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夔龙(夔龍)  拼音:kuí lóng
1.商代及西周时期,在钟鼎彝器上所刻铸的夔和龙形的花纹。
2.相传为舜的二臣名,夔是乐官,龙是纳言之官。
《國語辭典》:博古  拼音:bó gǔ
1.通晓古代事物。汉。张衡〈西京赋〉:「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晋书。卷四五。列传。侯史光》:「光儒学博古,历官著绩,文笔奏议皆有条理。」
2.绘有古器物形状的中国画,或以古器物图形装饰的工艺品。如:「博古屏」、「博古瓶」、「博古画」。
《國語辭典》:出土  拼音:chū tǔ
古代器物从地下发掘出来。如:「这一批是新出土的古铜器。」
《國語辭典》:仿古  拼音:fǎng gǔ
摹仿古器物、古文字或古制度而成的器具、文物等。
《國語辭典》:清玩  拼音:qīng wàn
供赏玩的文雅物品。如:「他爱好收集玉石书画等清玩。」
《漢語大詞典》:骨董
象声词。 唐 孟棨 《北里志·张住住》:“﹝ 张住住 ﹞指阶井曰:‘若逼我不已,骨董一声即了矣。’” 明 汤显祖 《紫箫记·诏归》:“若是恶少们懊着他呵,他性子不是金篦自刺,定向玉井头骨董一声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庚娘:“便闻骨董一声,遂譁言妇溺矣。”
分類:象声词
《國語辭典》:吉金  拼音:jí jīn
古以祭祀为吉礼,故称祭祀时所用的鼎彝等古器物为「吉金」。
《漢語大詞典》:遗器(遺器)
(1).指死者遗下的器物。 唐 韦应物 《过昭国里故第》诗:“缄室在东 湘 ,遗器不忍覿。”
(2).指古器物。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昔 长睿 父博学好古,颇得 三代 之遗器。”
(3).指保留古代形制的器物。 元 杨维桢 《李卿琵琶引》序:“ 朔 人 李卿 以絃鼗遗器鸣於京师。”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原道:“若今道家金鐘玉磬及琴笙壎篪之属,皆古之遗器也。”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十八:“大乐不可復,遗器在古琴。”
《漢語大詞典》:星带(星帶)
古器物四周绘制的星象纹饰。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五:“其(古器)製作,则有云纹、雷纹……篆带、星带、辅乳、碎乳、玄夔、双夔之类。”原注:“星带,四旁饰以星象。”
《漢語大詞典》:毡墨(氈墨)
毡与墨。模拓碑或古器物上字与图形的用具。亦用以借指拓本。 王国维 《〈说文〉所谓古文说》:“以前古器无毡墨传布, 许君 未能足徵。”
《漢語大詞典》:山纹(山紋)
(1).古器物上状如山形的花纹。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古铜器:“其製作,有云纹、雷纹、山纹、轻重雷纹、垂花雷纹、鳞纹。”
(2).山的褶皱纹路。 明 袁宏道 《乍晴即事》诗:“山纹斜界露,树影拗枝横。”
《漢語大詞典》:偃囊
即阴识。指古器物上凹入的文字。 宋 赵希鹄 《古钟鼎彝器辨》:“ 三代 用阴识,谓之偃囊,其字凹入也。”参见“ 阴识 ”。参阅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五。
《漢語大詞典》:虭蛥
古时传说中的龙属动物。常以其形象雕刻于古器物上。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虭蛥,其形似龙而小,性好立险,故立於护朽上。”
《漢語大詞典》:瞻地者
考察地下古器物的人。指考古工作者。 章炳麟 《訄书·原变》:“石也,铜也,铁也,则瞻地者以刀辨古今之期者也。”
《漢語大詞典》:诈刻(詐刻)
谓以作伪的手段镂刻,使之形似古器物。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其於古人所作为神,今世所著为浅,贵远贱近,有自来矣。故新剑以诈刻加价,弊方以伪题见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