨。 张说 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

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 李白 送梁四归东平

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 贺知章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

如何负公鼎,被敚笑时人。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言谢垂钩隐,来参负鼎职。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并序)

挂瓢馀隐舜,负鼎尔干汤。 骆宾王 秋日送尹大赴京(并序)

典故  
吴阿蒙

相关人物
吕蒙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吕蒙传〉~274~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与为对,当有单复以乡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并作国士,不亦休乎!』」

简释

刮目:指另眼看待,用新眼光看人。宋苏舜钦《送李冀州》:“众人刮目看能事,著鞭无为懦生羞。"

吴阿蒙:指人平庸。清顾汾《长至斋宿四译馆署次江补斋太常壁间韵》之四:“壮怀漫说庾开府,老眼依然吴阿蒙。”


例句

众人刮目看能事,著鞭无为儒生羞。 苏舜钦 送李冀州

壮怀漫说庾开府,老眼依然吴阿蒙。 顾汾 长至斋宿四译馆署次江补斋太常壁间韵之四

典故   
皇州佳气葱葱

相关人物
刘秀(汉光武帝)
 
苏伯阿


《白虎通》卷三〈封禅〉
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86~
论曰:……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舂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及始起兵还舂陵,远望舍南,火光赫然属天,有顷不见。初,道士西门君惠、李守等亦云刘秀当为天子。其王者受命,信有符乎?不然,何以能乘时龙而御天哉!

例句

关河佳气散,夷夏哭声连。 姚合 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杜甫 北征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杜甫 哀王孙

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 杜甫 喜达行在所三首

此时沾奉引,佳气拂周旋。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令节寰宇泰,神都佳气浓。 武元衡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升高望京邑,佳气连海浦。 独孤及 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

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濛濛。 章八元 题慈恩寺塔

殊勋如带远,佳气似烟非。 羊士谔 和武相早朝中书侯传点书怀奉呈

经寒不入宫中树,佳气常薰仗外峰。 钱起 和李员外扈驾幸温泉宫

新丰佳气满,圣主在温泉。 钱起 温泉宫礼见

典故 
  
夔相
 
夔听
  
相关人物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
 
 

参考典故
伊尹


《尚书·虞书·舜典》
「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帝曰:『俞往钦哉!』帝曰:『夔,命汝典乐,教冑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而无傲。……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旧题汉·孔安国传:「夔、龙,二臣名。」
《史记》卷三《殷本纪》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房,作《女鸠女房》。」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孙子兵书》:「伊尹名挚。」

例句

圣哲承休运,伊夔列上台。 丁仙芝 越棠贡白雉(一作孙昌胤诗)

并进夔龙位,仍齐龟鹤年。 刘禹锡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

圣朝同舜日,作相有夔龙。 姚合 和门下李相钱西蜀相公

沧海举歌夔是相,历山回禅舜为君。 曹唐 三年冬大礼五首之五

叨承廊庙选,谬齿夔龙弼。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

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 李白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天子栖穆清,三台付夔龙。 李群玉 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宣赐言怀纪事呈同馆诸公二十四韵

天子坐宣室,夔龙奉谟猷。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薜员外

伶官诗必诵,夔乐典犹稽。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

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愧非夔龙姿,忽佐尧舜君。 权德舆 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

后夔如为听,从此振琮琤。 潘存实 赋得玉声如乐

良游盛簪绂,继迹多夔龙。 王维 韦侍郎山居

台鼎尝虚位,夔龙莫致尧。 窦牟 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

殿省秘清晓,夔龙升紫微。 羊士谔 和武相早朝中书候传点书怀奉呈

帝念夔能政,时须说济川。 钱起 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

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 韩愈 归彭城

糠秕当世道,长揖夔龙朝。 顾况 严公钓台作

典故
山阿子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山鬼〉~79~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閒。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啾啾兮又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汉·王逸注:「若有人,谓山鬼也。阿,曲隅也。女罗,兔丝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见于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薜荔、兔丝,皆无根,缘物而生。山鬼亦晻忽无形,故衣之以为饰也。罗,一作萝。」
典故
生空桑

相关人物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五《伊水》
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梦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母明视而见臼水出焉,告其邻居而走,顾望其邑,咸为水矣。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献之,命养于庖,长而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

例句

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极。 李白 纪南陵题五松山

典故
汤左相

相关人物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


《史记》卷三《殷本纪》
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

例句

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张继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一作韩翃诗。题下有巡边二字)

典故
莘渭
 
载同归

相关人物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
 
周文王
 
太公望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478~
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例句

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杜甫 伤春五首

典故
一炬阿房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56~
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閒,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馀。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5~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八〈阿房宫赋〉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戌卒。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漢語大詞典》:千金买赋(千金買賦)
汉武帝 陈皇后 的故事。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序:“ 孝武皇帝 陈皇后 ,时得幸,颇妒,别在 长门宫 ,愁闷悲思。闻 蜀郡 成都 司马相如 ,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 相如 、 文君 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词。而 相如 为文以悟主上, 陈皇后 復得亲幸。” 唐 李白 《白头吟》之二:“闻道 阿娇 失恩宠,千金买赋要君王。”
分類:汉武帝
《漢語大詞典》:蜀赋(蜀賦)
汉武帝 陈皇后 别在 长门宫 ,闻 蜀郡 司马相如 工文辞,乃奉黄金百斤为 相如 、 文君 取酒。 相如 为作《长门赋》以悟主上,遂复得亲幸。后用“蜀赋”为典,指后妃求幸之事。 前蜀 韦庄 《宫怨》诗:“展转令人思 蜀 赋,解将惆悵感君王。”
《國語辭典》:买赋(買賦)  拼音:mǎi fù
汉武帝时,陈皇后得幸。因善妒,被武帝冷置长门宫。后闻司马相如擅长作赋,遂以黄金百斤请相如作赋,感动武帝,再度受宠。见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唐。黄滔 司马长卿诗:「汉宫不锁陈皇后,谁肯量金买赋来?」
《漢語大詞典》:黄金买赋(黄金買賦)
谓 汉武帝 时 陈皇后 用重金聘请 司马相如 作赋。语本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序:“ 孝武皇帝 陈皇后 ,时得幸,颇妒,别在 长门宫 ,愁闷悲思。闻 蜀郡 成都 司马相如 ,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 相如 、 文君 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 相如 为文以悟主上, 陈皇后 復得亲幸。” 唐 卢弼 《妾薄命》诗:“黄金买赋心徒切,清路飞尘信莫通。”
《國語辭典》:神功  拼音:shén gōng
神奇的功夫。如:「武侠小说里,经常可以看到主角习得神功的传奇情节。」
《漢語大詞典》:谢家池(謝家池)
南朝 宋 诗人 谢灵运 家的池塘。后亦泛指诗人家中的池塘。 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怪鶯儿乱啼,惊蝶梦初回,正春风草满 谢 家池。” 明 宋濂 《题常牧溪五燕图》诗:“髣髴 谢 家池上见,柳丝烟煖水溶溶。”亦省称“ 谢池 ”。 宋 晏几道 《木兰花》词:“晚红初减 谢 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 元 钱抱素 《台城路》词:“念 贾 阁香空, 谢 池诗冷,流水斜阳,旧游那是旧风景。”参见“ 谢池草 ”。
《漢語大詞典》:谢池草(謝池草)
《南史·谢惠连传》:“族兄 灵运 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 惠连 輒得佳语’。尝於 永嘉 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 惠连 ,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后遂以“谢池草”为怀念弟弟之典。 明 何景明 《除夕和以道怀弟之作》:“相怜 谢 池草,明日又春华。”亦省作“ 谢草 ”。 清 张廷潞 《送魏定野归柏乡》诗:“ 莱 衣爱日春方永, 谢 草关情梦未安。”
分類:怀念弟弟
《漢語大詞典》:谢池(謝池)
见“ 谢家池 ”。
《漢語大詞典》:谢家池(謝家池)
南朝 宋 诗人 谢灵运 家的池塘。后亦泛指诗人家中的池塘。 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怪鶯儿乱啼,惊蝶梦初回,正春风草满 谢 家池。” 明 宋濂 《题常牧溪五燕图》诗:“髣髴 谢 家池上见,柳丝烟煖水溶溶。”亦省称“ 谢池 ”。 宋 晏几道 《木兰花》词:“晚红初减 谢 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 元 钱抱素 《台城路》词:“念 贾 阁香空, 谢 池诗冷,流水斜阳,旧游那是旧风景。”参见“ 谢池草 ”。
《漢語大詞典》:谢池草(謝池草)
《南史·谢惠连传》:“族兄 灵运 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 惠连 輒得佳语’。尝於 永嘉 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 惠连 ,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后遂以“谢池草”为怀念弟弟之典。 明 何景明 《除夕和以道怀弟之作》:“相怜 谢 池草,明日又春华。”亦省作“ 谢草 ”。 清 张廷潞 《送魏定野归柏乡》诗:“ 莱 衣爱日春方永, 谢 草关情梦未安。”
分類:怀念弟弟
《國語辭典》:太阿  拼音:tài ē
吴国干将所铸的宝剑。《史记。卷六九。苏秦传》:「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赙,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牛马。」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也作「泰阿」。
《漢語大詞典》:风胡(風胡)
见“ 风胡子 ”。
《國語辭典》:风胡子(風胡子)  拼音:fēng hú zi
人名。春秋楚国人。为铸剑的能手。汉。袁康《越绝书。卷一一。外传记宝剑》:「于是乃令风胡子之吴,见欧冶子、干将,使人作铁剑。」
《國語辭典》:伊尹  拼音:yī yǐn
人名。名挚,商初的贤相。相传汤伐桀,灭夏,遂王天下。汤崩,其孙太甲无道,伊尹放诸桐宫,俟其悔过,再迎之复位。卒时,帝沃丁葬以天子之礼。
《國語辭典》:汤鼎(湯鼎)  拼音:tāng dǐng
1.相传商伊尹曾负鼎俎为商汤烹食,因得见商汤以陈述王道,商汤乃委任以国政。见《史记。卷三。殷本纪》。后遂用汤鼎作为对宰相的颂词。唐。贺知章〈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诗:「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
2.一种煮茶的器皿。宋。陆游 雨中睡起诗:「松鸣汤鼎茶初熟,雪积炉灰火渐低。」宋。范成大〈刺濆淖〉诗:「突如汤鼎沸,翕作茶磨旋。」
《國語辭典》:负鼎(負鼎)  拼音:fù dǐng
传说商时的伊尹原来是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为一庖人。他背负鼎俎,以滋味游说汤,汤因而任以为相。后来伊尹助汤灭了夏桀。见《史记。卷三。殷本纪》。
《漢語大詞典》:刮目
(1).拭目。谓改变旧看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 子云 ( 萧子云 )嘆曰:‘此人(指 丁覘 )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於是闻者稍復刮目。”
(2).指集中注意力。新唐书·张廷珪传:“今受命伊始,华夷百姓清耳以听,刮目以视,冀有闻见,何遽孤其望哉?” 宋 苏舜钦 《送李冀州》诗:“众人刮目看能事,著鞭无为儒生羞。”
(3).谓另眼看待。《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只为 端卿 生得方面大耳,秀目龙眉,身躯伟岸,与其他侍者不同,所以天颜刮目。”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但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
《國語辭典》:吴下阿蒙(吳下阿蒙)  拼音:wú xià à méng
阿蒙,指三国名将吕蒙。原习武略,后听从孙权劝说,笃学不倦,几年之后,学识英博。见《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后以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浅陋。《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垂谓之曰:『汝器识长进,非复吴下阿蒙也。』」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三。词曲部。宾白》:「常有当俭不俭,因留馀幅以俟剪裁,遂不觉流为散漫者,自今观之,皆吴下阿蒙手笔也。」
《國語辭典》:佳气(佳氣)  拼音:jiā qì
美好的气象。唐。储光羲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诗之三:「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唐。杜甫〈哀王孙〉诗:「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漢語大詞典》:南阳气(南陽氣)
见“ 南阳佳气 ”。
《漢語大詞典》:南阳佳气(南陽佳氣)
亦作“ 南阳气 ”。 东汉 光武帝 刘秀 , 南阳 人,起兵 舂陵 ,望气术士 苏伯阿 受 王莽 派遣到 南阳 ,遥望 舂陵 ,曰:“气佳哉!鬱鬱葱葱然。”后用以称帝王之气。 唐 杜甫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司隶章初睹, 南阳 气已新。” 宋 曾巩 《英宗皇帝挽词》之一:“已应 南阳 气,犹迟 代 邸 来。” 宋 曾巩 《郡斋即事》诗之一:“依然自昔兴王地,长在 南阳 佳气中。”
《漢語大詞典》:南阳佳气(南陽佳氣)
亦作“ 南阳气 ”。 东汉 光武帝 刘秀 , 南阳 人,起兵 舂陵 ,望气术士 苏伯阿 受 王莽 派遣到 南阳 ,遥望 舂陵 ,曰:“气佳哉!鬱鬱葱葱然。”后用以称帝王之气。 唐 杜甫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司隶章初睹, 南阳 气已新。” 宋 曾巩 《英宗皇帝挽词》之一:“已应 南阳 气,犹迟 代 邸 来。” 宋 曾巩 《郡斋即事》诗之一:“依然自昔兴王地,长在 南阳 佳气中。”
《漢語大詞典》:伊夔
伊尹 和 夔 的合称。 夔 , 尧 舜 时的乐官,助 尧 舜 以乐正天下。 唐 罗隐 《钱尚父生日》诗:“ 伊 夔 事业扶千载, 韩 白 机谋冠九州。”参见“ 伊尹 ”。
分類:伊尹乐官
《國語辭典》:伊尹  拼音:yī yǐn
人名。名挚,商初的贤相。相传汤伐桀,灭夏,遂王天下。汤崩,其孙太甲无道,伊尹放诸桐宫,俟其悔过,再迎之复位。卒时,帝沃丁葬以天子之礼。
《漢語大詞典》:夔乐(夔樂)
借指庙堂雅乐。 夔 为 舜 时乐官,故称。 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伶官诗必诵,夔乐典犹稽。” 宋 王禹偁 《大合乐赋》:“我国家韶濩登歌,咸英尽美,復夔乐于雅正,黜 郑 声于惉懘。”
《國語辭典》:夔龙(夔龍)  拼音:kuí lóng
1.商代及西周时期,在钟鼎彝器上所刻铸的夔和龙形的花纹。
2.相传为舜的二臣名,夔是乐官,龙是纳言之官。
《漢語大詞典》:龙夔(龍夔)
舜 时贤臣 龙 与 夔 的并称。后泛指贤士。 唐 韩愈 《归彭城》诗:“上言陈 尧 舜 ,下言引 龙 夔 。” 宋 范浚 《杂兴》诗之五:“ 龙 夔 杂鵷鷺,庶位已参错。” 元 揭傒斯 《集贤大学士赵国公王开府庆八十应制》诗:“朝趋陪 綺 甪 ,夕侍接 龙 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