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脩路
长路;远道。《楚辞·九章·怀沙》:“脩路幽蔽,道远忽兮。” 汉 蔡邕 《释诲》:“闇谦盈之效,迷损益之数,骋駑駘於脩路,慕騏驥而增驱。”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脩路无穷迹,井邑自相循。” 唐 杨炯 《送徐录事诗序》:“两乡风月,万里江山,脩路为下泣之思,长天非寄愁之所。”
分類:长路远道
《漢語大詞典》:弥道(彌道)
远道。 汉 贾谊 新书·壹通:“天子都 长安 ,而以 淮南 东南边为奉地,弥道数千,不轻致输。”
分類:远道
《漢語大詞典》:龟途(龜途)
远道。龟寿久长,故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寻自不登两龙於云辙,骋八骏於龟途;等 轩辕 之访 百灵 ,方 大禹 之集 会计 ,儒墨之説,孰使辨哉?”
分類:远道久长
《漢語大詞典》:憬涂(憬塗)
远道。宋书·礼志三:“泉河山岳之瑞,草木金石之祥,方畿憬涂之謁,抗驛絶祖之奏,彪炳杂沓,粤不可胜言。”
分類:远道
《國語辭典》:远征(遠征)  拼音:yuǎn zhēng
到远处征战。唐。李白 子夜吴歌。秋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三国演义》第三一回:「父亲病体未痊,不可远征。儿愿提兵前去迎敌。」
《漢語大詞典》:遐征(遐徵)
(1).远行;远游。 汉 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 狄 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 宋 陆游 《夜闻湖中渔歌》:“峡猿失侣方独宿,沙雁垂翅犹遐征。” 明 刘基 《述志赋》:“清都不可以久留兮,忽乘云而遐征。” 清 吴敏树 《吴云台哀辞》:“谓君之必速飞兮,翔天路以遐征。”
(2).远道出征或长途行军。 三国 魏 曹丕 《黎阳作》诗:“奉辞罸罪遐征,晨过 黎山 巉峥。”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吞九皇而上运,控八圣而遐征。” 明 冯梦龙 《双雄记·兄弟从军》:“从此去渡 鸭緑 ,万里遐征,秋蒿满目。”
遐徵:谓对远处或以往的事物加以考察。 唐 周鍼 《登吴岳赋》:“遐徵众岳,式并嶐崇。” 唐 张叔良 《五星同色赋》:“逖览传记,遐徵休咎。”
《國語辭典》:修路  拼音:xiū lù
修筑道路。如:「前方三百公尺处修路,车辆请小心慢行。」
分類:长路远道
《漢語大詞典》:脩路
长路;远道。《楚辞·九章·怀沙》:“脩路幽蔽,道远忽兮。” 汉 蔡邕 《释诲》:“闇谦盈之效,迷损益之数,骋駑駘於脩路,慕騏驥而增驱。”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脩路无穷迹,井邑自相循。” 唐 杨炯 《送徐录事诗序》:“两乡风月,万里江山,脩路为下泣之思,长天非寄愁之所。”
分類:长路远道
《漢語大詞典》:远袭(遠襲)
远道袭击。周书·文帝纪下:“贼在近,捨而远袭,事若蹉跌,悔无及也。”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 太祖 扶危济倾,经纶夷阻,报君之耻,远袭 平原 。”
分類:远道袭击
《漢語大詞典》:千里草
(1).“董”字的隐语。后汉书·五行志一:“ 献帝 践祚之初,京都童謡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按,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童谣谓 董卓 残暴,不得人心,必将失败。
(2).青草绵延无际。形容远道。 唐 许浑 《送杜秀才归桂林》诗:“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
《漢語大詞典》:憬集
远道来集。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怀仁憬集,抱智麕至。”
分類:远道来集
《漢語大詞典》:遥涂(遥塗)
亦作“遥途”。 犹远道。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六:“开黛覩容颜,临镜访遥涂。” 黄节 注:“遥涂,远道。” 唐 张籍 《夏日可畏》:“火威驰迥野,畏景鑠遥途。”
分類:远道
《漢語大詞典》:远由(遠由)
谓从远道走。
分類:远道
《國語辭典》:跋山涉水  拼音:bá shān shè shuǐ
形容走长远路途的艰苦。如:「他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找寻失散多年的双亲。」也作「跋涉山川」、「跋山涉川」。
分類:远道奔波
《漢語大詞典》:杕社
(1).诗·唐风·杕杜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 沃 所并尔。”后多以比喻骨肉情谊。 南朝 梁 江淹 《王侍中怀德》诗:“既伤蔓草别,方知杕杜情。”
(2).诗·小雅·杕杜序:“杕杜,劳还役也。”后多用为欢庆凯旋或远道过访的典故。 南朝 梁 沈约 《正阳堂宴凯旋》诗:“昔往歌《采薇》,今来欢《杕杜》。” 唐 杜甫 《收京》之三:“赏应歌杕杜,归及荐樱桃。”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会饮》:“行人已结束,杕杜乃归期。” 明 唐寅 《长洲高明府过访山庄失于迎迓作此奉谢》诗:“重茅小构向城陬,杕杜何烦顾道周。”
《漢語大詞典》:贱目贵耳(賤目貴耳)
谓轻视眼前所见,重视远道传闻。亦比喻舍近求远。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蛇床:“世人捨此而求补药于远域,岂非贱目贵耳乎?” 清 李调元 《〈蜀雅〉序》:“残膏餘馥,不知沾丐后人几许。而贱目贵耳者,顾谓今不如古,方隅之别也,岂不悖乎!”参见“ 贵耳贱目 ”。
《國語辭典》:贵耳贱目(貴耳賤目)  拼音:guì ěr jiàn mù
相信传闻,而不信眼见的事实。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