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传言(傳言)  拼音:chuán yán
1.发言。《仪礼。士相见礼》:「凡言非对也,妥而后传言。」
2.传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又一日,同窗伴夥传言来道:『先生已到馆。』」
3.辗转流传的话。如:「该集团的负责人决定出面澄清这项传言。」
《國語辭典》:出言  拼音:chū yán
发语、说话。《诗经。小雅。都人士》:「其容不改,出言有章。」《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公以为出言自口,骥騄不追。」
《國語辭典》:开言(開言)  拼音:kāi yán
开口表示意见。《三国演义》第四七回:「蒋干再欲开言,周瑜已入帐后去了。」《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仲翔尚未开言,聂慕政抢著说道:『不论官送自费,都是一般的学生。』」
《國語辭典》:吐舌  拼音:tǔ shé
伸出舌头。表示惊讶的动作。《红楼梦》第四一回:「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漢語大詞典》:属言(屬言)
犹发言。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辞赋清新,属言玄远。” 李善 注引 臧荣绪 晋书:“ 阮籍 虽放诞,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
分類:发言
《國語辭典》:谨言(謹言)  拼音:jǐn yán
谨慎小心的说话。如:「谨言慎行」。
《國語辭典》:发言(發言)  拼音:fā yán
说话、表示意见。《诗经。小雅。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文明小史》第一○回:「只听得教士首先发言,对本府说道……。」
《漢語大詞典》:发言盈庭(發言盈庭)
发言的人挤满厅堂。谓人多言杂。《诗·小雅·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國語辭典》:提纲(提綱)  拼音:tí gāng
1.举网。唐。杜甫〈又观打鱼〉诗:「苍江鱼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
2.唐宋委官运送货物及赋税于京师,称为「纲」,如茶纲、马纲、花石纲之类。管领其事称为「提纲」。唐。方干 送婺州许录事诗:「曙星没尽提纲去,暝角吹残锁印归。」
3.提举内容纲要。如:「提纲挈领」。
4.文章或说话内容的大要。如:「讨论提纲」。
《國語辭典》:破的  拼音:pò dì
1.射箭中鹄的。《晋书。卷七九。列传。谢尚》:「卿若破的,当以鼓吹相赏。」《宋史。卷三四七。列传。章衡》:「使辽,燕射连发破的,辽以为文武兼备,待之异于他使。」
2.比喻说话扼要中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韶音令辞,不如我;往辄破的,胜我。」唐。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谏官非不达,诗义早知名。破的由来事,先锋孰敢争!」
《漢語大詞典》:吐辞(吐辭)
亦作“ 吐词 ”。 发言。亦谓写作诗文。 汉 王充 论衡·问孔:“使此言意不解而文不分,是谓 孔子 不能吐辞也。” 晋 曹毗 《对儒》:“吐辞则藻落 扬 班 ,抗心则志拟高鸿。”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 明 杜浚 《嵇康》诗:“吐辞薄 汤 武 ,千载有生气。” 明 汪道昆 《五湖游》:“那渔翁吐辞不俗,想他是江湖散人。” 清 方文 《宋遗民咏·郑所南思肖》:“吐词惟痛快,忌讳所不顾。当时文网密,肝胆向谁诉。”
《漢語大詞典》:引子
带领幼雏。 唐 杜甫 《晴》诗之二:“啼乌争引子,鸣鹤不归林。”
分類:引子带领
《國語辭典》:举言(舉言)  拼音:jǔ yán
发言。《管子。大匡》:「管仲进而举言,上而见之于君。」《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國語辭典》:摇舌(搖舌)  拼音:yáo shé
说话、发言。晋。傅玄〈墙上难为趋〉诗:「吐言若覆水,摇舌不可追。」唐。元稹〈出门行〉:「言者未摇舌,无人敢轻议。」
《漢語大詞典》:结句(結句)
(1).诗文的结尾句子。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七言律不难中二联,难在发端及结句耳。”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浣溪纱》结句贵情餘言外,含蓄不尽。”
(2).指发言的结束语。 叶圣陶 《某城纪事》:“ 仲箎 说完他的急就的计划,结句说:我们至亲,一定可以帮忙吧?”
《漢語大詞典》:发吐(發吐)
发言吐字。喻指口头表达。北齐书·元文遥传:“ 文遥 歷事三主,明达世务。每临轩,多命宣勑,号令文武,声韵高明,发吐无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