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钟吕(鐘吕)
(1).指乐律,声律。《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孔颖达 疏引 三国 吴 陆玑 曰:“麟麕,身牛,尾马,足黄色,员蹄,一角,角端有肉。音中钟吕,行中规矩。” 清 冯班 钝吟杂录·古今乐府论:“古诗皆乐也。文士为之辞曰诗,乐工协之於钟吕为乐。” 清 冯桂芬 《洪鼎邮程诗思图》诗:“君诗钟吕音和平,此时都作变徵声。”
(2). 锺离权 、 吕洞宾 的并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下:“盖 钟 吕 虽自称 唐 人,而其迹皆显於 宋 ,一时方士神其説,遂托 唐 人姓名以纪之。”
指乐钟。镜花缘第八八回:“左笙鼗,右鐘吕,悬风铃,笑月杵。” 清 顾炎武 《华下有怀顾推官》诗:“鐘吕久不鸣,乾坤尽聋喑。”
《國語辭典》:黄钟(黃鐘)  拼音:huáng zhōng
乐律名。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六阳律的第一律。亦为六律、六吕的基本音。也作「黄钟」。
《國語辭典》:黄钟毁弃(黃鐘毀棄)  拼音:huáng zhōng huǐ qì
可用以校正音律的乐器却遭到毁坏抛弃。语出《楚辞。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后比喻贤才不被重用。如:「在位者若是亲小人,远贤才,鼠辈猖狂而黄钟毁弃,怎么能有所作为呢?」也作「黄钟长弃」。
分類:贤才
《國語辭典》:十二律  拼音:shí èr lǜ
相传为黄帝的乐官伶伦利用竹筒长短造成发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声律准则。分为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也称为「十二宫」。
《國語辭典》:玉烛(玉燭)  拼音:yù zhú
谓四时合气,温润明照。《尔雅。释天》:「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四气和谓之玉烛。」
《國語辭典》:律吕(律呂)  拼音:lǜ lǚ
古时用来校正乐音的器具。以十二个竹管制成,依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管称「律」,包括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成偶数的六管称「吕」,包括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后遂以律吕为音律的统称。
《國語辭典》:大吕(大呂)  拼音:dà lǚ
1.十二律之一。《礼记。月令》:「其音羽,律中大吕。」
2.周庙大钟。比喻国之宝器。《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漢語大詞典》:应律(應律)
(1).应合乐律。《楚辞·九歌·东君》:“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唐 吕纯 《忆江南》诗:“万蕊初生将比类,黄鐘应律始归家。” 明 刘基 《圣人出》诗:“八风应律《九歌》奏,圆方交格神灵輳。”
(2).应合历象。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及兹正阳履端之辰,苍龙应律之候,羣臣诣 奉天殿 朝贺礼成,即诣 文华殿 朝贺皇太子。”
《漢語大詞典》:暖律(煖律)
古代以时令合乐律,温暖的节候称“暖律”。 唐 罗隐 《岁除夜》诗:“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宋 范纯仁 《鹧鸪天》词:“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暖欲开梅。”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春之时也,暖律乍起,和风方刚。”
煖律:指温暖的节候。 宋 玉英 《浪淘沙》词:“塞上早春时,煖律犹微。”煖,一本作“ 暖 ”。
《國語辭典》:伶伦(伶倫)  拼音:líng lún
1.黄帝时代的乐官,音律的创作者。《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院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
2.演员、戏子。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二折:「因此处有个伶伦,姓许名坚,乐名蓝采和。」
3.戏剧曲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四出》:「老身幼习伶伦,生居散乐。」
《國語辭典》:协律(協律)  拼音:xié lǜ
1.调和律吕。《文选。班固。公孙弘传赞》:「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
2.符合格律。宋。刘克庄〈贺新郎。鬓雪今千缕〉词:「老去山歌尤协律,又何须、手笔如燕许。」
《國語辭典》:应钟(應鐘)  拼音:yìng zhōng
古乐律名。十二律之一,为六阴律之三。古人以十二律和十二月相配,每月以一律应之,应钟与十二月相应。《礼记。月令》:「其音羽,律中应钟。」《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应钟,言阴气应亡射,该臧万物而杂阳阂种也。」
《國語辭典》:景风(景風)  拼音:jǐng fēng
祥风,和平通畅的风。《列子。汤问》:「景风翔,庆云浮。」《文选。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天气和暖,众果具繁。」
《漢語大詞典》:古律
(1).指古乐律。古代认为度量衡之制起于乐律。辽史·乐志:“十二律用 周 黍尺九寸管,空径三分为本。 道宗 大康 中,詔行秬黍所定升斗,尝定律矣。其法大抵用古律焉。”《清通典·乐四》:“ 宋 蔡元定 律吕新书亦附之篇后,顾古律既亡,度量权衡之制无所折衷。”参见“ 古律尺 ”。
(2).指古时的律令。新唐书·赵冬曦传:“古律条目千餘。 隋 时姦臣侮法……一辞而废条目数百。自是轻重沿爱憎,被罚者不知其然。”
《漢語大詞典》:古律尺
古代以黄钟为度量衡的标准。相传 黄帝 时乐官 伶伦 造律尺,名古律尺,又名纵黍尺。以一粒秬黍的纵长度为一分,九分为一寸,九寸为一尺。参阅 明 朱载堉 《律吕精义·内篇十》
《漢語大詞典》:夹钟(夾鐘)
亦作“ 夹鐘 ”。 古十二乐律中六阴律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无射,歌夹钟。” 郑玄 注:“无射,阳声之下也,夹钟为之合。夹钟,一名圜钟。”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其音角,律中夹钟。” 郑玄 注:“夹钟者,夷则之所生,三分益一,律长七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千七十五。”史记·律书:“夹鐘者,言阴阳相夹厠也。”
分類:乐律阴律
《漢語大詞典》:律历(律曆,律厤)
亦作“ 律歷 ”。亦作“ 律厤 ”。指乐律和历法。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截十二管,以宗八音之上下清浊,谓之律也。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迭相治也。” 卢辩 注:“厤以治时,律以候气,其致一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算术亦是六艺要事,自古儒士论天道,定律歷者,皆学通之。”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晋书四·律历:“黄钟为万事根本,盖算数之所从出,故 班 书作《律厤志》晋书《北魏书》隋书皆沿习不改,则迂拘甚矣。史记自有《律书》《厤书》,何尝合而为一乎?自新、旧《唐》以来,律吕自归《乐志》,厤自为志,是也。”
《國語辭典》:南吕(南呂)  拼音:nán lǚ
1.十二律之一,为六阴律的第二律。《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磬,以祀四望。」《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
2.阴历八月的别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吕配在八月,故称八月为「南吕」。《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南吕之月,蛰虫入穴。」
《國語辭典》:十二律  拼音:shí èr lǜ
相传为黄帝的乐官伶伦利用竹筒长短造成发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声律准则。分为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也称为「十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