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5
词典
7
分类词汇
108
共108,分8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说道
论讨
讨说
论文
商量
论思
共论
酝酿
商议
提纲
论天
共识
问政
具论
论及
《國語辭典》:
说道(說道)
拼音:
shuō dào
1.说、谈。唐。
白居易
登郢州白雪楼
诗:「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
2.讲说正道。《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
分類:
说道
讲说
说引
说
引导
道理
商量
真义
讨论
缘由
《漢語大詞典》:
论讨(論討)
讨论。
《
北齐书·魏收传
》
:“时论既言 收 著史不平, 文宣 詔 收 於尚书省与诸家子孙共加论讨。” 唐
张彦远
《
历代名画记·阎立本
》
:“论讨坟典,商略前载。” 宋
苏轼
《延和殿奏新乐赋》
:“时惟帝俞,眷兹元老,虽退身而安逸,未忘心於论讨。”
分類:
讨论
《漢語大詞典》:
讨说(討説)
犹讨论。 唐
柳宗元
《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
:“故学者终日讨説答问,呻吟习復,应对进退,掬溜播洒,则罢惫而废乱,故有‘息焉游焉’之説。”一本作“ 讨论 ”。参见“ 讨论 ”。
分類:
讨论
《國語辭典》:
讨论(討論)
拼音:
tǎo lùn
探讨研究、寻求结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甄别其义,各人讨论之域;类聚有贯,故不曲述。」《红楼梦》第七回:「读书一事,也必须有一二知己为伴,时常大家讨论,才能进益。」
分類:
讨论
共同
探讨
讨研
商讨
辩论
评论
何晏
《國語辭典》:
论文(論文)
拼音:
lùn wén
1.发表研究结果的文章。如:「他的硕士论文得到很高的评价。」
2.文体名。议论文与说明文的统称,旨在论證说明。参见「论说」条。《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3.评论文章。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
诗:「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只在家中诵习,也有时出外结友论文。」
分類:
评论
讨论
论文
文人
文章
问题
曹丕
谈论
《國語辭典》:
商量
拼音:
shāng liang
1.交换意见。《西游记》第二三回:「既然干得家事,你再去与师父商量商量看,不尴尬,便招你罢。」《红楼梦》第八五回:「凭他是谁,打死了总是要偿命的。且商量怎么办才好。」
2.酝酿。宋。
舒亶
菩萨蛮。真珠酒滴琵琶送
词:「密叶似商量,向人春意长。」元。
张可久
秦楼月。寻芳屦
曲:「催归去,吴山云暗,又商量雨。」也作「商略」。
3.估量、料想。宋。
赵长卿
〈
蓦山溪。满城风雨
〉词:「黄菊媚清秋,倚东篱、商量开尽。」也作「商略」。
分類:
商量
估计
意见
买卖
准备
时还
办法
计议
估量
还价
讨论
王弼
《漢語大詞典》:
论思(論思)
议论、思考。特指皇帝与学士、臣子讨论学问。 汉
班固
《两都赋》
序:“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唐
李百药
《安德山池宴集》
诗:“朝宰论思暇,高宴临方塘。”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
:“ 金华 讲殿共论思, 圣祖 文宗 旧典貽。” 梁启超
《军机大臣署名与立宪国之国务大臣副署》
:“君上日与廷臣前席论思。”
分類:
议论
思考
学士
臣子
讨论
论学
学问
帝王
《国语辞典》:
共论(共论)
拼音:
gòng lùn
共同商谈、讨论。《三国演义》第一○回:「遂启操徵聘郭嘉到兖州,共论天下之事。」
分类:
共同
商谈
讨论
《國語辭典》:
酝酿(醞釀)
拼音:
yùn niàng
1.制酒。《后汉书。卷七五。吕布传》:「布禁酒而卿等酝酿,为欲因酒共谋布邪?」
2.比喻逐渐感染、变化而成。《淮南子。本经》:「以相呕咐酝酿,而成育群生。」宋。
苏轼
〈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
〉诗:「诗书与我为曲蘖,酝酿老夫成搢绅。」
3.比喻做准备工作。如:「酝酿罢工」。
分類:
酝酿
编造
调和
商量
类似
涵育
罗织
发酵
讨论
逐渐
薰陶
过程
制造
成熟
准备
《國語辭典》:
商议(商議)
拼音:
shāng yì
商量议论。唐。
白居易
〈
与茂昭诏
〉:「如或乖违,续有商议。」《大宋宣和遗事。利集》:「贯欲逃归,计请太原帅张孝纯商议。」
分類:
商议
商量
建议
讨论
《國語辭典》:
提纲(提綱)
拼音:
tí gāng
1.举网。唐。
杜甫
〈
又观打鱼
〉诗:「苍江鱼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
2.唐宋委官运送货物及赋税于京师,称为「纲」,如茶纲、马纲、花石纲之类。管领其事称为「提纲」。唐。
方干
送婺州许录事
诗:「曙星没尽提纲去,暝角吹残锁印归。」
3.提举内容纲要。如:「提纲挈领」。
4.文章或说话内容的大要。如:「讨论提纲」。
分類:
提举
写作
抓住
发言
总领
学习
财物
讨论
当时
成批
要点
运送
送货
货物
《漢語大詞典》:
论天(論天)
(1).讨论天象。
《
梁书·儒林传·崔灵恩
》
:“先是儒者论天,互执浑、盖二义,论盖不合於浑,论浑不合於盖。”
(2).相传 孔子 东游,见两小儿辩论。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双方各持其理,连 孔子 也不能决断。事见
《
列子·汤问
》
。后遂用为典故,以“论天”形容儿童聪敏。 北周
庾信
《伤王司徒褒》
诗:“青衿已对日,童子即论天。”
分類:
讨论
天象
孔子
东游
小儿
辩论
《國語辭典》:
共识(共識)
拼音:
gòng shì
共同体认的观念、想法。如:「大家经过不断地开会沟通,最后终于达成共识。」
分類:
共同
认识
过多
讨论
双方
消除
除了
《國語辭典》:
问政(問政)
拼音:
wèn zhèng
1.咨询为政之道。《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2.从事政治事务。如:「他在政坛问政多年,对地方贡献良多。」
分類:
问政
咨询
讨论
为政
《漢語大詞典》:
具论(具論)
详细讨论。 唐
孔颖达
《周易论·论谁加经字》
:“但纬文鄙伪不可全信。其八卦方位之所,六爻上下之次,七八九六之数,内外承乘之象,入经别释,此未具论也。” 宋
秦观
《寄题傅钦之草堂》
诗:“出处士所重,其微难具论。” 清
俞樾
《
古书疑义举例·文具於前而略於后例
》
:“
《
荀子
》
此文,传写旧有错误,余作
《
诸子平议
》
已订正之,兹不具论。”
分類:
详细
讨论
《漢語大詞典》:
论及
专门讨论和阐述。例如:论及一个重要问题的讲话。
分類:
论及
专门
讨论
阐述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