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五度
(1).五行。《文子·自然》:“八风詘申,不违五度。”《鹖冠子·天权》:“五度既正,无事不擧。” 陆佃 注:“左木、右金、前火、后水、中土是也。”《淮南子·兵略训》:“音气不戾八风,詘申不获五度。” 许慎 注:“五度,五行也。”
(2).五级度量单位、即分、寸、尺、丈、引。《汉书·律历志上》:“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
(3).中医称神、气、血、形、志五者之盛衰为五度。一说指十度中的脉、脏、肉、筋、俞。《素问·方盛衰论》:“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诊。”
(4).五次。 唐 白居易 《醉中得上都亲友书咏而报之》:“一生耽酒客,五度弃官人。” 唐 李频 《春日旅舍》诗:“如何一别故园后,五度花开五处看。”
(2).五级度量单位、即分、寸、尺、丈、引。《汉书·律历志上》:“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
(3).中医称神、气、血、形、志五者之盛衰为五度。一说指十度中的脉、脏、肉、筋、俞。《素问·方盛衰论》:“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诊。”
(4).五次。 唐 白居易 《醉中得上都亲友书咏而报之》:“一生耽酒客,五度弃官人。” 唐 李频 《春日旅舍》诗:“如何一别故园后,五度花开五处看。”
《漢語大詞典》:五命
《國語辭典》:五行 拼音:wǔ xíng
1.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视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五者相生相剋,使宇宙万物运行变化,形成各种现象。《礼记。礼运》:「播五行于四时。」唐。孔颖达。正义:「播谓播散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气于春夏秋冬之时也。」《孔子家语。卷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2.旧时以人的八字配合五行生剋推算命运。后借指命运。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也是我五行注定,八字安排。」《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谁不愿黄金屋?谁不愿千钟粟?算五行不是这般题目。」
3.仁、义、礼、智、信。《荀子。非十二子》:「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唐。杨倞。注:「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
2.旧时以人的八字配合五行生剋推算命运。后借指命运。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也是我五行注定,八字安排。」《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谁不愿黄金屋?谁不愿千钟粟?算五行不是这般题目。」
3.仁、义、礼、智、信。《荀子。非十二子》:「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唐。杨倞。注:「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
《漢語大詞典》:五易
(1).谓水的形、色、响、态、味五种变化。《子华子·大道》:“是故方员曲折,湛於所遇而形易矣;青黄亦白,湛於所受而色易矣;砰訇淙射,湛於所阂而响易矣;洄洑浟溶,湛於所以容,而态易矣;醎淡芳奥,湛於所以染,而味易矣。凡此五易者,非水性也,而水之所以为性者则然也。”
(2).谓汉字字体在历史上的五次变化。 唐 韦续 《五十六种书法序》:“字有五易: 苍頡 变古文, 史籀 製大篆, 李斯 製小篆, 程邈 製隶书, 汉代 作章草是也。”
(3).谓《易》以“易”名,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五种意义。 清 毛奇龄 《〈仲氏易〉序》:“仲氏者,予仲兄 与三 ,其言《易》有五易,世第知两易,而不知三易,故但可言易,而不可以言《周易》夫所谓两易者,何也?一曰变易,谓阳变阴,阴变阳也;二曰交易,谓阴交乎阳,阳交乎阴也。此两易者,前儒能言之,然此祇 伏羲氏 之易也。是何也?则以画卦用变易,重卦用交易也。画卦重卦, 伏羲 之事也。若夫三易,则一曰反易,谓相其顺逆,审其向背,而反见之;一曰对易,谓比其阴阳,絜其刚柔,而对观之;一曰移易,谓审其分聚,计其往来,而推移而上下之。”
(2).谓汉字字体在历史上的五次变化。 唐 韦续 《五十六种书法序》:“字有五易: 苍頡 变古文, 史籀 製大篆, 李斯 製小篆, 程邈 製隶书, 汉代 作章草是也。”
(3).谓《易》以“易”名,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五种意义。 清 毛奇龄 《〈仲氏易〉序》:“仲氏者,予仲兄 与三 ,其言《易》有五易,世第知两易,而不知三易,故但可言易,而不可以言《周易》夫所谓两易者,何也?一曰变易,谓阳变阴,阴变阳也;二曰交易,谓阴交乎阳,阳交乎阴也。此两易者,前儒能言之,然此祇 伏羲氏 之易也。是何也?则以画卦用变易,重卦用交易也。画卦重卦, 伏羲 之事也。若夫三易,则一曰反易,谓相其顺逆,审其向背,而反见之;一曰对易,谓比其阴阳,絜其刚柔,而对观之;一曰移易,谓审其分聚,计其往来,而推移而上下之。”
《漢語大詞典》:五让(五讓)
(1).五次让位。《史记·楚世家》:“ 昭王 病甚,乃召诸公子大夫曰:‘孤不佞,再辱 楚国 之师,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让其弟 公子申 为王,不可。又让次弟 公子结 ,亦不可。乃又让次弟 公子閭 ,五让,乃后许为王。”
(2).五次谦让。亦泛指多次辞让。《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六飞同尘,五让高世。” 李善 注:“ 爰盎 谓 文帝 曰:‘陛下至 代 邸,西向让天子者三,南向让者再,夫 许由 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 许由 者四矣。’” 唐 李白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一麾而静妖氛,成功不处;五让而传剑璽,德冠乐推。”
(2).五次谦让。亦泛指多次辞让。《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六飞同尘,五让高世。” 李善 注:“ 爰盎 谓 文帝 曰:‘陛下至 代 邸,西向让天子者三,南向让者再,夫 许由 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 许由 者四矣。’” 唐 李白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一麾而静妖氛,成功不处;五让而传剑璽,德冠乐推。”