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抵刑
受刑。 唐 杜牧 《朱叔明授右武卫大将军制》:“其兄 叔夜 ,以贜抵刑,不出私门,可视覆辙。” 明 冯梦龙 《智囊补·语智·郑涉》:“闻 翟行恭 抵刑,愿付尸一观。”
分類:受刑
《國語辭典》:典刑  拼音:diǎn xíng
1.常法、常刑。《书经。泰誓下》:「屏弃典刑,囚奴正士。」《文选。曹植。责躬诗》:「国有典刑,我削我黜。」
2.旧法、模范。《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是以昔日之有天下者,所以长久也,夫岂无僻主,赖道德典刑以维持之也。」也作「典型」。
3.掌理刑罚之事。《汉书。卷一○○。叙传下》:「释之典刑,国宪以平。冯公矫魏,增主之明。」
4.正法、执行死刑。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到来日判个斩字,押付市曹典刑。」明。无名氏《闹铜台》第四折:「下在死囚牢中,则等典刑。」
《國語辭典》:典型  拼音:diǎn xíng
1.旧法、模范。宋。文天祥〈正气歌〉:「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也作「典刑」。
2.足以代表某一类事物特性的标准形式。如:「桂林、阳朔的峰林是典型的石灰岩地形。」
3.文学艺术中最具概括性和代表性的人物、事件或实例。如:「李白是浪漫派诗人的典型。」
《漢語大詞典》:刑者
(1).受刑的人。汉书·刑法志:“刑者岁十万数,民既不畏,又曾不耻,刑轻之所生也。”旧唐书·刑法志:“今陛下矜死刑之多,设断趾之法,格本合死,今而获生,刑者幸得全命,岂惮去其一足?”
(2).特指受宫刑的人。《淮南子·说山训》:“刑者多寿,心无累也。” 高诱 注:“刑者,宫人也,心无情欲之累,精神不耗,故多寿也。”
《國語辭典》:刑戮  拼音:xíng lù
刑罚或诛戮。《论语。公冶长》:「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戳。」宋。欧阳修〈纵囚论〉:「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國語辭典》:弃市(棄市)  拼音:qì shì
古代于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弃置街头示众,称为「弃市」。语本《礼记。王制》:「刑人于市,与众弃之。」后用以代称死罪。《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卒非挞妻之人,面非受刑之地,合当弃市。」
《國語辭典》:刑人  拼音:xíng rén
1.受刑的人。《周礼。地官。司市》:「国君过市,刑人赦。」汉。桓宽《盐铁论。周秦》:「春秋罪人无名号,谓之云盗,所以贱刑人而绝之人伦也。」
2.对人处以杀戮之刑。《礼记。王制》:「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3.古代的贱役大多由受过刑的人充当,故称为「刑人」。《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豫让传》:「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漢語大詞典》:戮辱
(1).受刑被辱。韩非子·难言:“然则虽贤圣不能逃死亡避戮辱者,何也?” 汉 贾谊 新书·阶级:“廉丑礼节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无戮辱。是以繫、缚、榜、笞、髡、刖、黥、劓之罪,不及大夫。”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一:“ 白乐天 前有《读史》云:‘ 马迁 下蚕室, 嵇康 就囹圄,当彼戮辱时,奋飞无翅羽。’”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 司马迁 ﹞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
(2).指杀戮污辱。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 侯景 之乱,王公将相,多被戮辱,妃主姬妾,略无全者。”明史·陈新甲传:“帝曰:‘他且勿论,戮辱我亲藩七,不甚於薄城耶?’”
《國語辭典》:瘐死  拼音:yǔ sǐ
囚犯因饥寒而死于狱中。今亦泛称因病死于狱中。《汉书。卷八。宣帝纪》:「今系者或以掠辜若饥寒瘐死狱中,何用心逆人道也!」
《國語辭典》:受刑  拼音:shòu xíng
遭受刑罚。《晋书。卷三○。刑法志》:「受刑者转广,而为非者日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若有翻悔,就在台州府堂上受刑。」
《漢語大詞典》:刑家
受刑者的家族。晋书·忠义传·沉劲:“年三十餘,以刑家不得仕进。”新唐书·选举志下:“刑家之子,工贾异类及假名承伪、隐冒升降者有罚。”
《漢語大詞典》:刑徒
(1).受刑之人;囚徒。墨子·公孟:“子亦闻乎,匿刑徒之有刑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齐 使者如 梁 , 孙臏 以刑徒阴见。”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三:“刑徒七十万,起土 驪山 隈。”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 秦始皇 怒,使刑徒三千人斫树成光山,向 湘神 表示皇帝的威力。”
(2).指徒刑。《隋书·刑法志》:“流役六年,改为五载,刑徒五岁,变从三祀。”
《漢語大詞典》:袒右
(1).脱去右袖,露出右臂。古代罪人受刑的标志。仪礼·乡射礼“司射适堂西,袒决遂” 唐 贾公彦 疏:“凡事无问吉凶,皆袒左……惟有受刑袒右。”参见“ 袒左 ”。
(2).脱去右袖,露出右臂。古时表示参加起事的标志。战国策·齐策六:“ 王孙贾 乃入市中曰:‘ 淖齿 乱 齐国 ,杀 閔王 ,欲与我诛者袒右。’市人从者四百人,与之诛 淖齿 ,刺而杀之。”汉书·陈胜传:“乃诈称公子 扶苏 、 项燕 ,从民望也。袒右,称 大楚 。” 颜师古 注:“袒右者,脱右肩之衣。当时取异於凡众也。”
(3). 汉 吕后 死,太尉 周勃 入北军,“行令军中曰:‘为 吕氏 右袒,为 刘氏 左袒。’军皆左袒。” 周勃 遂率兵尽杀 吕 党。事见史记·吕太后本纪。后遂以“袒右”表示对旧势力的拥护。 李大钊 《新旧思潮之激战》:“若是公众袒右你们,那个能够推倒你们。”
《漢語大詞典》:袒左
古行礼时,袒出上衣之左袖,以左袖插入前襟之右,而露出裼衣;或袒所有衣服之左袖,而露出左臂。古代凡礼事皆左袒。仪礼·乡射礼“司射适堂西,袒决遂” 唐 贾公彦 疏:“凡事无问吉凶,皆袒左,是以《士丧》主人左袒,此及《大射》亦皆袒左,不以凶吉相反,惟有受刑袒右。”
《漢語大詞典》:丽法(麗法)
施行法律。新唐书·百官志四下:“法曹司法参军事,掌鞫狱丽法、督盗贼、知赃贿没入。” 宋 程大昌 考古编·象刑四:“ 舜 之致戒,盖曰:……金以赎其可恕,眚灾而应赦,怙终而不改,则皆随其丽法者,加操纵焉。”
指落入法网;遭受刑罚。丽,通“ 罹 ”。明史·汤和传:“当时公、侯诸宿将坐姦党,先后丽法,稀得免者,而 和 独享寿考,以功名终。”
《漢語大詞典》:刑民
受刑之民。管子·七臣七主:“官无邪吏,朝无奸臣,下无侵争,世无刑民。”《孔子家语·王言解》:“此七者修,则四海之内无刑民。”
分類:受刑
《國語辭典》:括发(括髮)  拼音:guā fǎ
把头发束起来。《仪礼。聘礼》:「出袒括发,入门右,即位踊。」《聊斋志异。卷一○。胭脂》:「括发裸身,齐鸣冤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