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坎离(坎離)
(1).犹言铅汞、水火、阴阳。易·说卦:“坎为水……离为火。”《易·说卦》:“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
(2).坎、离本为周易的两卦,道教以“坎男”借指汞,内丹家谓为人体内部的阴精;以“离女”借指铅,内丹家谓为人体内部的阳气。 唐 吕岩 《百字碑》诗:“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度世》:“是黄婆土筑了基,放在偃月炉。封固的是七般泥,用坎离为药物。”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人之色身或有变坏,或值迟暮,色力已衰,不能修清净以了性命,则置鼎器,取坎离,以补完先天,然后静可修。谓之泥水金丹。”
《漢語大詞典》:圣胎(聖胎)
(1).圣人之胎。佛本行集经·树下诞圣品上:“如我所知,我女 摩耶王 大夫人怀藏圣胎,威德既大,若彼产出,我女命短,不久必终。”
(2).道教金丹的别名。内丹家以母体结胎比喻凝聚精、气、神三者所炼成之丹,故名。 唐 吕岩 《七言》之六:“药返便为真道士,丹还本是圣胎仙。”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八:“吾养圣胎已成,患无术以出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即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
《漢語大詞典》:炉鼎(爐鼎)
(1).炉灶与鼎。炼丹用具。多借指内丹家所说的丹田。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十二:“认得东西木与金,自然炉鼎虎龙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乐天烧丹》:“ 乐天 作 庐山草堂 ,盖亦烧丹也,欲成而炉鼎败。”
(2).借指炼丹。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一:“公晚年专志炉鼎。”《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 吕用之 閒居私第,终日讲炉鼎之事。”
(3).指 庐山 香炉峰 。 明 王守仁 《登香炉峰次梦石韵》:“曾从炉鼎躡天风,下数天南百二峰。”
《漢語大詞典》:丹基
(1).内丹家以水火坎离为修炼之根本。心属火为离,肾属水为坎。因称心、肾为丹基。云笈七籤卷六三:“丹基在一,但辨得真铅、真汞二物。”
(2).指赤诚之心。 宋 刘克庄 《沁园春·九和林卿韵》:“颜髮改,独丹基无恙,事在休忙。”
《漢語大詞典》:坎男
道教指汞,内丹家谓为人体内的阴精。与“离女”相对。 唐 吕岩 《直指大丹歌》:“欲得坎男求匹偶,须凭离女结因缘。” 后蜀 彭晓 《〈参同契〉明镜图诀诗》之一:“离女驾龙为木壻,坎男乘虎作金翁。”参见“ 坎离 ”。
《漢語大詞典》:坎离(坎離)
(1).犹言铅汞、水火、阴阳。易·说卦:“坎为水……离为火。”《易·说卦》:“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
(2).坎、离本为周易的两卦,道教以“坎男”借指汞,内丹家谓为人体内部的阴精;以“离女”借指铅,内丹家谓为人体内部的阳气。 唐 吕岩 《百字碑》诗:“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度世》:“是黄婆土筑了基,放在偃月炉。封固的是七般泥,用坎离为药物。”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人之色身或有变坏,或值迟暮,色力已衰,不能修清净以了性命,则置鼎器,取坎离,以补完先天,然后静可修。谓之泥水金丹。”
《漢語大詞典》:离女(離女)
道家指铅。内丹家谓为人体内部的阳气。与“坎男”相对。易·说卦:“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 唐 吕岩 《明胎息》诗:“炼成离女液,嚥尽坎男津。” 唐 彭晓 《参同契明镜图诀诗》之一:“离女驾龙为木壻,坎男乘虎作金翁。”
《國語辭典》:内功(內功)  拼音:nèi gōng
拳术家蕴功于体内,不露形貌,练习时以运气使劲,坚实内膜为主。用于锻鍊身体内部的器官。
《漢語大詞典》:翳郁(翳鬱)
(1).繁茂成荫貌。《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树木蒙茸,藤萝翳鬱。”
(2).道教内丹派养生炼气用语。黄庭内景经·心神:“心神 丹元 字 守灵 ,肺神 皓华 字 虚成 ,肝神 龙烟 字 含明 ,翳鬱导烟主浊清。” 梁丘子 注:“翳鬱,木象也。得火而烟生,得阳而气生。清则目明,浊即目暗。”
《漢語大詞典》:龟精(龜精)
道教指练内丹时产生的真气。 宋 苏轼 《辨道歌》:“龟精凤髓填谽谺,天地骇有鬼神嗟。” 查慎行 注:“《玄奥集》:龟精凤髓、兔髓乌肝,先天地精,不过真铅真汞交结而成。”
《漢語大詞典》:睡功
道教内丹家气功的一种。《吕祖全书》有 陈希夷 《睡功诀》《两同通书》《睡功诀》, 罗春浦 有《先天睡功》, 陈自得 有《大睡功》等。
《漢語大詞典》:金汋
道教炼丹术中内丹名。传说用以炼金,服之长生。云笈七籤卷六七:“以金汋和黄土内六一泥甌中,猛火炊之,尽成黄金,復以火灼之,皆化为丹。”云笈七籤卷十九:“某甲愿求太一神丹如金汋可饮食者,常在絳宫中与己合同。”
《漢語大詞典》:毓丹
道家语。谓养精蓄气,修炼内丹。 明 宋濂 《元默斋铭》:“谁为之后?孰为之前?至矣哉!此所谓鸿濛之根,毓丹之田也。久而行之,与道周旋。”
《漢語大詞典》:五气朝元
亦作“ 五气朝元 ”。 道教修炼之法。谓炼内丹者不视、不听、不言、不闻、不动,而五脏之精气生尅制化,朝归于黄庭(脐内空处),谓之“五炁朝元”。 明 屠隆 《昙花记·仙伯降凡》:“鍊得三花聚顶,河车升降;养成五炁朝元,知念中无念。”《西游记》第十九回:“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