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73,分13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远道
蜀道
此道
乾道
直道
人道
道场
中道
中道
知道
为道
为道
鸟道
行道
行道
《國語辭典》:远道(遠道)  拼音:yuǎn dào
远路、远方。《楚辞。严忌。哀时命》:「骋骐骥于中庭兮,焉能极夫远道。」唐。常建〈古意〉诗三首之一:「远道隔江汉,孤舟无岁年。」
分類:远道远路
《國語辭典》:远路(遠路)  拼音:yuǎn lù
长途、遥远的路程。《文选。苏武。诗四首之四》:「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红楼梦》第一六回:「正值凤姐近日多事之时,无片刻閒暇之工,见贾琏远路归来,少不得拨冗接待。」
《國語辭典》:蜀道  拼音:shǔ dào
四川的山路。明。朱权《卓文君》第四折:「赐以车盖,奉命开通蜀道,荣归故里。」
分類:道路
《国语辞典》:此道  拼音:cǐ dào
这一类的事。《文选。范云。赠张徐州稷诗》:「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
《國語辭典》:乾道  拼音:qián dào
1.刚健的道,即天道。《易经。乾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2.宋时西夏惠宗的年号(西元1069~1070)。
3.宋孝宗的年号。(西元1165~1173)。
分類:天道阳刚
《國語辭典》:直道  拼音:zhí dào
1.正直之道。《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事君直道,与朋信心。」《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好是不群,折而不屈,屡摧逆鳞,直道受黜。」
2.笔直不弯曲的道路。《北史。卷七四。张衡传》:「帝上太行,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卷二。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
3.即使、就说。唐。李商隐 无题诗二首之二:「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國語辭典》:人道  拼音:rén dào
1.做人的道理。《易经。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
2.人伦。指社会的伦理关系。《礼记。丧服小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史记。卷二三。礼书》:「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
3.发生性关系。元。施惠《幽闺记》第二二出:「一时见君子,匆匆遽成人道也。」《醒世姻缘传》第四四回:「古人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使其气血充足,然后行其人道。」
4.尊重人类权利,爱护人的生命,关心人性的道德理念。
5.佛教用语。六道之一。指人类。
《國語辭典》:人道主义(人道主義)  拼音:rén dào zhǔ yì
一种尊重人类价值,以谋求全体人类安宁幸福为理想的主义。强调博爱精神,主张超越人种、国家、宗教等差异,承认人人平等,肯定人性。并以伸张正义,维护人权,同情弱小和救济贫困,反对政治迫害及种族歧视为其主要内容。
《國語辭典》:道场(道場)  拼音:dào cháng
宣扬佛法、修炼道行的场所。《西游记》第二一回:「山中有个道场,乃是菩萨讲经禅院。」也称为「法场」。
《漢語大詞典》:中道
合乎道义。《礼记·中庸》:“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孔颖达 疏:“从容閒暇而自中乎道。”汉书·董仲舒传:“万民皆安仁乐谊,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 明 杨慎 丹铅总录·人品·尹和靖对宋高宗:“儒者对君之言,从容中道若此,所养可知矣!”
分類:中道道义
《國語辭典》:中道  拼音:zhōng dào
1.道路的中央。《礼记。曲礼上》:「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2.中正的大道。《孟子。尽心下》:「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獧乎!」唐。柳宗元〈时令论下〉:「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示于后。」
3.半路、中途。《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徂。」唐。孟郊〈审交〉诗:「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
4.中年。《三国演义》第五四回:「人若无妻,如屋无梁,岂可中道而废人伦!」
5.佛教用语:(1)不落入苦行和纵欲两种极端的修行方法。也就是八正道。《中阿含经》卷五六:「五比丘!舍此两边,有取中道。」(2)对现象的观察不落入实有或虚无两种思想的极端。《中论》卷四:「离有无两边,故名为中道。」
《國語辭典》:知道  拼音:zhī dào
明晓道理。《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庄子。秋水》:「知道者,必达于理。」
《國語辭典》:知道  拼音:zhī dao
明白瞭解。《三国演义》第四○回:「先生见教极是。但须禀告母亲知道。」《文明小史》第五○回:「洋老总一瞧他神气不对,知道必有事情。」
《漢語大詞典》:为道(爲道)
(1).犹言修道。《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2).指矫性而为高远难行之事。《礼记·中庸》:“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漢語大詞典》:为道(爲道)
作向导。左传·隐公五年:“ 邾 人告於 郑 曰:‘诸君释憾於 宋 ,敝邑为道。’” 陆德明 释文:“道,音导。本亦作‘导’。”
分類:向导
《國語辭典》:鸟道(鳥道)  拼音:niǎo dào
只有飞鸟能经过的小路。比喻险绝的狭隘山道。唐。李白〈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清。朱彝尊 消息。千里重关词:「乱水滹沱,层霄冰雪,鸟道连勾注。」
《漢語大詞典》:行道
方言。职业;行当。 孙芋 《妇女代表》:“我想告诉你,叫你还干你的行道。”
《國語辭典》:行道  拼音:xíng dào
1.行走在道路上。《诗经。小雅。采微》:「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2.道路。《诗经。大雅。绵》:「肆不殄厥愠,亦不损厥问,柞棫拔矣,行道兑矣。」
3.实践道德、正义。如:「替天行道」、「立身行道」。
4.往来、走动。《儒林外史》第七回:「晚生数十年以来,并不在江湖上行道,总在王爷府和诸部院大老爷衙门交往。」也作「行踏」。
5.作法事。《南史。卷四四。齐武帝诸子传。晋安王子懋传》:「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
《國語辭典》:行道  拼音:háng dao
北方方言。指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