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清浊(清濁)  拼音:qīng zhuó
1.水的清洁与浑浊。唐。高适赠别王七十管记〉诗:「随波混清浊,与物同丑丽。」
2.引申指事物的高下、优劣、善恶等分别。《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三国演义》第九四回:「且不顺大汉而事奸魏,抑何不知天命,不辨清浊乎?」
3.清气与浊气。《乐府诗集。卷十五。燕射歌辞三。北周。庾信。周五声调曲。宫调曲五首之一》:「气离清浊割,元开天地分。」《西游记》第一回:「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4.音乐上指清亮或重浊的声音。《国语。周语下》:「耳之察和也,在清浊之閒;其察清浊也,不过一人之所胜。」《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震风过物,清浊效响。」
5.声韵学上指声带不颤动的清音,和声带颤动的浊音。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
《國語辭典》:两仪(兩儀)  拼音:liǎng yí
天地。《易经。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晋。刘琨〈劝进表〉:「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圣姿合于两仪。」
《漢語大詞典》:百一
(1).百中之一。言极难得。 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下士边远,能诣闕者,万无数人;其得省治,不能百一,郡县负其如此也。” 唐 韩愈 《别知赋》:“惟知心之难得,斯百一而为收。” 宋 秦观 《奇兵策》:“提百一之士,力扛鼎而射命中者,縋山航海。” 清 王夫之 《绎思》:“固殫心竭虑而不宣其百一,抑亦盍各舒情以詔方将。”
(2).古代言灾变运数者,以阴阳代表对立面,阴为六,阳为一,互为消长。百一为阳数极点,百六为阴数极点。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七三:“未知百一穷阳数,略请先生止的看。”
(3).见“ 百一诗 ”。
《國語辭典》:百一诗(百一詩)  拼音:bǎi yī shī
诗名。三国曹魏应璩作。五言古诗。百一取百虑一失的意思。内容多讥评时事,有警示当政者的用意。
《國語辭典》:十家  拼音:shí jiā
1.先秦十个学派。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见《汉书。卷三○。艺文志》。
2.荀卿、宋玉、枚乘、司马相如、贾谊、王褒、班固、张衡、扬雄、王延寿等十位辞赋家。见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铨赋》。
《漢語大詞典》:十王宅
唐玄宗 诸子年长封王之后所共居的大宅。宅在 长安 安国寺 东。 宋 王溥 唐会要·诸王:“ 先天 之后,皇子幼则居内。东封后,以年渐长成,乃於 安国寺 东附苑城为大宅,分院居之,名为十王宅……十王谓: 庆 、 忠 、 棣 、 鄂 、 荣 、 光 、 仪 、 潁 、 永 、 延 、 盛 、 济 等,以十举全数。”参见“ 十六宅 ”。
《國語辭典》:絪缊(絪縕)  拼音:yīn yūn
1.天地间的元气。《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絪缊相感,雾涌云蒸。」
2.天地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易经。系辞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
3.造化。唐。孟郊秋怀〉诗一六首之五:「袅袅一线命,徒言系絪缊。」
《國語辭典》:精气(精氣)  拼音:jīng qì
1.天地间的灵气。《易经。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2.人体的元气。《汉书。卷三○。艺文志》:「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
3.专诚之气。汉。王充《论衡。感虚》:「至诚悲痛,精气动城,故城为之崩也。」
《國語辭典》:氛氲(氛氳)  拼音:fēn yūn
1.茂盛、丰盛。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
2.香气很浓的样子。
3.吉祥之气。《广韵。上平声。文韵》:「氛氲,祥气。」
《國語辭典》:龙战(龍戰)  拼音:lóng zhàn
群雄割据相争。唐。胡曾 荥阳诗:「当时天下方龙战,谁为将军作诔文。」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三出:「或龙战二三载,意欲建少功业。」
《國語辭典》:大吕(大呂)  拼音:dà lǚ
1.十二律之一。《礼记。月令》:「其音羽,律中大吕。」
2.周庙大钟。比喻国之宝器。《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國語辭典》:混混  拼音:hùn hùn
1.元气显著的样子。《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乃合大道,混混冥冥。」
2.浊乱的样子。《楚辞。王逸。九思。伤时》:「时混混兮浇饡,哀当世兮莫知。」
3.波浪的声音。《文选。枚乘。七发》:「混混庉庉,声如雷鼓。」
4.苟且度过。如:「像我们这些庸材,只好混混日子了。」
《國語辭典》:混混沌沌  拼音:hùn hùn dùn dùn
1.迷迷糊糊而不清醒的样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长大起来,仍然是不知稼穑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
2.模糊而不分明。《老残游记》第七回:「揭起门帘来,只见天地一色,那雪下的混混沌沌价白,觉得照的眼睛发胀似的。」
《國語辭典》:滚滚(滾滾)  拼音:gǔn gǔn
1.形容翻涌浮沉的样子。如:「波涛滚滚」、「滚滚红尘」、「黄沙滚滚」。也作「混混」、「衮衮」。
2.形容水沸腾。《红楼梦》第八回:「『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著来。快上炕来坐著罢。』命人倒滚滚的茶来。」
3.繁多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九三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
《漢語大詞典》:生杀(生殺)
(1).指萌生凋落、昭苏伏蛰、阴阳消长等自然规律。庄子·天运:“怨恩取与諫教生杀八者,正之器也。” 成玄英 疏:“应青春以生长,顺素秋以杀罚。” 唐 白居易 《桐花》诗:“地气反寒暄,天时倒生杀。” 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象数》:“凡积月以为时,四时以成岁,阴阳消长,万物生杀变化之节,皆主於气而已。”
(2).生与死;生或死。列子·周穆王:“阴阳俱壮则梦生杀。” 张湛 注:“阴阳以和为用者也,抗则自相利害,故或生或杀也。”
(3).决定生与死。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人主立于生杀之位,与天共持变化之势。” 宋 苏辙 《唐论》:“古者诸侯大国或数百里,兵足以战,食足以守,而其权足以生杀。” 明 宋濂 《寓言》之二:“生杀之柄,弗累於手;安危之心,弗繫於心。” 鲁迅 《且介亭杂文·上海文坛上的鬼魅》:“因为他们正握着涂抹的笔尖、生杀的权力。”
(4).指生杀之权。《周书·李贤传》:“今位居上列,爵迈通侯,受委方面,生杀在手。” 宋 苏轼 《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诗:“书生只肯坐帷幄,谈笑毫端弄生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滇军政府讨满洲檄》:“生恶因於郡县,生杀操之墨吏,刑部不知,按察不问。”
《漢語大詞典》:坎离(坎離)
(1).犹言铅汞、水火、阴阳。易·说卦:“坎为水……离为火。”《易·说卦》:“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
(2).坎、离本为周易的两卦,道教以“坎男”借指汞,内丹家谓为人体内部的阴精;以“离女”借指铅,内丹家谓为人体内部的阳气。 唐 吕岩 《百字碑》诗:“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度世》:“是黄婆土筑了基,放在偃月炉。封固的是七般泥,用坎离为药物。”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人之色身或有变坏,或值迟暮,色力已衰,不能修清净以了性命,则置鼎器,取坎离,以补完先天,然后静可修。谓之泥水金丹。”
《國語辭典》:晦朔  拼音:huì shuò
1.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与第一日。《续汉书志。第三。律历志下》:「晦朔合离,斗建移辰,谓之月。」
2.早晚、旦夕。《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國語辭典》:内热(內熱)  拼音:nèi rè
1.病名。中医指人体阴阳不协,虚火上升。
2.内心忧虑而感到烦燥闷热。《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每闻羽书告急之声,心灼内热,四体惊悚。」唐。李贺长歌续短歌〉:「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國語辭典》:蕤宾(蕤賓)  拼音:ruí bīn
十二律之一,为六阳律的第四律。《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律以统气类物……四曰蕤宾……位于午,在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